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2-10-12 14:35:55 旅游英语 我要投稿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精选8篇)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1

  [摘 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一些旅游管理专业院系在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继续开设旅游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旅游管理学生在旅游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硕士论文该文联系教学实际,通过分析ESP需求分析理论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该理论对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选编、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需求分析;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教学评估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最为强劲。随着北京奥运的即将召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将会涌入我国,涉外旅游人才需求也因此不断扩大。一些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系也认识到这一市场需求,在两年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继续开设旅游英语。然而,旅游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教学,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师资问题,课程开设问题等。1999年教育部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时,正式提出了“专业英语”(subject—based)的名称,并规定为必修课。

  但是由于《大纲》规定“专业英语”原则上由专业老师承担,外语系(部、教研室)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和协助。而事实上对于多数高校来讲,由于学校扩招,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加重,外语系(部、教研室)无暇顾及专业英语教学。另一个问题是,国内高校中,除了少数名校中拥有为数不少的专业英语教师之外,而对于一般高校,专业英语教师并不多。硕士论文一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能胜任旅游英语教学吗?此外,旅游英语的课程设置能否像有些高校那样由负责教学的行政人员决定,教材选择通过在网上查找后而决定呢?这些问题的回答与解决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支持,本文试图阐述ESP的需求分析理论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ESP需求分析理论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Strevens的ESP定义更为详尽,包括四个根本特点(absolute characteristics)和两个可变特点(variable Characteristics)。这四个根本特点是:课程设置需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课程必须在内容(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硕士论文职业以及活动有关;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必须与EGP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分别是: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1]。

  作为英语语言教学(ELT)的一个分支,ESP的发展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阶段[2]。前四个阶段的共同点是探讨语言的运用,其中前三个阶段谈到语言的层结构特点,第四个阶段探讨使用语言的过程,第五个阶段是把对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注意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注意学生的学习要求。在ESP教学领域,研究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需求分析是确保ESP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可以这么说,ESP对于当今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乃在于它强调了需求分析对于涉及大纲和安排教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3]。

  专门用途英语是以调查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工作场景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前提的,而这些调查结果又成为课程设计和编写教材的基础。1987年,Hutchinson and Waters提出了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这两个概念。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为在目标情境中能够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而需要做的一切。他们又把目标需求进一步细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知识(lacks)和想学的知识(wants)。所谓必学知识,即是学习者将来为顺利完成他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的知识即为目前知识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的知识即为学习者面对特定情景而感到想要学习的部分[2]。

  二、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根据ESP的定义和Hutchinson and Waters以学习为中心的需求分析理论,旅游英语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实施,首先必须对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旅游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选择、改编或编写合适的教学资料,以及学习任务和评估方式。需求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旅游专业知识水平与他们所期望达到程度之间的距离,以使教师能将精力投放在最需要重视的方面[4]。

  在作目标需求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定位的是:旅游英语课程是开设成学术英语(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还是职业英语(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还是两种性质的都必须开设,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笔者目前支教的是中国西部地区一所综合性院校(石河子大学)。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上国内研究生的比例较小,出国留学的也很少。

  换言之,学术性的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与他们特定目的和需求不相关。他们更迫切的需求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通过英语导游资格考试,以便将来从事涉外导游工作。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即将开设旅游英语课程的年级,已有3人取得英语导游证,而想取得英语导游证的学生比例是63。7%。此前,同专业的上个年级使用了一本主要内容为旅游管理专业文献阅读的高级旅游英语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该教材由于专业词汇过多、绝大多数学生都读不懂。加上内容不符合需求,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对他们而言,旅游英语应该开设为职业英语,而非学术英语。做出EOP定位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目标需求分析。

  对于从事涉外导游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可以通过对旅行社招聘人才条件的分析,通过对资深涉外导游的访谈,还有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分析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从而得出目标需求中必学的知识和技能(necessities)。涉外导游的职业起点一般是在取得初级英语导游资格证后先在国内带外国团,然后可以参加国际导游资格考试,获得出境领队证后,可以出境带领中国团。据此,我们不难分析出合格的涉外导游必须具备以下的知识和技能: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跨文化翻译能力,特别是把中国文化、景点翻译成英语的能力;技能上主要体现为口语、翻译能力;知识上体现为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文化、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此外,英语导游资格考试还具有地方性特点,如北京的考试涉及的大多是北京的景点,新疆的考试则主要是疆内景点。

  因此,笔者认为旅游英语课程重点内容应该是中国特别是该地区的景点、文化英文表述,以及导游中涉及的英语情景对话,技能重点应该培养口语和翻译能力。然而,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测试后发现,学生的需求与笔者的初步认定并非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分析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还要考虑具体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

  三、ESP需求分析理论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以上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分析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是: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译;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英语、汉语文化应该平分秋色;所涉及的重点景点应以国内著名景点为主,辅以相当份量的世界著名景点和地区景点;形式上突出专业词汇及其音标;练习上有分组讨论、表演任务或项目。然而,在现有的教材中,有的缺少听力部分,有的没有兼顾写、译;有的只涉及国内景点,有的国内景点不多;而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旅游英语教材都缺乏地方针对性。因此,旅游英语教材的选择并非是一件随意的事情。

  目前可行的做法是,根据需求分析,制定出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符合目标情景的真实性材料,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加工,设计教与学的任务。Hutchinson &Waters提出教材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在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要求[2]。因此,ESP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方法上如果有区别的话,那就是ESP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当然旅游英语教师也可以在现有的教材中选择与需求分析结果最相关的教材,再辅助其它材料,如地区景点,如旅游节目的碟片等等。需求分析对旅游英语教学活动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从需求来看,学生主要需要提高的是旅游导游语境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从欠缺(lacks)看,学生的语用和口语能力较差。因此,旅游英语应由英语老师来授课,而非由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授课。需求分析还可以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外语课堂上有不少问题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不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

