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1-02-15 16:17:4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生查的阅读答案

  辛弃疾

生查的阅读答案

  青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 融溶亲密 ,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分)

  【答案】

  1.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 偃蹇 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2.青山感念岁暮天寒 劝我溪边住 ,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 听读《离骚》去 ,更是视 我 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形象的题目,这是一个人物形象,要使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还要点明形象的意义,即寄托的思想情感,可以结合歌注释对作者的介绍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上阕前两句写出词人对青山一片痴情, 偃蹇 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是词人想象 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后两句是些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全此人到常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 寒 即指自然界也指政治上的寒。下片开篇写山中明月,结尾两句写词人身只影单,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进而把握词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D级。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抒情方式的题目,题干中已经有明确的提示,在这首词中 物与我、景与情 融溶亲密 ,让我们结合词意具体分析,首先要交代全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这是一幅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途欢。清楚这些,再知人论世,关注词人写作背景,进而很容易弄清楚本词的抒情方式,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来源栏目: 本文链接: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运用了什么手法?(5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1.描写了一幅浑茫开阔的沧江烟雨送别图。(2分)手法:①融情于景。前两句写了一幅烟雨迷蒙的画面,把景色和心情都涂上一层黯淡的色彩,仿佛天地间都充塞着茫无别际的离愁别恨。②移情于物(衬托、拟人)。词人采用 移情于物 的手法,出人意料地把双橹摇动时连续而又低沉的鸦轧声当作触媒,产生 荒诞 而又入情的设想。双橹本是无情之物,此时却也像懂得人的心意,以物语言已情,越发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孤寂与痛苦。(两种手法只需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3分。)

  2.本诗塑造了一个痴情而被弃的怨妇形象。(1分)上片前两句运用 径 字,写出浪子不顾气候恶劣,雨急浪险,径直离开,并以双橹仿佛在出声告别衬托人的无情离开,渲染了悲凉的气氛。(2分)下片写出弃妇无奈的牵挂与谴责, 挥金 与 望夫石 的典故,对比鲜明,令人感叹一方无行、一方坚贞,一方薄幸、一方痴情。最后以反诘的形式委婉地谴责负心汉,以家中还有刚刚能够扶着床沿走路的三岁女儿来进行劝喻,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3分)

  创作背景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新党变法的许多成果毁于一旦;对外又恢复了岁纳银绢、委屈求和的旧局面,以致西夏骚扰日重。面对这种情况,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感情充沛、题材重大、在北宋词中不多见的、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豪放名作。

  赏析:

  《生查子 陌上郎》是由宋代贺铸所作,运用将物拟人、以物喻言以情的手法,以 橹语 谴责、批判了玩弄女性的负心之徒,对于被侮辱、遭损害的不幸女子予以深切同情。此词是运用将物拟人、以物喻言以情手法的代表。

  起首两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沧江烟雨送别图。在一派烟雨之中,那艘轻捷的船儿离开渡口,径直地渡过沧江,消失在迷茫的远方。这里,词人没有直接去写送者和行者,更没有直接去写送者的悲恸和行者的决绝,而只以津、舟、江、雨所组成的浑茫开阔的图画把二者都包容在其中。词人在 度 之前加一 径 字,大有深意,尤言即使是妻悲女啼,情意绵婉;即使是气候恶劣,雨急浪险,船还是一点也不犹豫,一点也不留恋地径直而去。

  以下两句,词人采用 移情于物 的手法,出人意料地把双橹(即橹)摇动时连续而又低沉的鸦轧声当作触媒,产生 荒诞 而又入情的设想。连这本无生命,本无感情的 双橹 。过片为 橹 人语 之内容,实际上也就是词人的内心独白 。前两句用典 ,以对偶句出之。刘向《列女传》:鲁人秋胡外出作官,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悦之,以金引诱,遭妇坚拒,回家后始知为其妻。这里借秋胡以指那些用情不专、二三其德的男了。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五《太平州 当涂县》载: 望夫山,在县西四十七里。昔人往楚,累岁不还 ,其妻登此山望失,乃化为石。 这里指纯朴坚贞、忠于爱情的妻子。这两个各自独立完整的故事 ,现在被词人借双橹之 口 把二者并列在一起,顿时就产生极为强烈的效果 :一方无行,一方痴情;一方薄幸,一方坚贞。最后两句,以反诘的形式诚挚委婉地劝慰负心汉,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词人在 何物系君心 这一问之中,已经包含了对负心丈夫的谴责。接着,又以家中还有刚刚能够扶着床沿走路的三岁女儿来进行再一次的劝喻,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生查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回想铁生的阅读答案10-29

改变一生的闪念的阅读答案03-20

李木生《青檀》阅读练习及答案12-24

《轻放》的阅读答案01-04

《巨变》的阅读答案01-04

英雄的阅读答案12-27

《花脸》的阅读答案12-14

《西村》的阅读答案12-14

挑战的阅读答案12-13

《超人》的阅读答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