学前班教育心得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班教育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班教育心得1
从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各种类型的学前班都去过,见到了许多幼儿教育的形式,下面简单的谈一谈我对一线幼儿教育工作的见解和心得体会。
一、幼儿教师的选择问题
学前班是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它是为以后接受更高级教育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作为幼儿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你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不仅要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导孩子们知识,还要有爱心和耐心,面对孩子的哭闹和无理要求,要热情开朗、活泼善良,要像个大孩子一样和孩子们在游戏中玩耍,也要温柔体贴像母亲一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要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要知道你的形象、行为、习惯甚至说话的语气对孩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三岁的幼儿是学习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但却不具有太高的思考能力,他们分辨不出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二、幼儿教育的问题
幼儿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其教育重心不是知识教育,而是重点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心理与个性,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生理发育特点把教育融入于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在教育中要与幼儿保持平等的关系,让他们享受到尊重、自由,建立一种合作的气氛,给予幼儿表达自己能力的欲望和机会。在教育中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沟通,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以便在以后的教育中做出改变。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是引导而不是强制,幼儿也是有权利的,强制的让幼儿完成什么有时会起到反作用。幼儿教育不是死板的,对于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有的孩子活泼可爱,见到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会随着节奏舞动起来,这种孩子我们要给予鼓励和掌声,让这种开朗的性格得到好的发展。而有的孩子则比较胆怯内向,见到人也不爱说话,如果这种性格形成就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和表现自己的勇气而影响一生的发展。对于这种孩子我们要为其提供说的机会,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大力的鼓励,慢慢地让其建立自信心,一点点的加强与孩子们的交流。
幼儿教育注重幼儿智力和人格培养,大量的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智力和大脑的开发,适当的增加一些阅读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育和以后的学习都很重要。通过老师的阅读孩子们可以从中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理解,从自己的复述孩子可以锻炼记忆力和说话能力,一些手指操和积木游戏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手段。开发智力并不是需要刻意地去学些什么,在幼儿和同伴一起游戏、一起活动都是对智力的一种开发。要注意孩子平常的行为和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这都是孩子自身智力发展的表现,及时发现并引导鼓励,你可能培养了一个小的爱因斯坦。在人格方面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其可塑性很强,幼儿自我评价的意识还没有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往往通过外界给予的评判和认识,家长和老师说“好”就是“好”。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注意良好、健全人格基础的建立,要好好教育引导,让他们对人对事的好坏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形成良好品德打下基础。
对幼儿的教育要以爱为主,但也不能过分宠爱,更不能打骂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不要事事都依着孩子,什么都帮他做好,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要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其完成的时候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其与小朋友们分享玩具一起游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快乐,慢慢培养孩子独立自强、团结友爱的性格。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实时,要聪明的对待孩子采用的战术,比如打滚、哭闹等。我们要软处理,可以把他放放在床上,等他累了再告诉他为什么不满足他的要求,好好的解释给他听,并告诉他打滚是没用的。孩子是懂事的,解释通了他就再也不会随便打滚了。如果一旦成功他的小脑袋里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下次还会再用,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三、学前班方面
这里说的主要是学前班的硬件设施。从孩子来学前班乘坐的校车开始,就要是正规的校车,保证孩子们在路上的安全。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饭菜的材料和厨房要有专人经管,饭菜要即可口,孩子爱吃,又要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孩子在学前班游戏玩耍的器具符合幼儿活动的特点,而且要经常维护,防止破损器械对幼儿造成伤害。要有一个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并完全遵守执行,保证幼儿在学前班的安全。
四、家庭方面