  学习需求与水平进行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需求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活动,鼓励指导学生参与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多提供一些音频、视频旅游资料。由于并非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学习专业英语的动机,因此,教师组织的教学内容、活动应该有趣、多样化,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求分析对旅游英语测试评估也具有指导意义。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想取得英语导游资格证书,根据这一需求,旅游英语期末测试评估完全可以采用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的形式。采取同样形式的考试有以下的好处:一是使学生熟悉导游考试的形式,有助于消除真正考试中的紧张;二是通过考试形式的指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口语、翻译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从各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一般来说,需求分析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开设课程之前的需求分析结果用于设置课程;课程中途的需求分析,特别是对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目的是为了微调,即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细微的调整;一期课程结束以后,即一届学生毕业以后的反馈信息,能成为我们下一届学生设置更加合理的旅游英语课程的依据。

  四、结语

  Hutchinson and Waters认为使ESP真正有别于EGP的关键在于:ESP的需求是为教师和学生所共同意识到的,是可以明确罗列出来的,而且他们的这种意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2]。作为ESP的旅游英语教学,应该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贯穿整个课程开设、教材选编、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估的始终,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满足目标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需求分析,学习者也会因回答需求分析的各个问题而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而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可以使他们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到课程安排、教材的选编和课堂教学的互相配合中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切实应用需求分析理论,提高旅游英语教学,使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2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英语作为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的语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职业需求而开设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笔者在ESP(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探究了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方案。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社会对学前教育类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如何设置好高职学前教育英语课程也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高职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在高职接受的教育,在进入岗位以后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实践。

  因此,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除了要进行基础英语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将来在职业中所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学习。

  一、ESP(专门用途英语)

  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Hutchinson和Waters对ESP进行了比较宽泛的定义,那就是ESP是一种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决策都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

  Strevens 对ESP的定义总结了四个基本特征:(1)满足学习者的专门学习需求;(2)在内容(主题或话题)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和活动相关;(3)在句法、词汇、篇章、语义等层面上,重点应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语言运用和话语分析上;(4)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

  二、ESP课程设计理论

  ESP课程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目标需求分析,设计课程方案等几个环节。可见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设计授课前是课程中重要的一环。

  1.提出课程设计的问题。

  大多数课程设计都是以提出问题来开始的。所提出的问题既包括理论方面也包括实践方面;既可以是一般问题,也可以是特殊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作为课程设计大纲、编写相关课程的教材、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的基础。

  2.ESP目标需求分析。

  目标需求分析既包括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也包括目标岗位需求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分析就是学习者本身对于自己学习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目标岗位需求分析是指专业人员在目标岗位情景中应达到的水准或应具备的资格。此外,还应注重分析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差距。

  3.ESP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一般来说包括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三种。其中,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最早出现的,它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其课程设计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语言知识分析、制定课程大纲、编写教材及进行课程评价。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如何满足实际的语言需要,通过设计听、说、读、写、译这五种基本的语言技能得以课程的实施和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兴趣、动机、情感、思想、行为等为出发点,学习过程由学习者来确定。

  在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及学习者目标岗位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学前教育ESP课程的知识内容及技能训练。

  三、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

  学前教育专业ESP课程设计之前,首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目标岗位需求进行了分析。大多数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经进行了将近10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尤其是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法,并达到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如果在高职阶段还是以“基础英语”为主,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学生们失去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大多数的学生渴望学习一些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英语。

  经过对一些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幼儿家长的调查,发现他们渴望的幼儿英语教师不仅能够在英语方面突出,还要掌握相应的学前教育的知识,不仅能够从事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还应能够运用英语组织其他的学前教育活动,比如:早晨的入园接待、户外活动等。

  在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的专业核心技能,确定岗位核心技能,然后再将这些核心技能进行分解,进而得出学前教育ESP课程设计方案。该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学前教育类英语人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为主,同时结合任务型教学法。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模块化教学为主。

  按照幼儿园一日工作环节,将课程内容分为晨间入园接待、早操活动、户外活动、教育活动、午餐准备及午餐、区域活动、离园活动7大模块。

  其中,的重点模块是教育活动模块,又细分为涉及到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语言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活动、社会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五大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又根据岗位的需求对其中所需的专业技能又进行了细分,构成了本课程的专业核心技能,例如:在设计教育活动模块时,课前备课、写教案就是完成这一教学模块的核心技能。

  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将专业技能重点突出出来,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了将来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其岗位技能,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与职业的无缝衔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最后,学前教育ESP课程的教学评价也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评价。其他课程的评价以教师的评价为主,比较单一;强调学期终结性评价,比较片面。该课程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互评和幼儿园评价;不仅包括学前终结性评价,还包括阶段形成性评价,其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为学生记录个人学习档案。该课程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立体。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3

  摘要:以ESP教学为主体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需要从合理定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同时入手,旨在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ESP教学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兼顾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使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掌握共核性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该研究对新形势下高校ESP教育实践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ESP;共核理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外语的教学改革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正从传统的以内容为主的英语教学逐步转向以语言和交流技能为主的教学,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在承接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设置更高要求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当前沿用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于1992年,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要求仍以提高阅读能力、获取专业信息为主;在新形势下,旧的教学目标已与当今社会脱节,滞后于实际需求。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现实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当前针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仍沿用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以英汉翻译、阅读写作、文化对比为主,缺乏系统的专业学术英语课程设置。本文将以共核理论为基础,探讨适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的ESP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

