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手势指挥教程

时间:2022-10-14 17:46:55 合唱教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合唱手势指挥教程

  合唱指挥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具体有什么样的知识在里面呢?欢迎阅读下面的文章,一起来学习吧,本文仅供参考。

  一、指挥的任务与要求

  1)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指挥而且无可替代。

  2)要有一定的读谱能力,熟知合唱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并加以纠正。

  3)有较好的听觉、记忆力和较强的节奏感。

  4)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地理解、分析和处理作品。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于随时号召大家服从指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

  二、指挥基本动作及要求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1)站立时,上身要挺直,两脚自然稍分,略成丁字形,左脚可稍上前一些,要站得稳而美观,指挥过程中忌身体大幅度摇摆。

  2)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就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3)指挥时双臂抬起至胸前,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情况下应掌握在上与眉齐、下不低于腰部这一活动范围,挥动手臂时,要自然有力、舒展大方;手指不要伸直,手心自然保持弓形,忌两手心平行向上或向下,注意动作的中心是手腕部。双手的动作要匀称,指挥时拍点和拍子方向要清楚,不可含糊。一般来说,双手的动作相同而挥动方向相反,右手是掌握速度和节拍的,左手是掌握表情、强弱等的,动作要灵活,富有表现力。

  三、简单技巧

  1)开始。《歌唱祖国》是二拍子型,其起始拍在第二拍,第一拍为预备拍,第一小节为弱起小节。合唱开始时,第一拍应打出空拍(提示拍,合唱队不演唱),即双手应从上往下至最低点,起唱时间应从该最低点上升时开始,此时为第二拍。注意双手上升时要清楚有力,以对合唱队作出明确的提示。

  2)歌曲行进当中,双手和手臂的动作应依拍子的强、弱、快、慢、连音、断音等作出适当的提示,这些提示应体现在双手和手臂动作的轻、重、缓、急、柔和、平稳、果断以及动作的幅度大小当中,必要时可突破常规,以大幅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激烈情绪。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动作节拍准确这一基础之上,注意在整个乐曲行进中,应始终坚持强拍动作由上往下,弱拍由下往上连贯进行这一紧要原则。

  3)结束。乐曲的终结,往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要指挥好乐曲的终结,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表达。

  在指挥结束乐句时,动作要果断、准确,使饱满的情绪贯穿到最后一个音符。《歌唱祖国》的结束音延长至三拍半,在指挥演唱该音时,应在前一拍的基础上,左手不向下落反向上,手心侧向右上方,手臂向上抬起,作“托住”手势,指挥合唱的延长音。右手指挥合唱队演唱最后三拍,至最后半拍(空拍)前稍顿后迅速猛力收回(两手同时收回至胸稍上位置),有力结束该曲。

  四、几点注意事项

  1)动作的准确性应为指挥的第一要则,但反对指挥动作单调而机械地重复,缺乏生机与活力。

  2)即兴发挥应慎重,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动作练习基础之上,且忌过多。

  3)指挥者的面部表情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有力工具,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的必须是歌曲本身的情绪和力量,僵死、刻板的面部表情是指挥者最大的敌人,面部表情平和放松是指挥者的密友。

  4)指挥者的自信心往往是成就一个合格指挥的主导因素,但盲目自信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指挥者必须在平时加以苦练,以从技术上给自信心以充分支持。

  5)熟知和准确掌握乐曲旋律、节奏是指挥成败的关键,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灵敏的听力和对乐曲思想深度的洞察力。

  合唱指挥的基本手势

  一、弹上点的方法

  弹上点的预备与正常的预备一样,两手处在预备的位置上,没有点前的运动,像跳高时没有助跑的原地跳,之后突然向上发力,发力的瞬间便产生一个点(见图 例10),此点的产生是靠瞬时的弹上运动而获得的,所以称之为“弹上点”,简称“弹上”。它适宜于节奏规律性较强的音乐片段,亦可在富有弹性或有断音标记 的音乐中使用,是指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获点手法。

  二、下行线

  弹上点之后的运动是典型的点后运动,获得的线是点后线,用虚线表示(见图例10),在连续获得弹点的运动中,产生上行线与下行线两条线,一条是上行线,是 点后线,第二条是点后线回折的下行运动线,即“回折线”。此时的下行线与击点时的点前线有着根本的不同,下行线是连续获得弹点运动周期的过程线,不需要加 速、加力,而点前线的加速、加力是获得击点的必然前提,这是两者的区别所在。但是,下行线与点前线都起着对表演者的预测作用。

  弹点因其由下而上进行,从点后线的方向(以右手为例)可分为三种:

