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12 12:33:5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5篇)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

  一笔一划,构成了一个个娟秀或豪情的汉字,这些蕴含着千丝万缕情感的小精灵们,汇成了一封封家书。今儿当我合上《傅雷家书》的最后一页时,脑中依旧回荡着傅雷父亲对他的声声叮嘱,也不得不为其中所蕴含的亲情所感动……

  作为一个青少年,难免会有些叛逆,不愿听长辈苦心的叮嘱,嘟着嘴扭过头,戴上早已准备好的耳机,进入自己的世界,那些忠言便左耳进右耳出。一开始我看到傅雷父母对他的.叮嘱之时,我不禁感到有些过于操心。但我看到他母亲说的几句话时,不由得为自己先前的想法感到些许不当,“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的宝贝,假如要将彼此分离,哪个人可以做到如石般坚硬不动任何感情呢,必然少不了那些看似无用的叮嘱,这不仅仅只是父母爱的体现,更是藏在叮嘱下的不舍与沧桑。

  声声叮嘱蕴亲情,我们也应去掉那分执着的稚气,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这些事情,去手写一封家书,去好好地品一品这其中的亲情……

  在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封亲笔写的家书都显得格外珍贵,就像是杜甫在《春望》中所说的“家书抵万金”,只是当今和那时的“烽火连三月”不同,那时的人们是因无法在战火中给家人写信,现在人们有着写家书的能力却因不愿拿起那蕴含着千年历史的笔去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改而用快捷的QQ和微信草草地群发几句祝福,这样的祝福哪里抵得上一笔一划的叮嘱呢?声声叮嘱蕴亲情。

  当父母老了,我们孩堤时代的那些趣事又浮上了他们的心头,有多少次,父母想和我们谈谈从前,却怕我们嫌他们烦又把这念头压下了心头,却又正如傅雷的母亲所说“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随时随地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而这些情感又化为了父母一念再念的叮嘱,尽管我们或许听着耳朵都要起了茧,但是这其中的亲情是一分不减的。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2

  记忆里,第一次读《傅雷家书》应该是在上学时,至于感受,也许只是感动于父爱的伟大,而今做教师和母亲多年,重新捧读本书后,掩卷沉思,如果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读书心得,我觉得应该套用曾经颇为流行的家教书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成好父亲胜过好学校,这本书中呈现的不仅仅是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更体现的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父亲对儿子胜过任何一所学校的教育轨迹。

  爱国主义教育胜过好学校

  傅雷先生在儿子身上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当前任何一所学校所不能相比的。他在信里,总是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感情化作对儿子学习和做事的动力。当他叮嘱儿子刻苦练琴时,不止一次强调不要忘记祖国和人民对他的期望;当儿子参加国际比赛时,他总是不忘记提醒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祖国,不但不可以给祖国丢脸,还一定要为祖国争光;很多家书里不但深情的讴歌刚成立的新中国,甚至将祖国的各种有影响的报刊杂志邮寄给儿子,让他身居海外能了解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自己参政议政的发言、记录等资料整理邮寄给儿子,让他远渡重洋能感受同胞们为祖国建设出力献策的决心和行动;当国内发生重大水灾时,傅雷夫妇在信中将灾情、损失数据一一通报给儿子,其为国忧心忡忡之情溢于言表,并借此机会教育儿子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试问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当今哪一所学校会进行呢?

  文化艺术滋养胜过好学校

  傅雷先生不仅精通几种其他国家的语言,还饱读古今中外书籍,对美术、音乐等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正是他中西方合璧的渊博知识深深地浸润了傅聪,为他成为世界级音乐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这在书信中均一一体现:在信中,他无数次介绍自己观看中国戏曲的感受,同时也将西方演奏家访华的一些详细情况及评价传递给傅聪;他还将中西方绘画界的一些问题讲述给傅聪,除此之外,在多封信中均提到给儿子邮寄中文书籍,尤其是古典诗词类书籍,许多次与儿子共同探讨李白、杜甫、苏轼等诗歌创作的风格,这都体现了他对儿子文学艺术方面的高等教育,施教者何人?不是教师,不是学校,只是一位父亲。

