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11-08 12:35:35 欧敏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2024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峥嵘/诤言 国粹/憔悴 殷实/殷红

  B、诅咒/狙击 栖息/蹊径 艾草/怨艾

  C、渎职/文牍 呈现/承受 供给/提供

  D、飞镖/剽悍 紧张/谨慎 角落/角色

  【答案解析】B(B、zǔ/jūqī/xīài/yìA、zhēnɡ/zhènɡcuìyīn/yān C、dúchénɡɡōnɡD、biāo/piāojǐnjiǎo/jué)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受“从众”心理影响,二是违反了被抓,处罚也轻,罚不当罪,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闯红灯在很多国家为人所不齿。“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但全民讨论并且对此忧心忡忡,也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A.调侃 B.罚不当罪 C.不齿 D.忧心忡忡

  【答案解析】B(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广州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之都,就要围绕会展业不断做深、做细、做实,通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丰富会展内涵,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B、在泰山脚下,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山东小吃和极具地域风情的舞蹈,登泰山,游孔祠,更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雄浑厚重。

  C、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D、包装和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可这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淖。

  【答案解析】D(A句式杂糅,“广州……内涵”是“专家认为”的宾语,又是“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的主语,删掉“专家认为”或“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B“品尝”与“舞蹈”搭配小当,应在“极具”前加上“欣赏”。C不合逻辑,应是“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前,“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后)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②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⑥“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A、①③④⑥②⑤B、①⑥②⑤③④C、④⑥①③②⑤D、④⑥③①②⑤

  【答案解析】C(这段义字讲的是读书在于书选得好,读得精,也就存在少读与多读的比较,①是总起.放在最前;⑥还是说读好书,应放在④后;③是对①的解说,因此须排在①后;②是说许多人渎书只为装点门面.⑤则紧接其后,指出这种读书态度不可取;③是对①中多读的进一步解读,故②和⑤须排在①③后。所以选C)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一瓢道人

  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人遂呼为一瓢道人。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又十余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道人栖古庙中。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为我召僧来礼忏。”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余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虽小巷间,无丕周遍!一市大惊!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日:“可覆我。”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遂覆而埋之。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余闻而大异焉。

  人又问日:“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淫且盗者,又不宜脱然生死。余大有疑,以问子。”余曰:“余与汝皆人也,乌能知之?夫济颠①之酒也,三车②之肉也,寒山、拾得③之垢也,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予与余何足以知之哉!”

  [注]①济颠:济公和尚。②三车:唐玄奘弟子,因出行总是一车装满美酒,一车装美女,一车装佛经,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为“三车和尚”。③寒山、拾得:唐朝两个著名的和尚,相传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化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倭寇方盛 盛:猖獗

  B、久乃厌之 厌:满足

  C、悉以自奉 奉:供养

  D、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 审:确实

  【答案解析】B(厌:厌倦)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遂呼为一瓢道人 为我召僧来礼忏

  B、饮食供侍,拟于王者 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

  C、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余大有疑,以问子

  D、遂覆而埋之 余闻而大异焉

  【答案解析】D(均为连词,表顺承;A动词,是/介词.替、给;B介词,与/介词,从;C连词,表因果/介词,拿、用)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一瓢道人“癫狂怪诞”的一组是(3分)

  ①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②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③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④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⑤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⑥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⑤⑥D、④⑤⑥

  【答案解析】D(①表明“不得志就参军”,不悖情理;③是指犯法后迫小得已,不能说是癫狂怪诞,③④⑤⑥均是癫狂怪诞之举)

  8.下列对原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瓢道人持一瓢云游浪迹,因而得名,一生遭遇曲折坎坷且又离奇,富有传奇色彩。