对幼儿的教育不仅仅是学前班老师这里的事情,家长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进入学前班之前,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要与家长时常沟通,把幼儿最近的饮食情况、学习情况和游戏情况及时地说给家长听。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学前班组织的家长会、家园联谊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多多了解老师们的职业能力,了解学前班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目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这个线也不能太早了,幼儿阶段是游戏玩耍、唱歌跳舞、四处淘气、有着各种古怪想法的阶段。而不是过早的背上升学的压力,坐下来学那些本该小学2年级学的数学题,背诵很多古诗,写很多字。让他们在这个年龄下长时间坐下来读书写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枯燥无味的事。
家庭环境也要和谐,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大人的事大人私下解决,不要在家中有一种压抑的气氛。孩子是敏感的,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要让大人的错误让孩子承担。
以上是多年以来我从事幼儿教育的心得体会,幼儿教育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与成就。我要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在其人生最重的阶段作出正确的引导,保证每个孩子有个健康的、快乐的、有意义的学前班生活。
学前班教育心得2
我家儿子今年六岁,18年9月上小学一年级,为了让他更快的融入小学生活,大班这一年我们离开了原来名声在外的一所连锁明星幼儿园,来到了一家私立的学前班,为什么呢,就是我所说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小学生活。
孩子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中,首先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几年幼儿园那熟悉的环境,其次,身边的老师同学也都是新面孔,适应能力再强的孩子也要花些时间去接受。但是,当老师的讲课内容孩子熟悉且已经有所了解的时候,会给孩子莫大的自信。
据我所知,现在一年级的内容老师只是花很少的精力去教学,比如说拼音,学习过幼小衔接课程的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掌握了,老师讲课时响应连连,老师自然讲的快,那些没学过拼音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既不能回应老师,也不敢举手提问,干着急,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一直强调快乐教育,强调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身边亲戚朋友家已经发生的‘一年级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即使不去学前班和幼小衔接机构也要自己在家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不为别的,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快乐’的小学生活。
学前班教育心得3
通过实习,我更直接地接触幼儿园日常工作,更直接地与幼儿接触,这对于我们学前教育者来说,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充实作用,更促使我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通过亲自带班实施教育活动,组织游戏与运动,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该有多大的教育机智。这也是指导我今后学习的方向标。通过实习,我感觉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也有赖于实习第一周幼儿园为我们开设的观摩课和培训以及指导老师和幼儿园带班老师的严格要求、批评指导,她们给我们提出很多受用的宝贵意见,根据院方和大地园的要求我们的教案需要在课前一周拿给我们的带班老师修改,之前我们天真的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后来看到带班老师的修改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教案还是漏洞百出,如果按照指导老师未修改的教案上课的话,我们不要说是完成教学目标了我们连最起码的一节课也无法完成。因为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我们预设的是具有非常大的差距,他们的思维是我们成人无法达到的,他们超常的想象力也是我们无法比拟的,感谢带班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帮助我们修改教案。
除了帮助我们修改教案外在组织活动方面,在与幼儿交流方面,在独立实施教育活动方面,在处理幼儿“小矛盾”等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非常认真的指导以及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我们上完课之后她立即告诉我们上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如何才能做到更好,除此之外还在每天傍晚对我们进行教学方面的指导和对今天上课同学的课程进行小组评议……通过每天傍晚的评课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在上课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式。感谢老师们为我们的付出和给予我们学习的机会以及积累经验的平台。
通过此次实习,增进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更我初尝到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通过实习,我还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用最好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我将认真总结教育实习经验,为明天走上教育工作是岗位做好扎实准备。今后,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名出色的幼儿教师。三尺讲台我准备好了!
学前班教育心得4
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不断在进步的,为了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自己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学习组织培训,专家也推荐相应书籍帮助我们更好的进步成长,我选择了《幼小衔接这些事儿》这本书进行了研读。
我觉得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块儿。在我们身边幼小衔接存在很多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像小学过渡的链接,但是就是大班才开始幼小衔接工作吗?这里很多人有很多错误的观念。答案并不是如此。幼小衔接它是贯穿整个幼儿园的。在一些幼儿园、老师眼中,幼小衔接这个词代表着知识的传承和过度。
他们组织教学形式小学化、内容小学化、方法小学化、制度小学化、环境小学化、指标小学化。让孩子学习他们认为对的例如“拼音、数学”等等,忽视了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到了小学以后一开始孩子会以为自己会的很多因此开始骄傲,懈怠。到了接触新的知识以后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因此开始停滞不前甚至落后于其他孩子。所以改变社会、老师、家长们的观念是尤为重要的!