  个人修养熏陶胜过好学校

  古人云:小事凭才,大事凭德,真正能够成名成家之人,不仅仅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顶尖级技能,还一定要具备多种令我们全人类肃然起敬的高贵品质,傅雷先生在信中便体现出对儿子个人修养方面的指导。傅雷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甚至多次提到一些做人的细节,如谦虚,对人对事要认真,学习音乐要执着,要有较强的意志力,对待老师要恭敬,生活要节俭,情感要控制好,注意西方特殊的礼节,要勇于接受真切的教训,要合理安排时间,珍视健康,遇事要冷静忌急躁,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正确对待批评家的话。总之人的概念在傅雷心中,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他时时刻刻都在对儿子进行着做人的指导,大到对人类对世界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对金钱的观念。这样的教育,难道不令我们每一所学校汗颜吗?

  再读《傅雷家书》,豁然明了,傅聪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除过人的音乐天赋外,主要在于父亲傅雷的教育,他的那部教材其内容是用父爱加学识加人品精心编撰而成,远远胜过任何一所学校选用的教材。

  亲爱的家长们,您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从这部书开始读吧,对我们的孩子只凭浓浓的爱来教育太苍白无力,我们更需要用学识和人品去润养他,做他一生一世的好学校。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3

  做家务之余,再次重读了《傅雷家书》。掩卷之后,怎一个字能表达心绪!父爱的博大精深局在其中矣。父爱的专注与专心,父爱的深沉与深刻,父爱的永远与永恒,就是我对这部书的理解。

  这部书是傅雷的儿子傅敏所编,是在傅雷于1966年9月3日去世后,十年x的剩余书信的精华荟萃。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学者。因为不满x而上吊自杀。伉俪情深的妻子朱梅馥不愿独存世上,易陪同自己的丈夫坦坦荡荡共赴黄泉。14岁开始相恋相爱,几十年的相濡以沫,早已经把两个人的躯体融汇为一个头脑,一个心灵。

  傅雷的两个儿子都是杰出的人才,大儿子傅聪是著名的音乐家,二儿子傅敏则是教育家。家书体现的就是傅雷关心着关注着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信然。

  傅雷对孩子深沉的爱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微不至的生活上的关心。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有亲情、友情,出国留学的傅聪在国外偶遇时间短,不可能有好朋友,在这个阶段,傅雷写了好多信,开导儿子,帮助傅聪树立信心,让他战胜困难。给他寄衣物、食品,书籍,既给他物质上的光怀,也为他战胜孤独寂寞提供精神食粮。

  第二,事业上的谆谆教诲。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的许多法国作家的作品,至今脍炙人口,比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好几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这部书中寻找精神食粮;比如他译的巴尔扎克,几乎可以出全集了。这已经让我很佩服了。前几年还读过傅雷写的一本有关美术的书,《世界美术二十讲》。他还懂音乐,还懂戏剧,还懂。。。在艺术领域,它似乎无所不知。关于莫扎特,关于贝多芬,他都能做孩子的参谋,孩子的知己。。。。。。傅雷教子,素以严格著称。名不虚传。就是傅聪弹钢琴的时候,身体摇摆不定的问题,傅雷整整关注了十年,千叮咛,万嘱咐,最后终于克服了这个弱点,傅雷为之彻夜难眠。也许搞艺术的人都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灵,都需要对艺术、对生活本身进行深刻、深入的思考,父子俩的天性竟是那样的相近。其中,有在波兰的肖邦比赛后获得第三名的欣喜若狂,有得知儿子的音乐在华人世界受到欢迎的欣慰,有听到儿子结婚的消息后的失落与快慰,有听到自己的孙子诞生后的兴高采烈;也有对儿子连续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音信杳无的担心,也有对接到儿子在香港来的电话的高兴,也有对孩子少叫一声父亲的见怪......

