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9 09:05:2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教育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心得体会15篇

教育心得体会1

  《爱的教育》告诉我,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对祖国,对家乡,对同胞,对弱者,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都要给予爱和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段里行间都洋溢着儿童们的纯真与情趣。

  《爱的教育》的精彩之处和在于,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把每个故事拆出去也并不影响它的完整性,这尤其是照顾了读者,特别是我们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使书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点更易于展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爱的老师”的日记,作者细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师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师对孩子们“发大声和动怒是绝对没有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训诫还是肃然起敬,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王老师,还有另一位老师,则截然不同,她“用教鞭击桌用拍手来使他们镇静”,但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恐惧,反而让孩子们依附着她的快乐,一幅幅画面,表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真挚的感情,更证明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崇高的,无微不至的,这位老师倒像极了我的陈老师,还有一篇“家长”的日记让我印象深刻,它叙述着“学生的父母”他们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容貌不同,职业各异,但却都有着一颗“为孩子着想”之心,他们默默地接送孩子,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迁移到孩子的同学和伙伴身上,他们因为同为父母,而变成“平等的友人”读着这样的描写,记叙“学生的父母”的日记,我的心也会随温暖起来,会被其中浓浓的亲情所感动,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理解,领会天下父母心,把感动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学们,读了这本《爱的教育》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知商虽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这本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读本,它可以让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去做的,如此,我们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体会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教育心得体会2

  我认真学习了学习组织的“以案明纪,以案促廉”教育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在当前形势下,我最深的体会是“廉洁从教”。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我认为首先要具有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不接受家长的任何馈赠和宴请,不作有偿家教和补课,让家长支持教师廉洁从教工作。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当前确实还存在着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听取这些反面案例,使自己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从最细小的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的性别、民族、智能差异,家庭状况、学生及家长对自己的感情差别等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担负着培育新一代中国未来人才基础的历史使命,作为奠基工程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我们始终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权利观、政绩观,立足本职,奋力进取,全心全意服务,诚心诚意办事,保持清正廉洁,锤炼人品,为人师表,在教学中尽显自己教学本色,快乐生活,让愉快的教学成为自己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

教育心得体会3

  给孩子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这句话每个妈妈都知道,都能说,也都相信自己正是这么做的。

  但是反观一下我们的行为,真的是在种下美好吗?

  曾经当孩子哭闹时,我们会跟他说:“别哭了,看看,周围的人都在看你呢,人家都笑你呢!”

  这是在种下什么种子呢?在乎别人的目光,会为别人的意志左右,时刻焦虑别人会不会嘲笑我,时刻担忧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样的种子播撒在心田,只会长出孤独、无奈、拘谨、自卑的幼苗和大树。

  可不可以说:宝宝不哭了。你看看小花在对你微笑呢,它想告诉你有事情要跟爸爸妈妈说;你看看小朋友在等着你去玩呢,他们想跟你说,哭一哭没关系,谁都会哭的,但哭完了别忘记笑……

  曾经,当孩子想买玩具时,我们会跟他说:“你要学会节俭,爸爸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啊,每天那么辛苦劳累,这些钱我们要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这是在种下什么种子呢?对生活的匮乏感,对人生的不安全感,对自己的不信任感,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感。

  从小种下这样的种子,孩子会产生对未来的恐惧,不敢或者不想去拥抱未来的生活,总觉得未来更苦更累,物质匮乏,一切都要极度辛苦才能获得。

  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的孩子不会幸福,或者说很难幸福。

  因为在他小小的心中,未来已经不再意味着自由,不再有活泼,不再对世界充满善良美好的期待,而是时时刻刻提防被嘲笑,被欺骗,时时刻刻被生活负重感所压迫。

  在我们身边的成人中,这样庸庸碌碌,一辈子只为稻粱谋的人,还少吗?

  可不可以对孩子说:孩子你可以买玩具,但是每个月我们只能买一个玩具,因为家里玩具太多了,你想好了,选一个新玩具就要送走一个旧玩具;想清楚到底买哪一个,因为每个月只能买一个新玩具。

  给孩子种下什么种子呢?

