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乐器文化知识

时间:2024-07-04 18:25:30 音乐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中国鼓乐器文化知识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欢迎阅读下面的文章,一起学习鼓相关的乐器知识吧。

关于中国鼓乐器文化知识

  中国鼓乐器文化知识 篇1

  一、什么是鼓

  在乐器大家庭中鼓的年纪最大。原始人类在运用工具进行卓有成效的劳动之后,也开始由无意识地到有意识地运用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在手舞足蹈地庆贺自己的丰衣足食之际,用手中的各式石器互相为同伴敲击出富有节奏性的韵律。在音乐的早期形式中,节奏乐器就这样作为惟一的代表出现了。直到现在,许多民族也还保留着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乐曲。

  鼓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艺术形式、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北方鼓舞,多是集体表演,风格粗犷,气势恢宏,队形的变化也多,如河南开封“盘鼓”、陕北洛川“蹩鼓”及“兰州太平鼓”等。有长江流域一带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样,灵活纤巧,并多演唱一定的情节,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无锡“渔篮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讲究技艺求精。如山西“晋南花鼓”、陕西“宜川花鼓”。

  鼓,声音宏亮,气势磅礴,摧人奋进,给人以精神和力量。鼓之灵,激励着各民族儿女自强不息;鼓之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鼓之韵,包容了中国美学理论的厚重底蕴。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与鼓结下了不解之缘。“鼓”是乐队的灵魂“鼓”在音乐发展的长河中,可以说举足轻重。它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语言,鼓声一响,不管肤色是否相同,不管语言是否相通,人们听后都激动振奋,欢欣“鼓”舞。在音乐中,“鼓”更有其绝妙的'作用。“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鼓”是踏着生产劳动的节奏,步人音乐殿堂的。它是最古老、最普通的打击乐器之一,“鼓”是音乐的脊梁。历代人民在生产劳动、艺术创作、军事活动中,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鼓”。“鼓”除了在音乐上的作用之外,还可以根据鼓点节奏的变化,鼓点的轻重起伏,鼓点的长短和音色的不同,来传达人们特定的语言和信息。鼓是人们述说心情、表达喜悦、欢乐、团结的象征,击鼓、跳鼓、听鼓、赏鼓,鼓声中所特有的韵律和动感给现代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二、民间戏曲中的鼓种

  在中国戏曲音乐中,无论哪个剧种,都离不开鼓,常见的有板鼓、堂鼓、腰鼓等。敲鼓的一般称为“司鼓”。演员在台上的出场“亮相”、“走边”,等都要有司鼓的鼓点,它是舞台艺术的总指挥,对演员的唱、念、做、打起着重要作用。如昆曲《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鼓声一晌,干脆利落,挥舞金箍棒显得快而有力;如果没有鼓板,孙悟空有多么高超的绝技,也显得苍白无力。

  1.羯鼓

  原流行于西域地区,南北朝时传人中原,大约于公元四世纪时开始流行。唐时成为主要演奏乐器,演奏时一般横放在木座上,用两根鼓杖敲击,速度可以很快。是当时龟兹乐队的特性乐器之一。唐玄宗擅击羯鼓,练习时敲坏的羯鼓就有四大柜。

  2.腰鼓

  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

  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端蒙皮,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表现欢快热闹的情景,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

  3.渔鼓

  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4.琴鼓

  一种能够演奏旋律的渔鼓。它是成都民族竹管乐器业余研制组制成在四川民间曲艺“竹琴”的伴奏乐器启发下研制成功的,由16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料简)构成,每根竹筒上蒙以牛皮或羊皮,通过竹制固皮圈紧固在竹筒的上口。竹筒分两排置于木质琴架上。演奏时,奏者双手各执一支竹制琴箭击奏,发出由(D~f1) 16个音,音色柔润、清晰而明亮,既可用于器乐合奏或伴奏,也可用来单独演奏乐曲等等。

  三、中国鼓乐器的表现

  第29届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上出现好几种乐鼓,其中两个巨大的悬空天鼓,堪称中华鼓王。鼓面上各有两个训练有素是鼓手一上一下擂击,粗犷劲雄、激昂高越的鼓声响遏行云,震撼人心!天鼓擂出了体育健儿相聚京华的欢笑,擂出了华夏儿女百年圆梦的快乐,擂出了奥运赛会收金揽银的赫赫佳绩!无论是奥运会开幕式还是闭幕式,独具特色的中国鼓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吸引着全世界观众的眼球。