  1、基于共核理论的ESP教学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是一种基于需求的语言教学方法,是建立在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基础上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ESP是以应用语言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教学,它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有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Dudley-Evans&John1998:1)。“ESP既具有各学科语域的共同特征,即共核性,又具有本学科语域的专业特征,即特殊性”(段平2012:1)。针对ESP的共核性,Bloor&Bloor(1986)曾提出ESP的“共核假说”(common-corehypothesis),即:在不同学科的语域中,存在着相同的语言表达方式。Dudley-Evans&John(1998)认为这种共核理念(thenotionofacommon-coreoflanguageandskillsofESP)是指在不同的学科和职业行为中,存在着通用的语言特征和语言技能。李建平(2014:134)把ESP的特性解释为“对语言与相关专业内容特点进行的交叉与融合”,认为ESP语言是为满足人们对某一特定行业英语进行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表征性的符号系统。这种ESP符号系统的意义建构凭借某一行业英语语言经沉淀、固化之后而形成,具有行业的通融性,和跨学科的语言共核(李建平2014:134)。另有研究者认为ESP强调不同学科的语言共性,是一种学术技能和方法,而非学科知识和教学结果(Anthony2011;Hutchinson&Waters1987)。

  2、ESP教学目标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现今,旧大纲的教学目标已无法满足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在专业领域具备国际交流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契合了新形势下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效进行专业交际的能力”(王守仁2011:10)。Robinson(1980:6)认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专门用途英语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因此,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语用环境下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能力。

  3、ESP课程设置

  ESP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完成本科基础英语学习任务后,在研究生阶段,需要进一步学习一般专门用途英语(generalESP)以掌握各专业英语共核性的交流技巧和语用规则,然后进入与专业相关的特定专门用途英语(specificESP)的学习过程。根据语言共核理论,ESP课程的区别不在于具体内容而在于不同体裁,例:不同语用环境下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技巧。因此,ESP课程不同于专业英语。“ESP可以是跨学科的共核语言技能教学(EGAP),也可以教授某一领域内的英语,但重点还是这些学科的语篇、体裁,尤其是这些领域的交流策略和技能,而不是内容”(蔡基刚2013:57)。然而,现阶段的ESP课程设置多以学习专业内容为导向,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基础英语教学的翻译法。大多数ESP课程以翻译专业知识为主,而缺乏系统的英语修辞、体裁以及交际技能的讲解。虽然学生通过学习此类课程能够掌握一些本专业的相关词汇,但这种碎片状的知识结构不够完整也不够系统,仍停留在经验性的初级阶段。学生缺乏相应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对不同专业语域的通篇理解,因此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此类零星的内容难以被灵活应用于专业交流。因此,不同于专业英语,ESP课程应专注于专业学科中英语语言的特性(周梅2010)。同时,ESP课程设置应遵循二语习得研究的学习规律,针对各个层次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完善多样化课程设置。由于研究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和技能方面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决定研究生英语教学不能搞“一刀切”。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学习动机以及发展目标。为了使学生提高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宏观掌握专业英语的修辞、体裁和交际技能等,研究生英语从总体上可以采取“基础英语课程+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基础英语课程以一般专门用途英语(GeneralESP)为主,学术英语口语、学术英语写作等旨在提高学生专业交际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引入专业信息交流所涉及的基础修辞技巧和语用规则,为后续阶段研究生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打下基础。同时,根据研究生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模式上进一步完善分级教学。另一方面,针对研究生在英语语言学习方面的不同专业需求和动机,课程设置应进一步多元化,在已有的英语选修课基础上,增设针对专业和个体需求的选修课,开展个性化教学。比如,针对研究生在科研上的需求,开设专业交际英语(EnglishforTechnicalCommunication)、学术会议英语等;针对部分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开设托福(雅思)和GRE考试策略与实践等;对于希望提高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学生,开设英汉互译、实用英语语音、文化对比等选修课。此类英语选修课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学生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实现工具性的过渡,使英语教学与研究生的专业要求有序衔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ESP教学方法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以及相当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因此,在公外研究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指学生具有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Pintrich2000)。学习者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外部刺激的信息加工,逐步建构起新的知识意义。学生已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千篇一律的课堂讲授和被动灌输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的需求,也不再适合研究生阶段的ESP教学。ESP教学法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任务型教学法等,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比重,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新的知识。针对研究生自主性和创新力较强的特点,在ESP课堂教学的同时,可开展多模态英语教学。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深入开展第二课堂建设,比如建立GESP(一般专门用途英语)和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SESP(特定专门用途英语)网络课堂;是学生能根据个体需求和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课程。

  一方面,第二课堂的建设可弥补英语课程设置上课时限制所造成的不足;另一方面,网络课堂等多模态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丰富ESP课程的学习资源,使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同时,以网络等多模态教学为依托、自主学习方式为主的ESP第二课堂可适应不同程度、专业研究生在ESP英语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和学习动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平面化、单一化的不足。学生可根据个体专业需求和英语水平,自主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选择满足自身需要的学习资源,增强对ESP课程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研究生ESP教学评估方式方面,应提倡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避免评估手段的单一化和一刀切。两种评估方式相结合可兼顾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全面考核。同时,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估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教学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师根据阶段性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并完善教学计划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ESP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策略。

  5、ESP师资建设

  研究生阶段ESP教学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ESP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而当前ESP教学在师资方面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语言功底与专业知识并重的师资力量。现有的一些ESP课程要么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要么直接由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于英语语言的特性,受专业知识所限,仍沿用基础英语教学方法,以讲解语言知识点为主。由于不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英语专业教师在教授ESP的过程中,缺乏针对专业性主题的理解,从而教学内容流于语言的表面形式;而专业教师则因为语言教学理论的欠缺,不具备ESP文体、修辞、体裁与交际技能的相关知识,通常专注于专业学科知识,以讲解专业内容、翻译专业文献为主,不注重英语本身的语用规则和交际技能,不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英语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也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因此,提高ESP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势在必行。Jordan(1997)认为ESP的关键是学习技能。而无论学术领域的共核技能,还是专业领域的交流技能和策略,语言教师只要在专业方面有些基本知识都能胜任的(蔡基刚2013:58)。因此,建立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跨学科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机制切实可行,这种合作将有助于提高ESP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具体合作机制可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执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时,ESP英语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并吸收ESP相关领域学科的基础知识,提升专业水平,结合专业最新动态进行ESP教学;只有对自身英语语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才能真正理解ESP共核机制,使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协调发展,胜任ESP的教学任务。

  6、结论

  当今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根据需求分析和ESP共核理论,改革措施需要从合理定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同时入手。重视语言理论学习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有机整合,同时兼顾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改革旨在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把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掌握作为各门专业英语基础的共核性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专业交流的综合能力。研究将对新形势下高校的ESP教育实践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AnthonyL.ThreeStepstoDevelopingaSuccessfulLargescaleESPPrograminAsia[R].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inAsia,2011.