  B、一瓢道人曾浪游鄂岳,人海战倭,出没吴楚,卖酒淮扬,乞食湖湘,最终殁于澧州。

  C、一瓢道人狷狂放达却又学识博杂,行事怪僻,奇谈异论但又多言中,时人讶异惊叹。

  D、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三车和尚一样喜欢喝酒吃肉,癫狂难知,评论颇为不屑。

  【答案解析】D(通过最后一段可知,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二车道人都足凡人难以理解的人,非天眼莫能知.就如古代诸佛和高僧)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3分)

  (2)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4分)

  (3)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3分)

  【答案解析】(1)随口作诗,却有奇语,人们慢慢敬重他。

  (2)即使小巷间,没有不走遍的,一一市百姓非常吃惊。

  (3)古代的这些佛,本来就有隐藏在猪狗之中的.何况是人?

  参考译文:一瓢道人,不知道他的名姓,曾经手持一个瓢在湖北湖南一带浪迹游荡.于是人们就称呼池为一瓢道人。道人少年读书不得志,弃学出走,跑到海上参军。当时倭寇正猖獗,道人拳脚勇气非同一般,从一个小校立大功,慢慢升至裨将。后来违犯法律害怕被杀。隐匿在群盗中。出没吴楚之间,很久之后厌倦了这种生活,用钱买了十多个歌舞妓,在淮扬卖酒,所获得的钱财,全部用采侍候自己,那些歌舞妓轮流伺候他。没有一天不是左拥右抱,喝酒吃肉,听丝竹音乐,饮食供奉,可比王者。又过了十多年,心里又厌弃了。偷偷离去.在湖湘间乞讨。后来又到了澧州。澧州百姓开始不认识他,一段时间之后,一瓢道人说话癫狂,但多说中,所赐医药也有效果。随口作诗,却有奇语,人们慢慢敬重他。赠送他好的衣服好的饮食。他都接受又丢弃.别人因为这样更加款待道人。

  道人睡古庙中。一天从炉灰里掏取一锭金子,交给庙祝说:“替我招来僧人来做忏悔。”忏悔完毕,买了一具棺木,自己坐进去,不盖,命令十多人抬到集市,双手打拱作揖,大叫说:“这一年来特别打扰诸位,贫道告别了。”即使小巷间,没有不走遍的,一市百姓非常吃惊。他再次回到届中,于是仰卧在棺材里命令众人说:“可以盖上我。”众人不敢盖,再看他,已经死了。于是盖上棺木并且埋葬了他。抬起棺木时特别轻,不像里面躺了人。我听说后对此感到很奇怪。

  有一个人叉问我说:“那些确实有道之人,不应该放纵并且偷盗;放纵并且偷盗之人,又不该超脱生死。我大有疑问,用这个问题问您。”我说:“我和你都是一样的人,怎么能够知道呢?济颠喜欢喝酒,三车道人喜欢吃肉,寒山、拾得身体污垢,如果不是天眼不能知晓。古代的这些佛。本来就有隐藏在猪狗之中的,何况是人?你和我怎么能够知道这些!”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3分)

  【答案解析】“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扣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3)不知江月待何人。白云一片去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山如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解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3)但见长江送流水青枫浦上不胜愁(4)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

  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2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自缢(yì) 伶俜(pīn) 编纂(zuǎn) 载(zǎi)笑载言

  B.契(qiè)阔 婀娜(nuó) 修茸(qì) 渐(jiàn)车帷裳

  C.诘(jié)问 诟(?n)厉 詈(lì)骂 不可遏(è)制

  D.解剖(pāo) 吐哺(pǔ) 煦(xū)暖 熠(yì)熠发光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锐智 禅让 厘定 原墙周庭 才华卓著

