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精选1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
为应对农村饮水突发事件,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农村饮水困难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鼓励群众报告突发性饮水安全事件及其隐患,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订各村的应急预案,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事件及其对策,落实应急责任机制。
3、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乡政府为主体,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村应急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和分工合作,处理好日常业务和应急工作的关系。乡有关部门视情况给予协调、指导、技术支持,并组织力量全力支援。
4、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根据应急要求快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启动相应预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乡范围内各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
1、发生特大旱情,导致饮用水源取水量严重不足;
2、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致使水质不达标;
3、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
4、爆破、采矿等生产活动或地质变迁等导致供水水源枯竭;
5、因人为或其它原因导致饮水安全突发事件。
三、应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机构
乡政府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由乡长担任,综治办、社会事务办、碧江水务水投公司、安监站、卫生院、派出所、食药监站、瓦屋中学小学、瓦屋中学、各村委会等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到乡水务站,办公室主任由滕帆同志担任,吴德二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二)分工及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重大饮水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及时了解掌握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饮水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需要向区政府和上级水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应急措施;审定全乡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在应急响应时,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下级相应指挥机构的工作。负责对潜在隐患工程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传达和执行区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社会事务办:负责统计核实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灾情;储备应急物资,负责协助区民政局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负责优先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修复计划立项,提供、通报农村饮水安全事件信息,牵头协调处置相关突发事件。
碧江水务水投公司:负责集镇饮水问题的应急整改工作,迅速查明水质污染原因,提出应急方案,并化解问题。
综治办:负责饮水安全应急群众的社会治安及案件查处;维持水事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违法犯罪活动。
卫生院:负责对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村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水质实行监测和卫生保障。
其他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科学安全。
各村(居)委会,负责本村内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本村(居)饮水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掌握本村饮水安全信息,及时向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指挥、协调本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
发挥好各村组农村水管员的作用,让水管员及时掌握事件信息,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措施,为解决好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增强群众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做好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的检查维修,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维修物料,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组织建设。
1、重点预防对象:供水水源、供水池、水管、水质。
2、重点抢修的设施:蓄水池、输水管网、闸阀等。
3、预防的职责: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对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技术指导,落实责任追究制。供水管理员要坚持全年值班制,密切观测设施的运行情况,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按规程操作、按规范管理,确保供水稳定有效。
4、信息监测、收集和报告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乡饮水安全事故的监测、检查、预警工作,掌握水源地状况、供水范围、水管闸阀状况、水池蓄水情况、水源储备情况,加强信息监测,按照规定如实上报情况,如遇险情急剧发展时应及时加报。设立并公开农村饮水安全事故报警电话,多渠道获取全乡相关供水安全信息,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政府及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
各村水管员是农村饮水安全日常监测信息和突发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级报告的责任主体,发现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输(配)水管网等发生垮塌或人为破坏事件时,要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任何单位和社会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报告突发性事件。
信息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灾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二)预警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严重)、Ⅲ(较重)、Ⅳ(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红色预警Ⅰ级(特别严重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严重供水安全事件,并发布红色预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含48小时,下同)或严重缺水(指人均日饮用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村500人以上(500人,下同)或分散农户1000人以上(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3(含3人)人以上死亡或50(含50人)人以上出现集体中毒事件;
(3)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村500人以上的突发性停水事件。
2、橙色预警Ⅱ级(严重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供水安全事件,并发布橙色预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或严重缺水72小时以下,影响范围为村300人以上(含300人,下同)500人以下或分散农户800人以上1000人以下(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2人死亡或30人(含30人)以上50人以下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3)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村3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突发性停水事件。
3、黄色预警Ⅲ级(较严重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严重供水安全事件,并发布黄色预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或严重缺水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100人(含100人,下同)以上300人以下或分散农户500人以上800人以下(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1人死亡或10(含10人)人以上30人以下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3)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村20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突发性停水事件。
4、蓝色预警Ⅳ级(一般供水安全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供水安全事件,并发布蓝色预警:
(1)因供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或严重缺水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村50人(含50人,下同)以上100人以下或分散农户300人以上500人以下(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2)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5人以上10人以下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3)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造成村100人以上200人以下的突发性停水事件。
(三)预警发布
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由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水务局同意后发布。乡农村饮水安全主管部门要积极利用微信、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各级有关部门要确保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能及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预警信息公告内容应包括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手机短信、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
五、应急响应
出现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各村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在获取信息后,应在30分钟内向上一级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和当地政府报告,并进行先期处理。
对应全乡农村饮水安全预防预警等级,应急响应划分为四级。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乡重大饮水安全事件的指挥调度。各村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供水工程管理员负责本村或单位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Ⅰ、Ⅱ级响应
红色预警发布后,启动应急预案Ⅰ级响应;橙色预警发布后,启动应急预案Ⅱ级响应。
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Ⅰ级、Ⅱ级由乡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乡长)召集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会商。会商主要内容是分析饮水不安全原因,明确成员单位各自职责,制定应急措施,落实应急预案。启动Ⅰ级响应时,邀请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和有关专家到会指导。宣布特大饮水安全事件应实施的措施和行政命令,调动乡有关职能部门启用备用水源应急。
1、工作部署
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农村饮水安全紧急通知,召开农村饮水安全紧急会议,动员组织有关村和乡直有关部门开展饮水安全应急事件减灾工作。
发生Ⅱ级以上事件时,乡应急领导小组必须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组织村级干群进行先期处置,并配合区工作队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2、部门联动
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减少损失。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集中为群众拉水送水,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地饮水供应,并根据需要,向上级提出支援报告。