  [2]BloorM,BloorT.Languageforspecificpurposes:Practiceandtheory[A].InCLCSOccasionalPapers[C].Dublin:CentreforLanguage&CommunicationStudies,TrinityCollege,1986.

  [3]Dudley-EvansT,StJohnST.Development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4]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5]JordanRR.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6]PintrichPR.TheRoleofGoalOrientationinSelf-regulatedLearning[A].InM.BoekaertsPR.Pintrich&M.Zeidnereds.HandbookofSelf-regulation[C].AcademicPress,2000.

  [7]RobinsonP.ESP:ThePresentPo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0.

  [8]段平,朱梅萍.ESP的共核理念与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中国ESP研究,2012,3(2):1-10.

  [9]王守仁,王守仁教授致词[J].中国ESP研究,2011(2):10.

  [10]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34(1):56-60.

  [11]李建平.论ESP教学理论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4,30(4):133-136.

  [12]周梅.ESP: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67-71.

  作者:李珩 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4

  1 引言

  我国已经迈进了全球迅猛发展时代二十一 世纪不仅仅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年代,更是一个教 育与技术迅猛改革的年代。在二十一世纪的浪 潮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重中之 重,医学已经成为一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行业, 医学教学也在逐步的走向国际化所以医学专业 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针对涉外护理 人员。涉外护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一批具有专 业的医学护理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多国语言的 国际性护理人才,这种人才在国内是一类严重缺 失的人员我国医学护理的发展很不利。就目 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很难满足涉外医学护理 专业的人才的需求,因此EPS教学为我国医学 护理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我国涉外护 理英语的教学水平,为满足我国涉外护理人员提 供了重要的保障。

  2EPS教学的意义

  2.1EPS的内涵。

  EPS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针对于专 门的门课或是专业而设定的英语,EPS教学的 针对性很强,它是以能力为向导,与一些日常的 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目。EPS教学有很 强的针对性,针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出 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更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342求,EPS教学制定出与实践相适应的的学习任 务并以此为依据3吉合学生的能力,制定出相应 的教学方式,从而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保 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会知识与完成任务。

  2.2EPS教学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涉外 英语教学,护理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与国外 人士之间的交流上有充分的交流水平才能更好 地进行与医患之间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 病情。英语护理专业的写作水平也是尤为的重 要写作不仅仅涉及到的是广泛的医学知识,尤 其是对知识的运用。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 目的就是为了重点的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专业知识的应用加 入到日常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会使学生体会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传统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教材问题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 是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进行授课,公共英语书中 所讲的知识都是一些人文、地理或是社会方面 的不仅词汇量上巨大,并且文章的篇幅很长,很 难理解。所讲英语内容与医学护理专业没有任 何的关系,对涉外护理学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 助对一些想出国进行医学护理工作的学生来 说,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并且也是极为的不利。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 说,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帮 助,同时也可以提升老师的的学习能力,使老师 掌握专门的医学护理与专业的英语教学。

  3.2课程安排不当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 生的探索精神我国医学护理涉外英语专业的学 习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课程安排上不能满足 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方面也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 与改革在课程上的安排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科学 性的规划所以说屆内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仍 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不能满足涉外护理职业 的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的差距。

  3.3生源素质低在国内传统的大学中,生源队伍范围很广 泛,既有本科生又有专科生,所以英语水平也是 参差不齐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上要比本科生强一 些,所以针对英语教学又有一些区别,但是归根 结底依然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相关 的英语教学很少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由此可 见,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完全的不能适应国际的 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在涉外护 理方面的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迷失了方向。

  3.4师资队伍薄弱在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资队伍均是英 语专业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对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知之甚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为学生疑难解 惑。虽然学校仍然有一些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 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胜任涉 外英语知识的教学。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 是很难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到更多 的社会技能的。并且针对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 异,中国传统的老师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无法 与西方的老师教学水平达到一个层次,因此,无 法胜任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4EPS教学理念的引入

  4.1 EPS教学理念EPS教学指的是专门英语教学,是针对不同 的专业不同的人群所开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 密切,在经济、教育、技术等的发展上也在日益庞 大所以EPS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的 发展,而引进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英语教学。

  EPS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水平 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水平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作 为一种工作工具更好的发展社会。

  4.2 EPS教学改革

  4.2.1突出专业化EPS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 在工作上发挥英语的作用,因此,EPS教学的核 心内容就是需求分析有一些特定的专业与职业 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要对传统的教学 模式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的讲解上直接使教学与 专业挂钩彳艮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设计以及 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优 化产业结构与教学内容。医学护理专业的产生 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际接壤,加大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所以真对医学护理专业 的学生就应加大学生的英语技能着重培养学生 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突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力口 大培养力度。根据国家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要, 加大涉外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的增加专业英语 的课时4寺别是针对于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口 语、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培养満足社会对涉外护 理人员的需求。