  有人说,孩子才两三岁什么都不懂,说说怕什么。

  千万不要说孩子不懂,孩子什么都懂。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个温柔的好妈妈,永远都对孩子微笑,即使在孩子最淘气的时候,都能耐心对待。她有一句口头禅总是挂在嘴边:“儿子,好玩吗!真好玩!”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事情有多么困难,多么平淡,多么普通,她永远都会说这句话:“好玩吗!”孩子也会回答:“嘻嘻,好玩!真好玩!”

  他们母子的对话简直就是播撒心灵种子的生动诠释。

  她不停地在孩子心中播撒着这样的种子:这个世界的事情总是那么好玩,那么有趣,总有那么多值得我们期待和发现的美……这样的种子播撒在心田,会长出什么小苗和大树呢?好奇,活泼,喜悦,天大的事儿都可以如此有趣……

  特别推荐给大家一位心灵导师:杨钧岚老师。

  我特别喜欢她的亲子课堂。

  她在亲子课堂中说到,每天早上带着孩子感知小草和小花的幸福。小草小花都是幸福的,这就是幸福。天地万物为你所用,目的就是让你知道,你很快乐,你很幸福!孩子爬在妈妈身上时,妈妈可以问她,宝贝,你有没有感觉到很幸福。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在孩子心田播种感知幸福能力的种子。

  首先妈妈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时刻跟孩子分享这份感知幸福的能力和感觉。

  杨老师从来不存钱,她反复告诉孩子,赚钱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是快乐的,喜悦的,你就能够很轻松地挣到钱。之前,孩子的奶奶反复跟孩子强调,挣钱难,杨老师则把这个黑色的种子,从孩子心中捏出来,撤除掉,重新播撒上“赚钱不难”的种子。

  这其实等于在播撒自信、阳光、富足、欢愉……让孩子未来能轻松从金钱的阴影和压力下跳脱出来,让金钱为我所用,而不是一辈子成为金钱的努力。

  记得小时候,我们每个班里好像都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同学,她手中永远有花不完的零钱,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一买好几份。甚至对她最好的朋友更是大方得让人发指,尤其是在那物质尚且匮乏的年代,她买任何好东西永远都是双份,总有给她好朋友的一份。

  周围的同学有的羡慕她的好朋友,希望自己也能榜上这么一个大款朋友。

  也有人会猜测她在拿钱买朋友。但是人家真的非要拿钱买吗?她不花钱的时候周围也总有很多朋友,因为她是那么开朗,乐观,永远喜欢微笑。

  也有人会推测,她将来一定会因为没有钱而变得没有朋友。事实上,我们都没有钱,但不照样还是都有狐朋狗友?

  当时的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那时的她距离我们有多么遥远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空间的距离,而是心灵的距离。

  她已经被父母从小种下了那颗神秘的种子:物质是丰盈的,金钱是触手可及,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对朋友是要真心实意的……

  我们却被种下匮乏的种子,直到现在,一辈子跟金钱不安全感不配得感做着殊死搏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孩子中心种下美好的种子,从杨老师的作业开始:每天带着孩子感受幸福。看看小花小草,感受微风拂面,亲昵地拥抱在一起,吻在一处,告诉孩子,感受到了吗,这就是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

教育心得体会4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教育心得体会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似乎是农夫的写照,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幼儿园生活,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幼儿园教师的真实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让我明白自我职责的重大,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幼儿园教师有什么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我搞得那么累吗试想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给一个不负职责,一无是处的教师,你高兴吗你愿意吗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当然不愿意。

  我想,这或许就是幼儿园教师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为了孩子我们每一天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深知:“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首先自我要储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以往问我:你们既然那么累,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职业呢我说:那是因为我们爱孩子,喜欢孩子,异常是看着自我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一个什么不懂,咿呀学语的孩子,经过自我的教育,变成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孩子,相信这时候的教师,心里别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我平常有烦躁,发牢骚的时候,可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顿时所有的烦恼已抛之脑后,使自我更加有信心把这份值得骄傲的工作给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所有的幼儿园教师,加油吧!

