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声区训练的方法

时间:2022-03-30 15:10:05 声乐教程 我要投稿

换声区训练的方法

  在男女声的四个声部中,换声现象表现比较普遍和明显的是两个女声声部,其次是男高音声部 ,那么换声区怎么训练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换声区训练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采用以真声为主,混入适当假声的训练方法。

  在中声区的训练中,特别是在由低到高排列有序的产生换声现象的一组音上,发声时一定要注重有真声的存在。首先要找到喉头正确的位置,同时要保持稳定在这个位置上。第二要找到气息支持的感觉,也就是要找到腰和小腹在发声时如何正确用力的感觉。例如女高音在音阶练习中,当音高上行到f1和#f1时喉头要有轻微向下的感觉,其目的是有意识的拉紧声带、增加声门的闭合,加大挡气的感觉。同时也相应适度地增加小腹和腰部的力量,增加气息的支持。并且尽量保持舌根的低位,适当的提起软腭,开始混入少量的假声。这里要求舌根降低和喉头略微向下,都是为了训练声带肌、环甲肌和环杓肌组积极主动。非常协调一致的配合能力。要自如地完成这个练习过程,从思想上讲应该是有意识的自觉过程。当音高上行到g1、ba1时,除继续按上述的要求做以外,要逐渐增加假声,同时开始减少一些真声,当音高继续上行到a1、bb1时,所增加的假声的成分和减少的真声的成分,都要比g1、ba1时多一些。这样逐渐轻微的调整练习一直进行下去,当音高上行到b1、c2时就能比较顺利的通过了。再继续上行到be2、e2时,要为了过渡到高声就必须混入更多的假声,同时也要进一步减少真声。在上述的这个训练这程中,一定注意保持舌面平凹,软腭上提,舌根的位置要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喉头稳定。而只有喉头稳定并有向下的感觉,才能保证声门紧闭。也才能使产带拉紧达到高音变化时所需要的张力,发生时才不会出现声音空虚无力的换声现象。如果喉头不稳定,随着音高的上行而上移,这样必将导致声带张力不够,达不到音高的要求,则.必然会出现虚空的声音。在练习下行音阶时,把上述的这个过程反过来进行练习,也就是随着音高下行逐渐减少假声的成分,与此同时要逐渐增加真声成分,到e1以下时,要逐渐转为更多的真声。这是换声区训练的方法之一,也就是从真声人手,以真为主逐渐混入假声的训练方法。

  (二)采用保持声音高位置的训练方法。

  在整个发声练习中,要努力做到始终保持有头腔共鸣,也就是一定要保持声音的高位安放,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人声音域的中低声区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失去高位安放,也就是高位置,中低声区的声音就会显得苍白而生硬失去光彩,在中声真假声混合的过程中,如果声音的位置不高,真假声的结合就不可能自如协调。在这里,头腔共鸣起到了溶合真假声的作用。要做到真声不完全真,假声不完全假,真声里有假声,假声里有真声,还必须做到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合理运用。在人声的三个声区中,口咽腔共鸣具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中声区,口咽腔共鸣起着主要作用,其次是头腔共鸣,再其次是胸腔共鸣,在低声区则主要是胸腔共鸣,其次是口咽腔共鸣,再其次是头腔共鸣。到高声区主要运用头腔共鸣,其次口咽腔共鸣,再其次是胸腔共鸣,在整个发声练习中,随着音高的变化,严格运用不断调整中的混合共鸣。特别是在中声区从f1到f2这个音区中要特别重视声音的高位安放,尤其是女高音更要注意在“a1、a1、bb1、b1这四个音上的高位安放,因为绝大部分的女高音歌唱时产生换声现象就在这四个音上,为了能使其顺利解决,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从f1开始混入假声的训练办法。同时,为了能保证真假声混合运用自如,我还特别强调必须做到有意识的保持声音高位置的要求,这样就保证了换声区过渡的完美,效果非常理想。