  4.2.2创新教学模式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 国所以针对一些传统的思想还是很深入人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 成的,但是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 求EPS教学不得不被引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 中,传统的语法、句式翻译等都是让学生死记硬 背,没有一些的实用性,导致现在有些学生甚至 连一些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用于都不会说。传统343英语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但是进 行EPS教学改革之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发 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 与交流能力。在EPS教学中,主要的还是通过 实物演示、真实的护理操作、多媒体讲解等技术, 将医学护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从 而使学生对护理英语有一个全行的认识产生学 习英语的热情,从全方位上提高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的运用。

  4.2.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EPS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以后老师教学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能力上的挑战,涉 外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 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所以作为 EPS教学的老师餘了自身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 识之外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对于传统的师资队 伍进行调整厘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措施在 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的跟随外国 老师学习不但进行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 语言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对于医学护理专业 的涉外英语教学也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提高 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丨g养一支具有高端知识技 能的教师队伍。

  4.2.4创造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针对学生的评价 体系一直是单方面的试题监测,因此,为了更好 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弓I入多方面的评价手段,使平时的评价与终端评 价进行结合,最终全面的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 况。例如:平时学习中的提问、日常作业、论文、 曰常护理操作、课堂演讲等都可以列入多元化评 价的范畴中,最终结合期末考试使得学生的成 绩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 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4.3 EPS教学模式的应用EPS教学模式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外国教学 模式,但是针对中国的市场来说,中国也是有必 要引进的。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大多数的 国家,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于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再像传统简易的教学发 展^EPS教学模式显然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很好应 用前景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EPS教学的应用, 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的机遇。

  5总结

  综上所述,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并不是向人 们认为的那样“高、深、难”,也并不是只是针对 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而是将英语技能与专业知 识进行综合,它是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在 二十一世界的今天英语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普 遍同时英语教学也已经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专 业知识的教学进行转变越来越方便的应用到以 后的工作中。涉外护理英语具有鲜明的职业特 色,它是以EPS教学理念为指导核心,改革了传 统英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专业英语知识的教 学与职业挂钩淋1建了一套适合涉外护理英语教 学的教学体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 学习热情,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更能适应社会 的需求。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5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缩写为ESP)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领域相关的英语,高职院校在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缩写为EGP)教育阶段后,基本上都开设了ESP课程,如“机械工程英语”、“汽车专业英语”等。ESP强调开展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学习,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设置的、涉及相关专业领域知识的英语教学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的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并能够准确表达并撰写专业文章英语文摘。学习利用这种语言工具学习到先进的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一、ESP教学现状

  现阶段教育部没有针对ESP教学方面而设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关于ESP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是ESP教学多以院校各自专业为单位,各自设定,没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整体性。实际上,不同院校的专业倾向大多不同,也很难为其制定全国统一规格和地求的ESP教学标准。汽车专业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特征和教学原则,针对其教学模式探讨,进行必要的改革与优化,有利于找到使学生较轻松学习的方法与技巧。针对专业英语各种功能语体的规律及特殊性,从词汇和语篇等角度,总结出了“ESP对比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将之付诸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二、ESP对比教学法

  专业词汇绝大多数都与通用词汇有关,通过引申或者转义,或者加上词根词缀组合而成。因此,专业词汇的构成规律及词义来源是ESP学习阶段重要教学内容的一部分。ESP词汇教学中“对比教学法”应用功能尤为突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找出在语义、句法、文体等方面的特殊性,感受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差别。词汇上,教学重点在于区分词汇在EGP和ESP中语义的不同。句法教学上,重点在于注意特定类ESP中的常用句法和独特句法结构表达,这点在汽车机械类的专业英语中表现突出。在写作和翻译教学上,因为不同学科方向ESP的文体规律不同,可通过在具体篇章中进行语篇分析,让学生熟悉此类文体规律并掌握此类文体的翻译、写作技巧,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

  1.词义比较。汽车专业英语因为汽车结构多,原理复杂,技术更新快,专业针对性强,专业词汇量大,许多看似平常常见的词语,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歧义,因为有着很偏的专业含义,因此,英语词汇的专业表达,是理解专业英语语篇的基础,是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把这类词列选出来,引导学生将其头脑中已有的英语词义向专业词义扩展,在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中的不同释义进行比较,温故而知新。如Spring(春天/弹簧);wear(穿、穿着/磨损);injector(注射器/喷油器);hardtop(室内电影院/车顶坚硬的轿车);current(现在、流通/电流);generator(生产者/直流发电机)。实践证明,词汇对比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2.固定短语对比辨析专业英语的固定短语搭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心。在专业英语中,固定短语搭配很多,而且有独特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时刻引导学生注意固定搭配,比较词语的专业性,并随时进行口头翻译练习,如:power train动力传力系/动力火车(音乐组合);running gear行驶系/跑动的齿轮;final drive主减速器/最终驾驶;universaldriving device万向传动装置/综合传动装置;brake shoe制动蹄片/刹车鞋generator unit发电机组/生产单元;leaf spring钢板弹簧/树叶春天;tie rod横拉杆/系杆子,捆杆子。对这些词语的构成进行分析,指出train,gear,universal,shoe,unit,leaf,spring等这些普通单词与其他词搭配后其词义所出现的变化。对于很多单词,词语搭配决定着词义,这是我们比较教学法必须告诉学生的学习规律。如,将air cleaner 换成air filter(空气滤清器),将gray iron换成cast iron(灰铸铁),engine block换成cylinder block ((发动机) 缸体),petrol engine换成gasoline engine 或spark-ignition engine,等等,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进行搭配替换,比较学习,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搭配辨析意识,使之有专业意识,慢慢都能说出其词义。学生可在词语搭配比较训练领悟到专业英语中词语搭配的独特性,不能用普通英语的习惯用法来学习专业词语。

