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术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加学术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1
百花齐放春满园
——参加“保俶春韵”学术节有感
本周难得的晴天多,显得花儿绽放得更明丽了,在这满园春色中,我们迎来了首届“保俶春韵”学术节。本次学术节给我带来了极大震撼,学术节从六个方面给我们展现了“生态课程·灵性生长”的主题,主题研讨活动涉及的深度、广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细细探究。
本次学术活动具有前瞻性和示范引领作用。所有的主题研讨活动都体现了学科间的大融合,同时也体现出STEM教育的理念。这一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政府提出倡议,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保俶塔实验学校自引入STEM教育理念以来,一直在实践这一理念如何适应本土化教育。可以说到今天为止,保俶人成功了。
原创课程“儿童哲学”的研发,意在呵护少儿灵性,促进生长智慧。这一课程的实施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改革聚焦核心素养,凸显教育要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终身发展的功能。同时,这一课程也契合了儿童成长的需要。在与孩子们相处中,我们偶尔会听到他们说一些令人惊讶的智慧而机敏的话语。这些话语源自于平凡的生活,看似简单而稚拙:“妈妈,下雨了,小草喝了水,它会开心吗?”“为什么我是你生的而不是爸爸生的呢?”有时却深邃而精炼:“走了一会儿,我怎么觉得走了一辈子!”(源于我四岁的小女儿)……这些话语都表达着孩子对世界、对自己好奇心的觉醒,市萌发哲学中资的黄金时期。而儿童哲学正是有效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门学科,儿童哲学的学习,将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资源等各种对话中不断鼓励孩子提问题,不断假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永远充满好奇心,保存孩子对世界的探究兴趣。本次学术节中《买卖时间》这一展示课,很好的落实了儿童哲学的价值取向,让学生通过体验买卖场景,自由选择、交流谈话等方式深层思考时间对于每个人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精准课堂理念的渗透,符合减负理念,告诉我们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这是我本次学术节收获最大的一点,并且这个理念也适用于我们阿克苏的学情。活动中,我听了邹尧老师的一堂数学复习课《数据分析初步复习课》,让我对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一堂成功的复习课,课前准备一定要充足:事先备好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精准教学;其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精准把控。看似一节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其实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老师了然于胸,这源自于老师深入组内的精准指导;第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成果。例题结合生活实际来让学生编写,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确保组内学生个个都有事可做。这些细节成就了精准课堂理念的落实。
隆海荣老师的案例交流也展现了精准课堂在英语课堂上落地生根。她用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的数据比对,证明了精准课堂落实在英语听力方面的突出成果。杨曙老师的《<桃花源记>读后感》习作教学和陈恬妮老师的《<桃花源记>读后感》习作教学课,在落实精准教学理念方面也给我带来了“花开两朵,却表一枝”之感。都采用找对读后感写作方法,对比阅读找优劣的教学思路,在孩子们合作学习中落实精准课堂理念,让我又深深感受到习作教学的魅力。可见,“精准课堂”这一理念可以放之各学科皆适用,任何层次的学生都能用。如果我们的老师每一节课都落实“精准”,我们何愁成绩不能提升呢?