学前班教育心得5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不是百分之百的对,也有百分之90的差不多。一个孩子,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学习模式。父母开心一逗,就知道笑;拿来奶瓶,就知道要喝奶,而且特高兴;父母生气,就知道心情不好。慢慢大了些,就会学着爸爸喝酒、抽烟的样子,学着妈妈穿高跟鞋、走路的样子,再大点就会学奶奶戴眼镜、学爷爷拄拐杖的样子。以至于慢慢学会了去模仿家长更多的习惯,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总喜欢悄悄的去模仿,他们很多时候无法分辨好的或者不好的,所以导致很多家长经常挂在嘴边更多的话是“这是跟谁学的”,殊不知这都是他们的罪过,这也是我经常和家长交流时听到的最多的话,我也只能把“言传身教”这句话传送给他们,目的是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去解决,从而教育自己的孩子。
大班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此时更为紧张,因为开学后他们即将面对升学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各种心理压力,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一直都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如何缓解各方面压力,有何更有效的方法做好准备,以便应对家长的各种问题,刚刚又读了一本《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中的一段“分享的成长”,感觉这和我的教育观点一致,里面的事例也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也让自己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如何更好做好孩子的后备力量。对于我们这个班,一路带来,已经走过了将近3个年头了,他们的一切,包括孩子和家长,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即将进入小学的他们,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我想家长比我更急于知道答案,这些绝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教育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成的,所以孩子打进入幼儿园第一天开始,家长就要和幼儿园、老师一起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养成很多好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老师会谈到,怎么怎么学习,如何养成好习惯等等,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学习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走向社会,以至于以后的生存,所以我觉得首先要学会做人。现在的家长在这一点认识都很模糊,他们会一味的追求高分,会导致低能,智商是重要,情商更重要。因此,书中也强调了初入园到大班幼升小的孩子,最基础、普遍的教育就是“分享中的成长”。
学前班教育心得6
4月14日上午我们大班所有的孩子及部分家长参观了蔚斗小学,家长的同行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能更好地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参观小学活动安排井然有序,重点为二,其一参观蔚斗小学颇具特色的活动——大课间,其二观摩小学生的教学活动,参观哥哥姐姐的教室,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家长和孩子感触最深的是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绘画(儿童国画)器乐、合唱、篆刻、泥工等让人应接不暇,孩子们边看边不时的赞叹!具小学教导处主任王老师介绍,一部分孩子参加了社团活动,还有一部分没有参加的则自愿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比如腰鼓队、球队、放风筝、跳绳等等,像这些体育项目到了学期末都要进行考核。在满足兴趣的同时,促进孩子的发展。看着小学生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随行的家长不时地询问着孩子们:你想参加什么啊?孩子们不时的和家长交流着,似乎已经确定自己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还悄悄的来到了一年级的教室,老师正在上课。受到哥哥姐姐的感染孩子们非常安静、有序,站在教室的后排聆听着老师的讲课。最后回到幼儿园,孩子们交流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孩子们对上小学充满了期待!