  (三)采用气息支持的训练方法。

  在整个换声区的训练过程中,气息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带振动的次数取决于声带本身的张力,以及声门下呼气的压力。前面所说的真假声的结合练习,就是为了训练声带肌、环甲肌以及环杓肌组的协调配合的能力,进而解决了声带张力和声门紧闭的问题。然而不解决呼气时声门下的压力问题,不解决气息的支持同样是不行的。因为要求假声必须是结实、明亮和有威力的假声,而不是虚的、弱的假声,只有这样才能和真声混为一体。因此要求气息的支持要积极有力,不僵而且适度。这就要求在换声区的练习中,必须找到腰和小腹用力的感觉,就是要找到呼气时,腰部要有保持扩张的感觉,小腹要有在保持的前提下,逐渐有力的回缩的感觉。以此来保证在发声时,声门下有足够的呼气压力。在训练中同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是在随着声音的高、低、长短而不断的调整变化中进行的。

  换声区

  歌唱者在自然声区以外转换至高音区时的一段声区。一般包括三个半音,其中第一个音称‘换声点’。换声区是鉴定声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怎样鉴定声部?怎样划分声部?

  声部的鉴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嗓音保健医生与声乐工作者的合作不断增进,对声部的鉴别更加准确。

  初学唱歌的人,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和喜欢来确定自己的声部,更不能认为唱得越高越好,或唱不了高音才唱低音是因为条件不好。这些都是对发声的原理不了解产生的错误想法。还有的人故意作出一种或尖或粗的声音来往某个声部上靠,也是不对的。

  对初学者来说建立一个自然的中声区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急于确认自己是那个声部,这个任务应由你的老师通过对你的不断训练和了解来帮助你确认。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所以对一个初学歌唱的学生,究竟属于什么声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鉴定声部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经验问题,大致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人体生理解剖的特点方面鉴别。就是请医生(有经验的喉科医生,最好是专门从事嗓音保健的医生)用喉镜或其他仪器,检查学生的声带长短、厚薄、色 泽。根据物理声响学的原理,琴弦粗而长发低音,细而短发高音,那么短而薄的声带发高音方便,长而厚的声带易发低音。

  根据国内资料是12毫米以下为短声 带,24毫米以上为长声带,15~16毫米为中声带,介于三者之间的为中短、中长声带。常见女高音声带最短,男低音声带最长。依次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 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色泽由瓷白色到粉红色、淡红色甚至有红色。

  二、声带的长短、厚薄、色彩虽能提供鉴别声部的依据,但也不绝对准确:例如长声带部分振动,短声带整体振动,究竟谁长谁短就很难说了,这是由习惯和方法 来决定的。因此我们还要从学生养成的审美情趣去分析,以确定声部。喜欢高音色彩的人易启动上部共鸣,发声方法就偏向高音,喜欢中音色彩的人易于用下部共鸣 歌唱,发声方法就趋向中音。这是由学生的审美习惯决定的,也叫声音观念。要更改他们的声部,就要先改造他们的声音观念,这是教学中很难的事情,在不影响大 局的前提下,要尊重学生的声部审美情趣,这样更利于教学。

  三、利用换声点、换声区的不同,也可作鉴定声部的依据。高音声部的自然音域到f2,从#f 2向上进入高声区,那么。f2就是换声点,无论男女高音一定在#f2以上换声。f2就是换声点。凡唱到f2以后换声的可确定为高声部。中声部不论男女,唱 到be2时还比较自然,再往上唱就需要换声,那么be2就是中声部的换声点,凡是这种现象可确定为中声部。

  鉴定声部的大致方法目前不外乎以上三种,其他要靠教师的经验而论。

【换声区训练的方法】相关文章:

女高音中声区的训练方法09-02

女高音必备的中声区训练方法12-09

男高音中声区换声技巧09-12

男高音怎么训练声区的“过渡”08-20

男高音有关中声区的训练方案08-21

女高音中声区要怎么训练12-03

女高音声区统一的方法11-25

女高音声区统一的方法和误区09-03

女中音的声区与中声区介绍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