本周我的收获颇丰,学到的知识,更多的需要我自己内化成能为我所用的知识。也希望在之后一个多月的学习中,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2
进入研究生院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作为研究生我都在不同程度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导师的精心培养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诸如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专业学科的前沿沿。也学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譬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等也略有涉足。因为我知道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除了必要的术业专攻之外,也应尽可能博览群书。特别是工科研究生,我们具备了严谨的理性思维,所以,更应该适当加强一下我们的感性思维。我们不仅要开发我们的右脑.同时也要丰富我们的左脑。我想,这对于我们未来发展也有很大益处。然而,仅仅学到这些东西,获得这些知识对我来说还远远不够。毕竟,终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象牙之塔,走向社会。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学到了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的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我个人之愚见,这应该是我们学校乃至我们国家培养研究生的一种目标吧。
幸运的是,在这一年半的培养下,我找到了这样的一种方法。至少,在这象牙塔中,我可以通过两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去获取我所需要的知识。第一就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的资源不仅包括那些书,对于我们研究生来说,我想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网上数据库上的网上资源。正确利用网上资源必定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第二.便是学校为了丰富和加强学生的视野,了解学科前沿而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进行的学术讲座。通过参加学术讲座,我们既可以了解到了各领域多层次的发展前沿,使自己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同时充实了多方面的知识,提升了我目前的理论水平;同时也看到了知名学者成功人士的人格魅力。而这也激发并且加强了我们对于所在学科领域的探索之心。学术讲座给我们带来的是对于学科前沿的一种面对面的交流,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所以在此我就利用本次机会浅谈一些我对于这研一年来参加的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很高兴能参加学校和各学院举行的各项学术讲座和报告,进入研究生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十几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研究生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3
11月23日至26日,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人教杯全国英语教学论文大赛颁奖会暨教师发展学术会议,获益匪浅。
我所撰写的论文《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探索与实践》有幸在本次比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人民教育出版社及全国课程教材研究所把本次会议内容安排的很充实。颁奖典礼上,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学术讲座中我收获了很多英语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获奖教师晚宴上我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及教育界名人,这些都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颁奖典礼过后,人教社安排了很多精彩的讲座。有人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的《面向20xx年的`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委会主任刘道义的《教师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晓棠的《关于论文写作》,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屠蓓的《英语语音——重音》,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教师培训师Justin Kaley 的Practical Ideas for Teaching Reading with GFI,全国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杭州培训基地讲师顾老师的《教学感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表现出自信、激情与活力。课堂语言做到示范性强、解释精辟、指令清楚、音调优美、速度自然、亲切幽默、有感染力。课堂行为方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巡视全班、思维敏捷、转换角色真诚热情。学科专业方面不断学习,做到掌握英语基础语音知识,正确朗读字母和国际音标,正确朗读单词和所教的语言材料;能听懂看懂与教材难度相当和较高的英语材料;能用英语就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交流;能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能较好的掌握阅读技能;能有较好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具有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能力;能熟练有效的使用几种常规词典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掌握基础语法,能就教材中的语言进行语法分析;掌握英语三千到六千词,并掌握英语词汇的特点。育人方面多了解学生心理及思想动态,关爱学生,关注学生良好人格及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思路,多向他人学习。
如果有人问我是想“教一辈子的书”还是“用一辈子的时间研究教书”,我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我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本次会议所得学以致用,以求不断成长,做一名称职的英语教师。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4
这两天假期都有事情做,作业都没有时间去完成,觉得很忙碌又很郁闷,但是今天需要没有做到作业,但是听了一个能够影响我以后学习思维的演讲,我觉得值了,非常的值,假如要我倒贴,我也愿意了。
今天是四月十三号星期天,我们学院请到了旅游专家学者马勇教授莅临我校开一个精彩的学术报告会,报告的题目是“我国旅游发展形势分析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马教授主讲的内容丰富精彩,结构逻辑严密,言简意赅。他从三大方面对报告进行展开。
首先, 对我国旅游发展形势三大态势分析-发展态势,竞争势态和合作势态。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潜力发展业务进行有效可行的预测。
接着,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展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结合三大转变-速度,结构,形式。我对这三大词组是这么了解的:我们要自行创造条件,推进发展速度,调整转变不合理的结构,创造可行的发展形式。