本次活动感触最深的镜头有这么几点:
1、我们刚来到小学的操场,哥哥姐姐正要升国旗呢!在他们的带领下,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改往日的活跃变得肃然起敬,还学起了少先队员行起了队礼。分析:场面严肃,哥哥姐姐的示范熏陶带给了孩子不同的感受,潜移默化着孩子。
2、走廊上有一些开放式的图书区,孩子们休息时随时随地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图书,看好后整齐的放回去。分析:开放的图书区、轻松的氛围,让孩子自主选择和阅读的机会,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弥漫着学习的氛围。
3、一个四年级学生正在画一幅花卉的国画,侧峰、逆锋等笔法流畅,形象生动,丝毫不受我们参观的影响而走神。分析:这就是功底和定力。可想而知,举一反三,大课间活动搞得如此成功,归因到底就是项目丰富多样,满足孩子的兴趣;社团项目有针对性、指导性,有动有静,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喜好选择;坚持不懈,一个兴趣社团的运营有很多的阻点,需要我们坚持、不断调整。
本次之行,还收到了一些招生情况的消息,本届外地孩子的竞争十分激烈,针对这些我们大班班级可进行一些考试模拟,以往孩子不成功有些是对考试流程不熟悉、怯场,不理解小学老师的要求以至于面试失败,如我们能在幼儿园进行考试模拟相信孩子们会信心大增,同时也加强孩子有关方面的面试能力。
学前班教育心得7
近期,我学习了《合肥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深有感触。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我市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把学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该条例提出了更为详细、更具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从办学到教学和保育的统一以及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目标与实施方向。
《合肥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中的每一点都细细地去品味,去反思,条例中提到的每一点都是我在保教工作中对照的标准,并以此审视自身的教育行为。让我们把条例中的内容和精神牢牢记在脑中,化作工作中的行为准则,时刻牢记。
该《条例》对诸多热点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例如:《条例》中规定,合肥市学前教育机构不得收取与儿童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等,不得用收取兴趣班、实验班等活动代替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果学前教育机构收取赞助费、支教费,将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条例还明确,学前教育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收取保育与教育费,但不得跨学期收费。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与教育费实行政府定价。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依据办学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物价部门和教育部门备案后公布执行。
同时,学前教育为在学儿童提供就餐服务的,可以收取伙食费,但收取的伙食费应当全部用于在学儿童伙食,不得克扣、侵占,并按实际核算成本每月结算,张榜公布。《合肥市学前教育管理条例》的有力实施,我会将条例中的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专业素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佳的环境,相信此条例的实施能让合肥市的9万多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合肥市30万家庭都能尝到幸福甜蜜的果实。
学前班教育心得8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在回答有关幼小衔接家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时建议,家长需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孩子快乐情绪的培养,通过陪伴、接触和引导,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二是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三是注重孩子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我们非常注重孩子快乐情绪的培养,通过引导,陪伴让孩子每天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我们也经常与家长沟通,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很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我们非常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收拾整理物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举手回答问题,学会倾听与表达,能够安静阅读。我们也经常与家长交流,请家长在家也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大班的孩子,必须有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能够不在成人的提醒下做一些事情。幼小衔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
学前班教育心得9
做了这么多年的幼儿老师,越来越感到教育的艰辛和责任的重大。从96年开始的第一届大班毕业生到现在我所带的大班孩子,无论从思想、意识、心理、生理方面都发生了太多变化。以前的大班孩子只要在幼儿园快快乐乐的学习,不需要太多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顺利升入小学,根本不存在什么提前上辅导班和不适应的问题,这也是当时整个社会趋势所决定的。就像我的童年回忆起来就是没有什么负担,在学校上完课、写完作业就可以玩,那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可现在的孩子呢从一出生,就被爸爸妈妈套上了固定的枷锁,先是3岁之前的亲子园,接着来到幼儿园,很多从这时候就开始了正规的学习,学英语、学识字、学器乐、学舞蹈、学算术……家长总是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想比别人前进一步,比别人优越,但是一身的“武艺”换回了孩子痛苦的童年,想想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至少有15年都在学习,人一辈子有多少个15年,我始终都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世界的,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于是在平时的教育生涯中,我会经常思考、总结、做记录,不遗余力的去想出更多有效的方法,再付诸于行动,来帮助一届又一届的家长和孩子们。
“教育即生活”,对,教育来自生活,来自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即时的教育对孩子最为重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构成了教育的主渠道,三者应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有幸一位在书城工作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我身处双重身份去阅读这本书,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很快它吸引了我,书里介绍了很多学校和家庭如何紧密配合搞好进入一年级时的最初的细节教育,有理论有实践,很多大道理和一些大理论都跑到一边,更多的是一些细节,孩子的生活、学习、学校、老师发生的事情等等,都被梳理的井井有条,这本书是教育家精神最好的见证。卓立校长人如其名,他的这本书也有卓然而立的品格,他用一生的学识和教育经验撰写了这本书,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指导性特别强,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我用一周的时间拜读了这本书,现在正向我身边的幼升小的家长朋友们引荐和分享,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意识,能更好的起到引导作用,让家长们不再彷徨,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的走进小学校园。