教育心得体会6

  为了促进ICU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ICU病人的护理质量,我科针对ICU患者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采用了多种形式特殊的健康教育形式。现将健康宣教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ICU患者健康教育形式的特殊性。

  ICU患者情危重,集体教育和板报等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受到限止的,只能对病人单个的进行健康教育。

  1.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过程、症状、处理,使用各种监测仪器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的指导,恢复期的锻炼等。

  2.提问问答:重视教育信息沟通的双向性。鼓励病人提出问题,由护士予以解答。对于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病人,神志清楚,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或在纸或手上写简单 的文字进行交流。

  3.示教模仿:对于清醒病人,可以由护士进行示范演示.指导病人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如咳嗽、排痰、翻身、术后早期床上功能训练等。

  4.文字图册阅读:采取健康教育小册子、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患者自己阅读,护士给予必要的解释。

  二、对ICU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策,提高了家属健康教育效果。

  1.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家属接受教育的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前,应对家属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计划,并注意选择恰当的交流时机和地点。

  2.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途径

  (1)给ICU家属分发宣教书面材料(“给ICU患者家属的一封信”、“致ICU出院患者家属的一封信”、“ICU临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是一种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又具有显著效果的健康教育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2)培训2名健康宣教专科护士,专门为家属提供患者信息,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一些指导性服务,为家属在患者初入ICU及转出ICU时遇到的一些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起到有效预防和帮助效果。

教育心得体会7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xx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县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落实”(落实帮扶对象、落实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项目)和“四个到位”(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为抓手,建立健全帮扶到户机制,采取一户一策,实施精准扶贫,确保低收入户如期脱贫。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底,全镇实现低收入农户2948户、9314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130万元以上;培训劳动力不低于2350人;每名帮扶责任人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至少3次(1月30日前、3月30日前、9月8日前)。帮扶责任人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时,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资帮扶,每户每年不少于300元(含物资折款),每年为结对农户解决1—2个生产生活难题。

  三、工作举措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确保我镇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我镇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镇长、相关领导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单独设立了扶贫办,明确专人负责。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认真落实扶贫帮扶的各项工作。

  (二)继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居委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所有在编在岗职工(含教师、居委会在编干部)为帮扶到户具体责任人,要定期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提供物资、资金帮扶;仔细研究低收入农户的具体情况,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制定扶贫帮困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各结对帮扶责任人,要积极为帮扶对象“找门路、谋发展”,动态掌握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方式,实现脱贫对象增收脱贫,做到不脱贫决不脱钩。

  (三)加强贫困劳动力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低收入劳动力,采取分类培训。对年纪轻、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以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贫困劳动力经技术培训后,就近介绍到园区企业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对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劳动力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参加培训。努力实现无就业家庭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四)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全民创业等项目,实现项目带动。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引进一些能人大户承包土地,带动当地贫困户就业;二是以镇有机稻米种植基地、蒙牛牧业、大楼木材产业带、全民创业园等为依托,成立农机、劳务专业合作社,优先使用当地贫困群众务工,促进脱贫增收;三是鼓励发展“三来一加”等创业项目推进脱贫增收,对有劳动能力,又有创业致富意愿的贫困群众,帮助寻找“三来一加”等创业项目,争取小额贷款,鼓励支持其自主创业;四是就近提供就业岗位推进脱贫增收。以我镇自行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康居示范村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道路管护等项目为载体,就近选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工程建设,帮助其增加收入;对于招录的一些保洁员、道路管护等公益岗位,安排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促进脱贫增收。

  (五)定期督查考核。镇扶贫办将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的对各居委会、各单位帮扶工作进行检查,对开展好的居委会、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帮扶不及时、整改迟缓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建议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心得体会8

  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有专家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几点标准: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能够适应学习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往往比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水平相差悬殊,我们当然不能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智障儿童。但在特教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就无法绕开“还给智障儿童一个健康心理”的课题。笔者认为特教学校要有意识地深入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虽然这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容易被忽视的课题,但这个课题的落实,对智障儿童的实效价值,却极其重要。因为智力的康复、情绪的稳定、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同时,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落实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径之一。

  在方法上,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活动中,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亲和的态度,影响熏陶学生;同时要结合授课科目的特点,挖掘出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通过对学生心理各层面施行积极影响,补偿其心理缺陷,以培养出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他们的一切行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具体作法阐述如下:

  一、开发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特教学校只有推行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才能系统、稳步地开展对学生的智力康复训练,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儿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编写,已经有20多年,现在看来,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智障教育的多维目标;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视学生智力差异的多样性;注重教师的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因此,它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已经不适合当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学生学习了多少系统、复杂的知识,而在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开发、行为得

  到多少矫正、自我服务水平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xx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张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既要使学生在实用生活知识、技能以及习惯等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又要让学生体验愉快的学习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学习的东西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适应。现在,许多特教学校都在开发、整合新的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教育效益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实践与对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认为,落实“以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教育过程,就是最好的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坚持好创造情感情境原则、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创造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保持愉快的情绪,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趣味性原则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动机明确,始终在欢乐的情绪中自我要求,进行学习。成功性原则就是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成功的期待,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这一原则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机会

  笔者了解发现: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种情绪具有固定化、持续化、依赖化的特点。就是说,学生很愿意接受并服从于他心目中的领袖式的老师!

  一般来说,培智班师生比不大,这为每个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尽可能多地接 近、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儿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当他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时,他就会尝试主动走近你,期望在你这里得到帮助和解脱,表现出无限的真诚。

  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小到一次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都能充分满足学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获得成功等各种情感需要,继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幸福”体验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这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号召力、管理力、“诱惑”力明显增强。这样,在和学生愉悦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既可以感觉到师生情谊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创造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学校培智部,有的老师善于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彼此亲昵,和谐融洽,所以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学生进步快。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认知、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三、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和谐发展

  个别化教育原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为他们设计出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目标,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实现。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很明显,既有量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内在或外在需要的差异,因此,“因材补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通过集体教学提供方法、材料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个别辅导、编组辅导的方式来“开小灶”,加深知识印象,巩固生活技能。虽然个别辅导的目标、内容、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师有耐心,但越是个别化,教育效果就越可能成功。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不仅直接有利于所有学生智力缺陷的补偿,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对自我事务的处理,是智障教育的出发点,不管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智力缺陷儿童,都应当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顾或较少需要别人照顾。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关怀、慈爱是应当的,但我们不可以对他们一味迁就、容忍。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道德准则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严格的尺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补偿缺陷贯彻在教育活动的始终,该放松的绝不严格,该严格的绝不放松。如果因为学生有缺陷,起了怜悯之心,那么很可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发现,降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更加懒散;降低学生习惯养成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混乱……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在自我服务能力、习惯养成、道德准则等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一定要严字当头,不可疏忽。所以课内课外,教师都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反复给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循生活准则或规范的行为习惯。从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严格,越是容易培养出学生良好(健康)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和性格。

  五、营造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共同维护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国内外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工作,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离婚、“爷爷奶奶”托管、多人残疾、过于贫困等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学校要尽量把这些不利因素补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要求家长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贫助学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长传授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矫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务,让他们切实承担教育的责任。智力障碍儿童对亲情的依赖与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家长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起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社会教育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走出校园,开展一些参观、旅游活动;可以请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看望学生,请周边学校的大中小学生来陪伴他们度过周末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活动,每次都很兴奋,积极表现自己,所以能收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总之,一定程度上说,智障儿童的发展,就是心理素质的发展;智障儿童的教育,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就当前特教学校在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法,做了一个肤浅的论述,请同行指正。

教育心得体会9

  大学,我毫无保留的赋予其神圣的意义,因为在这里,自由之精神可以尽情彰显,独立之思想可以充分培养。

  在这三天里,我带着对大学的好奇和期待,认真观看了学校为我们准备的新生入学教育。

  讲座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前辈,郑逢斌校长不仅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大学生活,也让我领略了开封的风土人情;孟彩云老师教导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青年;胡山林老师让我明白了命运的真谛;学长学姐们让我懂得大学的成长更多来自于心智的成熟以及能力的提升;吴义龙教授和华鹏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法学专业,帮助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吴教授的“时间轴”,教会了我怎样规划人生道路;赵振乾老师让我明白了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王滨老师的心理教育使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好的心理准备。

  在听过这一系列的讲座之后我受益匪浅,也获得了许多仅靠学习得不到的知识。我们应该做一名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大学生,我相信在科传我会遇见更有深度的老师、更志同道合的同学,我的梦想会在这里实现,会在这里升华!