  B.发祥 国萃 遨翔 与世常辞 皇恩浩荡

  C.恬退 对现 逡巡 有目共堵 泰然自若

  D.社稷 鬻卖 嗜好 心悦诚服 鼎鼎大名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

  ③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 甄别 周游

  B.曲解 鉴别 漫游

  C.误解 鉴别 漫游

  D.曲解 甄别 周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

  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D.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6.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制作泡菜的原料多是些甘美多汁的蔬菜,虽然经过清洗,仍然难免有种种微生物混迹其间。其中有会使蔬菜霉烂变质的霉菌、****细菌;也有能使人致病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但是,经过泡菜坛加工后出坛检验,那些有害微生物竟出人意料地销声匿迹了。

  请不要以为这全仗盐水的杀菌作用。含盐量不足4%的菜卤,对多数微生物并没有什么威胁。真正的奥妙在于:泡菜坛里有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坛内生物种群间斗争的结果,那些有害生物被消灭了。

  当泡菜坛装满鲜菜,合上坛盖,一泓清水就把大气抱于坛外了。开始时,那些随着生菜混进坛内的微小移民似乎还满不在乎,仍旧按照各自的习性生活和增殖着。不过,用不了多久,生性需氧的微生物如霉菌之流便开始发觉形势不妙。坛内本来就没有多少空气,其中的氧气很快就差不多消耗尽了,而二氧化碳倒增加了不少,它反而会把剩下的一点儿空气硬挤出坛外。当氧气终于耗尽的时候,霉菌们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缺氧,对于厌氧的细菌来说,正是得其所哉。于是大肠杆菌家族就兴盛了好一阵子。它们的活动使得盐水变酸,而酸性环境反过来又会对它们产生抑制作用。这时,耐酸的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家族便逐渐崭露头角,在生存竞争中占了上风。它们是制造乳酸的专家,使盐水继续变酸,到乳酸浓度升到千分之八的时候,耐酸能力不强的大肠杆菌、****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等,就先后呜呼哀哉了。泡菜坛里从此成了乳酸菌统治的天下。

  蔬菜经过泡菜坛的洗礼,摄入适当的盐分,渗出过多的水分,微生物制造出味鲜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酸性缺氧的环境又使得维生素C得以保全……于是变成了集营养、卫生和美味于一身的泡菜,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食用价值。

  7.从全文看,霉菌和大肠杆菌生性上最大的区别是( )。

  A.霉菌会使蔬菜霉烂,大肠杆菌能使人致病

  B.霉菌活动性能差,大肠杆菌活动性能强

  C.霉菌需氧,大肠杆菌厌氧

  D.霉菌厌二氧化碳,大肠杆菌耐酸

  8.这篇短文五个自然段拟分成三个部分,正确的划分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9.从全文看,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泡菜原料进入泡菜坛里的微生物,既有对人体有害的,也有对人体有益的。

  ②泡菜坛内的特殊生态环境是坛内生物种群间半争的结果。

  ③泡菜坛盖的特殊功能在于,它的一泓清水把坛内与坛外的空气隔绝了。

  ④泡菜坛内的酸性缺氧环境是霉菌和大肠杆菌共同活动的结果。

  ⑤泡菜坛内乳酸菌的良好生存竞争环境是使人致病的大肠杆菌提供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10.如果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个标题是( )。

  A.泡菜坛的妙用

  B.泡菜坛里的生态学

  C.泡菜的制作过程

  D.泡菜制作小议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

  读 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

  答:

  1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

  老树:

  新树:

  1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8分)

  答:

  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6分)

  答:

  四、(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7题。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离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知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盏,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15.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6分)

  晏 子 长 不 满 六 尺 身 相 齐 国 名 显 诸 侯 令 者 妾 观 其 出 志 念 深 矣 常 有 以 自 下 者

  16.晏子解救犯了罪的石父,并带他一起回家,但石父很快就请求断绝交往。文中的一句话很能说明石父这样做的原因,这句话是 (不超过5个字)(4分)

  17.晏子是一个身高不满六尺的矮个子,却能三世显名于诸侯。从文中看,你认为晏子哪些地方值得人仰慕?(6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8.概括回答《饮酒》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画。(5分)

