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08 09:44:4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1

  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

  答

  (1)D

  (2)在酷热的五月仲夏傍晚时分,憩息茅亭中,只感到清幽的凉意阵阵拂来,又怎不感到痛快。再纵目远眺,那江中汀洲的白沙,那云烟缭绕的绿树,都映照在苍茫暮色里。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2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主要运用了何种写景手法?(4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景物:松下的茅亭、汀沙、云树(2分)

  写景手法:①由近及远 ②凉是触觉,苍苍是视觉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2.行人无限秋风思:出行在外的悲凉。(2分);隔水青山似故乡:对故乡的无限思念。(2分)

  阅读练习二: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⑴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第一首的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⑵同是写乡情归思,第二首诗与第一首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⑴感情的激动往往比理性思索更迅速,人受外物感染,不能自己,把隔水青山似故乡这一打动人心的发现在末句点出,更近情理,更耐人寻味。

  ⑵戴诗因景生情,表达含蓄蕴藉,李诗以景衬情,抒发浓烈乡思。

  参考译文: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赏析

  《题稚川山水》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题咏山水的诗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山水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稚川,所在不详。从诗中描绘的境界看,像是江南山水之乡。戴叔伦曾先后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当过县令,诗中所咏山水,或在两地中某一处。

  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时值仲夏,天气已开始有些暖热,而苍松覆盖下的茅亭却依然凉意袭人,为览眺这一带的山水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场所。从下文行人之语推测,诗人大概是行旅路经此地,在茅亭歇脚。这就更给这次览眺增添一份不期而遇的欣喜。

  次句汀沙云树晚苍苍,是茅亭眺望所见的中景和远景。近处有江流,对岸有白沙覆盖的汀洲,再远一点,便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时近傍晚,汀沙云树渐渐融入暮霭,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的色调。这两句以茅亭为中心,勾勒出一幅有山有水,有风景有人物(诗人自己就在画中)的稚川山水画。晚字暗引出下文的乡思,笔法浑然无迹。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秋风思用西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蓴羹、鲈鱼脍,遂命驾归江东的典故,借指乡思,与上文五月实写的季节并不矛盾。两句是说,自己这个奔驰道途的客子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现在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那座朝夕相伴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戴叔伦是润州金坛人,其地有山有水。江南山水有共同特点,在客处旅途乡思无限的情况下,忽见隔水青山似故乡,恰似他乡遇故知,其不期而遇的欢喜和亲切感,自不待言。而深究其里,所谓似,也只是差似而已。正因为怀着无限秋风思,遂不觉移情于景,感到对岸青山似曾相识,而觉其似故乡了。而一旦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又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总之,末句所抒写的虽只是瞬间的感觉和联想,却既有似曾相识的.神往,又含不期而遇的欣喜,甚至还有虽似故乡而终非故土的喟叹。感情内涵相当复杂。

  如果说,前两句堪称诗中有画,那么后两句却是画笔所不能到的诗的意境。画面上可以出现行人遥望隔水青山的形象,但却画不出行人心中的无限秋风思,更无法画出怀着无限乡思的行人面对隔水青山时所引起的联想和复杂微妙的思绪。

  山水画之所以不能代替山水诗,就在于它缺乏抒情的直接性。这首题咏山水的诗之所以成为诗而非画,正在于三、四句融铸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其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3

  题稚川山水

  [唐]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①,隔水青山似故乡。

  新凉

  [宋]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①秋风思:晋人张翰被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家乡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

  1.两首诗都描写诗人“凉”的心境,在运用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点?(6分)

  2.两首诗的三四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共同点:“凉”是心理感受,两首诗都通过视觉形象,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以渲染凉爽的气氛。(2分)

  不同点:①戴诗写诗人五月暑天向晚憩息于“松下茅亭”,那江中汀洲,与云齐平的树木,色调苍苍,为后文做铺垫;徐诗描写水满秧齐、水清叶绿,凉意自然而生。(2分)②戴诗用典,含蓄表达“凉”的`深层原因;徐诗运用比拟手法,写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地啼鸣,突出清凉的怡人。(2分)

  2.戴诗表达了诗人在宦游途中的思归乡情。羁旅途中的游子本就怀有无限,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竞有些像故乡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之情。(3分)徐诗诗人借黄莺来表达白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2分)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经典阅读题及答案12-29

阅读题和答案12-28

化石的阅读题及答案02-23

红叶的阅读题与答案10-16

阅读题《雨后》及答案03-03

《摆渡》的阅读题及答案12-29

《冬月》阅读题及答案10-25

囚歌的阅读题答案03-24

《匆匆》阅读题及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