读到书中第三章《喜欢老师,太重要了》,这点对于我来说深有感触。作为老师,我觉得必须得让孩子们喜欢,只有让他们喜欢,他们才愿意上你上的课,这点我是有体会的,和女儿有同感。从小班一入园,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太陌生了,但是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时间久了,通过慢慢地接触、平时的观察,加上年龄的增长,究竟“好”还是“不好”,他已经有了定论,确定是不是他喜欢的老师后,他会喜于见到老师,观察老师,乐意听老师讲话,当然愿意听老师上课啦,这对课堂学习效果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是学习的首要因素。因此孩子也能学得很认真,从而掌握好的学习习惯,学到知识。我觉得,这和我平时的工作习惯有关,有些时候,我会和孩子换个位置,或者坐到孩子中间去,听听他们的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设身处地的从孩子角度去想、去做,很多想法的雷同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孩子的想法和创意甚至超过了我们老师,所以我会更多的遵从孩子的意愿。“爱上学”和“爱学习”是两件事,作为老师,要真正把二者结合起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学前班教育心得10
过得真快,我从事教育已有4年了,这当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很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上和幼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的问题是现在我最关注的问题,班上的孩子多,现在的小也越来越活泼,摔倒及碰撞的现象时常发生,一个不小心,都会令和心疼不已,因此,我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时时关注,一刻都不敢放松,眼睛不离开他们,嘴巴也在不停地念叨,提醒小朋友要注意这个,防止那个。虽然有时觉得这样做很累,但是一想到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想到孩子们能够在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我觉得这些累都是值得的。
其次,上课也给了一个难题,上课前,为了吸引小朋友,我都会准备好教具,但发现幼儿新鲜感过后,就不肯乖乖上课了,偶尔有吸引他们的地方,他们才会安静下来,认真地听,通过细心地和多年的教学,我知道孩子永远都有一颗好奇的心,孩子们有了好奇心,就会有强烈地求知欲望,这是,他们才会完全地配合你,并且主动开心地去思考和探索答案。我想,老师只要有心,就一定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上好每一堂课。
幼儿园的工作虽然苦、累,但也是开心的,每带一个班,班上的幼儿和我就会一份浓浓的感情,每天早上看着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再甜甜地说一声“老师,早上好!”心里觉得特别的。
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紧张忙碌而又的一个月就过去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个月的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和学习兴趣,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利用各种奖励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我国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用自己一颗真诚、、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里好好学习。
三、教育要顺应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智力,言语及个性地快速发展。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培优扶差工作做到最好。在下半班里来了2个新学生,学习基础较弱,为了让她们尽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我利用下课后的时间给她们补课,积极和家长意见,经过2个月的时间,她们的进步很大。
学前班教育心得11
如果您的孩子是在园幼儿,幼儿园都会在大班阶段加强入学准备教育的。至于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需要您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培养,针对孩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幼儿期的孩子,往往被认为是无忧无虑,孰不知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学前后期的一部分孩子,由于完成任务能力差,不同程度受着自卑的干扰。我曾经对我班学生进行调查,在家长问卷中有48%的孩子存在着轻视自己的倾向,同时,我注意到有39%的孩子极少或从来不敢在外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调查表明,这与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太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的密切关系。由于幼儿园采用以游戏为主,保持统一的教学方式,幼儿还感受不到因缺乏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产生的困扰。而到了小学一年级,环境、老师的改变,特别是小学以授课为主的教学形式才使这些无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孩子产生了危机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在自信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要让幼儿社会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首先老师要尊敬、信任幼儿,充分培养、锻炼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发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儿无论每学做一件事情,老师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行,特别对于大多数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孩子来说,获得成功的机会较少,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胜任的活动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所以老师只要善于利用种。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她这个年龄阶段能够掌握的各种能力,如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使幼儿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使会自然而然形成,这对他们走向相对独立的小学大有益处。
2、在平等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