  在古代,鼓声是战斗中发动进攻的信号。集市,黄昏时关闭城门之前,要打鼓示之。夜间击鼓报更,鼓为“更”的代称。在道教的宫观中,每天晚上都要打鼓,与钟声相呼应,故有“晨钟暮鼓”之说。在祭祀中,鼓是最重要的道具;在战争中,鼓最能鼓舞士气;在原始语言中,鼓是最先进的远距离“对话”工具……鼓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走进了现代。它自己也从初始的“土鼓”,繁衍成包括神鼓、华鼓、朝鼓、谤鼓、衙鼓、社鼓、乐鼓……的庞大鼓家族。鼓的家族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现代常见的有渔鼓、排鼓、书鼓、同鼓、皮鼓、铜鼓、木鼓、花盆鼓等等。乐器中形体较大的大堂鼓,多使用椿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鼓身上下蒙以两块面积相同的水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古代,大鼓多用于报时、祭祀、仪仗或军事。作为报时的大鼓又称“戒晨鼓”,常放置在城池的鼓楼之上。北京鼓楼上的大鼓制于清代,是专门作为公共报时用的。鼓面直径达1.5米,曾有“鼓王”之称。每到夜间报更时分,钟鼓楼上钟鼓齐鸣,低沉的鼓声传播全城。直到1915年钟表普遍使用后,它才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文物。

  腰鼓是一种十分普及的娱乐形式,尤以陕北安塞腰鼓最出名。说到场面的庞大、气势当推陕西的百面锣鼓。在节庆的游行队伍中,上百面锣鼓一起擂将过来舞将过去,场面极其壮观,人们称之为威风锣鼓。闽南的大鼓凉伞,鼓形巨大,鼓伞交错,边打边演,欣赏性很强。还有各少数民族的鼓都有独特迷人的风采。被誉为“东方交响乐”的潮州大锣鼓发源于广东省潮州地区,广泛流行于粤东、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潮州大锣鼓以大鼓为中心,多种打击乐器相配合,伴以唢呐为领奏的管弦乐队的大型合奏形式。其打击乐丰富多彩,其中一个大鼓就有几十种不同的演奏技法,能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大鼓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有如西方交响乐团中的指挥,为整个演奏的主导。

  潮州大锣鼓粗犷雄壮,气势磅礴,能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渲染节日喜庆气氛。早在1957年,潮州大锣鼓节目就代表我国民间音乐,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得金奖;1999年12月,应邀赴澳门参加澳门回归祖国庆典大型巡游活动;2000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和无锡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中华鼓王大会》电视系列片拍摄,获得“优秀表演奖”。潮州鼓具有节奏明快、形式多变、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既能在野外表演,又适宜于舞台演出。表演气氛热烈,动作花哨,振奋人心,一派阳刚之美,广受观众喜爱。

  中国鼓乐器文化知识 篇2

  架子鼓雏形架子鼓介绍(Drum)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个或两个吊镲(Ride Cymbal)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Hi-Hat)等部分组成。鼓手用鼓锤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爵士乐中常用的鼓锤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鼓棒,另外一种是由钢丝制成的钢丝刷。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比如"切奏"时鼓手的干净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体现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爵士鼓(JAZZDRUMS)起源于美国。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由一人演奏始时专为爵士乐伴奏。

  “爵士”二字,并非指英国皇室的勋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名字,全名为爵士波·布朗。早期的爵士乐是美国下层黑人们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当这位著名的黑人乐手演奏时,人们常常兴奋的高呼“爵士,再来一个!”。后来,这种音乐就因这位黑人歌手而得名,习惯上称做“爵士乐”了。

  爵土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在我国,人们就按它的外型而习惯叫它“架子鼓”,鼓手的演奏俗称“打架子鼓”。

  最初期的爵士鼓非常简单,只有大军鼓、小鼓和军镲。人们把大军鼓立放在地上,架起小鼓,用脚把大鼓踢响,再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挂上一片军镲。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能歌善舞的黑人从解散的军队那里获得不少乐器。如大小军鼓、钹镲等,(这些乐器几乎成了后来爵士乐中的主要乐器)天才的黑人把各类鼓镲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爵士鼓的雏型。他们把大军鼓安上支架放在地上,配置一个能鼓动鼓面的踏板。再把小鼓和军镲分挂在大鼓的两边。这样,一个人就能同时操纵多件打击乐器。后来通过发展、改良,慢慢就演化成了现代的爵士鼓。随着爵士乐的不断发展。鼓手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简陋的装置再不能适应乐队和鼓手的需要,于是就在打击乐组合中逐渐加入了几个去掉响弦的小鼓,打起来嗵嗵嗵嗵,与大鼓、小鼓交相呼应十分动听,后来就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命名为“嗵嗵”(TOM—TOM)。我国的习惯叫法为“嗵嗵鼓”,因为嗵嗵鼓的型制很像水桶,有的也叫它“桶鼓”。随着爵士乐的发展,能够连动的踩镲也加了进来。直至发展到型制健全、操纵方便、具有两面大鼓、七八面嗵鼓、八九面吊镲的世界性打击乐器了。