当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要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出现突发事件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与政府一起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时恢复供水。并组织力量,维护供水用水秩序,保护主要供水水源,防止偷水、抢水、污染水源等事件的发生。
村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要按照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的安排布置,提出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计划,参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并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乡社会事务办应牵头深入灾区,核实灾情,提出救灾方案,并向区、市请救灾资金。
乡卫生院及事故发生地医疗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加强对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防疫措施,并派出医疗救护队,紧急救护中毒、受伤人员。
3、方案启动
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动用后备水源,具备条件的开辟新的临时水源,维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恢复工程的建设。并且要动员有关部门和事件发生地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恢复建设和管理。有关村委会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组织事发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和恢复建设。
(二)Ⅲ级响应
黄色预警发布后,启动应急预案Ⅲ级响应。
1、工作部署
由乡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副总指挥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发展及各项应对措施进行会商。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农村饮水安全通知,召开农村饮水安全会议,组织有关村、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同时下派工作组,深入第一线,收集信息,并督促指导发生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村的工程恢复工作。
有关村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并在乡级工作组抵达事发后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部门联动
当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应及时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集中为群众拉水送水,同时起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村应急领导小组要按照乡应急领导小组的安排布置,做出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计划,参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并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的计划编制。
卫生部门要做好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妥善处理。
乡财政所要及时申请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经费和恢复重建费用,用于临时水源工程建设和调水费用及恢复重建工程费用。
3、方案启动
乡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动用后备水源,具备条件的开辟新的临时水源,维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恢复工程建设。有关村委会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组织事发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和恢复建设。
(三)Ⅳ级响应
蓝色预警发布后,启动应急预案Ⅳ级响应。
1、工作部署
乡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应急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作出应急工作部署,并在1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区应急领导小组。乡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备用水源调度工作,并立即派出工作组,做好抢险救援、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村应立即向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本村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在工作组抵达事发地后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事故处理完毕后,由乡应急领导小组报区应急领导小组备案。
2、部门联动
当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相关村或单位应及时启用应急备用水源或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各相关单位应团结协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饮水工程的抢险、恢复工作,确保及时恢复供水。
3、方案启动
乡应急领导小组研判后报区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具备条件的开辟新的临时水源,维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恢复工程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各村、乡直单位要成立相关机构,安排负责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人员,明确任务,根据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等级,迅速作出反应,保障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供水规模在4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应当建设适度规模的应急备用水源,一般从附近水源调水。
当发生人员伤亡或中毒事件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卫生部门和事发地或村派出医疗卫生技术队伍,调配医疗卫生专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处置,并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物资,做好现场救治和防疫工作。
各级领导机构制定抢险、各类救援物资储备调配方案,发生事件时,由当地政府统一对物资进行调度,确保物资及时供应。同时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七、后期处置
1、调查与评估
饮水安全应急事件终止后一周内,供水工程负责人员和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向上级领导小组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事件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效果、经验教训等。乡应急领导小组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应急工作。
2、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乡政府负责规划设计,需要上级政府援助的,由乡政府提出请求报区政府、乡水务局。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直到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恢复供水。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参加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信息的有关责任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2
为了确保我镇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春节,确保20xx年春节期间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农村供水保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各村要加强春节期间农村供水保障工作重要性认识,加强各供水工程人员值班值守。安排供水管护人员对各供水工程进行检修维护,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保证节假日正常供水。
二、成立供水保障应急小组
成立供水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由镇长邱生洪任组长,分管领导王晓华任副组长,水利站干部、各村书记(主任)、管水人员为组员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及联络。各村应在公告栏及村委会公布应急值班电话。
三、处置机制
(一)预警机制
1、建立千人以上村级水厂、供水矛盾历来较为突出水厂、存在重大旱情隐患水厂的联络人制度。
2、春节期间镇水利站、供水单位要摸清供水工程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
3、春节期间镇水利工作站于每天15:00前上报当天当地供水保障情况并预测第二天供水预期情况,同时根据预测情况开展相应预防工作。
(二)报告机制
1、对水厂供水突发事件,必须坚持迅速准确逐级上报的原则。报告必须客观真实。镇水利站及各村委会对饮水突发事件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事件的发展趋势及可采取措施等做好记录上报工作。
2、镇水利工作站将在镇相关网站上公布春节期间值班电话,同时明确专人负责盯紧本辖区内“e三明”、值班电话、邮箱等投诉信访案件。一旦接到投诉信访,各村要立即问询核实,启动应对措施。
(三)处理机制
遇到水厂突发事件,根据“属地为主”原则,当地要指派专人第一时间前往核实处理。
1、各村应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预警措施,遇到突发事件,应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并做好记录上报工作。
2、各村接到缺水报警电话后,应及时组织供水管护人员到现场核实险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扩大;同时在24小时内向镇水利工作站和镇党政办上报险情。
3、镇值班人员接到缺水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派技术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处理方案。
4、遇到建制村连片缺水或缺水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应向镇党政办上报险情。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3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指导全乡各村(社区)季节性缺水应对工作,建立健全供水应急机制,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全乡季节性缺水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柳池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快速反应、有效解决的原则,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乡范围内各村(社区)
因发生季节性缺水或突发性供水事件造成的一定范围或一段时间不能正常供水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大坪乡季节性缺水供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乡相关村季节性缺水供水的应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乡安办,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联系相关季节性缺水供水保障工作。
(二)职责分工
1、乡农村供水应急指挥部职责
(1)及时了解掌握各村季节性缺水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应急工作。
(2)审定全乡各村季节性缺水应急工作预案。
(3)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公安、大坪自来水厂、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乡农村供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起草全乡农村季节性缺水应急预案。
(2)负责全乡农村季节性缺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协调指导事发地应急领导机构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应急加固、恢复重建或准备蓄水设备工作。
三、季节性缺水供水事件分类
(一)因持续干旱导致水源水量减少或枯竭,以致发生“水荒”的供水问题。
(二)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大范围或全部停水。
(三)饮用地下水位突然变化,造成水源紧缺,不能正常供水。
四、应急预案体系
季节性缺水供水应急预案体系分为二级
(一)全乡应急预案:乡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完成本辖区内供水应急预案,报县水利和湖泊局备案。
(二)村级应急预案:村民委员会负责编制完成本辖区内供水应急预案,报乡政府备案。
五、预防和预警
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六、应急响应