最后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八大定位,分别是形象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定位,产品定位,区域定位,政策定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形象定位和功能地位的结合,旅游业它不再是单纯宣传其视觉形象,更加要赋予它功能价值,并使二者紧密结合,使之形实具备,需要知道的是功能包括基础功能,发展功能,和提升功能,产品功能随着全面综合独到的营销策略而诞生。
在马教授的精彩报告过程中,我非常认真投入地听,虽然我对旅游学科认知不深,了解不足,我仍是个门外汉,但是我就以我自己角度去理解他所说的,去领悟他所带给我的一种信息和思想。我觉得马教授报告中让人领悟到最深刻的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无尽的物质价值。
在马教授报告中他不断地强调一个创造性思维,对旅游业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综合预见性的规划,自行不断地创造条件和把握机会,对旅游业发展需要有战略性头脑,进行战略营销。对于教育同样地,需要战略性规划,把握旅游业势态发展,以敏锐的触觉把握市场动向和未来机会,调整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让人走在社会行业发展的前面,引导社会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速度。
马教授的报告里面理论不会很枯燥繁杂,因为他用丰富的例子来充实理论,是理论更加生动具体。他举列了很多吸引人的旅游业发展例子,其中在第二大部分内容当中扦插的一个关于东莞酒店业发展的例子,十分的吸引我。
他说,东莞酒店在刚开始的时候才发展两三间只有三星级的酒店,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将酒店发展起来,觉得没有必要。而其实酒店发展不单只有传统的一种发展模式,它还有五种模式,渠道还可以更多,获利方式同样可以多样化。例如物业增值投资,合理避税等,尤其是合理避税正是东莞酒店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动力。而现在东莞的高星级酒店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常平镇是东莞市拥有星级酒店最多的镇区,全镇有24家星级酒店,其中有2家五星级、5家四星级酒店。
我觉得这合理避税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获益方范围非常广。不过前提是当地经济确实到了一定的水平,才有这么样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整个报告过程中,马教授语言精辟利索,逻辑思维谨密,思维灵活敏捷,善于挖掘创新事物,这么短暂额的时间内,要从他身上学到深刻的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或许说他这场演讲带给我们这群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关注国家时事、留心观察一切事物发展动向的生活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永远不要只想着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觉得这是一场对人思维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学术报告。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5
20xx年x月,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从去年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二年级的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一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踏入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诲人不倦,您辛苦了!下面我就简要总结下参加学术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化了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在孙老师《英语语法隐喻系列讲座之一:语法隐语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这一讲座中,我了解到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不同点及其联系。语法隐喻的观点是语言的隐喻化过程中词(组)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它们的语法性状,如动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等等。词汇隐喻对语法隐喻的补充作用体现在某些词汇隐喻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法进行阐释。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只有相对的、程度不同的差异等。
通过刘老师《辩证看待建构主义在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这一讲座,对建构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建构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种“建构主义”的现象,正说明人们想借此解决在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希望藉此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开放性思维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同时要注意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为我国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
在徐老师《亚句子与言语行为》讲座中,我了解到亚句子作为独立使用的、小于句子的词和词组,是实际交际中独立存在的语用现象;与完整的句子一样,亚句子也可以完成言语行为;对这类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赖于非语言语境因素和人们的语言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亚句子研究宏观上当属语用范畴。即是对所说(what is said)与所欲(what is meant)之不同的研究。
听完苗老师《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报告后,我们了解到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义特征: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作为超级主位实施引发功能、过渡功能、作为超级新信息实施总结功能、反馈功能;及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信息结构。
韩老师《语料库语言学》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其重要性,当今主要语料库,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及应用。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
“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仅反映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
二、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尤其是诗歌欣赏及翻译水平
通过翟老师的《英语诗歌中的声音元素》讲座,我对英美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鉴赏水平。英美诗歌是英美文学的奇葩,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吟诵一首好诗,犹如聆听一支优美的乐曲。英文诗的“声音”不仅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除了音韵美,英诗还具备独特的节奏美,即通过行中单词音调的轻重抑扬来构成语流的跌宕起伏。
