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合唱音准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什么是音准?音准是指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音调准确”是对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起码的要求。音不准所以唱歌就会跑调。那么音准的训练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就来为您分析一些唱歌对于音准的训练方法。
合唱音准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1
一、合唱训练中音准训练的意义
音准是进行合唱的基础,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合唱的大门。音准在歌唱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合唱的队员必须形成较好的音高概念,才能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从而进行正确的演唱。在合唱的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演奏者,都要严格把握整个过程,而最需要大家重视的就是音准。良好的音准来源于很多方面,包括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但更多的是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
在合唱教学中,虽然要教给学生的东西有很多,但音准绝对是第一位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音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和形成学生对音乐的美感。它是与训练歌唱形成视唱练耳相关的能力同时进行的。
良好的音准是进行其他训练的重要前提。只有掌握较好的音准,才能更好地去展现歌曲内涵,让听众感受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很有潜质的音乐学习者进行合唱训练,非常有可能因为个别人的音准问题而破坏了合唱的整体平衡和融合。还有一种情况,就局部而言,有的成员可能自己唱得很好,但和其他的同学合起来感觉就差了很多。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织体,是由个体声音组合起来的,这样,音准就会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正确的音准训练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现在的学校合唱教学中有关音准的训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依个人拙见,以下几点是影响合唱音准的重要因素。
(一)合唱队员发声技巧影响合唱音准
发生技巧是影响音准的一个因素。如果唱的时候力量过大,音量过大而人的气息支持不足,就会使合唱中的音高偏低。反之则是,如果用力过猛,就会是合唱时音高偏高。在很多合唱的团队中,很多为了追求合唱的音量而严加训练,非常容易导致音高不准,使合唱训练中的音准很难掌握。
(二)合唱队员共鸣体的调节影响合唱音准
如果合唱队员共鸣体的调节不恰当,也会从音准方面体现出来。如果声音过于尖细,或者缺少低泛音的嗓音,合唱队就可能会出现音准偏高,并导致音高偏高;反之,松散的或者缺少高泛音的嗓音则可能导致音准偏低。即便是合唱队中在音高上不存在这方面问题,但在听觉上依然会感受到这种效果。
(三)合唱队员的声区影响合唱音准
对于初学合唱者而言,很多人还不能自如地调节自己的声区。原因在于,一是尚未掌握转换声区的技巧,缺少相关的练习;二是没有掌握控制与音高有关的声带张力的技巧。当合唱队员从重声区过渡到轻声区的时候,声带肌肉的拉力会变大,这就容易造成音高的偏高,很多初学者都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即使是那些听音能力很高,本身的音准很好的人也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合唱队员必须经过长期而刻苦的练习,才能做到自由地掌握和运用气息、声区和共鸣体,并能合理地将其搭配在一起才有可能掌握合唱中的音准。
(四)合唱队员的个体状态影响合唱音准
一个人的声音会受其情绪、身体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唱教学中,这些个体队员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合唱整体的音准问题。在兴奋和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合唱的队员会出现音高偏高的现象,消沉、压抑的情绪则会使队员的音准发生偏低现象。人的声音震动频率受到人的情绪影响是非常大的,无论是队员个人的因素,还是合唱队的外部原因,只要影响到队员的情绪,就对合唱的音准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在合唱教学中提高音准的有效方法
音准问题涉及合唱和视唱练耳两门学科,因此,应该把二者联系到一起,共同解决前文所提到的合唱出现的音准问题。