教育心得体会10

  常常听很多家长抱怨: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孩子特别听,我说话根本不管用!

  确实。

  以我家大宝为例。我对他提出学习要求时,大多会遭遇负隅顽抗;但只要搬出老师来:“今天你们老师跟我说了,你要完成……”基本所向披靡。

  该睡午觉偏不睡,只要说一句:再不睡跟你们老师打电话……保证乖乖上床。

  按说,我自己也是老师,孩子至少也应该听我的呀。

  不,我只是学生的老师,却是他的妈妈。

  所以古代有易子而教的做法。

  老师的话为什么管用?家长的话为什么孩子不听?

  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老师作为“权威”话语者形象,深入学生内心。在走入校园之前,孩子们被反复——老师如何权威、厉害,要听从老师教导……

  其次,老师面对的是一个集体,而不是单一个人。孩子在集体中的生存方式和在家作为独生子女,状态截然不同。

  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也好,乖巧伶俐也好,只有自家人知道,而在集体中,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被周围同伴收录眼中。如果言行不合规矩被老师批评,或者举止优秀被老师表扬,都会被众多同伴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种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下,孩子们一般都倾向于听从老师指令,争取获得表扬。这是孩子向上向善本性表现。也给老师权威性奠定了基础。

  当然也有一些个别例外。这里先不表。

  再次,老师的专业性。

  老师所见孩子众多,经验丰富,能随时根据学生反应,变换自己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当发现孩子有些不接受时,老师会马上转换方式,用更适合孩子的语言和方法,针对孩子实际情况达到较好效果。

  既然,老师的话这么管用,老师这么专业,太棒了,孩子的教育就交给老师了!家长可以完全高枕无忧。

  大错特错。

  首先,不排除有些不够负责任的老师存在。

  其次,即使是特别负责的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最大的弊端来自于班级基数。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老师的权威来自一定数量的个体,老师的无力感也来自数量众多的个体。

  正常班额一般40人左右,有些欠发达地区班额甚至高达上百人。体制内老师每天除繁重不堪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大量繁琐事务性工作,即使40人的班额,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更别提100多人的班级,根本不可能有针对性地照顾到每个孩子。

  所以,老师最怕家长说“您的话就是圣旨,孩子就听您的”。

  学生的好与差似乎都要由老师来负责?学生表现良好,是因为听老师的话;表现不好呢?

  所以,每个家长都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绝对不可以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股脑推给老师。

  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的老师。

  但是孩子就不听“最好的老师”“第一任老师”的话,该怎么办呢?

  最近,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不禁会在一些场景下,回忆起当年跟父母相处的时光。

  当年的我,也是好汉一枚,不听“最好的老师”话的坏宝宝,青春期甚至经常会摔门而出,拂袖而去。

  追究症结所在,我发现父母在跟我交流时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信息重复。

  父母喜欢针对一个问题反复提醒,时间一长没有一点儿新鲜感,甚至每次提醒的话几乎都一样。

  这种好意孩子能领会吗?反正我不能。

  前几天,因为后背疼痛,到医院就诊,大夫推荐牵引垫,牵引后效果确实不错,后背挺拔肌肉放松疼痛减缓,但是有时候还会无意识回到原来弯腰驼背状态。老妈就在一边反复提醒,瞬间,初中时被她反复提醒挺直后背的记忆复苏。

  但是,当时她的提醒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我心烦,跟现在一模一样。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想办法帮助孩子形成自我驱动力,没有留心孩子听到提醒后的感受,最终导致早期干预的失败。

  我想,如果让我回到当年父母的位置,我可能会用一张偷偷照下的照片来提醒孩子:如果不注意坐姿和站姿,会有多么难看。(记得我曾经用这个方法,提醒一个总是对人怒目而视的男生,给他看了他如此这般的照片后,他再也没有出现那种表情。)不过可惜当时照相机并不普及,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关键是要多思考。

  在跟孩子沟通时,必须避免反复提醒,内容雷同。孩子很容易形成“疲沓”心理,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

  针对孩子具体情况,想一些好办法,会让孩子更愿意听你的`话。

  其二,直接指出问题,引发逆反情绪。

  家长对孩子一片赤诚,拳拳爱心,天地可鉴,但是方式方法却往往简单粗暴。

  看到孩子写字时趴着,马上大喝一声,直起身来!