(一)总体要求
(1)乡供水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2)各村要在乡政府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缺水应急、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凡乡级应急预案启动,各村预案随之自行启动。
(二)应急响应
当发生季节性缺水时,要启动相应预案。
(1)乡供水应急领导机构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商,作出应急工作部署,同时立即派出现场工作组,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协助做好缺水供水工作。
(2)乡供水应急领导机构派出工作组,指导各村做好缺水供水工作。
(3)乡直有关部门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先期进行处置,并在县工作组抵达时配合做好应急供水工作。
(三)应急处理 当季节性缺水事件发生,造成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购买蓄水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饮水设施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七、应急处置
(一)因持续干旱引起的水源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
1、启用备用水源(东冲水库、横岭水库);
2、通知村民做好储水准备;
3、关停部分取水设施,分时段取水,控制好调蓄设施,方便用户有序储水。
4、利用启闭管网中阀门等手段,实行限时、限量、定点供水,确保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用水。
(二)地下水位突然变化,造成水资源紧缺,不能正常供水,由乡应急领导机构统一指挥,积极采取其他相应的办法恢复供水。
八、应急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各村(社区)要明确人员及职责,根据季节性缺水等级,迅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从组织上保障供水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通信与信息保障各村(社区)要安排人员轮班值守,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快速传递。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应急指挥部与各有关部门及现场各应急抢险队伍之间的联络畅通。
(三)物资保障大坪自来水厂和乡供水应急指挥机构根据供水应急需要,制定抢险、救援物资调配方案。发生事故时,统一对物资进行调配,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四)交通运输保障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畅通。
(五)治安维护派出所要负责做好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九、应急结束
当季节性缺水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到保证时,乡应急领导机构可宣布应急结束。并统筹做好新建或修复供水基础设施,满足或恢复正常供水秩序。
十、附则
(一)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和完善或应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二)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4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指导全区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制,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培训、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鼓励群众报告突发性饮水安全事件及其隐患,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一领导,分级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订当地的应急预案,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事件及其对策,落实应急责任机制。
3.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政府为主体,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部门应急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和分工合作,处理好日常业务和应急工作的关系。各有关部门给予协调、指导、技术支持,并组织力量全力支援。
4.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根据应急要求快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启动相应预案,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
1.发生特大旱情,导致饮用水源取水量严重不足;
2.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致使水质不达标;
3.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
4.爆破、采矿等生产活动或地质变迁等导致供水水源枯竭;
5.因人为破坏导致饮水安全突发事件。
二、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指挥体系
成立绿园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主管副区长担任,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绿园区分局等有关部门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其负责同志为应急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各镇要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
(二)饮水安全组织机构的职责
1.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
(2)及时了解掌握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需要向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应急措施;
(3)审定全区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4)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农业、水利、环保、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下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起草全区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相关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负责农村饮水突发性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协调指导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抢险排险、应急加固、恢复重建工作;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救援工作;协助专家组的有关工作;负责对潜在隐患工程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传达和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发布工作。
3.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发改局:负责重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物资储备计划下达。
区财政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经费、恢复重建费用及时安排和下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区民政局:负责统计核实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灾情;负责协助区政府做好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
区卫健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村、镇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和卫生保障。负责水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制止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应急处理水污染事件。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提供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信息、预案以及工作方案;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绿园区分局:负责绿园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负责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水源地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
4.专家组职责
指挥部专家组由农业、水利、环保、卫生防疫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指挥部的技术支持工作。其职责是:参加指挥部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分析突发事件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突发事件调查,对突发事件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受指挥部的指派,对各镇给予技术支持。
5.各镇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及职责
各镇成立相应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本辖区饮水安全事件相关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掌握本辖区饮水安全信息,及时向区政府和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指挥、协调本辖区饮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6.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急机构及职责
根据应急预案,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供水应急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工作方案,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及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三、预防及预警
(一)预防
1.信息监测和收集
监测单位及报告制度:各行政村负责本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检查、预警工作,要设立并公开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报警电话,多渠道获取本地区相关饮水安全信息,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区政府及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
2.信息报告
各镇、村是农村饮水安全日常监测信息和突发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级报告的责任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报告突发性事件。
3.预防工作
增强群众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做好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的检查维修,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维修物料,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组织建设。
各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科学编制供水计划,注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各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要建立健全重大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事件信息,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措施,为解决好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预警
1.预警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2.预警发布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依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等级标准,对收到的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并报告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同时上报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Ⅰ级预警、Ⅱ级预警,由各镇报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Ⅲ级预警由各镇研判,经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批准,以镇名义发布预警公告。Ⅳ级预警由镇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指挥机构研判,受灾地所在镇发布预警公告。
