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习计划

时间:2023-05-24 12:23:12 学习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高一学习计划范文汇总七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学习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高一学习计划范文汇总七篇

高一学习计划 篇1

  通过上一次班会课看的小视频,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正确方法和理性学习。

  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的预习。我们应该对课程的整体有所了解,并根据各个单元的重要性分配不同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注意课前的预习,并拿笔随时标出难点、重点、疑点,在预习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问题,课前预习完之后,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笔记。我准备将预习的内容写在我的日常行为手册上,并保证每天这么做,确保预习效果最大化。

  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听课时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可以将自己上课时注意的事项用张纸片记录,贴在自己的桌子上,可以随时看见,避免自己忘记。听课时我们要注意,将自己预习收获的东西,与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比较,要大胆的怀疑,确保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就可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更加深印象。课堂中我们要注意与同学交流,注意自己和他人收获的不同。记笔记使课堂上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但是记笔记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保证质量,要确保记的速度,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笔记上创造记号,保证记的效率。

  最后,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复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老师讲解的空隙迅速回顾前面的内容。课下,我们可以利用2分钟复习。在平时复习中,我们需要弄清楚本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留心笔记上的结束语,并概括要点。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作业和使用错题本加强自己的复习。写作时,应注意独立完成作业。我认为在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比较清晰,不易受他人影响,在写完作业以后要认真检查作业。用错题本不能仅仅是将题目和解答抄在本子上就行了,更要注意写出纠正错误的方法,常常翻错题本才会提高。

  总之,学习的过程中最需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做每一件事情,这样才会步步高升。

高一学习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高一年级围绕“挖掘潜能,主动发展”主题,从三个维度展开工作:要让学生想学——通过系列主题班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会学——研究和制定适合高一特点的学习和生活规范,用规范引领行为;要让学生能学——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的锻炼和成长提供平台。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两支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与巩固为基础、以提高课堂和作业效率为核心、以关注细节严格过程管理为保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年级创新发展。

  二、工作目标

  在高一第一学期各项指标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下学期,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举措,稳住发展成果,获取更大进步。

  1.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赶超扬州中学,在尖子生、本一类学生、本二类学生等各项指标在扬州大市前列。

  2. 教师发展目标:建设一支具有先进育人理念,能全面关心学生,有较强的心理疏导、情感调节能力的班主任队伍和一支有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全面,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3. 学生发展目标:围绕“基础扎实、和谐发展、特长明显”的育人目标,以行为规范和道德培养为重点,淡化痕迹、强化渗透,造就一批品德高尚、学风纯正、行为规范、有创新学习能力的学生队伍。

  4.学科发展目标:突出“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强化学习规范的落实,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和作业效率,力争所有学科在大市保持领先水平。

  三、工作重点及落实措施

  (一)教师方面

  要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上下功夫,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服务水平。如:计划制定,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所有的计划安排,放眼三年,是三年整体教学管理的一个打基础的部分,那么作为学科教师,从本学科教学角度看我要怎么做,做什么。教师要深入研究自主导学模式下的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从学科教学上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自主导学课堂,从形式上和方法上、具体操作步骤上进行创新。同时,把老师的管教转变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把班级的管理和年级的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相结合。

  1. 构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年管会队伍。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构建由年级主任、年级副主任、年级党支部书记、年级工会主席、年级团xx等组成的年管会队伍。增强四个意识:

  (1)榜样意识。年管会成员是年级组的领导层,一定要在教育教学、规范遵守方面做出表率。

  (2)合作意识。在分工明确、职责明确的基础上,要增强合作,相互补位。

  (3)协调意识。在处理问题时,要防止出现随意性,通过协商寻找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

  (4)创新意识。调动、激发各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优势,各负其责、各展其长。

  2. 构建具有先进育人理念、能吃苦、善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负责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精神传达和落实。

  (1)加强班主任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班主任认真学习育人理论,在班主任例会中多提供学习资料,加强研讨和学习。

  (2)有明确的目标意识,班级指标铭记在心。坚持从最后一名开始抓起,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给予肯定与鼓励,坚定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成功的信心;

  (3)认真备好每周主题班会和每日小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班会主题要系列化。

  (4)严格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从准时到校、集会、跑操、午休、自习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