  看到孩子把食物包装随手乱丢,马上大喝一声,捡起来扔垃圾桶!

  而当孩子有所改变时,却往往注意不到,只觉理所当然。

  试想,在单位,稍有疏忽老板便声色俱厉呵斥你,做得好时老板却视而不见,你会非常愉快听从老板指令吗?恐怕早就恨死他,甚至早已辞职。

  所以,在跟孩子的沟通中,应该多注意正向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甚至可以提供一些让孩子惊讶的表扬——老妈连这个都关注到了,看来我做的好的地方,妈妈都会看到。

  而不要总盯着孩子没做到的地方,挑毛病。

  其三,说话不算数。

  父母因为工作忙碌,常常会食言。虽然是无意为之,次数多了但是在孩子面前就会失去威信。

  尽量做到,说到做到。不食言。

  这也是保证父母的权威方式之一。

  其四,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坚持到底。

  对孩子提出要求,虽然孩子有时候表面反抗,但是他内心知道,妈妈这个要求是对自己有用的,是帮自己的。但是有时候碍于面子等问题,他们会表现出反感,不同意等。

  这时父母的坚持就格外重要。

  不是脾气暴躁地坚持,而是温柔和煦地坚持。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妥协,会按照父母要求去做。

  前段时间,我分享的一个妈妈帮助孩子坚持诵读经典的方法,也是坚持得好才得以顺利实行。

  但是如果父母朝令夕改,孩子自然就会钻空子,还会暗想,早晚能混过去,反正过几天他们就忘掉了。

  在和孩子的路上,我们可以携手走得更远。

  相信,孩子会渐渐听我们的话,更加健康地成长。

教育心得体会11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上大四的我正为成为一名知名财经院校的研究生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虽然我知道这个目标对于我来说很难,但由于一名之差而失去本校保研名额的不甘,我依然选择了迎难而上。准备考研的半年时间,很辛苦,也付出了很多,最后还是输在了我始终不开窍的西经专业课上,与研究生复试失之交臂。最初的梦想破灭以后,我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迅速调整好自己,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为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但我同时也告诉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总有一天,我的梦想会实现。工作四年后的今天,我通过国家统考成为科大MBA中的一员,又一次成为学生,再启程,开始了我的圆梦之旅。

  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校园,尽管这一天迟到了几年,但能够在工作以后再次以一名学生的身份踏入科大学府,成为一名光荣的科大学子,激动的心情依然溢于言表。参加完为期一天半的入学教育,第一次以一名科大学生的身份在科大的教室里感受了科大的良好学习氛围,感触良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未来三年,我任重而道远。

  记得MBA复试的时候,有一个压力面试题目就是问报考科大MBA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打算怎样通过学习来实现这个目的。开学典礼上,研究生院副院长、原MBA中心主任古继宝也从“为什么读MBA”、“如何读MBA”以及“如何理解MBA学习”三个方面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他说,MBA是一个职业化的教育过程,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知识背景和环境氛围的有力支撑。读好MBA,要勤奋,要勤于思考,要利用所学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要加强团队学习,提升自己的情商;关注国际化问题,拓展国际化视野;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注重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听了古院长的阐述,结合自身的经历,我也把我自己读MBA的目的总结如下:第一,我希望通过MBA的学习取得硕士学位,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可以让自己多一分优势;其次,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我从事过三年的社会审计工作,接触过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许多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及流程都有所了解,可以说,在广度方面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我还从事了一年多的会计实务工作,真正做为一名会计进行企业的各项账务处理,与税务、工商、银行各部门打交道,力求加强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深度上有所提高。选择继续读书深造,也就是希望可以通过系统的工商管理理论学习,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把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储备能量。第三,选择科大,是因为科大一贯以来的优良学风、一流的师资水平,更是因为有学哥学姐的亲身经历印证着今天我以科大为荣,明天科大以我为荣的的科大精神。我相信,三年的时间,科大将带给我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未来的三年时间,在工作的同时,还要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上课学习,另外还必须完成包括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课后作业,以及三万字的毕业论文,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但在踏上这条圆梦之旅前,我早已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既然我选择了在职攻读MBA学位,那么我就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三年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入学教育时MBA中心张圣亮主任抑扬顿挫的讲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主任讲到了一点令我非常的感同身受,就是作为一名MBA人,首先要学会做人,提高自己的修养。众所周知,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其人格品行的教育。在我自己和身边朋友的人生经历中,都遇到过一些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却发现他们仅仅是高在理论素养,而人品方面却往往不敢恭维。而我一贯的认为,评判一个人,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是最重要的,哪怕你胸无点墨,只要你有健全的人格,懂得感恩,懂得善待别人,你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即使你满腹经纶,却不具备起码的道德素养,那么依然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张主任在入学教育上一语中的的指出这一点,令我十分钦佩。

