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唱有什么排练方法

时间:2022-11-08 12:14:24 合唱教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合唱有什么排练方法

  大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那么,大合唱排练起来有什么方法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合唱排练方法的相关知识吧!

  合唱歌曲不是每个人都从头到尾一直唱下来的,当中穿插有合声、轮唱、领唱等形式,所以,为了在排练和演出时有利于声部间的配合,便于指挥、合唱、领唱三者间的合作,合唱队形要合理编排,通常是略成弧形。当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排成“一”字形,其它队形也可以,只要把握一条原则,就是达成指挥与合唱队的合作。

  基本的合唱队形确定后,就是如何来编排了,编排队形时主要从这几条考虑:

  1、首先考虑的是个头,合唱队要整齐、和协,给人一种美感。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由低到高为大个到小个的顺序,也可根据台子的高低来确定前后排的个头。

  2、一声部在左,二声部也就是合声在右,这样便于指挥。

  3、把一些唱得比较好的最好放在中间的位置上,这样便于带动大家,也是合唱队的支柱,中间也是麦克风的位置。

  4、领唱和朗诵通常在第一排的左侧,突出的一个位置,也可在队形中间。

  学校合唱团的类型和编制:

  幼儿歌唱小组:7岁以下幼儿组成,人数5至20人,声部为齐唱。

  低幼歌咏队:小学低年级学生组成,人数10至40人,声部为主二声部。

  童声合唱团: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组成,人数40至80人,声部为二声部至四声部。

  大合唱的概述

  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与合唱(有时穿插朗诵)的,通常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很多首歌曲都适合大合唱的!

  大合唱的技巧

  朗诵是合唱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节我们就歌咏朗诵有哪些技巧和应该注意哪些谈一点体会。

  朗诵的形式的灵活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出多种形式。

  歌咏朗诵应该是其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拿到一首新歌后,应该首先分析一下歌曲的题材内容,也就是定下一个基调;其次,要从头到尾看一遍歌词,分析出哪是高潮,也就是定下的朗诵的速度。朗诵词要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感情色彩来编写,以免造成空洞的说教。

  歌咏朗诵进入时要快,不要犹豫,如在歌曲开头有朗诵时,在前奏一结束就开始深呼气,音乐一进入,马上朗诵起。在朗诵过程中要掌握换气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乐句之后,一个腔节之后或休止、停顿之处,都是可以换气的地方,长音之后也要换气。例如《祖国颂》中间奏啊音小节线前面的那个音,因为是弱位置音,所以应该进入,“鸟在高飞(高音),花在盛开(弱音),江山壮丽(拖音),人民豪迈(拖高音),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拖长高音)。”朗诵时也要掌握强弱的节拍:强(高音)、弱(低音)、次强(拖高音)、弱(低音)。如《祖国祖国我爱你》的朗诵词,第一拍向下是强高音:八角楼上的那盏灯啊;第二拍向左横打为高音:又燃起来了;第三拍向下方打(拖音):看!你那巨大的身影,正托起中国;第四拍向上打(拖高音):崭新的黎明。

  扩展资料: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于1939年完成首演的声乐作品,1941年被改写成交响乐合唱。

  该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

  创作背景

  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光未然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其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音乐衍生

  第一版:是“延安版本”,冼星海在延安用简谱写的。因为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管弦乐队是不可能的。当时只有几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吉他、口琴之类的乐器,大多数人都不能识五线谱,所以就用简谱。

  第二版:是“苏联版本”、冼星海在前苏联重新配器的一个版本,在主旋律及声部上也作了一些调整。

  第三版:是“上海乐团版本”,李焕之1987年根据冼星海的“苏联版本”为上海乐团改编的一个版本。

  第四版:是“中央乐团版本”,1975年严良堃等人根据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这个版本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这个版本。此版本前面采用1939年的原稿,同时将1975年纪念聂耳逝世四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三十周年音乐会上的中央乐团演出谱中的一、四、六、八乐章收在这里。

  第五版:是钢琴伴奏版本,这个版本是由瞿维来编订的,主要是为演出方便而改编的。

  社会评价

  《黄河大合唱》讲述了在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抗日将士和民众苦中作乐的游击战争,赞美了英勇智慧的游击队战士,讴歌了中国抗战军民百万雄师的英姿,歌唱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憧憬了新中国的破晓,并向全世界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吹响战斗的号角。这些情景经过音乐的表现和渲染,变成一幅幅真实而流光溢彩的画面,整个乐章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黄河大合唱》堪称一部无比壮丽的史诗,它一路陪伴着中华民族经历过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战胜了帝国主义,激励着我们为建设更加繁荣强大的祖国而奋斗。

  《黄河大合唱》乃是一部展现民族精神的气势恢弘的音乐巨作,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国家史诗,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争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气节。它以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延唱至今。《黄河大合唱》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气势恢宏的音乐规模,催人奋进的强烈号召力和凝重深刻的哲学气息征服了世界。就如埃德加·斯诺所言—《黄河大合唱》永永远远,都属于明日的中国

【大合唱有什么排练方法】相关文章:

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02-11

数学复习有什么学习方法03-03

初中数学学习的方法有什么11-24

有什么可以扩展音域的方法吗07-29

电脑CPU经常显示100%有什么解决方法11-07

什么是描写方法?07-24

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上数学课走神的问题11-11

童声合唱排练步骤04-02

移调的方法有哪些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