  3.构词法分析。构词法运用形成了丰富的专业词汇,在各种专业英语广泛使用。因此,掌握专业词语构词法等于扩大词汇量。在教学中,运用对比教学法也有利牢记一些新生构词若。例如,归纳出汽车专业英语中广泛采用名词连用形式构词,即专业术语中,在名词中心词前有许多不变形态的名词,充当其前置形容词修饰语。有些专业词汇来自于普通英语中的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定语从句等。例如:a. pull-in solenoid(吸拉线圈)=the solenoid that is used to pull in,类似的还有hold-on solenoid(保位线圈)、pick-up coil(耦合线圈)等。b. engine coolant temperature(ECT)sensor(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the sensor used for measuringthe engine coolant temperature(ECT)。c. shock absorber(减振器)=a device used for absorbing shock。d. air/fuelmixture (空燃混合气体)=the mixture made of air andfuel being mixed。经过构词比较分析,有规律的派生新词就很容易被学生们运用,如:风窗玻璃刮水器(windscreen wiper)、trunk-release handle(行李箱开启手柄)、stabilizer bar(稳定杆)、cruise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等。

  三、ESP任务驱动教学法

  “语法-翻译”教学法是沿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语篇的讲解方法,先讲解单词或短语的用法,再将文章中某些句子的语法现象分析透彻,然后逐句翻译句义,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基本没有多少语言实践活动的环节,学生理解语义,但无法开口,成了“哑巴”英语。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以任务为导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例1:在学习“The Engine’s System(发动机)”一文时,将学生分组,布置他们阅读文章,依据文章内容并结合发动机简图,用英语标示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及对应位置,解释相关结构的专业名字特点及与通用英语的关联,并且要求小组之间互相检测标注效果,做口头检测汇报。实例2:在学习“The Power Train(动力传力系)”一文时,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布置任务,要求他们结合所学文章及专业知识,大致画出动力传递路径,并针对FR(前置后驱)和FF(前置前驱)、手动和自动档车等不同结构,分组展开讨论,并用英语描述动力传递过程,如手动挡FR汽车的传递路径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在描述内容时,学生学会了专业环境中的特定表达方式和相关专业术语,不同同学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和英语基础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这些任务题目与所学专业相关,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形式较为新颖,这些任务本身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既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又富有可操作性,对于绘制结构简图,或是进行讨论,口头汇报,书面交流,也富于趣味性,课堂因此气氛轻松活跃。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指导、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用实例讲解理论,哪怕从最开始的几个专业单词开始,只要学生能参与,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讲英语,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就会有进步和收获。

  当前专业英语课传统的教学流程是“阅读+翻译”,这种教学方法已使学生感到专业英语课枯燥,而“对比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始终以教师启发、学生参与为主导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英语技能的训练,给学生创造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促进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同时,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是专业英语教学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ESP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此方法也还需要中去进一步检验,逐步完善。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6

  为加快审计管理 现代 化的进程,提高 计算 机审计水平,更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全国很多审计部门和计算机开发部门正在或准备开发“审计管理信息系统(AMIS)”。开发一个好的AMIS,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好系统的功能需求 分析 ,本文就开发AMIS 应用 软件提出初步的功能需求分析。

  一、 AMIS开发的目的

  二、AMIS的开发要求

  根据国家审计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 问题 的通知》、《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等规定,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AMIS应符合以下开发要求:

  1、结构合理。AMIS应符合优化设计和国家对审计应用软件的要求,结构按照审计业务管理的 规律 具有系统性,并对手工审计情况下的审计过程进行归纳和升华。

  2、功能齐全。AMIS应具备完成审计工作所应有的各种功能,是审计工作全过程集成的一体化审计应用软件,完全具备审计实务应用的能力。

  3、性能优越。AMIS应在审计数据处理和审计业务处理等方面具有智能化、 网络 化的特点;应具有透视查询功能,可以追溯原始依据;可以实现审计数据的自动调用、自动计算、自动传递、自动生成,并具有较强的审计分析和查证功能。

  4、安全可靠。AMIS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系统在不同环境和状况下能安全稳定地运行;能适应审计业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做到授权清晰、数据安全。

  5、界面友好。AMIS应采用 目前 比较流行的操作界面,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能为审计人员提供亲切、熟悉的应用环境和审计工具。审计人员经过基本的培训后,能很快、直接地使用程序,进行审计事项的处理。

  6、操作方便。AMIS应操作流畅,过程清晰,操作指南简单明了;能提供完善的审计资料库支持;在审计工作项目管理操作过程中屏幕简便,实现即时提示、流程提示、结果提示。

  7、通用灵活。AMIS应具有通用性软件的特点,有灵活开放的系统,便于扩充和进行第二次开发,与现行的审计单项软件能够接口;能直接和 会计 核算系统和财务管理实时信息系统相连,能够实现与财务核算和实时系统的无缝联接。

  8、规范集成。AMIS应将审计工作全过程规范化,并规范成不同的审计模块和模板,并将它程序化;使审计 内容 和审计技术 方法 集成,将审计过程实现工具化。

  三、AMIS的主要功能

  1、审计数据处理。该功能主要是协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准备阶段的有关数据处理工作,以及有关审计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审计数据输入与读取、审计数据整理与生成、审计数据转换与传递、审计数据查询与打印等。

  2、审计业务处理。该功能主要是协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实施阶段的有关审计业务的处理工作,适应各种审计项目,自动形成各种审计工作底稿,它是AMIS中最主要和核心的部分。包括审计验证、审计查证、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项目处理等功能。

  3、审计结果处理。该功能主要是协助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审计结果,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分部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审计意见(评价)、审计决定、后续审计等。

  4、审计事务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协助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各种事务性的管理工作,包括编制年度审计计划,记录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安排审计任务和资金分配,审计档案管理、审计文书管理、审计信息统计管理等;并且能利用 计算 机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审计信息转化为数字处理并存储,满足审计各种方式取证的要求,为审计工作的无纸化开创广阔的前景。