预警公告内容应包括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止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
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在主流媒体上发布。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出现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在2小时内向各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报告,并先进行处理;各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在获取信息后,应在2小时内向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和区政府报告。
对应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预防预警等级,应急响应划分为四级。绿园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区重大饮水安全事件的指挥调度。各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负责本单位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置。凡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下一级应急预案随之自行启动。
(二)Ⅰ、Ⅱ级响应
当发生特大供水安全事件,造成1万人以上饮水不安全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预案;当发生重大饮水安全事件,造成0.5万~1万人饮水不安全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预案。
1.工作会商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Ⅰ级、Ⅱ级由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主管副区长)召集,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绿园区分局等部门参加。Ⅰ级邀请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领导和有关专家到会指导,进行工作会商,宣布进入特大饮水安全事件紧急状态后应实施的临时性措施和行政命令,调动区有关职能部门启用备用水源应急送水;Ⅱ级由上述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家会商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影响地区应急供水方案及其它相应措施。
2.工作部署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发布农村饮水安全紧急通知,召开农村饮水安全紧急会议,动员组织有关镇和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事件减灾工作。当地政府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紧抓好。主要负责同志应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安排好群众生活,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下派工作队,督促指导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工作队由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实行分片包干,做到下去有任务,回来有汇报。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召集有关单位领导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发生Ⅰ级事件时,有关镇应急指挥部派出工作组,协调配合区工作队和村组干部一道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发生Ⅱ级事件时,有关应急指挥部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先期进行处置,并在区工作队抵达事件发生地后配合作好应急处置工作。
3.部门联动
当发生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时,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减小损失。
当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可采取向受灾区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各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集中为群众拉水送水,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地饮用水供应。
出现突发事件后,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与所属镇一起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区发改局负责指导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派出工作组,按照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的安排布置,提出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计划,参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并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区民政局牵头深入受灾区,核实灾情,提出救灾方案,并向省、市申请救灾资金。
区卫健局等医疗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加强对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各项防病防疫措施,并派出医疗救护队,紧急救护中毒、受伤人员。
区财政局及时筹措下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经费,用于临时水源工程建设和调水费用的补助。协同区农业农村局向市申请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资金。
宣传部门除一般的农村饮水安全宣传外,及时准确报道事件处置工作。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向上级提出支援报告。
4.方案启动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动用后备水源,具备条件的开辟新的临时水源,维持村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恢复工程的建设。
5.宣传动员
宣传部门除适时报道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处置情况及典型经验、事迹外,要重点做好特别严重缺水紧急状态的工作实施、水资源统一管制、配给和节水限水措施的宣传报道。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要动员区直有关部门和事件发生地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恢复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去。
(三)Ⅲ级响应
当发生较大供水安全事件,造成0.5万人以下~0.3万人饮水不安全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预案。
1.工作会商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告后,由区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组织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局、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绿园区分局等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发展及各项应对措施进行会商。
2.工作部署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发布农村饮水安全通知,召开农村饮水安全会议,组织有关镇及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事件减灾工作。同时下派工作组,深入第一线,收集信息,并督促指导发生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镇、村的工程恢复工作。
有关镇应急指挥部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先进行处置,并在区工作组抵达事发地后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部门联动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当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所属地各镇可采取向受灾区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集中为群众拉水送水,确保事件发生地人畜饮水供应。
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与各镇一起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区农业农村局派出工作组,按照区应急指挥部的安排布置,提出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计划,参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并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区财政局及时筹措下拨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经费和恢复重建费用,用于临时水源工程建设和调水费用及恢复重建工程费用。
宣传部门适时报道事件有关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展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4.方案启动
区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动用后备水源,具备条件的开辟新的临时水源,维持村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恢复工程的建设。
5.宣传动员
宣传部门应适时报道事件处置有关情况。由区应急指挥部动员有关部门和有关镇事件发生地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和恢复建设工作中去。
(四)Ⅳ级响应
当发生一般饮水安全事件,造成0.3万人以下~0.1万人饮水不安全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预案。
1.工作会商
区应急指挥部一般不组织正式的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会商,必要时由区农村饮水安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召集有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各镇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在接到应急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商。
2.工作部署
各镇应急指挥部作出应急工作部署,并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区应急指挥部。各镇应急指挥部负责备用水源调度工作,必要时启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并立即派出工作组,做好抢险救援、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应立即向所属镇报告,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先期进行处置,在工作组抵达事发地后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事故处理完毕后,由镇应急指挥部报区应急指挥部备案。
3.部门联动
当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发生,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可采取向受灾区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各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团结协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4.方案启动
各镇应急指挥部研判后报区应急指挥部,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具备条件的开辟新的临时水源,维持村民基本生活用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恢复工程的建设。
5.宣传动员
由镇应急指挥部动员事件发生地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和恢复建设工作中去。
五、保障措施
各镇要成立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明确人员及职责,根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等级,迅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从组织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一)资金保障
区财政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镇财政也要根据实际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当发生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时,按照突发事件等级划分,由应急领导机构报本级政府,申请动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
(二)物资保障
区消防、环保、公安交通部门制定应急送水及车辆调配方案,各级领导机构制定抢险、救援物资调配方案。发生事故时,由当地政府统一对物资进行调配,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三)应急备用水源准备