幼儿的兴趣在于游戏之中,尤其是自由选择的游戏。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一种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参与游戏。在活动中,我不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幼儿,不事告诉幼儿干什么,而让幼儿在活动前学会事先计划,我引导、鼓励幼儿多判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
3、在鼓励中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能力
幼儿有上进心,表现欲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应正确引导,恰当鼓励,让幼儿良好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克服缺点,为自己,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为培养其做事能力的强大支力。幼儿有些微进步,我就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投以赞许的目光。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孩子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学,许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课间10分钟,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动,包括喝水、上厕所等;在幼儿园孩子们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是寓学于玩的,而到了小学则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了;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还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园时间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小学则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校。上面种。种差异就必然形成一个坡度,要求孩子去适应一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为了减缓这一坡度幼儿网,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在大班阶段家长就要加强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方面的教育。
一般说来,在孩子入学前这几个月里,家长可侧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向往上小学的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2、自我管理能力。一位家长说:“我一年差不多要给他买100块橡皮,买了就丢!”还有的家长说孩子的书包像“字纸篓”;乱得要命。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大班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3、有意注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曾听小学老师说,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往意很有益。
4、生活规律化。从现在开始,家长应培养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规律,使孩子将来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律。
家长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家的玩具收起来,更不需要让孩子进学前班,而应从上述这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学前班教育心得12
一个学期很长,但在我们眼前就这样溜过了,一转眼又是假期的来临。这一个学期,孩子们个长高了,本领增加了,师幼之间的感情也升温了。本学期,我觉得我班有两点工作做的不错,一是家园联系,二是班级特色,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家园联系——勤问、勤说,拉近你我关系
我们和家长经过两年的相处,相互之间都已经非常了解了,而且家长们都很年轻,所以大家都比较聊得来。我们班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群里的很多爸爸妈妈都很活跃,碰到节假日时都会纷纷发来祝福,有时碰到什么问题,也会通过这些途径向其他家长询问意见或向我们老师打听,爸爸妈妈们平时工作比较忙,这个群算是一个很方便我们沟通的管道。
我们又是怎样在其他时间发展良好的家长资源呢?这就要靠平时。晨间碰到爷爷奶奶来园送孩子上幼儿园,我们老师时常就会找机会话话家常,例如:今天起的可真早啊,比昨天进步了,昨晚在家肯定睡的很早吧?针对孩子在家爱看电视,所以有晚睡的现象,爷爷奶奶们非常关心,有时会主动和我们老师沟通,希望我们帮助想想对策。而我们老师不仅在孩子面前要进行一番教育,更要帮助孩子改掉经常看电视晚睡的习惯,述说其中的一些危害,过后也会向爷爷奶奶询问最近孩子的表现如何,就会听到奶奶们向我们反映:“还是你们说的话孩子爱听,现在每晚都会自己控制时间,到时间了就睡。”就是因为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我们在爷爷奶奶面前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对孩子好了,使得在后来的活动中或者平时需要从家里带来一些材料就方便很多,因为我们老师是用真心换取家长们的主动配合。
对于孩子们的年轻父母,我们老师也有一定的交流技巧。家长会是一个沟通的好时机,每次家长会时,家长来的时间总有先后顺序,我们老师就会趁这个空挡,主动约爸爸或妈妈聊聊天,有时说说他们的工作,有时又会问问周末有没有带孩子去哪里玩,最近有没有和要好的朋友组织家庭聚会什么的。这些话题都是家长们感兴趣的,但是我们还会偶尔提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毕竟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是什么重要的。
二、班级特色——多看、多听、多折,提高动手能力
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利用折纸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正确的成就感都极有好处。一张小小的纸片,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折纸的魅力和乐趣所在。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在一起做简单的折纸游戏,对父母来说,是享受天伦之乐的良机;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欢乐和愉快的事情,有的孩子独立去折出一个形状来也许很困难,但是通过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或与同伴交流,也是能够得到许多乐趣的。我们折纸的时候常常和同伴、老师、家长一起交流,不仅增进同伴间的友谊,而且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孩子从简单的纸飞机等开始做起,对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以及协调能力都有着其他玩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班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溺爱,所以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家长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直到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交流困难了再着急。我们不如选择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以此为载体,培养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班级特色的方向定为折纸特色。
保持习惯,求于实效,相信我们的闪光点会更多!