  (5)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及时总结班级存在的问题,商讨下阶段工作内容的重点内容,进行交流,形成班主任工作合力。

  3. 构建有较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备课组长队伍。

  备课组长是各学科的把舵人,年级组要将年级目标分解到每个备课组,定期召开备课组长会议,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意识。

  (1)制定并负责落实本备课组工作计划。计划要有指导性、超前性、可操作性强。形成本学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进度,以达到提高年级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2)创设备课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备课组分工明确,组员精诚合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形成“老带新,新促老”的局面,富有经验的老教师率先垂范,乐于指导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要滞后一节课,坚持听先行课;

  (3)严格落实备课组工作环节,如集体备课、集体听评课等,克服备课的随意性,听课做到师徒间每周互听、同行间每周比较听、每位教师主动听。

  4. 构建爱岗奉献、技能全面、创新精神强的教师队伍。

  塑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术品位,进一步营造自觉奉献、求真务实、科学高效的和谐氛围。

  (1)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工作氛围。年级组将采取措施促进年轻教师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寻找不足,集思广益,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能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促进中老年教师发扬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的行动来带动他人,形成团结协作、昂扬向上的工作局面。

  (2)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让教师明确个人的奋斗目标,督促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在工作实践的同时参与教学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组织好全体教师对高考的学习和研讨,准确把握教学重点,课堂效率和作业效率。

  (3)要求教师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养成良好的办公习惯。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克尽职守、各司其职。

  (二)学生方面

  第一:夯基础。

  (1)突出语数外的学习。在全年级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加强午间阅读、鼓励每天阅读,指导学生背诵精彩片段并进行书评、进行每天100字摘抄并开展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素养的培育;对于数学学科,重点抓好两个达成度,一是课堂达成度。通过每天课后选择性的题目抽测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二是错题订正的达成度。每周增加一次典型错题的纠错练,提高错题订正的效率。对于外语,注重书写与听力。抓好书写规范,评出等级;强化阅读理解训练,规定每篇时间;强化听力检测结果的考核量化记载,提高听力讲评效率。

  (2)加强必修学科课堂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对于政史地生这些平时没有作业的学科,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重要突破点。首先要求班主任树立学科整体意识,确立全面抓的思想;其次,端正对学生必修学科的态度,指导上课学习方法,课堂必须加强及时记忆;再次,和必修学科教师达成共识,明确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齐抓共管。

  第二:激斗志。

  (1)通过开好班会激斗志。周一的大班会注重每周的总结与评价。每日小班会形式上要活泼多样,鼓励针对不同类别的形式创新;从内容上要严肃认真,避免娱乐化和随意性,要有计划有安排。一周一个主题,每周评出班级最佳班会主持人。

  (2)通过学生成长小组评价激斗志。完善班级成长小组评价办法,缩短奖惩的时间周期,丰富奖惩的形式。

  (3)通过活动激斗志。年级组将举办语文专项知识竞赛、数学小题竞赛、英语单词竞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4)通过年级领雁小组激斗志。小组成员在每次大考前解散,在考后根据成绩颁发领雁之星徽章和荣誉证书。根据星级予以奖励。

  (5) 通过无问题谈话激斗志。班主任梳理出临界生名单,分给任课教师,每天安排晚值班老师对5位同学进行谈话。重点关心学生的情绪和困扰。

  第三:促规范。

  (1)抓好课堂的抬头率。在班主任轮流巡课制度的基础上,特别是加强对政史地生的课堂的巡查,确保学生对所有学科的重视。

  (2)抓早晚读的朗读和默写。实行站坐结合,鼓励大声朗读。把默写纳入小组考核评价。

  (3)抓自习的“三有”。从形式上,继续保持自习课安静与有序;从内容上,指导学生自习方法,提高自习课的效率,做到三有:“有学习内容、有时间安排、有达成反馈”。

  (4)抓跑操质量。继续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跑操的态度教育,依靠体育组和年级学生会成员,从紧密度和整齐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打分,扣分最多的班级立即整改。