供水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应当建设适度规模的应急备用水源。各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从距离最近的水源调水。
(四)应急队伍保障
紧急情况下由区应急指挥部组织消防、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承担应急期间为农村居民解决临时送水及供水设备维修等任务,保证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畅通。
(五)医疗保障
当发生人员伤亡或饮水中毒事件后,应急指挥部要在当地政府协调下立即组织医疗卫生技术队伍,调配医疗卫生专家,根据需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并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物资,支援现场救治和防疫工作。
六、后期处置
(一)调查与评估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事件终止后一周内,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和各镇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应向区指挥部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事件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经验教训等。
区应急指挥部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应急工作。
(二)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区农业农村局和事发地镇政府负责。需要援助的,由事发地镇政府提出请求,上报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局逐级上报。区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直到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要求后,才能恢复供水。
(三)奖励与责任追究
区政府对参加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一)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和完善或应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二)预警级别暂时规定
Ⅰ级(特别严重):突发事件造成1万人以上饮水不安全;
Ⅱ级(严重):突发事件造成0.5至1万人饮水不安全;
Ⅲ级(较重):突发事件造成0.5万人以下至0.3万人饮水不安全;
Ⅳ级(一般):突发事件造成0.3万人以下至0.1万人饮水不安全。
(三)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实施。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5
为了确保我乡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确保20xx年春节期间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农村供水保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春节期间农村供水保障工作重要性认识,加强各供水工程人员值班值守。安排供水管理人员对各供水工程进行检修维护,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保证节日正常供水。
二、成立供水保障应急小组。
乡水利工作站成立供水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由乡长罗富松任组长,分管领导邹仙华任副组长,水利站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为组员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及联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沙芜乡水利站站长李霖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各村应在各供水站及村委会公布应急值班电话。(乡水利工作站及各村春节期间农村供水保障值班人员及电话详见附表)
三、处置机制
(一)预警机制
1、建立千吨万人水厂、重点千人以上村级水厂、供水矛盾历来较为突出水厂、存在重大旱情隐患水厂的.联络人制度,春节期间每天通过微信、短信实行“零报告”制度。
2、春节期间乡水利站、供水单位要摸清供水工程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
3、春节期间乡水利工作站于每天15:00前上报当天当地供水保障情况并预测第二天供水预期情况,同时根据预测情况开展相应预防工作。
(二)报告机制
1、对水厂供水突发事件,必须坚持迅速准确逐级上报的原则。报告必须客观真实。乡水利站及各村委会对饮水突发事件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事件的发展趋势及可采取措施等做好记录上报工作。
2、乡水利工作站将在乡内主要媒体网站上公布春节期间值班电话,同时明确专人负责盯紧本辖区内“e三明”、值班电话、邮箱等投诉信访案件。一旦接到投诉信访,各地要立即问询核实,启动应对措施。
(三)处理机制
遇到水厂突发事件,根据“属地为主”原则,当地要指派专人第一时间前往核实处理。
1、各地应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预警措施,遇到突发事件,应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并做好记录上报工作。
2、各村接到缺水报警电话后,应及时组织供水管护人员到现场核实险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扩大;同时在24小时内向乡水利工作站和乡应急管理站上报险情。
3、乡水利工作站接到缺水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派技术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提出处理方案。
4、遇到建制村连篇缺水或缺水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应向乡应急管理站上报险情,乡应急管理站接警后,根据险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报县政府值班室备案。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6
1.目的与原则
目的: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水源污染等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原则: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2.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总指挥,成员包括但不限于村卫生所负责人、水利设施管理人员等。主要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以及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整体协调工作。
执行小组: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个行动小队,分别负责信息收集报告、物资调配、现场救援等工作。
3.应急响应措施
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体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程序。
备用水源准备:调查并确定至少一个可靠的备用水源地,并做好相关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临时供水方案:当主供水系统受损或无法使用时,通过运输车辆等方式向村民提供饮用水。
健康教育宣传:加强饮水卫生知识普及,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4.后期处理
对于受影响地区进行彻底消毒清理。
评估损失情况,及时修复受损设施。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7
1.背景介绍
鉴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发水污染事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特此制定本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
2.预案目标
确保在遭遇紧急状况下,所有家庭都能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减少因水质问题导致的健康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3.主要内容
前期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的水源保护区制度,禁止任何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的'行为。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应急处置流程
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断污染源、启用备用供水系统等措施。
通过广播、公告等形式告知村民当前状况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后续恢复计划
加强对受污染区域的治理力度,直至完全恢复正常状态为止。
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阴影。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8
一、预案目的
为做好农村供水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理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订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特定乡镇范围之内的供水应急处理,包括乡镇水厂、各村(社区)百人以上安全饮水项目、安置区集中供水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供水应急小组,由乡镇领导担任组长,副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成立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配备抢险设备及工具。
负责供水应急处理过程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完善的供水突发事件预警、报告、处置机制。
四、应急措施
若遇大暴雨或长时间的阴雨天导致水源区内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污泥、砂石流入前池时,要迅速关闭供水主管道总闸阀,避免污泥、砂石直接流入高位水池,水厂反应池、沉淀池和过滤池内破坏制水设施;同时及时启用旧水厂应急水源,向集镇供水。
若遇旱情,水源区供水不足,要及时启用应急水源,并通过广播电视加强节水宣传。对于集镇供水主管网突发性断裂,造成局部不能正常供水,由应急领导机构迅速组织相关人力、物力抢修,8小时之内恢复供水。8小时以上无法恢复供水时,供水企业要发布停水信息,内容包括停水原因、停水区域、抢修措施、恢复供水时间等;并采取闸阀分片控制的办法进行抢修,尽量缩小停水面积。
供水水源污染由水厂全体工作人员负责监测和汇报。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处水源进行巡查,发现对水源造成或有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要立即进行阻止和批评教育,不听劝阻和不接受批评教育的,要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
五、应急响应
应急机构成员必须保持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立即响应;确定事件真实状况后逐级上报,并对事故进展情况定期续报;确保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根据水源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办法,如加大净水剂和消毒剂投放量、关闭水源总阀门、停止制水和向用户供水等。
六、保障措施
加强日常供水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水源水环境、供水水质状况、地下水位变动等情况,并按规定要求定期检测分析,出现非正常情况提前预警,逐级汇报。
各水厂应有充足的物料储备,相关村(社区)部门要协调矛盾,打击违法行为。
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事件责任人和遇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造成重大损失及严重后果的当事人,将给予处分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9
一、预案目的
为迅速、准确、有效、安全地处置好全村供水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利益,保障全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村范围的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
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由村领导担任指挥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和成员。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若遇到干旱时间及时掌握农村饮水困难情况,及时向街道主要领导报告问题,提出应急措施建议,负责全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部署、组织实施、督查和协调等工作。
四、应急措施
针对季节性水量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正常用水需求时,要准备应急工作车辆和应急送水保障车辆,在多个群众聚集点实行及时送水应急;对于老弱病残户,采取送水上门方式。
针对山洪、地质、暴雨灾害的采取补充维修管道、水池等工程措施予以解决。
五、应急响应
街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各村(社区)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指挥长报告。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会商,确定应急处置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传达相关指挥部成员单位执行。
