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爱听的音乐分类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婴儿音乐推荐大全
儿童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对节奏强烈和优美的音乐会产生积极的反应。有的儿童能做出类似舞蹈的动作,也有的儿童有类似唱歌的嗓音反应。
婴儿音乐推荐
到了两岁,不仅能注意倾听音乐,也能感受简单的音乐作品。如:
1、中外儿童艺术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哈巴狗》、《蚂蚁搬豆》、《小猫眯》、《粉刷匠》、《小星星》、《铃儿响叮当》等。
2、形象的儿童器乐曲:如:《钢琴》,这是顾嘉林的钢琴小曲,旋律优美,表现了幼儿滑滑梯自下而上及快速下行的生动情景。《小鸟的歌》、《小鸭的舞》表现小鸟和小鸭的形象特征。
3、欣赏中外(古典、现代的)各种性质各种风格的舞曲、进行曲、摇篮曲。
三岁儿童有更大的欣赏音乐的积极性,音乐能引起情绪上的共鸣,快乐活泼的音乐使儿童心情愉快,安静的音乐使儿童心情平静。
但是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情性质不易理解,他们听音乐时最注意的往往是表现主题的特征性因素。如摸拟性的前奏、尾声、形象的伴奏音型等。但是听进行曲、摇蓝曲或欢乐的舞曲时能随音乐走步、抱娃娃、高兴得手舞足蹈等。
三岁儿童己经能辨认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变化,他们的动作能随音乐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岁儿童感知力度和音区的变化还有困难,如音乐旋律在高音区进行及低音区进行时,必须在成人指导下知道小鸟飞得轻快,小鸟唱歌声音高,而大象笨重声音低沉厚重。
三岁儿童记忆力是逐步形成的,他们能记住歌曲,主要靠与曲调紧密结合的歌词,最容易记住的是象声词如:轰隆隆、喵喵、咩咩,其次是形象具体的歌词。器乐曲有相应的标题,音乐形象鲜明,也能帮助儿童记忆。如:《小鼓乐队》模拟打鼓吹号声
四、五岁儿童己经能够欣赏内容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作品,能区别音乐中有明显力度和速度变化,尤其鲜明对比的音乐。但是还不能感知力度和速度的细微变化。
到了六岁,幼儿己经懂得音乐作品是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而能正确地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感知其细微之处。
六岁儿童能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能辨认速度力度及音区的变化。六岁幼儿记忆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提高了,能明确表示自己喜欢不喜欢的音乐作品,能说:我喜欢、我不喜欢。
以上所说的不同年龄的幼儿音乐欣赏发展水平,是指必须在父母和老师正确指导下,才能达到的水平。
下面给父母推荐一些孩子幼小心灵能接受的、并且是孩子喜欢的音乐作品:
一、童话音乐器乐曲
柴可夫斯基:《胡桃仙子》
圣桑:《动物狂欢节》
普罗克菲斯基:《彼德和狼》
史真荣:《龟兔赛跑》
二、各国音乐家为孩子写的器乐曲
格里格:《蝴蝶》、《小鸟》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安德森:《跳圆舞曲的小猫》、《滑雪撬》、《打字机》
比才:《儿童游戏曲》、《进行曲鼓和号》、《摇篮曲》
德彪西:《玩具盒子》、《月光曲》
《白天鹅》、《牧童》
贝多芬:《孩子的梦》、《土耳奇进行曲》、《献给爱丽斯》
克来斯勒:《玩具进行曲》
约翰施特劳斯:《游览列车波尔卡》
哈哈图良:《玫瑰少女舞曲》
亨德尔:《愉快的铁匠》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贺绿丁:(中国)《牧童短笛》、《晚会》、《摇篮曲》
丁善德:(中国)《儿童组曲》
黎锦辉:(中国)《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
这些曲目比较通俗,而且适合孩子倾听,在市场上也比较容易买到。
婴儿常听音乐可致孤僻
大多数父母以为让婴儿长期听音乐,一方面可以安抚婴儿,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婴儿温和的个性。但婴儿如果常听音乐,却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婴儿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
立体声音乐危害更大
婴儿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很容易发生听觉疲劳。尤其是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时间一长,就会使婴儿的听力受影响。调查发现,经常听立体声音乐或使用立体声耳机的婴儿,年龄越小,听觉器官受损程度也就越严重。因此,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婴儿用耳机听,以防对婴儿听力造成危害。
【婴儿音乐】相关文章:
关于婴儿爱听的音乐分类汇总10-22
婴儿帽子的织法10-03
婴儿睡前故事01-15
婴儿睡前故事03-05
未来的婴儿房作文02-19
婴儿睡前故事【热门】02-27
【精】婴儿睡前故事02-27
【推荐】婴儿睡前故事02-28
婴儿睡前故事【精】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