  5、审计支持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协助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业务所需 法律 、法规的辅助检索,可以随时检索、查询、调阅有关审计管理的 历史 资料;历年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独立审计准则和有关审计规范, 企业 的内控制度;并且为审计人员提供一些范本,审计文书模板、审计计算公式、计方法等审计支持数据库。

  6、系统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协助审计人员进行系统初始化工作(预置人员管理,预置被审单位资料、审计类型、工作底稿分类情况和审计标识,编制工作底稿模板);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等。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7

  摘 要:分析广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指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域资金供给不足的原国,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泛北部湾经济区;资金供给;金融市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背靠中国大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国家,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江三角经济合作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与东盟国家进行海陆交往的枢纽,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抢抓多区域合作新兴机遇,立足优势、突出重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强化措施、逐步形成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金融作为服务业,在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在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但目前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金融抑制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的供求过程中配置的不合理,这已成为区域合作框架下,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经济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北部湾区域的资金需求规模较大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所辖的行政区域为主组成的经济区,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05年底总人口1230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开发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经济规模落后于其他经济区,在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和市场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

  2 对于如火如荼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建设,资金供给面仍然趋紧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在政策的扶持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迅速增长,经济发展前景诱人。2005年,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生产总值1202.6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9.6%;人均生产总值9816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054元;四市合计财政收入14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9.8%;人均财政收入1215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90元。三产结构比重由2000年的31.1:26:42.9,调整到2005年的22.3:32.4:45.2。2005城镇化率达到32.1%,比2000提高11.5个百分点。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268.2亿元,占全区农业增加值的 29.9% 。工业增加值达到300.6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3.1%。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43亿元,占全区34.9%。据统计,2006年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生产总值达到1438.6亿元,2007年为1446.8亿元,分别占广西生产总值的30%和31%,同比增长15.2%和16.9%,增幅分别高于广西平均水平1.7和1.8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生产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65.2亿元,是2000年的4.22倍.2007年规模以上总产值为968.5亿元,同比增长40.1%。在工业的拉动下,产业结构得到极大的`改善,2006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为20.6:35.9:43.5,2007年三产比重为12.4:38.0:49.6

  3 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域资金供给短缺原因的分析

  3.1 区域合作的不足压制了北部湾区域发展的资金供给

  在资本市场上,过去10年,泛珠三角地节在香港主板市场发行H股的企业占内地H股企业总数约四分之一,香港的银行在内地已开设有69间分行,其中一半以上设在泛珠三角地区,广西区域内无一家落户。虽然近年来,实现中国与东盟金融区域化的呼声很高,但如何推动这一进程却面临重重的实际操作的困难。如各国在经济、政治、币值、货币政策上还存在着巨大差异,在金融合作上很难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突破进展。这就形成了自身内部可用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区域外金融资源的欠缺加深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等金融资源供给的不足的程度的状况

  3.2 区域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是区域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竟争机制,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资金运作平台来集聚分配金融资源,各金融主体间信息不透明,沟通和协调较少,致使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出现银行找不到优质的贷款客户而好的客户又不知那家银行有款可贷的现象,存贷差趋势扩大。2005年广西金融机构存贷差额达到1145.98亿元,是2000年的1.7倍.2006年存贷差继续扩大达到1376.61亿元.国家开放银行2006年5月承诺给北部湾40亿元贷款额度,目前也没有完全利用,这些情况表明 存款资金资源中有一部份没能实现优化配置,造成了资金浪费

  3.3 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任何区域的经济的迅猛发展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发达的资本市场则是成本最低且数额具大的资金筹措渠道。而广西的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货币市场成为主要的市场。广西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企业的规模小,盈利能力不强,加上资本市场政策的约束,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筹措企业发展的资金,推动本区经济的发展。在证券市场上,广西上市公司数量少,总体规模小,上市企业的数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07年12月,广西的上市公司只有23家,仅点境内上市公司的数量的1.56%,上市公司总股本占全国比重的1.507%,总市值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0.625%。2006年上市公司市值占广西GDP的109%。广西企业到目前为止,实现海外上市的仅有一家

  3.4 区域内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广西的GDP与金融资产比在全国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地位。近几年来,广西金融部门增加值仅为2.2%左右,占第三产业比重仅为5.5%左右,分别比全国低约1%和3%,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在各金融部门中,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例,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仅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2.7%。在广西,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国内股份制银行只有浦发银行和新进的华夏银行在区内开设分支机构,民营和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为空白,而在上海,现有银行类金融分支机构多达200多家。广西银行的支付、结算及托管、贷款担保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以及金融工具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滞后限制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优化。再以非银行类的保险业为例,保险业保险深度和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 解决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域资金供给不足的对策

  4.1 通过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与区域内外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合作

  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加强金融合作的着力点。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着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流向和流量。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越好,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就越明显,就能引来更多的资金,促进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政府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构建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4.2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鼓励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

  加大“引银入桂”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广西设立机构,加快实现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积聚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广西经济建设。同时,加快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积极争取设立更多的期货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组织等专业性金融企业和新型金融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区域内金融机构通过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金融工具等改革创新更大程度上融入泛北部湾和泛三角区域的金融合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4.3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

  大力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加快发行申报速度的同时,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非上市公众公司在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交易;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企业债、公司债这一融资方式,扩大发行规模。改变广西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单一,债券融资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以“集合投资,专家管理”的模式,为未上市企业提供资本支持。构建新型投融资主体,探索成立以行业投融资为基础的专业化投资公司或跨领域的综合性投资公司,对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提供速融资支持,提高区域资本配置效率

  4.4 出台一些特殊的、扶持性的金融政策

  在广西这样一个目前还不太发达的区域。建设一个经济区,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政策。目前,国家为了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进一步开放开发,在政策、资金、产业布局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金融也需要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全国性的货币政策持续适度从紧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正处于初步阶段来说无疑不恰当的。或许国家可以通过加大给广西的信贷指标以及实行特殊的利率优惠来抵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在投融资方面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此外如边贸贸易结算以及信贷授信、机构设置等给予特殊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曹啸,吴军.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 ].财贸经济,2002,(5) .