  这封书信集,让我看到了全貌的傅雷。

  其实,我一直也弄不清楚,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的大师级的人物,都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王国维、弗吉尼亚。伍尔夫、茨威格、海明威、老舍、川端康成、大岛由纪夫。。。还有傅雷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4

  首先,我们都知道,傅雷先生是一位闻名的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同时也是中国民主推动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从老先生的照片上看就能感受到他的不苟言笑与严谨,“家书”这一温馨缱绻的名词好像与他格格不入,但正是“家书”,让我们看见了傅老先生鲜为人知的一面。

  书一开篇,便是字字泣血的深浓歉意,第一次看到这里,我手中的纸页连我自身都没有发觉地顿了一下。明显,这跟我们印象中的傅雷天壤地别,家书中那个人不再是严肃的多头衔人物,而仅仅只是作为一位含蓄的深情的父亲。家书的字里行间都浸透了浓浓的亲情与歉意。有自觉亏待的内疚,有骨肉分离的不舍,有密友之间的切切倾诉……在这里,我们面对的仅仅是一位慈母,一位严父,还有谨听教导的儿子。

  是吧,这就是父爱,它无迹可寻,却无处不在。父亲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高大、严肃,但就如《傅雷家书》中所表现出的一样,那些在我们幼儿时期严厉的话语、在我们青春期刺耳烦人的教诲、在我们犯错后使我们害怕、后悔的教训,都包含了父亲无形之间注入的爱。书中的父亲对自身的孩子表达了深深地悔恨,对孩子儿时过于严厉的教育作出的解释,都已经于无形之间将父爱解透剖析‘赤裸裸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这份严厉,虽然在当时显得那样不近人情,在多年后,那些话却成为了孩子在学会做人这条路上最结实的铺路砖。

  除此之外,傅雷老先生作为一名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作家、翻译家,他对艺术这方面同样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光是我在书中所观摩到的文化、专业水平就已经令我瞠目结舌。我想,傅聪先生在成才这条路上,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跟他的父亲在背后的默默奉献想必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当傅聪在国际竞赛中荣获第三名时,老先生并没有因为自身是来信人的父亲就无底线地赞赏有加,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对傅聪七个月来的努力做出了恰到好处的评价。在鼓励、夸奖的前提下又给儿子敲响了警钟——“即便如此,也不应该自满,而是要继续勤加练习,才能更进一步。”

  同样的,当傅雷得知傅聪想要进军其他领域时,也没有一味地表示支持,而是给出了最中肯的看法——“多个领域同时进行,你确定你能每个都兼顾到吗?要知道,你这次获奖,绝对已经是你所能达到的目前的最高水平——因为杰老师的付出,你自身的努力。”就这样,在接下来的通信中,每当傅雷给出建议,都会站在最中肯的立场上去给傅聪指明方向,同时留给对方自身选择的`空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傅雷其中一封家书中所提的,他没有明确地告诉对方——“你应该这么做”,而是罗列出了一串问题让对方自身扪心自问、总结、反省。这一套行云流水画风清奇的教育方式我想应该是惊掉过无数人的下巴了。这份家书仿佛已经与它的内容背道相驰,这明明已经成了良师益友之间的对话。

  话说回正题,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着实深深体会到了父亲那种难以道之于口的爱,以及父母在家对远行儿女的牵肠挂肚,书中的教育方式也值得所有人深思。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傅雷家书》被称作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的原因了。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5

  秋风已去,寒冬已至,但似乎阅读完《傅雷家书》后,我的心有一阵暖意,暖透心头。

  一间温暖的大衣胜不过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热热的暖炉暖不过一本充满着温馨与亲情的好书,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本满是温馨与亲情的书,寄托着傅雷夫妇对儿子傅聪,傅敏充满着暖意的爱,在深秋中滋润着儿子们的心,在寒冬中呵护着儿子们的魂,让流落在外的儿子傅聪感受得到家庭那份深深的爱意。像是一个无形的'身影,时时刻刻都教导着,鼓励着傅聪一步一步地前进。

  回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何尝不是像傅雷疼惜傅聪一样疼惜着自己,他们或许没有傅雷的学历,或许没有傅雷的文采,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对儿女最真挚的心。他们也会像傅雷一样,在自己的儿女面对困难,挫折时搅尽脑汁,想尽千方百计去帮助我们,在你取得成功时,他们会为你而开心,但他们不会忘记提醒你要有惊醒,不要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你似乎会觉得他们就像是傅雷的翻版,其实不是的,世界上的每一对父母都是这样,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做着这些为自己儿女着想的事。

  但我们做为儿女的,有像过傅聪一样,去细读父母所写的每一个字,倾听父母的每一句话吗?傅聪之所以成功,似乎离不开父亲傅雷的每句金言,或许没了这些金言,傅聪也就不会拥有现今的成就,傅聪他听了父亲的每字每句他成功了。