(一)教师主动提升音乐素质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是合唱团的核心,整个合唱队都是围绕着教师运行的`,合唱队的好与坏绝大部分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合唱团的领导者,也是合唱团的核心,他的音乐文化素质会影响甚至决定所在合唱团的音乐文化素质。合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取决于一个好的教师。在合唱教学中,为了达到较好的音准,教师应该让学生保持“轻声高位”的状态来进行歌唱。在读谱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保持这种状态,以达到标准的音高位置上。之所以这样,就是由于轻声能够较好地控制音高,音准较易于被学生所把握。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对于合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指出,是个别人还是整个声部,音准偏离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教师全面的掌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声乐技能。在合唱中的演唱的唱法虽然和独唱的唱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合唱也是建立在声乐基本功之上的,没有一定的声乐基本功,合唱也是没有办法完成和控制的。教师是合唱队的核心,因此在这一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钢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技能。对于学习声乐演唱和合唱的人来讲,钢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技能是不能缺少的。为了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在一首新的合唱歌曲进行排练之前,教师应该把作品中的声部以钢琴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歌曲的音准以及歌曲的风格有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应该独立地完成钢琴弹奏,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音准的把握相对准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是合唱队的灵魂与核心,必须起到主导作用。
(二)加强对音高的听辨训练
只有具备了听懂音乐的耳朵,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对音高的听辨训练,首先要从听单音入手。单音训练是合唱教学中,学生掌握基本音乐技能和音乐基础知识的最基本方面。进行单音训练能够强化学生对合唱作品的音高的听辨和模唱合唱作品的能力,为以后的二声部、三声部以及四声部训练提供必要的前提。同时,还要进行听音程与和弦的练习,之后再以此为基础进行音程的大跨度练习[2]。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和弦训练。具体可包括原位三和弦的练习、进行三和弦的转位练习、原位七和弦的练习和转位七和弦的练习等。总之,无论是单声部合唱还是多声部合唱,这些训练都是合唱能力的基础。这些训练归结起来,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立体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同时培养多声部合唱表演的合作能力等。
这种节奏的训练也可以用接龙的形式来训练,老师拍四个小节的节奏,让一个学生模仿,这个学生在模仿完老师拍的节奏型以后自己再创编四个小节由下一个学生模仿,依次循环,在排练的过程学生的节奏协调感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合唱音准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2
合唱作为一种群体歌唱的艺术形式,有着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高雅和美的艺术享受。它是集语气(歌词)、音乐(旋律、和声)、演唱(发声、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声乐艺术中最具表现力,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演唱形式。目前许多学校都组建了合唱团,这对促进我国的国民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的合唱事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合唱教学最需要解决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把握声部的音准问题。那么在具体的合唱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音准训练呢?
一、编排声部
首先,把选出来的合唱队员按嗓音条件分成四个声部。在每个声部中,把音准能力差与强的队员应相排列。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本声部的旋律线。其次,靠近邻声部侧应编排音准能力较强的队员,以避免训练时,声部混淆。好的声部编排,对提高整体合唱水平,可以说是大有裨益的。