  正如入学教育时有位老师所说,在学习过程中不要问老师教会了你什么,而要问自己学到了什么,这句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三年的时间,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不算很短,但相对于一生中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而言,已经很长。能完整的利用好这三年时间,实属不易。为了这三年的圆梦之旅,我势必要放弃很多休闲时光,但相比于我所能学到的知识、悟到的道理而言,这些放弃却也都是微不足道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舍弃,我才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真正做到用心去学习,去领悟,去实践。做到了这些,相信三年后的这个时候,我可以充满自信的回答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无愧于自己三年的辛勤付出,我的圆梦之旅也一定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走过五十一个年头的中国科技大学有着辉煌的创业史、奋斗史、爱国史,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高精尖人才。科大这颗参天大树,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而走过人生二十几个年头的我,如今在科大这颗大树面前,就犹如一株新生的嫩芽,虽然脆弱,但却充满了不屈的,向上的力量。虽然前行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但我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一个个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这株嫩芽也将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枝叶和果实。

教育心得体会12

  “廉”这个字素来是形容清官的,它是“忠臣”、“正直”、“廉洁”的代名词。与这个字相对应的,则是“贪官”、“奸臣”、“贪婪”、“奸诈”。是呀,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因贪图一时的私利而丢了饭碗性命;又有多少人,因为维护百姓的利益,为恶之人想到的、提到的多半都是自己,而为善之人心中装的却总是别人,就算是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想到的还是别人。其实做人也好,为官也罢,这人生之旅,这仕官之途,都必须把路基夯得踏踏实实,这就是人品,在生活中我们要常常扪心自问,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地上捡起一元钱,我们应该及时交给老师,有一道题目不会做,我们则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抄袭作业草草了事,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人的生命如同彩虹般灿烂,也如同彩虹般短暂,要活出怎样的精彩,要留下怎样的英名,要说出怎样的终结语,全由你自己考虑,自己作主,自己把握。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让我们向廉正迈进,向成功走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想说:廉正是根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支撑着人生的大厦;廉正是个路标,指引着一个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生的道路。你见过参天的大树吗?如果说人生是那参天的大树,廉正就是那挺直的树干。树干一倒,大树将倾;廉正一失,人生则危。我想说:人生就像一首诗,廉正就是里面的文字,没有好词藻的永远只是九流作品。没有廉正的人生是单调乏味没有意义的人生。只有拥有了廉正,才能使你踏平坎坷,铲除荆棘,看到希望。只有拥有了廉正,才能让你翱翔在心灵的蓝天上,达到人性的巅峰。朋友们,人生旅程路漫漫,伴着廉正的清香成长,会有一份大勇大智的气质,把你的人生渲染的一路芬芳,一路辉煌。