  而现在的我们,似乎都觉得自己的父母整天烦着自己,没有留心父母的每字每句,流失了许多成功的秘诀,失去了许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学会感恩,留意父母所给予自己的每字每句,不需要怀疑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我们一出生开始就不曾怀疑过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

  温暖的亲情呵护着我们,爱的春风总在我们的周围陪伴着。学会感恩,学会试着去保护亲情,保护我们的父母,只有他们是最信任你,只有他们才愿意无怨无愧的付出。即使你身在异国,他们的爱也绝不会离开你一分一秒,但我们也要懂得细心呵护着种爱,因为这种爱是独一无二的,或许你的一生可以享受这种爱的机会就这么一次!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6

  父母,永远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细细品味起来,那一句句看似是斥责的话语,无一不蕴含着父母对我们的爱;那一句句提醒,无一不蕴含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从《傅雷家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的爱。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精选书信,最长一封信长达7000余言。这本书是中国现代最经典的家教版本,里面的每一封家书都充满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博学且具有丰富情感的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细心引导和健康成长的期待。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颇深。傅雷是一个翻译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正因为如此,他对儿子的'要求也更为严苛。他对儿子做人方面,生活方面,艺术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傅雷与儿子无话不谈,谈生活、谈艺术,他向朋友一般给予儿子平等的意见,全方面为儿子着想,即使生病了也不忘坚持写信,为的就是给异国的儿子谋取幸福的生活。这份望子成龙、细腻,为儿子苦心造诣的父爱令人动容。

  这又不免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与傅雷不同,他既不是一个教育家,也不是一个文学家,跟我也不是无话不谈,但是我知道,他对儿女的关心绝对不比傅雷的少。是的,天下的父亲,有哪个不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呢?说实话,其实我是很少关注父亲的,从小到大,写感谢信、说什么亲昵的话,似乎都是给母亲的。我现在才发现,自己赞颂母爱的同时却忘了父爱的伟大。仔细想想,父爱就像一座山,默默地奉献着。父亲说的话也许没有所谓的“我爱你”,也没有体贴的温馨的话语,但那一句句普通的话是那么的朴实无华却又令人受益匪浅。父亲虽然看起来严厉,但他一直默默地关心我,呵护我,做我最坚强的后盾,这难道对我来说就不是深沉的父爱吗?父爱难道就一定比母爱的少吗?不是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母爱像水,无缝不入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父爱像山,在我们无助时是我们的坚实后盾。他们对我们的爱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但他们都是最爱我们的人,最关心我们的人。所以,我们是否只记得母爱,而忘了这如山的父爱?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一直都忽略了父亲的爱,那从现在起,我一定要拾起这份亏欠了,千万不要等父亲老了,才想起他的那份爱孤独了太久太久……

  这本《傅雷家书》令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父母无私的爱的同时,重新体会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7

  辛酸的眼泪如同甜美的酒浆,用父爱去酿造,醇香而酒烈。

  父爱,如星辰,划破黑暗的阴霾;父爱如阳光,照亮人生的迷途;父爱如美酒,醇香而酒烈。而在我看来,父爱就是那一封封传递的家书。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写给两个儿子的一百零一多封家信。这本书包括了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关心儿子生活成长,与儿子畅谈艺术等方面。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在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句: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人生不可能永远是春天,当我们心处崎岖坎坷、荆棘丛生之中,你辛酸的眼泪如同甜美的酒浆,用父爱去酿造,醇香而酒烈。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聪的成功离不开傅雷的辛勤教诲。书中的傅雷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爱的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不善言辞,有时过于严厉,却总能用他那默默的关爱,呵护着我成长,这像极了书中的傅雷。记得那是我小时候,在晚上的一次散步中,灰黑色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于是,父亲便撑起了那把熟悉的蓝色小雨伞,这时的雨伞,对我们两个人来说,确实是小了些。父亲微微地皱了皱眉头,路边的树也被雨水把“打”得哗哗作响,当时的我也不知是怎么了,拉着父亲的衣角,说了声“伞歪了。”而平常严肃地过分的父亲居然傻笑着说:“没事,风吹的。”我清晰地看到,父亲的背全湿了……

  他不善言辞,也不懂得表达爱意,然而那爱如同一坛坛醇烈的美酒,醇香而酒烈;如同一封封飘洋的书信,厚重而深沉。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8