  在抓学生规范行为的同时,也严格要求教师自觉遵守规范,严格遵守师德规范。

  第四:抓自治。

  (1)进一步完善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将更加重视班级干部在年级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纪律让学生查、结果让学生反馈、班级通报让学生主持。保障学校和年级组的纪律要求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两个渠道传递到学生中去,实现两条线的管理,加强了教育的力度和效度。

  (2)进一步完善班级成长小组考核机制。为保障规范的落实,对小组考核方案进行完善。根据阶段性的规范实施重点,制定出配套的、切实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如抓书写规范时,就有A级加分、D级扣分的评价规则同时实施。

  在学生管理方面,将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 狠抓常规,保持各项秩序井然。

  狠抓学风,强化学法指导和交流。

  (三)教学常规方面

  1. 狠抓教学质量,重视过程管理。

  (1)开学初,根据学校的要求对上学期各班级进行各项数据统计与分析;

  (2)各备课组交流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落实教学进度等,明确常规工作的要求;

  (3)配合督导部门通过对教师跟踪听课,抽查备课笔记等措施进行年级组层面的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

  (4)充分利用职能部门的检查结果、考试结果,加强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对有问题的班级和个人及时沟通,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跟踪调查。

  2. 针对不同班类的学生进行分类要求与统筹规划相结合。

  对于竞赛班和实验班的学生教师在综合多种版本的前提下,在课上和教学案中对知识进行拓宽和深化。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提高,要侧重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普通班的学生要侧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切实抓好学生对高考内容掌握的每一个环节,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做好个别辅导、提尖补差工作,侧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反复训练和及时巩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和全程跟踪。

  3.提高课堂、作业效率。

  (1)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增强“洗课”意识,将备课环节分为:三备一反思。

  一备:A、B段各成员分头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集体备课时汇总,由主备人形成教学案。

  二备:个人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案上备重点、备难点,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突破重难点(因为同样的知识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力求在教学中做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

  三备:在前面两备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在备课笔记上再次备课,这个环节貌视多余,实质必不可少,因为这一遍书写的是最终准备上课的流程与思路以及时间的合理分配,如果不认真对待,则会导致课上知识点的遗漏,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一反思:每课时结束后,备课组的教师简短地碰头交流课堂落实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下面的教学安排。对于课堂反映不佳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记录,以便在下面的教学以及复习中及时补到位。

  四、计划安排(根据学校安排再进行调整)

  二月份:

  1、各班认真总结期末考试成绩,分析问题,创新举措。

  2、指导学生制定新学期发展规划。

  3、召开年级竞赛工作研讨会议,选拔参加竞赛辅导的学生、制定各学科竞赛辅导计划

  4、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常规教育,包括一日常规(早、中、晚作息时间,行路、吃饭、睡觉等)和学习常规的教育;

  5、组织校本课程、学生社团和特长生培养的选课;

  三月份:

  1. 重点抓好两操和自习课纪律;

  2. 早读、午间管理、晚读、晚自习、晚寝的管理督察安排到位;

  3. 强化学生的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

  4. 组织语文读书报告会、英语单词竞赛等学科活动;

  四月份:

  1. 继续围绕学校的各项要求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常规教育;

  2. 家长会,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3. 学生大会,谈理想前途教育,自主、自律从小事做起,学法指导;

  4. 做好期中考试的动员工作,重点抓学习规范。

  五月份:

  1. 学生大会,表彰期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学法交流;

  2. 针对期中成绩,教师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六月份:

  1、期末考试宣传与动员;

  2、暑假作业编制;

  3、暑假工作布置。

高一学习计划 篇3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二、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理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进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3课时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3课时

  第三节 化学键 2课时

  机动和复习 2 课时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2课时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课时

  机动和复习 2 课时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课时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3 课时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2 课时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2 课时

  机动和复习 2 课时

  第四章 化学

高一学习计划 篇4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1、学校课程改革办公室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协调课改办: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划与管理;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负责为组织成果展示提供资源保障;组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协调与校外有关方面的联系。

  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教务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教师调配、学校教学资源的组织、学分登录,负责对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政教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负责对班主任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总务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

  3、教师职责

  (1)班主任职责:

  对全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负责。协助课改办进行培训,负责各个实践环节组织协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档和评价材料整理归档,组织班内展示与评价。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各科任课教师兼任。任务是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同学一起研讨提出课题、选定课题、指导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指导课题实施方案、记录整理材料、指导结题报告和参加结题答辩等。每学期指导任课班级的研究小组不少于2组,指导总数不超过6组。每位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在学期结束时要写出工作总结,其指导情况和成果将作为学期的考核依据之一。教师不得随意拒绝担任课题组的导师,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充当,必须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原因。教师一旦成为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原始记录。学校将组织班级研究性学习课程情况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评优和职称评聘及绩效工资评定条件之一。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安排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共15个学分。

  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符合规定的要求,完成一个课题可获得5个学分;每个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中必须参加三个课题的研究,才可获得15个学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研究前的知识准备

  学生要接受学校提供的培训,自主学习并掌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

  (2)课题的选择和课题组的形成

  课题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客观条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二是各备课组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在我校,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允许但不提倡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任课教师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实行分工合作制,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课题组的形成和课题的选择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协调,通过沟通和合并,将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组成课题组。

  (3)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

  B、课题的意义分析、预设的结果;

  C、分析自己小组的研究能力(各个组员的特长)、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

  课题论证主要是学生自主论证,对于那些范围过大、没有具备研究条件或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加以劝阻。如果学生坚持,准予立项。

  课题论证要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

  (4)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课题经过论证,要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器材,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分工,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个人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条件、进程、方法设计、预期的贡献等。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 A、课题组开题报告 B、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 C、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计划

  2、实践体验阶段

  (1)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3)实验

  为了验证某种关系,为了获取某种数据,学生要进行各种实验。学生要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实验操作,并有完整、准确的实验记录。

  学校也将为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

  (4)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

  这是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料,下一步便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形成课题成果。这将是组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切磋的过程。

  (5)设计或初步制作

  这是就项目(活动)设计型研究性学习而言的。对于活动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对于项目设计型研究性学习,也要获取全面的数据、确定需要购买器材,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经历的一些故事以及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心得和体会等。

  3、表达和交流阶段

  (1)研究成果的表达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更多的是多种表达形式的结合。

  文字表达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有一些课题组也可能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写不出研究论文,但必须有结题报告。文字表达还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各成员的个人总结。

  进行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组,要完成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某一活动方案设计,还应包括为何这样设计的说明等等。

  口头形式的表达包括报告会、辩论会和研讨会等。

  实物形式的表达指完成科技作品(或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

  (2)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如下几种交流的形式:

  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组织班级内部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组织全校性交流。学校提供展台,先进课题组要对展示的东西进行陈述;陈述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

  展示和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和课改办要对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终结评价,并对研究者个人进行学分认定和学分登记,还要对表现突出的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表彰。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方案一个;课题组的自评材料;每个学生交一份个人研究小结;各人的自评材料。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系统评价

  1、评价的过程

  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应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应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内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法

  采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并呈交个人研究工作的所有文本材料和电子稿(包括:课题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一份、课题组的自评材料、个人研究小结、个人自评材料等)。

  学生小组展开互评,依据参与课题研究中的贡献评出每个学生的分数等级。

  班主任老师负责,与指导教师一起,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将开题论证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根据学校规定的不同权重,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班主任老师学年末对本班学生课题研究进行评价总结。

  3、评价的内容

  (1)指导教师的评价要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或者说基于过程的表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但不能琐碎、过于具体、过于复杂。

  指导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课题开题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阶段的科学性指导与激励性帮助,课题结题阶段的评价性分析与建议性指导。字数不必太多,点到就行;内容不可太空,要言之有物。

  (2)学生个人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结;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结。

  (3)课题组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报告并交电子文本;归类收集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或调查记录;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展示、交流至少要用PowerPoint,或网页演示,或其他辅助手段。

  六、研究性学习各阶段教师任务分解

  高一备课组长:

  各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写出每个课题说明(500字左右),包括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要求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与选择。此项工作务必在3月20日前完成,将课题说明的电子稿汇总至课改办(刘嫚主任处)。

  高一班主任:

  第4周(3月22--26日) 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 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并上网。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 组织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 组织班级展示交流,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并将每个学生的评价材料存档并上网。

  高一全体教师:

  第4周(3月22--26日) 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 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及网上指导评价。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 协助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 与班主任一起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网上指导与评价及书面评价。

高一学习计划 篇5

  不觉间我以踏上人生中的新的一段征程,从现在起,我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认真学习,努力学习。所以,从现在起,我要有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来辅导我学习:

  学习前先预习。在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

  课堂上做的笔记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仍感模糊的认识。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并做一些相关的题目。

  找一个安静的、舒适的地方学习。图书馆,安静而没有干扰。开始学习时,应该全神贯注于功课,千万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以往学习的粗心、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边写边问、不独立思考等学习恶习。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严格遵守。

  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除了上课时间外,晚自习时间做完各科作业,记5个英语单词,预习下一章的数学课本,复习本章内容,做适量习题,加以巩固。背诵所有科目必背的课文。

  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中外名著,加强写作,开阔视野。

  上课前预习,找不懂的地方,上课时学习,解决不懂的地方,上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

  认真上每一节课。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没有听懂的地方课后向老师提问,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融会贯通。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就是我的学习计划书,希望我按照计划书中的去做,期末考试可以取的优异的成绩。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有一些新的特点:①知识量大;②学科内容深,学科知识的抽象概括性强,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③综合性、系统性强,要理解或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高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磨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因人而异,但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2)尊重自己生物钟

  由于生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人们的生活节律和最佳感觉也往往不尽相同。有的人的学习最佳时间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还有的同学感觉晚上学习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之后,按照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觉时间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要有时间限制

  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计划时,要适当给自己“压力”,对每一科目的预习和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这种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每学习完一部分时,都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会更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4)对照计划反省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动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应立即在次日加倍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时可奖励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时可惩罚自己一次。这样做,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一段时间后,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学习。

  (5)公开学习计划

  少数高中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样的同学在制定学习计划后,最好向家长、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自己不能坚持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别人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

高一学习计划 篇6

  高一:保持领先

  高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9-10月,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试,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11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提早预习和适应。

  12月末1月初,期末考试,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高考时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额选定也会以这次考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学校有月考习惯,那么每次月考成绩也是标准之一)。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3月,高一下学期开学,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4月底,学校期中考试,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

  6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要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应尽快进入超前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做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7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整个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高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各科提示

  语文:每天保证半小时阅读

  变化:高中语文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因此,学习高中语文,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数学:耐心+恒心+毅力

  变化:高中数学在知识的深度、能力的要求上都比初中有了质的飞跃,内容难度大、抽象,对分析能力的要求高。所以进入高中后,成绩有所下降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为没拿到高分而烦恼。摆正态度,相信是能够把高中数学学好的。

  英语:语法和词汇是两大要素

  变化:进入高中后,英语教材的内容增多,跨度大,不像初中一节课就可以把知识点反复操练到完全掌握,所以更要注意自学,温故而知新。高中英语非常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所以除了一定的练习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自主阅读。

  物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化:物理是高考理综考查的科目之一,理综总分300分,物理就占了120分。根据往年高考成绩,很多考生物理科得分不太理想。

  高中物理以定量计算居多,初中物理则以定性了解居多,因此在学习时尤其要关注相关的计算题。此外,物理是高中学科中比较难学的一门,培养兴趣非常重要,同学们可以有计划地观看有关的科普类电视节目和书籍,增加对物理的兴趣

  化学:记忆理解两者兼顾

  变化: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学习过程既要进行理科的逻辑推理,又要有文科的知识记忆和积累。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学好化学,就要做好实验,而且更要注意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迎难而上

  升入高二的同学,马上能感觉高二知识难度的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要准备高考,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把高三的知识压缩在高二讲完。同时文理综合的'练习也会增加学生的任务量。

  因而,高二整个学期,学生会在巨大的难度和压力挑战中度过。也正因如此,这一年,能否迎难而上,是高二学习的关键。

  学年关键点

  9-10月,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综合的出现,学生不适感增强;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开始出现松懈情绪。

  11月初-11月底,高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高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12月初,高二全省会考!届时,会提前发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高二会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报名自主招生,会考成绩很关键,学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

  12月初-1月中旬,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1月下旬-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 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的压力。