抓住重点,突出优势,相信我们的闪光点会更亮!
学前班教育心得13
因为工作和幼儿园打了很多的交道,大多数幼儿园的园长对于幼升小课程都是十分谨慎的。其实很早以前教育部门就对于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了有禁止的态度,但是,一部分幼儿园依然进行着,原因是家长的诉求!为什么家长如此着急的想要如此小的孩子接触这些课程呢?其实在我看了小学的课本之后我发现,从学前班到小学课程的跨度很大,不补习的孩子和补习的孩子从小学就会开始拉开差距,孩子更辛苦,家长更着急。所以,与其说禁止学习这些小学课程,不如应该更专注于如何让幼升小变得更加平顺。
同时,我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说一下为什么要禁止幼儿园年龄过小孩子学习这些小学内容。拔苗助长违背自然发展,排除那些智商较为超常的儿童,需要通过阶段性的心理发展,脑部发育来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
通过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可以发现,2—7岁之间的儿童只具备了表象思维,并且,他们的认知是较为零散和混乱,虽然5岁左右才开始具备抽象思维,但是很初级,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是看到木头说木头,石头说石头,是无法进行联想等思维方式的,而拼音等小学课程的内容已经开始了抽象思维的应用,拼音就是如此。汉字和拼音的转换不仅需要识记,还需要进行语言性的联想,这种学习过程既不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也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
主要原因是,当课程成为孩子的压力时,它损失的实际是孩子的自我认知的发展,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以及训导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一种教导意义,而是逼迫性;当孩子因为自身的发展限制无法达成学习目标时,他们的潜意识当中就对自我进行了否定,如果加之父母和老师的影响,更会如此。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缺乏了正面的心理影响,那么,其整个人生都会陷入这种“陷阱”当中,在今后的心理发展当中出现自卑、偏执等人格缺陷!
所以,国家基础这些表面或者深层次的考虑禁止幼儿园的孩子学习这些。
但是,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去学习,只是要注意方式。重点是请应试教育,重口语教育,就是老师带着孩子拼读即可,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性很强,游戏性的模仿学习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前班教育心得14
伴随着孩子们的天真笑脸,一个学期过完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个月工作时,深深地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学前班的老师,既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能力,同时又要帮助他们养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前班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侓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侓。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们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关心爱护每个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平时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暖和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在班里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课下我们像朋友的相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好好学习。
三、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做到因材施教。3—6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是孩子一生中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促进儿童智力,言语及个性地快速发展。同时在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培优扶差工作做到最好。经过一学期的时间幼儿在园里发现他们真的进步了很多,比如说我们班的黄灿和余悦小朋友刚开始真的上课都不听讲的,而且胆子很小现在他们可以说是班上很棒的小朋友了,不仅学习跟上来了,而且胆子也变大了,上课很认真了,会举手回答问题了等等,还有姚诗凡小朋友,刚开始来的前半个月,不管老师怎样表扬他,中午从来都不愿意去床上睡觉的,也不说话,更不要说有礼貌的跟老师打招呼了,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他中午会到床上去睡觉,会有礼貌的跟老师打招呼,还有卢祖雄,孙可欣,刘洋小朋友,刚开始说话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每次点名字,都要点好几遍才听的到一点点声音,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但现在胆子变大了,老师叫到他们的名字会很大声音的回答老师,家长也反映在家也变乖了,每天的家庭作业都会按时自己独立完成,而且都会做。还有好多小朋友学到了很多老师教的知识,看到小朋友一点点的在进步,以及家长的反映,总觉得心里很甜,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在心里跳来跳去。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困难一直在等着我,每一节课我都会很认真的对待,但也会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于是我们学前班的四位老师就会利用下班的时间一起讨论该用什么办法让每个幼儿都学到知识呢?想到了用奖励的办法,真的很管用,现在基本上一大半幼儿都能认真的听讲,再者通过看到很多老师的课,也使我学到了更多上课的方法。