  19.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真意”的理解。(4分)

  五、作文(70分)

  21.在8月17日北京奥运会赛艇男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张国林、孙杰虽然仅仅名列第五,但两名小伙在最后500米冲刺阶段,从最后一句赶超第五名,直逼第四,最后仅以微弱距离落后的强大冲劲,使场内外所有的观众为之兴奋了一把。请就此事,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你的看法。(20分)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人说,成功不是瞬间的成果,而是积累的回报。请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50分)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C 2.D 3.A 4.A 5.A 6.A

  二、(12分,每小题3分)

  7.C 8.A 9.D 10.B

  三、(25分)

  11.说明自己难以与年轻人“赛力气”,而且为读树作铺垫,也与后文写人的世界,新人辈出等内容相呼应,自然地点出了主题。(意思对即可)

  12.老树:大度、宽容、缄默沉思、庄重成熟、老态龙钟

  新树:从容不迫,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

  13.太庙里老树、新树的和谐相们,形成一片怡人美景。由此悟出人的世界与树的世界一样,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现律之中,所以只要老者、青年能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祥和气氛就能日益浓烈,意思对即可。

  14.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人并非都能和谐相处,尤其是老人和青年之间。(意思对即可)第2问是开放性问答题,要求结合用意阐发个人看法,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四、(23分)

  15.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后观其出,志令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6.知己而无礼。

  17.以节俭力行重于齐,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用文中语句回答或文言语句回答均可。

  18.描写了归隐生活中的田园风光。

  19.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如果一个人挣脱了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他就能超然世外,物我浑然,心境与大自然融合,体会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得到了彻底的解脱,意思对即可,鼓励有个性的合理的答案。

  五、作文(70分)略。

  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鸟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鸟类资源可以造福生活在其活动范围内的人类和生态系统。迁徙鸟类是地球上最具流动性的生物类群之一,借助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鸟类极大地影响了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基于一年当中利用不同区域栖息地的需求,鸟类在距离遥远的不同生态系统间进行迁徙,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鸟类拥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可以快速、主动选择高质量且低风险的生活环境,因此鸟类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依据《湿地公约》当湿地承载的水鸟数量高于某一阈值时,就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一规定将水鸟和湿地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倡导了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的思想。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全球迁徙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水鸟数量下降尤为严重。

  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虽然淡水湿地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2%,但是储存了几乎所有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冰川和地下水除外),同时还支持了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和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全球已经丧失了50%以上的湿地。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了水鸟数量锐减,开展水鸟和湿地的监测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笔者团队绘制了水鸟全年利用湿地的热点图,从中可以看出,迁徙水鸟在年周期中长时间利用的湿地高度集中,开且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洪泛平原。过徙水鸟集中越冬和停歇的湿地面积之和不到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5%,却在非繁殖季节承载着亚洲20多个国家的水鸟。其中,长江中下游湿地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区域,鄱阳湖承载了长江湿地约30%~50%的鸟类,因此被列为亚洲最重要的湿地。

  湿地围垦和水坝建设等大型工程,会改变湿地的面积、地形地貌和涨落区面积等,对湿地功能和迁徙水鸟生存威胁很大。

  1978—2008年,中国湿地总面积下降了33%。围垦和修建大坝等人类活动是过去60年长江流域迁徙水鸟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195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1000多个湖泊消失。

  (摘编自曹垒、孟凡娟、赵青山《保护湿地,让水鸟不再“无家可归”》)

  材料二:

  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消失具有强烈影响,负“直接责任”,比如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等,其中过度开垦湿地是中国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自然演变对湿地的影响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是缓慢持久的,负“间接责任”。但是自然过程很难逆转,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弥补。

  以沿海湿地为例,有专业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1999年至2019年期间沿海湿地(潮汐沼泽,红树林和潮滩)损失达13700平方公里,新增加的沿海湿地面积为9700平方公里,最终20年间沿海湿地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这些变化中27%与转为农业用地等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还有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等,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自然驱动因素,如自然海岸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等。