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处置全过程进行管控,及时掌握情况,报告新出现的`问题。
六、保障措施
建立预警预防机制,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
对供水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落实责任追究制。
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及应急人员,并定期组织巡查、检修。
配备应急水源处理装置、专业送水车和贮水袋等应急物资。
七、宣传动员
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在应急事情期间,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调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0
一、总则
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农村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用水突发事件,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结合本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农村区域内由于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等)、水污染事件、供水设施故障等原因导致的农村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把保障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基本生活用水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2)预防为主原则:加强对各类用水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测,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统一领导原则: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4)快速反应原则: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5)科学处置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村医、水利管理员等为成员的农村安全用水应急指挥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农村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
(2)研究制定应急处置决策和措施,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组织开展应急处置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由年轻力壮的村民、基干民兵等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人数不少于[X]人。其主要职责是:
(1)在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下,参与各类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如抢修供水设施、运送应急用水等。
(2)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维护现场秩序。
(3)完成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应急任务。
监测预警组
由水利管理员、环保志愿者等组成监测预警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农村供水水源水质、水量的日常监测,及时掌握供水动态。
(2)建立与气象、水利、环保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水污染等可能影响农村用水安全的信息。
(3)根据监测和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发布预警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后勤保障组
由村委会委员、村会计等组成后勤保障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采购、储备、调配和管理,如应急供水车辆、储水容器、净水设备、抢修工具等。
(2)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的生活物资供应,如食品、饮用水、帐篷等。
(3)协调落实应急处置所需的资金,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预警与应急处置
预警分级
根据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发展态势,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预警发布
监测预警组在发现可能引发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异常情况后,应立即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预警级别,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内容。
预警信息的发布可通过农村广播、微信群、短信、张贴公告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农村居民。
应急处置
(1)事件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农村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村委会报告。村委会接到报告后,应在[X]小时内核实情况,并向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初步估计的损失等情况。
(2)应急响应
根据预警级别和事件的严重程度,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救援队伍、监测预警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应急处置小组应迅速行动,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Ⅰ级响应:由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支援。同时,组织全体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如紧急调配应急供水车辆送水、组织人员抢修供水设施、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紧急处理等。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
Ⅱ级响应: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向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人员迅速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加大对供水设施的抢修力度,协调周边地区的供水资源,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供应。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和处理,确保供水安全。对受影响的农村居民进行妥善安置和安抚,及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
Ⅲ级响应: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供水设施进行抢修,采取临时供水措施,如启用备用水源、设置临时供水点等,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及时发布水质信息,引导农村居民正确用水。对受事件影响的农村居民进行宣传解释,稳定其情绪。
Ⅳ级响应:由村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处置,及时抢修供水设施,确保供水尽快恢复正常。加强对供水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态势,如有必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请求支援。
(3)应急处置措施
水源保护与水质处理:在发生水污染事件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如设置隔离带、禁止在水源地周边进行排污等。组织专业人员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检测和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净化水质,确保供水符合卫生标准。
供水设施抢修: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时,应急救援队伍应迅速携带抢修工具和设备赶赴现场,对故障设施进行抢修。如管道破裂,应及时关闭相关阀门,进行管道修复或更换;如水泵故障,应尽快维修或更换水泵,恢复供水。
应急供水:在供水设施无法正常供水的情况下,启动应急供水方案。利用应急供水车辆向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点送水,或组织村民从备用水源取水。合理设置供水时间和供水点,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有序取水。同时,加强对供水过程的管理,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人员疏散与安置:在发生严重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农村居民生命安全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转移。确定疏散路线和安置地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4)应急结束
当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供水恢复正常,水质符合卫生标准,经应急指挥中心评估确认后,宣布应急结束,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后期处置
善后处理
(1)对因安全用水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和评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救助和补偿。
(2)组织对受损的供水设施进行修复和重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
(3)对受事件影响的农村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调查与评估
(1)应急结束后,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处置结果进行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形成调查报告。
(2)将调查报告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向农村居民公布。
五、应急保障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通信网络,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处置小组、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之间的通信畅通。利用农村广播、微信群、短信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应急信息,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应急物资保障
后勤保障组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如应急供水车辆、储水容器、净水设备、抢修工具、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定期对应急物资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保障其人身安全。
资金保障
村委会应设立农村安全用水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采购、设施抢修、人员培训、演练等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六、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
通过农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举办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安全用水知识和应急处置常识,提高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应急救援队伍、监测预警组、后勤保障组等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安全用水知识、应急处置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业务水平。
演练
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农村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应急处置小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附则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村委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并报乡镇政府备案。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评估结果,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村委会负责解释。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1
一、总则
目的:为了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确保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村庄,在遭遇水源污染、干旱等导致供水中断的情况下启动。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快速响应,科学处置;
统筹兼顾,保障民生。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指挥部:由当地政府牵头成立,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项应急措施实施。