  2月底-4月底,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理科学习由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部分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5月-6月,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7月初,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高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高三:三次模考

  高考复习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道题。

  第二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类题。

  第三种境界:做一道题,会出一题。

  高三模拟考试时间表

  7-9月,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进行一轮复习。

  10月末11月初,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开始总结性复习。

  次年1月初,期末考试。

  次年1月中旬-2月末,寒假。

  次年3月初,一模考试,全面开始第二轮复习。

  次年4月初,二模考试。开始第三轮复习

  次年5月初,三模考试,重点专项复习,查缺补漏。

  次年5月下旬,四模考试。

  次年6月7、8、9日,高考,各校大型招生咨询会。

  次年6月24日左右,高考成绩发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三高二上高三要有的7大意识

  1.目标意识:目标是导航、目标是方向、目标激发动力。首先要有未来的奋斗的目标,其次要有阶段性的努力目标,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出实现未来目标的目标差。

  2.基础意识:基础是能力之本,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基础是在长期、大量、反复的练习中积累和熟练起来的,所以对待基础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打好基础要从早入手,查缺补漏工作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基本解决,不要期待在第二学期补救(利用暑假、寒假和周末时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计划)。

  3.总分第一意识:高考并非是单科的比拼,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总分的PK。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总分第一的意识,不能凭个人的兴趣和偏好把精力放在某一科,要力争各科基本平衡。当然,在起始阶段,可以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把相对薄弱的学科补上来。在后续阶段,就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力求在总分上有所突破。

  4.规范细节意识:高考既考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同时也考规范和细节。所以要把规范细节意识贯穿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要从每一次的作业和测试抓起。

  5.计划意识:计划是行动的指南,计划是完成阶段任务的重要保障。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第一阶段复习备考中,在宏观上要制订好学期计划,在微观上要制订好周计划和日计划,每次月考前还要制订出短期的复习计划。

  6.反思纠错意识:反思纠错是一个发现和改进的认知过程,反思纠错的过程是进步的重要保障。作为高三学生,必须学会反思和强化纠错意识。具体来说,要学会阶段的学后反思、作业的练后反思以及大考后的考后反思。建议每位同学都要设一本反思纠错本子,以落实反思纠错的具体措施。

  7.身心平衡意识:身心平衡是确保复习备考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所谓身心平衡,就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结合。课中认真学习,课余彻底放松。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和正常的学习状态。

高一学习计划 篇7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同。面对这一必须发展的新生事物,理性的教育界人士表现出了高度的务实精神: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指明了21世纪国民素质的方向,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身行动。等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材料积累丰富后,再总结和抽象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一、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板块是需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地进行的。通过这样的课程改革试验来达到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据此构建的化学研究性学习模式,仅仅是我们的实际情况的产物,并不希望因此而限制别的特色,别的模式。

  (一)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基础

  二期课改中拓展课程板块,原意在于拓展学生基础课的知识视野。但是,由于“应试”仍然是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影响力巨大的指标,拓展课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无疑影响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时,必须首先有足够的拓展准备,逐渐地介入,让学生对“研究”这件原以为高深莫测的事有一个足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反之,若突然介入,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素质与研究课题、心理素质与“研究”本身产生较大的错位,从而导致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响应的现象!

  (二)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原则

  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才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对学生而言,必须遵循“自主而不制主”的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按照该原则进行,使学生在每一次研究过程中保持80%以上的贡献度,让他们能够体验、参与、协作、思考、实验、调查、采访、写作、应变……

  (2)对导师而言,必须遵循“指导而不主导”的原则。研究性学习的导师作用能不能准确定位,对研究题目本身影响不大,但是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却比较大。根据我们的模式总结体会,导师在每一轮的研究性学习之中贡献度不宜超过20%。一般主要在选题、步骤、方法或关键问题上引导学生思考,决不能代替学生考虑。

  (3)对化学而言,选取小课题时必须遵循“选化学或化学交*的题目”的原则,才能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学科的发展。

  二、构建“社团—研究—校本”模式

  根据上述三个原则,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构建了“社团—研究—校本”的立体模式,操作性强的教学环节,使研究性学习开放地发展,始终保持研究性学习在学生中的生命力。因为该模式提供了学生全方位体验成长、体验成就感的最大时空,提供了最大限度肯定学生的载体——校本,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打分、答辩、评奖了事。

