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2017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一)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有也,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孝是做好人的前提,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责任,如何能成就大事,还能对谁担起责任?还能值得周围的'朋友信任和托付吗?“孝”是一切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道德基础,“孝”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对父母孝敬,具备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才能做成人,做成事,乃至在工作中具备其他的优良素质,恪尽职守,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而我,作为一名教师,身正为范、德正为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子女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千字文中说的好,“提起家教,至关重要,父母言行,子女仿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的身教胜于言教。孩子们孝德时候就懂得只要家里有一点好吃的,爸爸妈妈一定是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尝尝。当他懂事时起,我教育他如何做人做事,当他上学时起,我辅导他如何学习;要求他在家里要做到“父母命需顺从、父母责须敬听”,在外边要做到“长者先,幼者后”。
孝老爱亲,用实际行动去传承,传承一份份美与爱,传承这一种伟大的传统民族文化,唤起每一个人的孝心!
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二)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读后感《孝经》乃孔子与曾子的问答之词,百善孝为先,《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但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同等级的人应该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同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后来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同的。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己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己为先还要先其兄。对待兄弟们都以理对待。这也就是孔子的理论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吧。《孝经》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它还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学校为我们推荐《孝经》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后悔。其实,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爱你,只是方式会有些特殊,我们都要理解父母,记住一个字—孝!
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三)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段话是来自孝经里孔子与曾子有关孝道的一段对话。在这个世界,一定有许多不孝顺的人;有些人杀死自己的父母、有些人会为了财产而把自己的父母赶出家门,甚至会虐待自己的父母……等。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像这些人一样,陷害自己的父母。
当然,这世上也有孝顺的人,例如:卧冰球鲤晋朝王祥、单衣顺母周朝闪人……等。这些都是古代的孝顺故事,至于现代,当然也有,有一座孝女碑,是为了纪念一位孝女而建的,这些例子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我们不用像他们一样,但是,该做的仍然要做。首先,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均衡饮食,出门要交代,天冷穿衣,课业主动,还有很重要的',不让父母担心。其次,为家里进一份心力,帮忙打扫家里,也可以帮父母按摩。最后,也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并且要尊照父母的话去做,这样就是目前最好的孝顺方式。
孝顺是每个人都该做的事,如果有虐待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就是不孝。所以,我们一定要孝顺,只要做到我所说的,这就是我目前所能做到的孝顺行为了。
【孝道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孝道的心得体会04-05
孝道与感恩的心得体会03-20
孝道与感恩心得体会05-16
孝道文化心得体会12-06
有关孝道的心得体会12-15
孝道心得体会01-07
孝道10-29
孝道教育心得体会04-17
孝道心得体会范文04-04
关于孝道的作文:怀感恩,行孝道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