  1.点上线。2.点内线。3.点外线。

  练习时,要充分体会击点与弹上点的不同的感受。尤其要注意击点的点前线和弹点的回折线的区别,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点,还要注意到线。线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不仅仅是点的一般过程,要正确处理好点与线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点与线在指挥过程中的表现意义。

  击点法在指挥过程中使用最多,弹点次之。指挥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点更能表现出指挥的意图,是没有固定概念的,是以指挥本人的意图、习惯以及指挥对音响的需 要而灵活变换使用的。如使用击点法指挥一段富有戏剧性强,速度、力度变化幅度大的音乐段落之后,用“弹上点”的指挥法指挥轻松、愉快,富有跳跃性的音乐片 段时,指挥既得到了体力上的放松、休息,又获得了手势上的对比变化。

  二四拍——划V字型,正划一遍为一拍,然后反划为一拍,这样共两拍,一正一反为一周期三四拍——划三角形,一边为一拍,共三拍,一个三角形为一周期。四四拍——比较复杂,手由上及下后突然顿住回升刚刚落下距离的一般,然后向左极右划一个倒8,最后手提至出发点,完成一周期。

  三、练习注意事项

  (一)无论练习击点还是弹点,都要注意站姿与站立的稳定性。

  (二)掌握基本要领后,可在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上体会获点动作。

  (三)练习中,身体要保持稳定性,不要随两臂运动而跟随运动,更不能用身体帮助手臂用力。

  (四)注意两臂各部位的协调性,用力的速度、力度和获点的比例要一致,要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练习。

  合唱指挥的手势在作品中的运用

  合唱是凭借人声所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合唱作品则是需要这一特定音响来反映的,而不同时期的合唱作品也具有其不同的风格,因此作为一名合唱指挥应具有处理各种不同作品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先从指挥的基本功训练开始。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如何使指挥的基本姿势能得到一个放松与紧张的相对立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通过以下一些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指挥技能技法。

  在合唱指挥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合唱指挥基本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双手的动作是最主要的指挥手段,在运用这一指挥手段指挥合唱作品时,双手的动作要能够做到又紧又松、有收有放。但往往刚开始进行合唱指挥学习的学生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原因有三:

  第一,手腕的控制力量过于僵硬不够灵活放松。

  第二,手臂的控制力量过于收紧而不伸展。

  第三,双脚站立的姿势过于放松而不紧张。

  这三点就导致了学生在练习指挥动作过程中随意性过大,点线不够清晰,图式不够清楚,身体的晃动程度过大,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左右摇晃、弯腰曲背等不良指挥习惯。要想克服以上这三点,就要找到这三点之间放松与紧张的平衡状态,力求在练习指挥动作中做到放松、自然、落落大方。

  手腕、手臂、双脚站立放松与紧张的关系

  手腕的放松。双手的动作在合唱指挥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指挥手段。因为手的动作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和富于表现各种情感的,能够给人以真实、细致和直接的感受,因此指挥的手势及动作漂亮,则会给人以非常好的视觉享受。在进行指挥的过程中,指挥动作主要是运用手腕与小臂运动,从细节上划分起来手腕、手掌、手指、小臂、肘部、大臂、肩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主要起主导作用的是手掌。但在指挥过程中只要是举起手来,无论手的动作是在动作中还是不在动作中,手的姿势都应使手背略高于手腕,以支持手掌及手背。

  在指挥过程中手型应该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姿势,指挥时手型的状态应该是无名指、中指、小指略微张开,大拇指、食指要保持稍微弯曲的动作,大拇指后面的手掌面应尽力与手腕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小拇指、中指、无名指后面的手掌面应尽可能地再抬高一些,与大拇指后面的手掌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各手指自然弯曲的程度,与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状态几乎相同,在进行合唱指挥基本姿势的练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手指的关节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表现形式上手的语言是相当丰富的,食指稍微突出而五指稍微分开,可使指挥的动作相对放松,这种指挥动作多用于情感较为抒情的合唱作品。如:《黄水谣》,此曲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为女声二部合唱或是混声四部合唱,原稿为齐唱,是一首具有歌谣式的A+B+A’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合唱作品。前奏部分的旋律宽广、优美而又流畅,展现了黄河两岸人民丰衣足食的美好景象;应注意用较为明亮的音色和欢快的情绪来进行演奏。在指挥这个部分时应注意将音乐放在手掌的中心,用这个手掌心的点来带动手的指挥状态,使音乐能在手上流动。

【合唱手势指挥教程】相关文章:

合唱指挥的基本手势03-15

合唱指挥最基本手势09-06

合唱指挥的手势在作品中的运用01-12

合唱队指挥的教程11-01

合唱指挥手的基本手势(简洁版)03-03

最新合唱指挥手势的方法技巧06-29

合唱指挥手势及注意事项09-01

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知识11-04

合唱指挥技巧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