  第一环节:以兴趣、自愿、自主为原则,成立相应的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社团,利用社团轻松自主的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状态下参与交流,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吸取相关知识、吸取间接经验,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因此也可称这个环节为“前研究性学习”。

  第二环节:以积极、自主为原则,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前,必须让研究者清楚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两个误区。去掉“作文”认识。一些同学往往把研究性学习简单化,选题无方向性,且多为“议论议论”了事的作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研究”高深莫测,是科学家的事。其实,研究性学习中仍然突出“学习”。其本质不外乎就是要求研究者用已有的知识或可以查阅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小课题,用以积累知识,体验过程及其成就感。去掉“剪拼”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基础教育领域后,你不用担心学生没有查阅资料的多元渠道。应该重视选题中“主题”与“课题”的关系,学生容易把“主题”当做“课题”,在网上、图书馆及其他渠道找来一大堆资料,剪剪贴贴,构成“研究性学习”论文。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选题通常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找得到的是背景资料。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将现有的新问题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放大、而不是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找答案!

  第三环节:以合作、自主为原则,组织编辑学科性研究性学习成果集,或者编辑专题式研究性页供上网交流,形成能持久肯定学生成果的机制,并可以为学校的拓展性课程提供教参资料,传承相关知识,使后来的同学能够方便地站在自己学兄学姐的肩上开始“研究”。

  研究性学习进度:

  第一, 创设情境——为研究性课题的选择作预备,观看教学短片等形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存储,提供选题范围。

  第二,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所设课题应当有一定研究价值(可以通过小组评议的方式来确定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第三,组织课题小组,课题小组的组织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节的做法。具体方案如下:学生可以按3至5人组成一个组,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调节。调节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性别、个性特点、化学成绩、能力水平以及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课题组建立后,通过自由选举,每个课题组产生一名小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做好本课题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经常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有关部门联系;实事求是地记载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第四 ,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应当确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以及对调查问卷、提纲、实验方案的编制等,以保证研究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1、确定研究目的和意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动手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分析事物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确立研究的问题

  3、研究方法

  4、制定研究步骤和程序:由师生共同制定,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阅、收集资料。

  第五,研究过程的实施

  第六 ,加工处理信息,撰写报告。

  各课题研究小组及其每个成员,在研究活动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针对研究方案需求,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筛选、处理。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形成结论的关键。在进行处理时,研究结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其间教师应提倡学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定论”,善于提出新观点,努力探索新方法。最后课题组对本主题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在这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这些资料,使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最后成文,在成果交流研讨会上向其他同学进行汇报。

  第七,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在结题报告会上,各课题组推荐一名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对研究的成果进行陈述和展示, 并解答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以求得相互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交流研究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的碰撞,互相补充完善,评议后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在交流结束后,可以根据交流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对学生的研究进行鼓励。学生要善于总结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并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 最后成稿,交给老师。

  第八,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定性评价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是关键。鉴于此, 并针对我的理解和本次活动的特点,确定评价的基本思路, 即评价的目的是:在于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

  1、学研究性学习结果评价标准的重点之一是: 强化过程, 形成素质,培养能力。因此对于过程考察价值往往胜于对结果的考察,通过老师在组织过程中听取学生的反馈,观察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内部合作协调的能力,可以给出每个小组一个评价成绩。

  2、 研究性学习结果评价标准的重点之二是:研究系统, 形成知识, 回归教材。调查本身的论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次在活动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处理方法,对一些现象的想法都应当引起老师的重视,因此可以让每一个组员针对活动的收获另写一篇论文,该文可以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判断和观点,也可以包括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等方面, 最后把每位学生的精华加以提炼,让所有学生的研究成果变成共享的知识。总之,在化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的,学习的评价应该是灵活生动的。

【高一学习计划】相关文章:

高一学习计划11-16

高一的学习计划03-20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05-24

高一暑假学习计划06-07

作文高一的学习计划06-18

高一暑假学习计划08-04

高一寒假学习计划12-02

高一寒假学习计划08-12

高一学生学习计划12-30

高一英语学习计划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