  “十月七日

  可知一个成了名的艺术家,处处要当心,无意中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呢!我现在顺便告诉你,就是要你以后做人,好好提高警惕,待人千万和气,也不要乱批评人家,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几句话要牢牢记住。因为不了解你的人,常常会误会你骄傲自大,无缘无故的招来了敌人。”

  载自《傅雷家书》里的“1957年”。

  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一丝丝父爱。那是略带担忧的语气,也附有严厉。

  从中我好像看到了父母的影子。

  爸爸常常是用这样的语气和我说起学业的事。

  诸如“要好好学习啊,将来社会上,靠的是实力,而不是门面上的。”

  “现在,外面有很多竞争对手的,你要懂得如何去应付。”

  “将来,未必有父母在后面作铺垫的`。”等。

  这些话,以前在我的耳里,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唠叨话,总觉得那一天太遥远了,这种事,不需要我去担心。

  现在,也许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听这些文字,竟从中听到了无数的父爱和忧心。

  惭愧!

  心里悠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的关心,我却当作是一种麻烦,当一切都好像体会到了的时候,很讨厌。就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压着自己,很讨厌,就像无法呼吸似的。

  惩罚吧!

  感觉到种.种的情感冒了出来,讨厌、后悔、厌恶只知道书中的文字因为颤抖而摇晃不定,大力呼吸着空气中快要消失的氧气,像一个无法从吸毒中抽离的吸毒犯似的贪婪的想满足自己的需要。

  当冷静下来的时候,脸上已经布满了不明出处的水分,那水分模糊了视线,夺出眼眶,正紧贴着脸庞一直往下流淌。

  本来只是很简单、很普通的一段吩咐,那是父母在儿女出游时通常都会说的一段话,但却勾起了我无数的愧责。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9

  有那么一本书,它如山间那潺潺的清溪,如碧空中那舒卷的白云,如海上那自由翱翔的海鸥,如那无瑕的白璧那透明的结晶体。它的感情是那样纯真,那样挚朴,那样深情。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作势。它,就是《傅雷家书》。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傅雷个人家庭的范围。

  1966年9月2日深夜,连日遭受批判的傅雷夫妇坦坦荡荡地选择了死亡,选择了离开。以生命为代价,来以此捍卫了他们人格的尊严,离开了他们最爱的孩子,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他们曾经认真生活的世界。在《傅雷家书》中我们看到了傅雷先生对人生、文学、艺术的侃侃而谈,也感受到了傅雷先生贯穿一生的独立自由之人格,体会到了他那严厉却又不失仁慈的父爱。

  “赤子之心”是《傅雷家书》贯穿全书的精神,同时也是傅雷先生做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正如傅雷挚友楼适夷先生所言:“《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先生虽然家教严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时间流逝中不断地调整,父子关系愈发和谐,他们在对艺术的切磋交流中成了知心朋友,他在孩子面前从没自恃身份而高高在上。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感情总是寓于生活的细节之中。同许多父亲一样,爱子之心犹如大海,澎湃而又深沉。

  这一本书是把打开智慧之门,启迪心灵之窗的钥匙。我们不要只限于浮光掠影地浏览,而是要去深刻领略这一艺术瑰宝。从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小说中窥视到法国的旧社会;在罗曼·罗兰的小说中,学会正视现实、错误,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品味陶渊明、李杜的诗词歌赋;聆听如大海般宁静,包容的巴赫作品,欣赏恬淡平和,寂静幽澜的肖邦作品,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徜徉;欣赏富有中国风格的山水画作。若有机会,我们大可不必拘束于书本、家中,可快步走进自然,感受生活之美好……正如傅雷先生所说:“世界上最高的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现在,当我读完这本书,我的灵魂进行了一次升华,它使我蓦然间清醒。我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信仰,人还是要对崇高的东西有所追求,人还是要让自己的心灵干干净净。人活一场,还是要认真地活过,就像傅雷先生有过的认真一样……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0

  一封封来来往往的书信,寄托着一份份别样的情。《傅雷家书》,一本由傅雷写的近百封书信,每一封书信都将父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难能可贵,里面寄托的情感更是让人心酸。

  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傅雷以自身经历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誉感,做“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一个个细节,显现出了傅雷的细心和对儿子的密切关心。字里行间显出了傅雷寄予儿子的厚望