技术支援组: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建议。
物资供应组:负责紧急情况下所需物资(如净水剂、储水罐)的调配与分发。
宣传教育组:通过各种渠道向村民普及饮水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方法。
三、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地进行检测分析。
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上报,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信号。
四、应急响应程序
一级响应(轻微影响):加强水质监控力度,增加净化设施运行时间。
二级响应(中度影响):启用备用水源或临时调用其他地区水资源;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修复受损供水系统。
三级响应(严重影响):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救援行动;必要时采取限水措施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五、后期恢复重建
对受损严重的'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加强对村民的安全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内容。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2
一、前言
鉴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确保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及时获得清洁安全的生活用水,特此编制《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二、应急准备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等方式快速传递最新消息。
储备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瓶装饮用水、简易过滤装置等。
培训志愿者队伍: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三、应急处置流程
接报核实:接到报告后迅速核实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信息发布: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准确无误的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现场处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封堵污染源、转移受威胁人群等。
后续跟进: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直至恢复正常供水为止。
四、公众参与
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增强社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定期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健康饮水理念。
五、结束语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呼吁每一位公民都能从自身做起,共同维护我们宝贵的水资源。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3
1.目标
快速响应水源污染事件。
确保村民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干净饮用水。
防止因饮用受污染水源而引发的疾病传播。
2.组织架构
成立应急小组,由村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村委会成员、卫生员及志愿者。
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
3.应急措施
立即停止使用疑似被污染的水源,并通过广播等方式告知全体村民。
启动备用供水系统(如事先准备好的.地下水井或蓄水池)。
联系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确认污染程度及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向外界求援,比如请求政府支持或者购买纯净水发放给村民。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对水资源保护意识以及个人卫生知识。
4.后续工作
对污染源进行彻底清理,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定期检查维护现有供水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强日常监测力度,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4
1.目标
保证在干旱条件下也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减少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2.组织架构
成立抗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资源调配和信息沟通等工作。
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寻找新的可利用水源并评估可行性。
3.应急措施
加强节水宣传,鼓励大家节约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灌溉。
开发新水源,如打深井、修建水库等。
实行分时段供水制度,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
引入外部援助,如申请国家专项基金支持或与邻近地区合作共享水资源。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后续工作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强化社区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5
一、预案制定背景与目的
为做好某乡供水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理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订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某乡范围之内的供水应急处理,包括福田社区水厂、各村(社区)百人以上安全饮水项目、安置区集中供水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成立供水应急小组,组长由党委副书记、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副乡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供水应急小组负责组织领导供水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供水突发事件预警、报告、处置机制,并在县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处置工作。
四、应急措施
若遇大暴雨或长时间的.阴雨天导致水源区内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污泥、砂石流入前池时,要迅速关闭供水主管道总闸阀,避免污泥、砂石直接流入高位水池、水厂反应池、沉淀池和过滤池内破坏制水设施;同时及时启用旧水厂应急水源,向集镇供水。
若遇旱情,水源区供水不足,要及时启用应急水源,并通过广播电视加强节水宣传。对于集镇供水主管网突发性断裂,造成局部不能正常供水,由应急领导机构迅速组织相关人力、物力抢修,8小时之内恢复供水。8小时以上无法恢复供水时,供水企业要发布停水信息,内容包括停水原因、停水区域、抢修措施、恢复供水时间等;并采取闸阀分片控制的办法进行抢修,尽量缩小停水面积。
供水水源污染由水厂全体工作人员负责监测和汇报。一是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处水源进行巡查,发现对水源造成或有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要立即进行阻止和批评教育,不听劝阻和不接受批评教育的,要立即向派出所、镇应急供水领导小组汇报。二是供水企业要建立健全生物反应观察制度,要求所有制水、化验值班人员每两小时观察一次生物反应情况,并做好详细观察记录。三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和要求,每天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常规指标自检,定期进行全指标送检,坚决杜绝不合格水出厂。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
应急机构成员必须保持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立即响应;确定事件真实状况后逐级上报,并对事故进展情况定期续报;确保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根据水源污染程度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办法。例如,因动物尸体、生活垃圾等原因而造成的水源轻微污染,立即加大净水剂和消毒剂等水处理药剂投放量,强制杀灭病原菌;水源受到农药、工业垃圾或化学药品严重污染时,首先关闭水源总阀门,立即停止制水和向用户供水。
六、保障措施
各参与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全力支持供水应急处理工作。例如,处理主管网断裂事件中,各水厂应有充足的物料储备,相关村(社区)派出所要协调矛盾,打击违法行为。
加强日常供水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水源水环境、供水水质状况、地下水位变动等情况,并按规定要求定期检测分析,出现非正常情况提前预警,逐级汇报。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6
一、预案制定背景与目的
为迅速、准确、有效、安全地处置好某街道农村供水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利益,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维护城乡经济积极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某街道范围的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在街道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总体要求,街道村(社区)两级联动,分级负责,确保季节性水量不足和突发事件影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街道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部署、组织实施、督查和协调等工作。
四、应急措施
针对可能存在的季节性水量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正常用水需求时,要准备应急工作车辆和应急送水保障车辆,在多个群众聚集点实行及时送水应急;对于老弱病残户,采取送水上门方式,确保群众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针对山洪、地质、暴雨灾害等,采取补充维修管道、水池等工程措施予以解决。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
街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各村(社区)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指挥长报告。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会商,确定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及时向管委会报告。
确定应急处置措施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传达相关指挥部成员单位执行。
六、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保障应急信息报送所必需的通讯设备,做到渠道畅通、快捷,充分利用电话、网络、传真等现代通讯手段。
应急物资、设施、抢险队伍保障:建立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在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配备应急水源处理装置、专业送水车和贮水袋、矿泉水、纯净水等物品。
宣传动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在应急事情期间,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协调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7
一、总则
目的: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突发性水资源短缺或水质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自然村及行政村。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指挥部: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成员。负责预案启动、决策指挥等工作。
技术支持小组:由水利、环保等部门专家构成,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
物资保障组:负责紧急情况下所需物资的调配与供应。
信息发布中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及相关措施。
三、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水源地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质状况。
当发现潜在风险时,立即启动预警程序,并通过多种渠道向村民发布信息。
四、响应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水危机事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寻找替代水源:如当地水源无法使用,则尽快联系周边可利用的安全水源点。
净化处理:对于轻度污染的.水源采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初步净化后再供饮用。
供水调度:合理安排有限水资源分配,优先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健康教育:加强饮水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五、恢复重建
