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琴诗的阅读答案
1. 若 在古汉语里的解释有:A. 好像;B.如果;C.你。
在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一句中应选( )。
这句诗的意思是
2. 何 在古汉语里的解释有:A.什么;B.哪里;C.为什么。
在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一句中应选( )。
这句诗的意思是
3.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 ,你可以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给他一个回答吗?
参考答案:
1.B 意思是:如果说琴自己可以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声音呢?
2 C 如果说声音在手指头上,那为什么不直接听从你的指头上发出的声音呢?
3 琴是如何发声的?
琴音是人用手指弹奏琴时才会发出的声音,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弹奏是发出琴音的手段。缺少基础和手段的话就无法发出琴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翻译:
如果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来自谈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听呢?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而典型的理趣诗和禅理诗。
从哲理方面来说,美妙的琴声既来自于琴,也来自与演奏者精妙绝伦的弹奏技巧,是琴与演奏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缺一。美妙的琴声是琴与手指的主客观的高度民主统一,没有琴的客观存在,就不会有美妙的琴声;没有弹琴者对音乐的精通与演奏技艺的高超,没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充分发挥,同样也不会有精美的音乐出现。诗人以琴为喻,说明了一切高超艺术的产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 有 ;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 无 ;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 有 。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身来,这又是 无 。正是这种 无中生有 、 有来自无 、 有无相生 、 有无结合 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 有 与 无 结合、 有 无 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 有 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 有 必依赖 无 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这首诗给我们以启示:不论是谁,要想事业上干出一番业绩来,除了客观上要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外,还需要自己在主观上的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可能创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
【琴诗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诗三百与孔子删诗》阅读题及答案10-25
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可爱的诗境10-15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阅读答案10-29
杜牧《江南春》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10-30
带拼音版山中杂诗吴均原文及阅读答案10-11
《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10-18
徐志摩《再别康桥》初中现代诗阅读题及答案02-08
《关于阅读革命》阅读答案10-24
看戏阅读答案11-26
伏尔泰阅读答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