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在音乐理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音乐理论当中融入音乐要素的教学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一起来看一下吧。
音乐三大要素是节奏、旋律以及和声,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赋予一定的情调就会形成旋律。音乐教学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让学生从学习当中受益。教师要使学习内容有趣,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体验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音乐学习当中,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音乐理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帮助学生把音乐与人生紧密结合到一起。在音乐教学当中,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欣赏,要能够揭示节拍、节奏、力度、速度、音色以及旋律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不能枯燥的讲解理论知识,应该让学生体验音乐,把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的理论教学当中,把分散的知识联系到一起,注重艺术的完整性。
一、音乐情感变化中融入音乐要素的变化
情绪和情感是密切相关,但是又有区别的心理形式,情绪比情感的范围更加广泛。每当我们体验到了某种情感的时候,总是会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是这种情绪色彩不像情感那样更加持久,更加稳定。情感有高、低层次的区别,也有深度和强度之分。情绪与情感是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基本特征,而且,在音乐教育中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
音乐的进行其实就是情感在不断展示以及变化的过程,是音乐要素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是生动的心理语言,从艺术形式来探讨,音乐的表现力远远高于其它艺术门类,音乐的特殊性就是情感的抒发、撞击、宣泄、交流以及审美。在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抓住情感这条主线,通过加深对音乐情绪与音乐情感的特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情感的强度、加深学生情感的深度,让人的情绪和情感与音乐的情绪和情感进行沟通。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不能仅仅留在表面的层次上,要进行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使人感觉震撼的艺术境界,通过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
在体验情感的时候,还要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音乐因素稍有变化,音乐的情绪和情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会变得截然相反。在对《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第一段音乐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情绪。另一段音乐学生则是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焦急的情绪。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优美,第二段音乐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舒展与紧张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二、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在音乐欣赏的时候,首先听到的就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力度的强度,速度的快慢,然后才是考虑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在音乐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问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场面,学生们都会积极作答,然后教师也不会继续深入去了解音乐要素是什么。在《爱劳动》中音乐表现的场面是由很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小和尚,音乐第一段音乐很轻巧;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胖和尚,音乐第二段音乐浑厚、低沉,而且很笨重,这就是通过判断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画面。
很多课程的教学只注重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场面,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只注重表现现象,不注重深层次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实践来让学生说出音乐要素所表现出来的场景。比如,《三个和尚》中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音乐进行比较的时候和尚们睡觉和喝水的场面是那段优美的旋律;另外一段音乐很快,很紧张,所以是救火的音乐。通过乐曲的快慢和轻重的比较来体现音乐的强度的音乐要素的变化,体现出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和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的.变化。
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 音及音高
在这里就不多说这些了,很三八的。我们平时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被我们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也不例外。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这四种基本的性质。换作物理上的道理来讲音的高低就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强弱则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长短则是物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音色则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以及泛音多少决定的。在这四种性质中,音高和长短在音乐的表现中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第二章 乐音的分组及音律
我们通常所使用乐音基本上都在钢琴的音域之内,在这里就以钢琴为例来讲一下音的分组以及音律。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使用的音有最基本的1、2、3、4、5、6、7这七个。当然还有变化音级上的变化音。就以钢琴为例,钢琴上一共有88个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不相信可以数数,哈哈~~),52个白键所对应的即为我们所最常用的基本音级1234567,而36个黑键对应的则为变化音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升1、降3、升4、升5、降7。问题就在这里了。这么多的音,而名字只有1234567这几个,怎么来区分谁是谁啊。下边我们就来说一下音的分组。
钢琴上的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的使用着七个基本音级的名称,因此出现了很多同名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个音,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组。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我们平时所说的“中音do”,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央C,在音的分组中它属于小字一组,记为c1,从它往下的音就是小字组。(比如低音si,也就是记做b)小字组再往下就为大字组,用大写的字母来表示(我们通常说的lowC也就是记做C)依次类推一共可以推到大字二组的A2,也就是键盘上的最低音。然后我们再从中央C往上推,同样可以推出一个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的一个音就是小字五组的c5。
各组音的记法如下:
小字组各音都用小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小字n组就在小写字母的右上方加数字来表示。
大字组各音都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大字n组就在大写字母的右下方加数字来表示。
这就是音的分组,国际通用,绝对通吃,哈哈~~~但在这里还要提一下音域这个概念。
总音域也就是钢琴的音域,从C2 c5,看得懂吧?还有就是个别的人声或乐器也都有自己的音域。
下边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音律。理论上是这样的,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并成为了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音律也有很多种,比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等等。在这里我们只介绍最常用的十二平均律。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呢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则是我国明朝的音乐家朱载堉(1584年哟)
在音乐中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便是半音,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在基本音级中除了3和4;7和1之间使伴音外,其余都是全音。(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比如1-2;2-3等等)
所谓等音也就是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
在这里关于等音的问题就不再多说,但请大家记牢,在乐音中除了#5和b6只是互相有一个等音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有两个等音。比如“升1也可以是降2,也可以是重升7”等等,在这里不再多做阐述。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相关文章:
音乐要素的音乐教案12-18
《音乐要素》教案12-20
音乐要素教案12-19
如何欣赏音乐要素?「精品」07-08
关于音乐理论在钢琴中的作用探讨01-08
音乐的理论2016「推荐」07-06
音乐教案《音乐中的动物》02-22
音乐基本要素有哪些03-15
大班音乐生活中的音乐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