  傅雷敢于剖析自己,勇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以身作则,从自己的错误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提醒儿子不要在自己摔倒过的地方再次摔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的事业是无限的,父母呕心沥血的培养孩子,期望孩子能够继续完成自己这代人未完成的梦想。傅雷无疑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商友敬说;“有许多年轻人在读了傅雷家书说我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就好了。其实他们应该这样说;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傅雷悟透了,一味的打骂并不能换来好的结果,孩子的金色童年也因此黯然失色。傅雷虽然饱受折磨,但是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一本好书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它的色彩,无论在何时看来,这本书都是意义非凡的。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1

  《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这本书中。不是这本书的.语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这本书的情节有多么动人,而是这本书的浓浓父爱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封封书信,最短的一两百字,最长的七千多字,但是无论长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期盼与热爱。

  当看完这本书时,我感慨颇深,联想到了我的父亲。其实我的父亲也是这般慈爱的啊!我与父亲近些年来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过矛盾,但也可谈得来,似乎比以前少了许多隔阂。作为“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其实也诠释了父爱的真理。父爱在此书中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纯真、质朴,真是令人动容啊!

  父爱大如宇宙,父爱隐如轻风!父爱高如俊山,父爱深如桑海!同学们,爱自己的父亲吧!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2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虽然傅雷先生在翻译和文艺上造诣丰厚,翻译作品达34部,但社会大众对傅雷先生的评价颇有微词,出轨、对儿子家暴、偏心等等。可能印证了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这句话吧。在革命期间,傅雷、朱梅馥夫妻双双自杀身亡,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我们看书重要的是去粗取精,谈谈我的几点感受吧。

  一是父母比你想象的'更需要关怀。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像牵着线的风筝。信中的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很多人说是傅雷的控制欲太强。其实不妨把他们的父子情感,当做我们自己和父母之间的牵绊,每个父母都一样,希望你好,希望你成功,希望你的关心和关注。而当他们年老时,对亲情的渴望更深厚,一方面希望子女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希望子女关怀自己。

  二是时常反省。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傅雷希望通过傅聪写信的方式来锻炼中文语言能力,也希望他日常反思。年纪越大,我越发现时间不够用。通过写日记,做到常复盘,常反思,审视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安排,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更好的和自己相处。

  三是培养审美的能力。

  在我们教育当中,学技能学技巧的很多,但是能真正的审美教育仍然任重道远。读一篇文章,起承转合,结构用词是一方面,但是形式美、内容美、境界美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佳作。书法、绘画、舞蹈、乐器,审美的能力和技能技巧同样重要,也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追求。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欣赏美好,你我同在。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3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编入了家书180多封,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傅聪的教育的文字篇本,是一部充满着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作为文学翻译家的傅雷, 他写给家人的书信以其真挚的情感、深邃的哲理、独到的艺术见解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傅雷家书》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傅雷不忘对其儿子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书中不仅论及音乐,同时涉及教育、文学、爱情、人生等各方面,且不是浅尝辄止,很多都是极有深度的见解。在这本书信集里,随处可见一个父亲的慈爱、对孩子的厚望及骄傲,深厚的艺术造诣、渊博的学识涵养在书中各个角落闪光,所有的这些无不体现着作者的博学和睿智。

  而正是由于这么一位苦心孤诣的父亲,受其陶冶与教导,使傅聪在海外的孤独环境中,汲取到勇气和力量。父母的鼓励鞭策更让他明确艺术道路上的前进方向。傅聪在异国漂流,但父母仿佛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而今,七旬的傅聪已是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艺术造诣举世公认。被寓为钢琴诗人的他应该也会时常地想念父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吧。傅雷把培养孩子同样当作他对社会、对国家所应尽的一项神圣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上升到这种认识层次,但对于孩子的关爱和培养,我想是人的本性。在阅读的过程中,看着傅雷的谆谆教导,远方的父亲轮廓渐渐清晰,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时常想念、时常感动。

  《傅雷家书》是老师的教导,是长者的叮嘱,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同书中人物的距离,给予我心灵的荡涤,思想的启发。我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4

