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橘颂》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橘颂》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橘颂》有感 篇1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壹志兮”,橘受命生长在南国,不能迁移,根深蒂固,难于移栽,它是坚定专一的|橘果有着华丽灿烂的外表,剥去橘皮,那是美丽洁白的果肉,其象征着,愿意为国尽忠的贤人异士。
现今社会,就应当有着这类似的感恩之情,说为国,有些大,但感恩不限于此,就像橘一样,给我土地,我自当以美果相报。
父母,给你我生命,给你我包办衣食住行,对于当代的我们,不应该报以浓厚回报吗?社会上,于父母闹上法庭追究财产,屡见不鲜,我不希望社会在变质,人是有感情的生物,对于情,人不是应该高于动物吗?乌鸦尚能反哺,何况自视甚高的人呢?
感恩是一种温柔的情感寄托,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表达方式,心怀感激之情,能够使得社会更加和谐,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的融洽。
如若感恩之情不存在,在这个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下,将会彻底暴露噬血贪婪的一幕,人只会为了自己而活着,而奋斗,全然不顾别人感受,不顾国家与集体利益。
没有了感恩,就没了唐山的振兴,没有了汶川的振作。
感恩必不可少,感恩于父母的浓浓情意,感恩于朋友的默默相助,感恩于老师的深深教诲…,一个美丽的词语,它代表着亿万人无法言说的情感。
感恩,一种美妙的情感,它传达了亿万人无法言表的感情。
感怀屈原变法的失落、放逐的忧伤、无法报效祖国的`愤恨、沉落汨罗江的无奈,他是不满的,对于感恩祖国无以为报的不满。
橘,它是幸福的,感恩土地的幸福、驻留南国的幸福,得以为报的幸福。
人的情感是强烈的,对于正常有血性,有情感的人,对于恩惠,那是难以忘怀的,人可以沉沦,物质可以消逝,感恩于心,却是无法泯灭的……
读《橘颂》有感 篇2
《橘颂》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之一:“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著名学者、楚辞专家文怀沙先生对《橘颂》写下这样的译文:“在皇天之下,厚土之上,有一种美丽的树木生长着;那树上载负着能服习于我们水土的橘果。你,橘果,秉受这坚定的意志,繁生在绚丽的南国。根深蒂固,那不容易转变的素质,正表现出意志的不可消磨……青赤的颜色,洁白的内在,正暗示我们对人处事应该如何去做。你具有多种多样的美好的风姿,简直找不到任何小疵,多么完美!
《橘颂》实际上述说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对自己故土深沉的爱。屈原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物来表现的,他缘物寄情,用美人、芳草比喻君子,把恶草、丑草比作小人。因此,他总带着花环,歌颂花,歌颂生命。他不愿让花凋零。全诗正是寄托了这样的情感,通过对橘树的歌颂,说明自己的坚贞,洋溢着诗人热爱祖国的一片精诚。《橘颂》是对一个坚贞美丽性格的肯定,是对一个坚贞美丽灵魂的歌颂。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激起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文怀沙先生毕生研究屈原,“骚音铮铮”,为了美好的理想和信念,一生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但爱国之却心始终不变。这正是我们为之讴歌的屈原精神的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古老的华夏再度腾飞,而蕴含在历史深处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汲取的伟力之源。今天,我们重读《橘颂》,旨在从古老的诗篇中获得新的启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铸民族之魂。
读《橘颂》有感 篇3
《橘颂》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写的,封面上是一只橘色的猫仰头望着结满橘子的树,让我一见就很喜欢。
橘颂,是书名,也是书中一只猫的名字。文中的主人公------老文公,是一位退休学者,儿子一家在海外。等待良久不见他们归来,他就带着橘颂回到了山里的老屋,没想到昔日热闹的乡村变得一片死寂,连电都没有了。老文公没有带足够的物资,只好带着橘颂一起在老屋和村子里探索。
老屋是老文公的老爷爷盖起来的,里面跟迷宫一样,神秘却很实用。他们在不停探索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地下有一条通道可以通到河边;石屋的烟囱很多,不同的烟道有不同的用法;屋里还有一口压井,压出来的水是甜的。
村里就剩下自给自足的留守村妇李转莲,留守儿童水根和他的太爷爷老棘拐。
老文公八十六岁了,身体在早年受过伤,坐久了胸部和腰疼,可是他还是要坚持每天工作几个小时,想要完成自己的文字考证工作,在探索村子的时候,他和李转莲、水根以及老棘拐相识,互相帮助。
老文公是孤独的,好在有橘颂。他把橘颂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来对待,吃饭的时候给橘颂准备碗碟,每天给它讲睡前故事----“冰娃”的故事,把它背在背上去探索,晚上睡觉的时候,橘颂还会给他踩腰按摩。当老棘拐送给他一条很大的干鱼时,他也想着怎么做橘颂才会喜欢吃,最后还是把鱼做成了一种小鱼丸保存,以便于橘颂吃。
这只猫会思考,也很有灵性,在老文公摔倒的时候,橘颂一遍遍的叫唤,用嘴触碰他的脸,把他救了下来。宠物渐渐成了家人,他们彼此温暖,很勇敢。
文中的李转莲两个丈夫都走了,她还是很坚强地独自生活。种菜,养了五只鸡一只鹅,用鸡蛋跟老棘拐换山泉水。香椿发芽的时候,她还会摘香椿去换钱。
她很善良,在串乡车来的时候帮助老文公购买需要的物品,在老文公摔倒受伤的时候帮助他做饭。她的手很巧,能够照着图样儿描出好看的画。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乡村女性韧性的'一面,她们坦然面对生活的苦楚,用力对抗生活的磨难,她们一直都很勇敢。
文中的语言很美,如描写夕阳的时候作者写道:“太阳西斜。大半个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老文公站在门前,看着河对岸那片高高低低的石屋。它们依河谷走势而建,好有气势。这会儿,它们红红的,害羞似的。这么大一座古堡似的村落,没有一丝人声,也看不到炊烟。”
全书没有很长的句子,几乎都是不加过多修饰的短句,对话也多用口语,很适合孩子阅读。如:“咱们去吧,那里的春天比这里大。”“春天往北走,我们往南走,咱要和它在石屋那儿会面。”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还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脚步,从野生荠菜的冒芽儿到各种花儿的相继开放,山村在春季的苏醒,自然之美尽展眼前。
整本书共三十三章,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小场景。字里行间中,我看到到了老文公在面对生活时的不屈不挠、坚强不屈以及对于橘颂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书中作者表达的:“就是人这一辈子,应该留下自己的作品,它必须是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这就得专心致志,打定主意,不能看别人脸色。”
生活不易,我们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老文公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学习留守人员的淳朴,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读《橘颂》有感】相关文章:
读《蜜蜂颂》有感04-28
橘·忆作文02-28
秋天的橘园作文09-18
家乡的橘林作文09-26
家乡的橘园作文10-03
我家的观赏橘作文07-15
家乡的红橘作文10-02
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读颂读繁星春水有感10-03
《小橘灯》读后感04-28
《点亮小橘灯》读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