二、进行系统的视唱、练耳学习
合唱不能急于求成,要想拥有一支音准能力很强的合唱队伍,视唱练耳能力的训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视唱是对音乐作品不经预习就能看谱即唱,练耳是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记忆力,从而丰富和提高其内在听觉,加深对乐谱的实际理解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力。如何进行视唱练耳能力的训练呢?首先就要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在此训练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唱音阶,同时教师可以弹奏简单的乐句片段,让学生辨别唱名。辨别唱名可以从接近音阶的乐句听起,逐步发展为分解和弦,直至较难的旋律音程。在训练学生听唱的基础上,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听记的练习。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多做示范性唱奏,只有通过示范唱奏让学生对音准有了认识以后,才能少用琴和不用琴。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平稳节奏的训练,变化节奏的训练及两部交错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
三、听唱作品
完整欣赏所要训练的合唱歌曲或作品,让学生体会歌曲的和声效果。在欣赏时,先听辨整体和声感觉,再听辨各自声部的基本旋律,并跟音乐哼唱,这样对所唱声部线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为视唱打好基础。即使没有合唱歌曲的录音,教师也应力求钢琴弹一个声部,唱另外一个声部,以便给学生一个直观而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合唱歌曲的愿望。
四、确定教唱部顺序
教师拿到一个合唱作品,先熟悉各声部旋律,分析各声部的难易程度,从而确定声部的学习顺序。一般是先学较难的声部,让学生获得先入为主的概念,再学习简单一些的声部,合练时就容易做到声部均衡。如我们熟知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友谊天长地久》《雪绒花》等,高声部旋律队员比较熟悉,我便采用了先学低声部,再学高声部的方法,从而使这几个作品完成得非常轻松。
五、训练声部难点
声部中的难点,往往是最能体现和声效果的关键。在歌曲中,其表现形式为和弦、大跳音程或变音。在训练前,教师应将这些难点提出来单独练习,分声部唱,这样,在合练时,就会容易一些,从而降低学习的困难程度。
六、视唱单声部旋律
视唱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必须会识谱,如果学生心中没“谱”,仅靠模仿老师或琴声,加进另一个声部冲撞时,其结果必然会“茫然不知所唱”。所以,在合唱教学的初期阶段,我们把视唱练耳基础训练放在了首位。
学生在轻声视唱时,教师可以利用钢琴弹奏几个关键音,给学生以适当支持,使之尽快熟悉声部,从而加快视唱进程。此外,教师在抽查一个声部的视唱时,应培养另一个声部用心默唱的习惯,为双声部配合打好基础。
七、利用音乐记忆,进行声部首音训练
在声部合练时,如若感觉两个声部均游离在外,粘合性不强,那则是各声部跑调了。声部跑调,其关键在于,声部一开始的和音学生没有抓住。所以,在合练前,教师应向学生讲清各声部首音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在听完间奏或前一乐句时,利用音乐记忆找准合唱时声部第一个音。
八、利用乐器巩固声部
在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已不是一个新话题,利用这一契机,我也将它带入了我的合唱教学中。当学生视唱完各个声部后,我便让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进行吹奏,对旋律作进一步的熟悉和巩固,使旋律优化、美化,同时,学生在唱唱、动动的循环活动中,调动了参与意识,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兴趣。在训练中,我分为三个环节:
1.齐奏,各声部统一吹奏自己声部;
2.合奏,各吹自己声部进行配合,体会和声效果;
3.互奏,高声部吹,低声部唱,然后互换。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声部抗干扰的能力,又能保持声部稳定。
九、无伴奏练习,是衡量音准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求各声部离开乐器、钢琴、老师的支持,独立稳住自己的声部,此时,老师的聆听则应“明察秋毫”。若有缺点,立即指出,予以纠正。无伴奏练习的程序,先是单声部练习,再双声部配合练习。
十、教师的参与作用