  气候变化对湿地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全球变暖主要通过水源补给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陆面蒸散等环节的影响,间接影响湿地水位、面积等水文特征;区域性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会影响湿地蓄水量的季节性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滨海湿地带来极大冲击和变化,许多滩地、红树林和沼泽在海浪的不断水淹和冲蚀中逐渐消失。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是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可以有效吸收海浪的冲击力,降低海浪、风暴潮和海啸的强度,减轻极端天气对海岸带的破坏。但根据预测,到21世纪80年代,仅海平面上升就将使全球22%的盐沼和红树林丧失。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是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生物的生存也将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

  湿地退化将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因围垦、泥沙淤积和开垦,湿地、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蓄水、防洪能力下降,水资源紧缺和洪涝等问题加剧。

  湿地水质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河段和湖泊丧失使用功能,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湿地植被的破坏还将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生产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

  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据计算,泥炭地占地球表面积的3%,却储存着地球30%的碳,是全球森林总碳储量的两倍。当泥炭地沼泽森林和土壤被抽干、焚烧、开采和过度放牧,贮藏的碳就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进程。

  (摘编自中国气象数据《进退之间,湿地退化会带来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鸟类不仅能够影响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也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B.鸟类选择生活环境的能力出色,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事实上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

  C.沿海湿地曾在20年间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是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与湿地转为农业用地的结果。

  D.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消失导致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湿地退化的现实及其严重危害,都提出了如何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措施。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论据,如例证、统计数据、权威观点、比喻、引用等,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C.占地球表面仅1.2%的淡水湿地,能够支持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表明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D.材料二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湿地的重要作用及湿地退化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保护湿地,拯救濒危水鸟,已迫在眉睫”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每年春秋,多达246种、数百万只迁徙水鸟,途经我国滨海湿地。其中生存依赖我国滨海湿地的迁徙水鸟,有24种处于濒危状态,几乎是全球其他迁飞区上濒危水鸟种类的总和。

  B.农作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鸟类吃了带有毒性的化学物品,鸟蛋含钙量减少,繁殖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C.从2005年起,观鸟者发起了每月一次的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活动,该活动目前已涵盖25个地点,有500多名志愿者参与。

  D.据监测,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共有鸟类313种,常年在此停歇的水鸟超5万只,湿地现有的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80%为鸟类。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国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变化情况

  A.在2000年,图示四个省区除辽宁省的湿地面积相较1995年有所增加之外,其余三个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B.1990—2000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湿地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也在减少,且减少面积最多。

  C.湿地面积下降,与人类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活动有关,湿地退化将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

  D.黑龙江湿地面积减少迅速,使湿地植被遭到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湿地提供可再生资源的能力。

  5.湿地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概括。(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狩猎

  师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孟安卿确乎下了决心,决心不再见果园城了。试想他回来何干?看那座城头上的塔吗?尘土极深的街道吗?奸恶的脸吗?还是去看一去不回的河水?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你没良心。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的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①常常,她常常稳重的坐着,眉整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她显著的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她比母亲处治的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的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的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的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就是这个孟安卿,当他做孩子时,他在堤岸上奔跑着,额上出满了汗;再大一些,为偶然跟姨表妹发生口角,哀愁地坐在柳荫下望着河水吹笛……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②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③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不卖了。现在没有人做了。”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不,不认识。”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孟安卿毫不动弹的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他珍重的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④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讲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的时候就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开启他的“离乡”之旅,也为后文“还乡”张本。

  B.在这个专门争斤论两的城市,姨表妹被培养成了“生活能手”,这也是年轻的孟安卿离乡开始生活大狩猎的原因之一。

  C.“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的原因除了“青春”“雄心”,还因为他对故乡的情感淡漠。