  二十世纪中期,摇滚乐(Rock)在美国风靡起来,旋即在世界掀起强劲的旋风,由于爵士鼓变化多端的节奏和鼓手高超的演奏技艺,迅即成为摇滚乐中不可缺少的组合型打击乐器了。摇滚乐以它强烈金属的音响和丰富多变的节奏,使人产生音的摇晃滚动感觉,特别招致青年人的`垂青。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娱性的音乐开始有所要求。摇滚乐、通俗歌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爵士鼓亦属热门乐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

  架子鼓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菜罗等节奏。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组成

  架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镲、小军鼓、桶子鼓(3-7个)、吊镲(2-4面)所组成。

  低音大鼓:用右脚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击时脚腕和脚掌松弛自然,脚随踏板上下运动,脚掌不要抬的过高,除连续演奏重音外,脚跟不要离开踏板。

  踩镲:用左脚,预备演奏时提起左脚跟,开始演奏时脚跟下脚掌上,脚掌下脚跟上,脚跟脚掌运动必须自然跟随踏不板,可抬的过高或动作缓慢。

  小鼓: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进行演奏。

  手镲:用右手,在踩镲上采用直扣式敲击各种节奏。

  吊镲: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种节奏,采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头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强烈气氛时,用槌杆敲击镲的边沿处。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钗(HH)大中立钗(CC)。

  架子鼓的记谱

  架子鼓的记谱用五线谱的低音谱表,即F谱表,低音大鼓在第一线,小鼓在第三间,耳鼓Ⅰ在第四间,耳鼓Ⅱ在第四线,大嗵鼓在第二间,大立钗分别记在上加二间和上加一线,踩钗写在下加一间和上加一间。

  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需要去调定选择。

  演奏基本方法

  (1)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此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

  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

  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架子鼓的持棒方法

  影响著手与鼓棒间的一惯性,最重要的两大观念,就是鼓棒的控制与鼓棒的挥动。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种方式。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无名 指与小拇指自然并拢轻贴在后面,不要影响棒的运动,两手手心相对,注意双手的对称与平衡,鼓棒敲击点要相对集中。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种腕法演奏。

  2、标准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夹住距离鼓棒棒尾端约三分之一的地方,并搁在无名指与小拇指半握后的关节上,食指与中指自然弯曲,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掌心向内。以虎口拇指持棒,并以无名指与小拇指将棒托住,两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转力量打击。此种腕法主要用于演奏小军鼓,以及爵士鼓奏法。

  3、扣腕式:持棒与直腕式大致相同,但双手要向内翻一下,使手心朝下,两鼓棒集中于敲击点上,两棒呈九十度左右的角度。玛琳巴琴、钢片琴、爵士鼓以及室内演奏小军鼓等均用此腕法。

  不论何种方式控制鼓棒,均须灵活运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双手与鼓棒成为一体,自然地运动鼓棒,轻松自如。

  架子鼓——滚奏和压奏

  滚奏:方法通过控制鼓追均匀密集的击奏形成一定的速度才称之为滚奏。(滚奏的概念在国外一些教材上对滚奏的解释是单击和复击通称滚奏,但要求了单击的速度和复击的速度,有些则分开论述,但到最后还是一个速度问题。)加强单击和复击练习是滚奏得以实现基础。滚奏并不是完全的腕子,有时手指也能起到很大辅助作用,甚至有时手指的功劳更多。

  压奏:这种演奏方法是靠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弹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简单其实很难练习的,开始先用你的鼓锤在鼓皮上反复弹跳,然后要做到均匀,且在不同的演奏中还有很多连音的技巧,可不是想来的这么简单。练习方法正确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让鼓锤充分的在鼓面上弹击并控制好鼓追的弹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换另一只手进行相同的练习(这里说的是对称式,标准式道理相同),寻找鼓槌在鼓面弹击的感觉。练习到多次连续敲击时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师的演示,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匀和节奏稳定。

  架子鼓——乐器地位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比如"切奏"时鼓手的干净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体现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架子鼓的出现,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饱满,一个好的鼓段编配,能够让音乐本身更具感染力,更加充满力量,再加上架子鼓本身可以以独奏的形式表现音乐,所以就音乐而言,架子鼓是一种越来越不可忽略的器乐之一。

【中国鼓乐器文化知识】相关文章:

「乐器介绍」黑管是什么乐器08-13

学习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作文(通用20篇)10-11

关于鼓的作文09-14

神奇的乐器作文04-07

关于客家山歌文化知识06-08

鼓的作文600字09-27

关于乐器的谜语及答案09-28

乐器名称大全「汇总」11-26

单簧管属于什么乐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