事故发生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
加强对受损设施的检查维修力度,确保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内容。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8
一、概述
本预案旨在针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的农村地区供水中断或水质恶化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应急管理架构
指挥中心:设立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各项救援活动。
现场工作组:成立若干个行动小组,分别负责不同区域内的具体任务执行。
后勤支援队伍:包括医疗救护、心理辅导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
三、风险评估与监测
定期开展水资源现状调查分析,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重要水源地的实时监控。
四、应急响应流程
接报确认:接到报警后迅速核实情况的`真实性。
启动预案:依据事态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相应级别预案。
现场处置: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勘查,实施必要的紧急措施。
资源调配: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同时做好物资准备。
后续跟进:持续跟踪事态发展,直至完全解除警报。
五、宣传教育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节水护水理念。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中来。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 19
一、总则
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农村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用水突发事件,保障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结合本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编制。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农村区域内由于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等)、水污染事故、供水设施故障等原因导致的农村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各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依靠科技,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监测手段,提高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以村长为组长,村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农村安全用水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用水应急处置工作的指示和要求,组织、协调和指挥本农村区域内的`安全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研究制定本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和完善。
(3)负责应急处置物资、资金的筹集、调配和管理。
(4)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5)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并向村民发布相关信息。
应急处置工作组
(1)抢险救援组:由年轻力壮的村民组成,在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下,负责对供水设施进行抢修和维护,恢复供水;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如疏散受灾群众、搬运救灾物资等。
(2)水质监测组:由村医或具备一定水质检测知识的村民担任成员,负责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3)后勤保障组:由村会计及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置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和供应;保障应急处置人员的生活物资和后勤服务;协调落实应急处置资金。
(4)信息宣传组:由村文书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有关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好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向村民宣传安全用水知识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预防与预警
风险分析
(1)自然灾害:本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可能导致水源枯竭、供水设施损坏,从而影响农村居民的正常用水。
(2)水污染:周边工业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如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等,可能造成水源污染,使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3)供水设施故障:农村供水设施老化、维护管理不善、人为破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供水管道破裂、水泵故障等,造成供水中断或水压不足。
监测与预警
(1)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质常规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进行复查,并分析原因,发出预警信息。
(2)加强对供水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建立巡查记录制度。定期对供水管道、水泵、水池等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如发现供水设施故障或损坏,应立即组织抢修,并根据情况发出预警信息。
(3)与气象、水利、环保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自然灾害、水污染等相关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当可能发生安全用水突发事件时,通过广播、电话、短信、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发布预警信息,告知村民做好储水等应急准备工作。
四、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 级(特别重大)、Ⅱ 级(重大)、Ⅲ 级(较大)和 Ⅳ 级(一般)。
(1)Ⅰ 级响应: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故,导致水源严重污染,无法正常供水,且影响范围涉及多个村庄或整个乡镇,对村民生命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其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2)Ⅱ 级响应:因自然灾害或供水设施严重故障,造成大面积供水中断,影响范围涉及本村庄大部分区域,且短期内难以恢复供水,对村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3)Ⅲ 级响应: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或供水设施出现故障,导致部分区域供水压力不足或水质略有下降,对村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4)Ⅳ 级响应:个别供水设施出现小故障,或局部水源水质出现轻微异常,能够在短时间内自行修复或处理,对村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
应急响应程序
(1)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Ⅰ 级响应: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乡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同时,组织各应急处置工作组迅速开展抢险救援、水质监测、后勤保障、信息宣传等工作。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村民的生命健康和用水安全。
(3)Ⅱ 级响应:应急指挥中心及时向乡镇政府报告,并组织各应急处置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调配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尽快恢复供水。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及时向村民发布信息,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4)Ⅲ 级响应: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安排抢险救援组对供水设施进行抢修,水质监测组对水质进行监测。根据情况,调配应急物资,保障受影响区域村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及时向村民通报事件处理进展情况,引导村民正确应对。
(5)Ⅳ 级响应:由应急指挥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处理,组织相关人员对供水设施进行维修或对水源水质进行处理。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五、后期处置
善后处理
(1)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和安置,妥善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和评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和救助。
(2)组织对受损的供水设施进行修复和重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供水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调查与评估
(1)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安全用水突发事件的原因、经过和损失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将调查与评估结果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向村民公布。
六、应急保障
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水泵、管道、管件、阀门、消毒药品、水质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防护用具等。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的质量和性能良好。
资金保障
设立农村安全用水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由村集体资金、上级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应急处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应急物资采购、设施抢修、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理、规范。
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处置人员信息库,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技术保障
加强与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安全用水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建立技术专家咨询机制,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七、宣传、培训与演练
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宣传栏、宣传单、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用水知识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用水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向村民普及水源保护、水质监测、供水设施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
定期对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应急处置工作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技术、水质监测知识、沟通协调技巧等。
演练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农村安全用水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实战水平。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八、附则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农村安全用水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评估结果,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村安全用水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01-04
用水用电安全应急预案(精选19篇)06-29
农村饮用水应急预案范文(精选8篇)01-06
农村房屋安全应急预案大全08-10
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精选14篇)02-11
用水用电安全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11篇)12-16
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7篇)01-06
安全与应急预案08-08
安全的应急预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