音乐教师在训练中,一般担任指挥的角色。而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衡量一个合唱团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能力与决断。作为教师,在训练中参与到合唱当中,会更贴近学生,给学生以自信和支持。与教师配合,学生充满了新奇与兴趣。例如:学生唱好一个声部时,我便对学生说:“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唱,你们一起唱刚才学过的声部,我一个人唱另一个声部,比比看谁撑得住?”学生都纷纷雀跃,积极地进行参与。唱完后,好的我便予以肯定表扬;不好的再进行指导,往往都能达到声部稳定的目的。然后,我再让几个音准好的学生代替我的声部,慢慢过渡到双声部平衡。
十一、合练
合唱中声部的配合,我们称为合练,也即是指声部协调性的训练。这里声部的协调性,就不再是单纯的音准练习,往往还包括节奏统一、音色与力度的协调。在训练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张大口,唱小声”,并要让学生学会唱自己的声部,聆听其他声部,及时调整,不得凌驾于他人之上或掩盖另一声部。
合练时,可以分句,分段,重点唱。唱得好的声部轻声唱,差的声部则放开一些唱,老师的伴奏也应侧重于差声部,这样认真地进行练习,逐步使声部协调,达到完美的和声效果。
总之,合唱中的音准练习,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好的合唱团也绝非三天两月就能训练出来,只要我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在加上合理运用,不懈的努力,相信一定会给优秀的的合唱作品赋予新的神韵。
合唱音准训练的意义和方法 3
一、因演唱速度造成的音准问题
因演唱速度引起的合唱音准问题表现为:
1、在演唱快节奏作品时,声音容易偏高;这是因为在演唱快节奏作品时,演唱者的心跳及脉搏会随之加快,由此引发演唱者激情过度,而激情过度容易造成演唱者气息浮浅,喉部肌肉群及声带张力失控,从而导致合唱中音准偏高。比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一段时,若把握不好换气、用声的技术要领,就容易出现音准偏高的情况。解决的手段是:调整好呼吸,换气动作一定要短促而坚决,先在中等速度下练习,要唱满每个音符的时值,不论强唱还是弱唱,声音都不要发虚,在确保音符时值和音准的前提下逐渐加快速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快节奏演唱时所引发的音准偏高情况。
2、在演唱慢节奏作品时,声音容易偏低;这是因为在演唱节奏缓慢冗长的作品时,演唱者不够兴奋,容易产生情绪懈怠的情况,由此导致气息及横膈膜的力量保持不够,声带张力及喉部肌肉群过于松弛,从而出现音准偏低的现象。比如:在演唱柴可夫斯基《金色的浮云》结尾处缓慢的二拍子时,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音准偏低。解决的手段是:演唱者要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指挥要强调音乐的律动和旋律的流动性(piu moso)。启发演唱者在慢的节奏里寻找一种积极的用声状态,声音不要疲沓、气息不要懒散,这样,在演唱慢节奏作品时,音准偏低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 因演唱力度造成的音准问题
在合唱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演唱力度把握不当也会影响合唱音准。比如:
1、在演唱强音、或者渐强的乐句时,容易出现音准偏高的现象;解决的手段是:排练时,先不要用太强的音量,声音渐强时,不要急于把幅度做的过大,待气息有了很好的支撑、音准可以控制之后再逐步加强力度及渐强幅度。
2、在演唱弱音、或者渐弱的乐句时,容易出现音准偏低的现象;解决的手段是:在演唱弱音、或者渐弱的乐句时,演唱者的精神状态一定要积极,特别是咽部肌肉要积极,软腭尽量上抬,把声音集中在眉心,始终保持着高位置的感觉,避免出现懒、散、白的声音。尤其在演唱渐弱的乐句时,气息一定要保持住,横膈膜对气息要有足够的支撑力,这样,才能保证在演唱弱音、或者渐弱的乐句时,音准不会偏低。用弱音演唱,对演唱者的气息控制技术、声带张力的控制技术和共鸣腔体的打开技术要求很高,建议演唱者多练习半声技巧(Mezzo voce),努力提高自身的声乐技术能力。如果合唱队员的发声技术达不到,指挥千万别要求大家用太弱的声音演唱,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因旋律造成的音准问题
因旋律变化影响合唱音准主要有三种情况。
1、通常来说,平直的旋律线条加上歌词以后,最难以控制音准,比如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中,男低音声部基本都是在水平运动的旋律线条下进行,因此,音准很容易随着语言的四声变化而变化。解决的办法是:让演唱者去掉语言的四声概念,用语言的第一声(即平声)朗读歌词,当语言的音调达到平稳时再用准确的音高来演唱。
2、旋律线上行时,容易出现音准偏高的现象。解决的手段是:旋律线越往高进行,气息就要越往下沉,要学会利用横膈肌的保持力量控制声音,不要因旋律上行而出现气息上浮,这样就可以防止旋律上行时音准偏高的现象。
3、旋律线下行时容易出现音准偏低的现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因为旋律下行时声带的张力及气息的保持力减小过快所致,特别是气息的保持力减轻过快,容易把声音的位置掉下来,从而出现音准偏低的情况。解决的手段是随着旋律下行,逐步地、有控制地放松声带的张力及横膈肌的保持力,与此同时,声音要一直保持在高位置的状态,气息稍微向上托着一些,这样便可以避免旋律下行时所产生的音准偏低现象。
四、因调式造成的音准问题