  D.孟安卿在旅馆里拔白头发的细节,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明了他希望以良好的状态呈现在故乡人面前的心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描写人物笔触细腻,“顽固的小花骨朵般”的嘴唇,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个有性格有主见的少女形象。

  B.句子②通过孟安卿动作等细节的刻画揭示了他归乡时的迟疑心理,制造合理的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张力。

  C.句子③写卖纸烟的“熟人”,说明孟安卿并没有忘却故乡和故乡的人,和“熟人”忘了自己形成了对比。

  D.句子④“按月出租”意在暗示外出狩猎是另一种版本的“争斤论两”,他乡与故乡,孟安卿无处可逃。

  8.有评论说,孟安卿是理想的化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本文和《祝福》都有一个“归乡”模式,文章是怎样叙述这个“归乡”模式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亟贲、育①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动;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舞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住卑也。千钩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钩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椁,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选自《韩非子·功名》)【注】①贲、育:指孟贲、夏育,两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著名的大力士。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千钩得船则浮A锱铢B失船则沉C非千钩D轻锱铢E重也F有势之与无势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技能”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因”意思相同。

  B.“天下一力以共载之”中的“载”与“载笑载言”(《氓》)中的“载”意思相同。

  C.“虽疾无声”中的“疾”与成语“痛心疾首”中的“疾”意思不同。

  D.南面,即君位,古代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作“南面为王”“南面称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阐明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

  B.文章指出君主处在君位,要建立功业长享声名,需要拥有权势,并得到臣下的配合。

  C.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时画两种不同图形为例,来表明君主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

  D.“立功者”“亲近者”“成名者”“近者”“远者”若各存在一定的不足,会使君主“名不称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

  (2)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14.君主如何能使“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2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①

  辛弃疾

  书窗夜生白,城角晓增悲。

  未奏蔡州捷②,且歌梁苑诗。

  餐毡怀雁使,无酒羡羔儿。③

  农事勤忧国,明年喜可知。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罢官闲居带湖(今江西上饶)时。②蔡州捷:用唐将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叛事。梁苑诗:指文人宴集赏雪赋诗。③“餐毡”句:用苏武牧羊事。羔儿:美酒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句的“角”声,与姜夔《扬州慢》“清角吹寒”类似,都有以声衬情的作用。

  B.第二联“未奏”“且歌”对举,表达了诗人既然不受重用,不妨暂且逍遥的豁达。

  C.尾联由下雪联想到来年农业的丰收,既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也丰富了诗人的形象。

  D.这首诗虽以“咏雪”为题,但不以咏物写景取胜,而是重在山雪生发,言志抒怀。

  16.“餐毡怀雁使”一句借苏武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苏武传》的相关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善用叠字,如以“______”写渭水、樊川的浩荡,以“______”写宫女打开梳妆镜的情形。

  (2)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女子精心打扮去观灯的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

  (3)中国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请写出含有“龙”的古诗词“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快步行走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体育锻炼方式,它介于散步和跑步之间,不受年龄、性别、体力等方面的限制。步数多少并不完全决定运动效果,在与慢速行走 A ,每天快走约30分钟能够进一步降低罹患心脏病、癌症、痴呆症和死亡的风险。

  研究表明,①每天步行超过1万步并没有显示出额外的好处。②步数越多并不完全等同于健身效果越好。③如果想走路来健身锻炼,④那么除了步数以外,⑤行走时的运动强度也是衡量的重要标准。⑥比如起身倒杯水、丢个垃圾和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步数,实际上都属于“无效步数”,⑦因为人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的行走速度即运动强度往往是不达标的。⑧若是按照这种不达标的强度进行锻炼,⑨就算每天走到一万步,⑩也不会获得很好的运动。