教育心得体会13

  在生活方面:从小,我们就培养陈阳轩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比如:陈阳轩有一次突然对我说:“你们大人每个月都有工资自我支配,为什么我没有呢”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个孩子来说,你一些基本的需要,我们大人基本上都会满足,你还要钱干什么呢于是我就问他,你要钱干什么呢他说想自我支配:如买个笔、过个节买个什么礼物送你们呀!请同学来家玩买点零食呀!还有买个自我喜欢的玩具呀!我一听,当时就觉得,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居然有这么多的想法,顿时我就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同时也我意识到不能再把他当三岁小孩哄了,他已经有自我的思想了,可是这也不错呀,我就顺水推舟尊重孩子的想法,于是我就说,那行,每到爸爸妈妈发工资的时候,也给你发5元工资,这个钱由你自我支配,那不管要买什么东西(除了学习上的东西),都要从这“工资”里攒着买,他就很高兴的答应了,一次在小超市jy135。他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小陀螺)标着8元,可是第一月给他发的5元工资不够呀,怎样办呢他岂求的眼神看着我,想我给他买,我就说了,那不行,你的工资不够,爸爸妈妈的工资也是有预算的,要一些生活开销,所以你只好等下个月工资咯,然后我儿子也没

  办法,无奈地说:“那就自我攒着吧”。但之后,看样貌我儿子是真喜欢那玩具,等第二个月发了他5元,他还惦记着他的小陀螺,最终他就去把那8元的玩具给买回来了,当然,(因为8元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好玩具)所以没多久就坏了,可是经过自我攒钱买的玩具他格外的珍惜,坏了,也在那里琢磨怎样把它修好,宝贝得很。经过这件事,我只想说: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让他们自我去尝试一下,这远比父母给他买一个一百多的玩具要有意义的很。孩子仅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比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能够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所以,在生活上,一些基本的家务活我们都让陈阳轩做,例如:会把鞋柜边散乱的鞋子放整齐、早上起来会把开水烧好、晾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到楼下的超市帮父母买一些油盐酱醋等等,时间长了,他也觉得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了。

  在学习方面:在对待学习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重过程轻结果”。对孩子每一天的作业完成情景,我们是很关心的,该检查的检查,该签名的签名。可是对于考试成绩,我们是抱有一颗平常心的。我相信,程序正确,结果也必须正确。考试毕竟有各种偶然性,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鼓励孩子与别的同学去比较,只要自我平时该做的做好了就够了。在那里再多说一句,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容易走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孩子是我们的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今日,他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必须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教育心得体会14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塑形,还要塑根。

  心得体会之一,学校教育,对孩子教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老师的教学风格多种多样,有严厉的有轻快的,有不苟言笑的也有春风拂面的,不管是哪种风格,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作业没完成,课堂上没答出早就说过很多次的题目答案,考试中犯了强调过很多次的错误,上课迟到了,同学之间打架了等等,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呢,需要有一定惩罚,言辞也可以激烈,但整个教导的过程中都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首先尊重了他这个人,不能辱骂,不能体罚,有理有据,是平等层面的交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反感,才能真正思考自己的错处,否则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心得体会之二,学校教育,需要扩展孩子视野,除了课本的知识,也应该鼓励孩子多渠道吸收营养,要精挑细选一些课外书推荐给他们,这些知识的吸收会有助于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另外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题目,不能总严格按照老师给出的步骤,给出的解题思路走,要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就需要自己多思索,举一反三,真正消化吸收。

  心得体会之三,要注意学生品格的培养,不能只关注成绩,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有不当的地方及时指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每一样都要兼顾到。

教育心得体会15

  我们身为教师,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对于把懵懵懂懂的他们带向这个社会,成长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意义的人。

  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而这个不朽,你是希望镌刻着好的还是不好的,也全是看你生前的所作所为。

  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听完老师的课程,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用。

  也要知道“知恩图报”这一个优良的品德。当我们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要想着去回报别人,这就是知恩图报。而人活着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抛弃身边的人,对你好的人,也不能抛弃那些优良的品德。

  人的一生中如果不知道感恩,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终将是冷漠的,你冷眼旁观他人的苦难,他日别人也会冷眼旁观你的苦难。而若是知恩图报的人,终究会成为一个良性的报恩循环,你不可能这一辈子不会遇上困难,所以帮助在你需要的时候就是格外注意的,而知恩图报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帮助他人的具体的表现。

【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心得体会07-27

教育的心得体会11-04

教育心得体会05-04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2016感恩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1-18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08-30

教育实习心得体会08-30

爱的教育心得体会06-26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01-31

信息教育心得体会12-13

小学教育心得体会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