调式中的音级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不稳定音级都有着向稳定音级靠拢的一种倾向性,在音乐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趋势”,而调式中的这种“趋势”现象也是引起音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在七声调式中,最稳定的音级是第一级(主音),相对稳定的音级是第四级(下属音)和第五级(属音),其余各音级均不稳定,特别是自然大调式及和声小调式中的第七级音(导音)最容易偏高,尤其是在演唱大七和弦的时候,导音极易偏高。如无伴奏合唱《牧歌》中最后一个乐句独唱女高音的哼鸣,若把握不好,音准就会偏高。解决的手段是加强各种大小调音阶的视唱练习,多跟随钢琴模唱,从而建立起调式中的准确音高概念。
五、因和声造成的音准问题
因和声影响合唱的音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演唱力度性的和声时易偏高;
2、演唱色彩性的和声时易偏低。
第一种表现的原因是:在演唱力度性的和声时,气流对声带的动冲击动作大,声音容易冒调;
第二种表现的原因是:演唱色彩性的和声时(也即常说的铺和弦),通常都是用中等以下音量,且气息悠长、声音连贯,发音器官松弛,因而容易导致声音偏低。
解决的手段是演唱力度性和声时,先要想好正确的音高及声音位置,准确地控制声带的张力,从而达到正确的音高标准;演唱色彩性和声时,气息和发声不要懒散,发音器官要有足够的张力,始终保持高位置的声音状态和感觉,这样音准就不易偏低了,当然让演唱者多一些和声学方面的知识,能够听出不同性质的和弦、听出各种和弦在色彩上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六、因呼吸造成的音准问题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呼吸的技巧是合唱用声的重要保证。
1、发声时气息吸得太深(如纯腹式呼吸)或太多,都容易导致声音不同程度的偏低,比如混声合唱《大漠之夜》中,男低音开始的一段乐句:“月色朦胧,星光闪烁”,男低音声部容易不顾音区低、音量弱的音乐表现要求,而追求浑厚的音色,结果把气息吸的太深而导致音准偏低。
2、发声时,气息吸得太浅,容易出现抬高喉头和挤压舌根的情况,从而加大了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加大了气息对声带的冲击力度,而出现冒调,比如混声合唱《大漠之夜》中,男高音在高音区的一个乐句:2-3-4-3-2-3-1-7-,由于音区高、演唱者容易用过猛的气息力量冲击声带,如再加上喉头上提,喉咙打不开,则极易造成音准偏高。
在合唱中由呼吸引发的音准问题,应当用以下手段纠正:一要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呼吸要领,正确的呼吸要领:即意大利美声学派倡导的胸腹联合式呼吸。吸气时,能够明显感觉到横膈膜下沉,胸腔下部和腹部隆起,胸腔上部和肩部平直不动(即:不耸肩不抬胸),用腰肌和腹肌(即:横膈膜)的力量控制气息流量。二要学会不论唱什么母音都要在打开喉咙的状态下发声,尤其是窄母音,如:伊、唉。
七、因发声位置造成的音准问题
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演唱者的发声位置与音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发声位置高且集中的声音,在音准方面比较有保证,相反发声位置低且散的声音在音准上容易偏低,最可怕的是:由于发声位置低所导致的音准偏低情况,演唱者自己往往是不易察觉的,如果指挥者缺乏声乐训练能力,即使察觉到种情况,也往往因为拿不出更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而困惑。
解决的手段:一是需要合唱指挥尽可能多了解或掌握一些发声方面的技术要领,让每一个演员明白: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合唱的用声原则必须以美声唱法为基础。二是通过系统的声乐训练,培养演唱者稳定喉头和打开喉咙的用声习惯,建立起集中的、高位置的发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声音才能充分满足合唱艺术的`需要。所谓声音的高位置,指的就是声线集中的、面罩腔体及头部腔体参与共鸣的声音。打个比方:光线通过透镜聚光可以产生一个光束,并通过调节光圈可以产生一个焦点,而人的声音也是如此,演唱者通过调节咽肌力量和声带的适当张力,让声音产生一个“声束”,并顺着后咽壁进入鼻咽口,最后在眉心形成一个“焦点”,这个所谓焦点,就是声音的位置。高位置的声音,需要经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获得。所以,建立高位置的声音状态不仅是合唱用声的的基本要求,同时,对正确把握合唱音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因换声区造成的音准问题
声乐艺术追求统一的音色和通顺的声音线条,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通过淡化“换声区”的概念,努力为演唱者建立起统一的声音状态,即各声区之间无缝连接、上下通畅。尽管如此,声音上的“换声”现象依然不能完全消失,因为“换声区”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每个声部、每个人的换声区情况均不相同,有人表现为某几个音,有人表现为某一个音,我们称之为“换声点”。从理论上讲,声音至少要经过两次换声,第一次是由低音区(胸声区)向中高音区(口鼻腔区)过渡时,由于此时声带的张力不算很大,声带边缘振动的情况尚未形成,演唱者能够轻松掌握,故此次换声不甚明显,因此对音准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第二次“换声”出现在中高音区(鼻咽腔区)向高音区(额窦、蝶窦腔区)过渡时,由于此时声门阻气能力加强、咽肌收缩、声带变薄、声带边缘振动的情形出现,加上头部腔体张开,演唱者必须用“关闭”(Close)的手法才可以把声音唱到头腔去,如果喉部肌肉及声带的张力调节不准确,不仅影响演唱者的音色统一,还容易在音准方面出现问题。其表现特点为:声门阻气能力过大,音准就容易偏高;声音往后靠的太多,音准就容易偏低。