尹老师的《翻译的动力和翻译的精神》完善了我们对翻译的看法及了解。翻译能够满足译者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译者生存、发展、实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本能需要。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意象的过程,是发现、体验、感领价值真理的过程,是译者的一种诗性生存方式。
三、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栾老师的《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为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方向。首先要培养科研问题意识,从整体上讲,立意要做到四个要点:新、深、巧、异。选题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勤于思索,刻意求新;知己知彼,轻易适中等。另外,还要注意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指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刘老师的《问卷设计与实施》为我们教学方向的学生上了重要的一堂课。我们掌握了问卷中问题的类型和常见概念如:变量、测量层次、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效度与信度等。另外,老师还讲述了好的问卷的标准及处理数据的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
总之,老师们的讲解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英语专业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讲座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我们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无愧于父母及老师们的培养!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6
10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马志明院士在东区水上报告厅作了题为《我们与数学强国的差距—关于我国数学发展的点滴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马院士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快速进步,以及我国与数学强国的差距。马院士认为通过我国老一辈数学家们为中国数学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国家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大量投入以及中国数学界的团结和不懈努力,中国数学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正在走向世界。
马院士曾担任过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这一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中国数学的成长和变化。他谈到现在的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上都有中国数学家(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声音,在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杂志上都有中国数学家的文章,中国数学家在国际上出版了许多学术专著,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定理和方法也已越来越多,不少中国数学家被邀请在国际学术刊物担任编委,在国际学术组织里担任职务等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中国数学和数学家们在国外数学界正被广泛承认和认可。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马院士还分析了我国与数学强国的差距。特别强调了我国缺乏引领国际数学研究的强有力的学术领军人物,缺乏大师级数学家,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派在国际上影响力还不是很强。同时,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国内的学术氛围出现了太多的浮躁,研究太急功近利。他希望同学们看到成绩和不足后,努力学习知识,客服不利因素潜心研究,为我国早日成为数学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听取了马院士的报告后,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通过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通过中国数学所取得成绩与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得到别人的认可;
2、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学术基础,才能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真正的成绩。在今后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应该拒绝浮躁,营造良好的数学氛围;
3、继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传统。潜心研究,力争做出专业领域内前沿的成果。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7
此次去北京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学术会议,体会很多,收获也很多。
首先,对北京这个城市的交通不得不表示赞叹。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交通的水平远远地领先与众多城市。但是,北京同时也是个人口庞大的城市,无论是商场还是景点抑或是车上都是人满为患的。个人而言,并不喜欢拥挤的城市。
在此次COTA会议上,有幸聆听了来自众多国家的学者做的报告。这也让我感觉到自己英语水平的远远不足。虽然我通过了英语六级,但在与人交流方面还显得比较困难。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英语的决心。我很佩服站在台上的每一个人,在台上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分享你的想法,表达你的想法,那是一种很大的勇气。而这背更是长期努力不懈的坚持和坚强过人的毅力。这也让我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让你满意的结果,但是必定都是值得的。
这次会议上有关物流的报告较少,所以接触到的有关我本专业的学者较少,是比较大的遗憾。但是有关交通运输的报告比较多,尤其是公共交通方面的报告。其中有一个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公共交通的论坛,让我感触很多。世界很多其他国家在公共交通方面做得很不错。相比于这些国家而言,我们中国似乎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大力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是势在必行的。大会上很多有关交通方面的报告是从思想、政策上献计献策,但是似乎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执行步骤。对于以后公共交通方面的知识我会不断地关注、不断地学习,这是我的兴趣之一。
在和比你优秀的人接触之后才知道你跟别人的差距有多大,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一个有才有德之人,不管我将来做什么工作,我应该利用我的知识为我的家乡、我的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希望可以“以己之力,善此世界”。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8
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创伤患者的安全转运成为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了减少医患纠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创伤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急诊科人员必修的课题。
