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节选文言文《黄梦升墓志铭》阅读附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选文言文《黄梦升墓志铭》阅读附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文。(16分)
①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宁。黄氏世为江南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意气自豪。
②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
③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④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其意气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
⑤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⑥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藏。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
(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有删减)
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1)乐以家赀赈乡里 (2)心已独奇梦升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尤以文章意气自豪。(本文)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B.常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本文)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乃肯出其文。(本文) 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章未衰也。(本文)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非世之人不我知,我羞道于世人也。
(2)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
4.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 (2分)
5.概括作者三次为梦升而悲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2分)(1)救济(2)以为奇 (每空1分)
2.(3分)D
3.(6分)(1)不是世人不了解我,而是我为向世人说明自己感到羞愧。(宾语前置、介短后置、羞)(3分)
(2)梦升向来刚烈,不随便附和,倚仗他具备的才能,常常闷闷不乐无处施展。(素、苟合、负)(3分)
4.(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梦升高度赞扬子庠的文章雄阔奔放(有气势,有震撼力)的特点。
5.(3分)第一次悲叹梦升虽然不得志但少年时候的意气风发尚存;第二次悲叹梦升虽然志向屡次受阻扰但文章还没有衰退;第三次悲叹梦升虽有这样的才能但却无处施展,郁郁而终,作者又不知是谁的过错。
鉴赏
《黄梦升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用来记录黄梦升的生平事迹和家族渊源。该墓志铭以清晰的文字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唐代士族家庭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荣誉。
首先,该墓志铭在文字表述上注重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黄梦升的形象。例如,杜甫在描写黄梦升时,用“性行敦敏,器量弘博”等词语来描述他的品性和才能,而在描写他的家族时,则用“累世为学”来表现他们的文化传承。
其次,该墓志铭注重历史渊源的追溯,通过家族的渊源和传承来突出黄梦升的家族地位和家族荣誉。例如,杜甫在描写黄梦升家族时,用“累世为学”、“族望之士”等词语来强调家族的文化底蕴和荣誉。
最后,该墓志铭在表达家族情感和对黄梦升的怀念时,充满感性和真情实感。例如,杜甫在墓志铭中用“梦升,其人也?有之,如其言;其言也,如其人也。”等词语来表达他对黄梦升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黄梦升墓志铭》以其清晰的文字和生动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唐代士族家庭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荣誉,表达了作者对黄梦升的怀念和惋惜之情,是一篇值得深入品味的文学佳作。
【节选文言文《黄梦升墓志铭》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老山界》节选阅读理解附答案03-09
看戏节选阅读答案12-15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03-21
《李绂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03-31
精选月迹节选阅读答案09-09
《英雄》阅读附答案04-11
《核舟记》和《黄履庄传》阅读附答案解析03-29
《白杨礼赞》阅读练习及答案(节选)11-04
《猫》阅读练习附答案11-11
《狼》阅读题附答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