解决的办法是:
1、声音进入头声区之前,先要在心理上做好气息与肌肉力量的准备;
2、提前做好母音的变形工作,由其是窄母音一定要宽唱,所有母音要以“喔”的感觉为原型,这样才能顺利渡过声音的换声区。已故意大利著名声乐理论家凯.莎莉首次提出以母音变形的方式来完成中高音区转换的概念(见《心的声音》——凯莎莉著)。如今这一观念正在被更多的声乐家所接受,为建立统一的中高音区有着积极地意义。掌握好“换声区”的技术要领,不仅提高了演唱者的技术能力,开拓了演唱者的有效音域,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换声区”而引发的音准问题。
九、因伴奏造成的音准问题
合唱艺术是群众最易于广泛参与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最古老而又严谨的艺术形式。对于合唱艺术来说,指挥、演唱、伴奏应该是三位一体的铁三角关系。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大家往往会特别关注指挥的艺术能力,而忽略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合唱团在挑选指挥时慎之又慎,在挑选伴奏时,却漫不经心、凑合就行。从国内目前的合唱现状来看,因伴奏制约合唱水平的提高,或由伴奏引发的合唱音准问题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一些业余的合唱团中,由于很多伴奏者不能够准确的演奏正谱(即编配好的伴奏谱),错音、错和弦连,或是不看合唱总谱、随意性极强的即兴伴奏,是造成合唱音准的重要杀手,为什么要使用“杀手”这样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词汇,是因为指挥者及演唱者通过极大地努力,克服了以上列举的造成合唱中音准问题的多种原因后,而由不负责任的伴奏者将这一切努力付之东流,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解决的手段是:伴奏者一定要认真的演奏正谱,如果实在有困难或是没有正谱,那么,一定要参照合唱总谱的和弦来伴奏,千万不能随意演奏出与作品和声不相符的声音,只有抱着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做好伴奏工作,才能确保合唱的音准。
十、 因指挥造成的音准问题
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是合唱实践活动的执行官,指挥所应有的音乐文化修养及良好的合唱用声意识,以及指挥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是搞好合唱活动的重要因素。由指挥不当所导致的合唱音准问题不在少数。
主要表为:
1、指挥者激情过度、动作过大或过于夸张,超越了音乐作品本身应有的艺术尺度,造成演唱者集体跟风,致使合唱时声音失控、音准冒高。
解决的手段是:作为合唱团领军人物的指挥者来说,一定要在充满激情的同时,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绝对不可以现场任意发挥,华众取宠,要用准确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提示合唱团员,认真对待每一个乐句。合唱艺术不是竞技体育,要坚决杜绝所谓“超水平”发挥,因为它与我们排练时的艺术处理是不相吻合的、演唱者的情绪和声音是失控的、它的直接危害就在于它加大了出现音准问题的风险指数。国内的许多合唱赛事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超水平”发挥的团队往往没有取得太好的成绩,甚而需要评委做耐心的解释工作,殊不知竟是指挥者惹的祸。
2、与前者相反,指挥者的懒散懈怠及漫不经心,是导致合唱音准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的手段是:指挥者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练及演出中去,要充满自信,用自己的热情和理智及准确的肢体语言、生动的面部表情和充分的内心感受,去感染和调动每一个演唱者。对于指挥者来说,激情、理智是一把双刃剑,它们之间相得益彰,把握好了事半功倍,把握不好功亏一篑。
【合唱音准训练的意义和方法】相关文章:
少儿合唱和声音准训练方法04-12
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04-24
合唱中出现的音准及节奏问题的解决方法10-25
合唱训练的手段与方法08-03
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12-09
关于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09-15
基本的合唱训练方法12-12
声合唱的训练基本方法04-08
童声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