12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20××年的广西医学会举办的急诊学术交流年会,第一次近距离听到国内知名的专家授课,心中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解放军304医院EICU主任何忠杰教授讲的“创伤患者的转院风险与对策”,给我的感触很深,院内转运常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由于时间短,往往会被忽视,我们在急诊科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大量的急危重症病人打交道,每天都是在转运病人、护送病人去做检查去病房,从没有意识到有那么多的风险伴随在身边。比如送一个危重病人去做检查我们,对病人的病情有没有充分作好评估,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是否有脱落的危险,有没有携带抢救的仪器和抢救的药品,所携带的抢救仪器运转是否正常,药品是否齐全,有没有跟病人或家属作好沟通,有没有签好协议,病人的体位安置是否正确,假如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应该怎么样处理,病人的病情我们能不能预见得到,有没有做好应对措施,这些都是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随时存在,而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这就考验医务人员是否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抢救技术。做好创伤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就要做好院前的风险评估,才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在学习中,我细心聆听,结合实际,认真领悟,感觉到有一种收获感荡漾在心头。这次学习让我增长了不少的专业知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与其他医院的差距,更加激发了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认真地学习专科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9
12月6日我院成功举行了提升文献研究能力的学术讲座暨首届研究生文献综述大赛启动仪式。对于此次综述大赛相关事宜及内容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感受、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对于此次科研活动的举办是很有所触动的,有一些感悟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在研究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与老师特别是导师沟通,主动反馈学习进度与想法。专业课考察的是自我学习能力,课下可以多参加学术论坛,学术论坛则更多考察知识运用能力,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筹备比赛,都要做好文献查阅,文献综述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郭继海副院长结合自身求学治学经历指出,对每一个研究者而言文献综述都是开展创新性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研究生要进一步提高对文献综述能力的认识,善于使用各种工具归纳整理文献,善于利用研究文献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论文的“痛点”,在专业学习上,只有对一个问题学多了、吃透了、弄懂了,提出的问题才更精准具体,接受老师的指导才更有针对性。在与导师的沟通中我们应当:充分准备、精准询问、积极沟通、主动反馈。
学愈博而思愈远,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张老师以《如何写好文献综述——方法与技巧》为题从六个方面向大家详细阐述了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被归纳为学科领域性研究综述和专题性文献研究综述。张老师表示写文献综述就像“绣汉绣”,自我感觉会实际上不是真会,还要多加练习、勤于修改,“磨刀不误砍柴工”,“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她还生动地用“化妆要先打底”来说明文献研究对于开创新研究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在学习科研,还是在学生工作中,都要提前做好规划,画出重要的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做到有始有终。在实际学习中,不限于研究综述,在其他形式的学术比赛中,都要抓住研究的方向、重点和选题。研一阶段建议扎实基础、稳定心态、拓展视野,要坚持多阅读经典原著、多读专业书。只有理解和熟悉马列经典原著的语言、语境、语风,才可以学懂、弄通,运用于实践,找到对马学科的归属感。在学习工作中,少问别人“我做得了吗”,减少他人鼓励的依赖性;多问自己“我该怎么做”,提升自我驱动的执行力。坚定自己的信心,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当然如果压力太大,也要学会自我排解。
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非是相互冲突,专业学习培育的是专注科研精神,实践锻炼提升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挑战来临时,调整心态,做好规划,多条并行处理好各种事情,不断提升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在大赛仪式上知网研学平台的徐冰老师通过知网研学平台向全体研究生展示了如何检索所需文献、如何提升文献阅读效率、如何整理文献笔记及如何高效进行科研创作,非常实用;我院18级居思霁同学也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作了经验分享,她认为做研究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认识世界,比喻颇为贴切;管院20级研究生许济韬现场运行软件向大家展示了怎样使用citespace工具。我们要勇敢抓住每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迎接每一个挑战。我本人是在19年开始学习citespace软件并充分利用,进而发表了一篇EI核心论文。建议研一期间,大家在培养专业素养时渐进提高专业能力。掌握若干知识点并不太难,难点在于在写论文时对于怎么融合不同的学科。在融合的方式有所创新,你必定有所收获。
崇实去浮,未来可往。时间以相同的方式流过每个人,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去度过它。厚德博学、崇实去浮、脚踏实地、星空可往。对于毕业、对于未来,无论是读博、考公、留学还是工作,都是个人选择,关键在于做好专业、行业和自我分析,要充分了解自己,准确定位自己,目标坚定,知行合一。在全面了解学院就业趋势基础上,综合分析个人优势,就业意向和行业前景,多向学长前辈取经,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为规划做计划,为未来打基础。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一个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终身学习的格局观,同时,注意“沉下心来”,因为它能促使你保持人生自律和独立思考。我们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是用时间成本堆砌出来的,多学多做有利于学科专业的事情,就会与其他美好的事情不期而遇。要坚定信心、信念、信仰,做到眼里有星辰,光而不耀;心中有深海,静水流深。
【参加学术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参加学术周心得体会优秀范文07-01
参加学术讲座心得体会(通用10篇)07-01
对参加军训的心得体会11-03
参加培训心得体会07-15
参加军训心得体会09-20
参加展会的心得体会01-09
参加军训后的心得体会08-31
参加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7-12
参加拓展训练心得体会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