本学期,我担任我班的语言、音乐、拼音等课程。对于语言课上,我注重调动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的幼儿刚开学的时候说不完一句完整的话,也不喜欢去听别人讲话,就自己玩自己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很多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在体育课中,我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安全、愉快的情绪,还适当的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愿意并能愉快的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发展了幼儿基本的活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多思、多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不愧于每一位求知的孩子。所以,我深信:自我评价,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动力。
学前班教育心得15
幼小衔接和起跑线没有必要联系,上幼小衔接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正确的决策,因此,我的答案是家长不应该抱怨。如果家长在家庭中做好了亲子教育,哪怕小学一开始入门较慢,但也会慢慢爬升上去。收获父母高质量陪伴的而孩子,比起外面报班学习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习惯、在智力开发方面也相对更加均衡。这里面存在着一些误区,我们来了解一下。
1、幼小衔接班是必由之路吗?很多家长认为别人孩子都在学习幼小衔接班,如果我们不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年级学生中做了这样一个小调研,结果发现,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由于提前接触到了知识,因此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会反应更快,更自信,但这样的优势并不长久,在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有经历过幼小衔接班但是有更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会逐渐缩短差距,逐渐赶上来。因此,可以说,学习习惯更加重要。
2、孩子的起跑线不在小学,而在家庭。我们经常把上小学的孩子,称为学龄儿童,认为是学习的初始年龄,而事实上,学前阶段,也就是我们说早期教育阶段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实现系统的教育过程,除了传授知识以外,对于儿童的情绪管理训练、人际交往训练、行为规范训练等。这些训练始于0-3岁,影响一生,很多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
3、要注意教育节奏,反对功利教育。教育不是为了获得高分,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过早激发功利、强调结果,只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畏惧成绩,厌恶学习。学习是一生的,培养对于学习的兴趣与习惯比起赢在起跑线要重要的多。
我觉得孩子抱怨幼儿园就不对了,除了幼儿园之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哦。
1.幼小衔接不是一个必需品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必需品,很多时候孩子都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这个阶段都是很多的培训机构制作出来的需求,国家教育提倡学前教育不要小学化,小学文化知识不减少,那么中间地带就会有培训机构来填补,这个机构就必须放大家长的焦虑,告诉你如果你家的孩子不上幼小衔接那么就会落后。
2.小学暂时落后也不用过于焦虑
小学阶段没有多少知识,孩子暂时落后,家长就好好的辅导一下就可以,一年级用不了一千多字,孩子的生命也不光光就学习这一件事,所以不要焦虑。
3.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教育的根本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根本,不要把责任推给其他人,很多时候从自身找原因,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孩子自身会有动力去学习,去探索。
幼小衔接不是必需品,家庭教育不能少,家长多关注,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学前班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学前班教学教育随笔(通用24篇)09-19
学前班教师心得体会11-07
幼师教育心得「精选」02-18
教师教育心得11-05
教育实习心得10-13
教育教学实践心得11-03
法制教育心得11-02
银行警示教育心得10-13
家庭教育心得10-12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