  [3] 陈军,王亚杰. 我国余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2,(8).

  [4] 苏辛.探讨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金融支持问题[J ].学术论坛.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 篇8

  计算机应用软件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研究开发的,由于在五十年代所开发出来的软件存在利用效率比较低,而且在程序的编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另外计算机的使用范围和程度也都在提高,所以应用软件需要提升其本身的价值,从软件最初的设计,到成型后的调试以及投入使用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使用问题。

  1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和开发的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作为辅助性工具,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应用性软件也是如此,比如最常见的办公软件给日常的办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各种文字的排版,影音的插入都可以在其中操作,还有具体的财务应用软件,节省了财务工作的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公交或是驾车的路线查询,照相效果的转变以及手游等应用软件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说开发更多,更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不仅是促进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2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

  2.1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流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通过需求能了解到所开发出来的软件是为了满足哪些人群、哪些工作的需要,也能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如何对软件的系统进行编程的方案,以及确定该软件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因此需求分析是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的第一步。

  首先是根据市场的调研情况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市场报告来对现阶段人们的需求进行提出。目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有对办公软件的不同程度的需求,有对地图导航的软件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需求,也还有是对应用软件系统升级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应用软件的需求进行正确的定位,确定好所研制出来的软件是用于何目的,即做好定位分析。

  其次是根据需求定位来对应用软件的适用性进行描述,比如有的人会认为应用软件的更新速度太快了,而且并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用软件,因此要对同一种应用软件的用户进行信息的鉴别和综合性分析。通过对原始的市场调研问题的研究、用户对问题答案的选择分析以及结合应用软件开发的以往经验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筛选出由于用户的个人偏见或是完全不合理要求的需求数据,提炼出真正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开发软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另外还可以通过这些调研的数据,进一步挖掘出未显现出来潜在需求,从而有助于帮助完善软件的功能性和合理性。

  最后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再一次对应用软件开发需要的规格说明以及用户的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考证,其目的主要是保证所研发的软件是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研发途径和所制定的方案也是可行的,因为应用软件具有复杂性,而且开发的成本也比较高的特点,因此在每一个软件方案定型之前都要认真的分析,避免出现遗漏和模糊化的地方,影响软件的开发效果。

  2.2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方法。确定和了解用户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方式有很多,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和软件的使用范围来了解需求的方式也不少,但本文将主要介绍采用比较多的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访问式,包含面对面的交谈,或是通过发放纸质的以及电子版的市场调查来获得数据。对于面对面的交谈,一般是知道具体的应用软件用户,对其领导或是采购人员来进行交流,这样就能比较全面了解到用户的具体要求以及以后软件开发的方向,比如办公室的财务软件的需求方向,就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沟通,并能了解其对目前所用到软件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比较宝贵的信息。另外对于一般新的应用软件,软件开发商只能了解到用户在某一方面有所需求,研发出来的软件肯定是能满足部分用户的需要的,但是具体的情况就不是很清楚,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发放大量的市场调研报告,在剔除无效的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可以利用SPSS软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将要开发的应用软件中哪些功能最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这也被作为一种比较常见和有用的方式之一。

  二是对具体的用户做出应用软件的方案后,与用户进行进一步的商讨确定用户的具体需求。比如在知道这款应用软件是为某公司开发研制的,那么就能了解到该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最基本的业务流程,根据这些实际的情况,结合该企业现有的硬件以及软件情况,制定出这款应用软件的具体方案,并做出简单的操作流程页面,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用户的眼球,而且也能通过向用户展示了解到该方案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在哪些地方还存在漏洞等,这样就能对用户的需求了解的比较准确,所研制开发出来的软件也与该用户的要求十分符合,效果也就最佳。而这种结果的得来是通过前期对该企业的调研分析法,到后期的方案制作法,最后到协商讨论法结合而来的。

  三是用户的体验回馈方式,一款计算机的应用软件都是为满足一定用户而设计的,当开发商研发出一款应用软件后,让用户填写体验感受,并说出不足之处,只有填写试用报告后再能继续使用该软件,这种方式也能起到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以及知道这款软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3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

  在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后,下一步就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开发,其开发的技术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软件开发的周期性技术研究,一般而言软件在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升级和更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在每个阶段都要做好开发的工作。为了保证每个阶段的质量,以及更新后的软件操作能跟上一阶段的操纵相衔接,所以说在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就要做好该软件的生命周期研究,并对每个周期采用应对的质量提升和效果保证的措施。另外在软件的投入使用过程中,肯定有些漏洞,所以在周期性使用中要有对软件问题的修复和改进技术。

  二是软件开发的最初设计技术,这种技术是要开发人员能对软件最初的功能和信息做出全面的认定,对于一些可以预见性的问题,比如无法输入或是描述,或是对结果的输入有差异等,要有事先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技术,而且有依据原始的设计进行开发技术的能力,所以这种边开发边解决预见性问题的技术,也叫原型化开发技术。

  三是自动生成的软件开发技术,这种技术比较先进,只需要在开发时说明该软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用来干什么的,以及对操作说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而不用输入怎么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过程,也就是说这种开发技术是能根据要求,自动设计和分析的技术。

  4 结束语

  本文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分析了人们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包含了需求分析的流程和方式,并对开发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包含了基本的对软件开发的周期性技术研究、软件开发的最初设计技术以及自动生成的软件开发技术三种,通过研究分析,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软件能更加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浅谈旅游英语教学中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相关文章:

基于ESP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01-25

浅谈语言学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论文04-28

浅谈建构主义知识观在中职英语教学课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1-06

浅谈英语写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03-07

知识管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3-27

情景模式在旅游英语中的应用论文03-29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在多媒体教材中的应用论文11-05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3-27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指导论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