  无意间再读《傅雷家书》,不禁发出一声感慨:年少无知,一本曾不屑一顾而错过的好书。

  初次接触傅雷先生的信是一本杂志上的节选,不是关于家庭细碎,而是谈论着艺术的种种。读罢,了然无味,倘若是我该把《傅雷家书》束之高阁吧。不禁认为别人是在附庸风雅。

  再见到它便是不久前了,在图书馆遇到后翻看几页引起了我的`兴趣。乍一看,挺厚的一本书,抱着能读多少是多少的心态我把它给借走了。此刻的感觉是:十年间,父子二人丢失的那么多书信,究竟还会有多少我们看不见的情真意切。

  对于傅聪而言,傅雷先生亦父、亦师、亦友。相隔千万里,傅雷以不一样身份谈论着关于彼此的事情。作为父亲,收到傅聪信时,他欣喜、宽慰;无信时,心生失望无奈。傅雷先生似乎从来不会为向儿子表示自我父爱的脆弱而感到羞耻,请求傅聪不要吝啬自我的笔墨多多来信。作为学者,他对傅聪叮嘱道“多多介绍国外风土人情,莫要让我落后于这个时代”,期望能够成为他艺术领域的一个对手,赤诚之心现于纸上。

  傅雷先生谈论初恋,告诫傅聪“期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讨论人生,叹息到“不知珍惜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自我的这种愚蠢”;提及家教,先生坦诚“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能够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在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想到年迈体衰,坦然说到“草木零落,有兔死狐悲之感,而你们年富力强,蓓蕾初放,私心艳羡,岂笔墨所能尽宣。”

  人父,所能做的莫过于此吧。而当父母年迈,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他们期望将自我的孩子交给他们的人生伴侣,渴望亲眼见证下一代的成长,然后变成爷爷、奶奶。傅雷先生亦如此,怀着感动为孙子想好了名字,却未能与之有哪怕一面之缘,不幸在危难的摧残中随着历史逝去了。

  一份份家书写于病榻中、写于书桌上、写于火车上,为了能漂洋过海寄去相思。这些日常笔墨却无意打动了我们。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愿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15

  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那一封封白纸黑字的信封又该将何去何从?

  初翻开《傅雷家书》,就被它别具一格的文体所吸引住。这是一本由一封封溢满父爱,母爱的书信而组成的,可谓是呕尽心血的教子篇。

  来到傅雷故居,可以想象:走过乡间的林荫小路,穿过绿色如茵的稻田,走入整洁如一的长台的傅雷故居,再跟随笔者的脚步越过满室书香,来到窗边,似乎还可见到往日的情景。傅雷坐在书桌前,点起小灯,拿着毛笔,在百忙之中抽空认真地给自己远方的儿子写着信……即使,这一幕发生在遥远的过去,但,通过字里行间,仿佛一切都那样真实,历历在目。

  傅雷在书信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至深的情感,且是从不敢表露出来的。众周所知,早期的傅雷对自己的要求几近完美,自然,他对待家人也亦是如此。他的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也不是不无道理,最终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儿子。所以从这点出发,傅雷,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平凡普通的父亲。

  傅雷写给自己儿子的信数不尽,其中一篇竟长达7000多字。在儿子落寞之时,他往往给予足够的鼓励,信中这样写道:只有保持积极正确的态度,才能够以坦然平和的内心来面对,不会被荣誉和金钱冲昏了头脑,也不会在遭受打击和困厄时一蹶不振。在儿子成功后,会提出表扬,更会提出戒骄戒躁,不可骄傲的告诫,信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和信念有顽强的毅力,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另外还要采取行动,有一个良好的态度,两者俱全才可以有所成功。如此思虑谨慎的.傅雷,为儿子的前途打造出一片光明。

  也许,傅雷晚年的最大遗憾就是跟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甚至自己临终前都没能见一眼。珍贵的人往往总是逝去后才悔恨不已,但却早已来不及。这也是警醒着所有的读者: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

  一笔一划皆是情,一字一句皆是意,家人的爱是平淡的,是默默无闻的,可有时,却不失些真情流露,就像那一封封微微泛黄的书信,突显的那样伟大。

  一封书信,容纳了千言万语,那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位平凡父亲深沉的爱……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心得05-03

《傅雷家书》心得04-19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03-25

傅雷家书心得体会09-22

傅雷家书感悟心得01-06

阅读《傅雷家书》心得03-14

《傅雷家书》阅读答案精选07-08

傅雷家书心得感想11-29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11-06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