  但专家提醒,如果走路过多过快,超过了身体可承受的范围,则容易造成损伤,也并不能提升锻炼效果。所以人们应按照个人的年龄和身体情况,适当安排 B 。如对青少年来说,每天1万步是保证生长发育的基本活动量;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万步。在速度上,中青年人群适合以快速行走提高心率,从而达到消耗多余热量的效果;老年人群则适合采用中低速行走。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______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一股透明的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______。

  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可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后,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凉的。

  在河边一个人待着,时间长了,就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会说“白花花的日头”了。原来它真的是白的!真的,世界只有呈现白的质地时,才能达到极度热烈的氛围,极度强烈的宁静。这种强烈,是人的眼睛、耳朵,以及最轻微的碰触都无力承受的。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阳光,只能把人照黑,但这样的太阳,却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为止……那种阳光,它的炽热是你经验中的现实感觉之外的炽热。河水是冰冷的,空气也凉幽幽的,只要是有阴影的地方就有寒气飕飕飕地______着……可是,那阳光却在这清凉的整个世界之上,______地强烈炽热着……更像是幻觉中的炽热。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偶尔 空空荡荡 蹿 不动声色

  B.偶尔 空空寂寂 蹿 无动于衷

  C.偶然 空空寂寂 钻 不动声色

  D.偶然 空空荡荡 钻 无动于衷

  21.文中多处使用了ABB的短语形式,如“白花花”“凉幽幽”,说说它们和“白”“凉”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才能达到极度热烈的氛围和强烈的宁静”,从语意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世间万物,皆有其道,观察与思考,便是领悟哲理的钥匙。

  也有人说:世间万物,皆有其时,强求不得,顺其自然。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2.C3.A4.D

  5.①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称之为“地球之肾”。

  6.C7.D

  8.①他是有理想的。他是一个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追寻理想中的新生活,他选择了离乡狩猎。②他是理想化人格的化身。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中的生活是没有算计、没有斤斤计较、没有庸俗世故的,然而对生活的城市喜欢算计而不满,害怕自己喜欢的人变成一个争斤论两的庸俗世故之人,现实生活和理想的差距也使他选择了离乡。

  9.①本文以孟安卿的“离乡、归来、再次远离”为线索(或“归乡”模式为孟安卿的“离乡、归来、再次远离”),体现了孟安卿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索。②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运用全知视角,描绘了孟安卿的心路历程。突出了他既无法在城市找到心灵归宿,也无法回归故乡的精神困境。③回忆与现实交织,“记忆中”和“还乡后”的对比写出了果园城的变与不变,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照与思考。

  10.ACF11.B12.C

  13.(1)所以掌握了天时,不努力庄稼也会自行生长:获得了人心,就算不督促民众也会自我勉励。

  (2)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

  14.①处于君位,又权势;②得到臣下的配合。

  参考译文:

  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一是天时,二是人心,三是技能,四是势位。不顺应天时,即使十个尧也不能使冬天里结出一个穗子:违背人心,即使是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不能逼迫人使出全部的力气。所以掌握了天时,不努力庄稼也会自行生长;获得了人心,就算不督促民众也会自我勉励;依靠技能,就算你不着急也会很快成功;有了威势和地位,即使你不追求也会建立功名。事情就像水自然向下流,就像船浮在水面上。遵守自然的规律,推行畅通无阻的法令,所以叫做英明的君主。

  只有才能没有势位,即使是贤德的人也不能制服无德无才的人。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上,那么它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涧,不是木材长高了,是它处的地位很高。夏桀做了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他的德才好,是他的权势重: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西轻,很轻的东西重,而是因为有船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所以短的东西因为地位高而俯视千仞,无德无才的人因为权势可以控制贤德的人。君主,全天下的人合力来拥戴他,所以地位巩固;大众同心且共同拥立他,所以他尊贵。臣子坚守自己的所长,尽自己的所能,因此叫做忠。以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臣,那么君主就可以长久安乐地生活,而功名也可建立。名和实相互依赖而形成,形和影相互对应而出现,所以臣子和君主目标一致而使命不同。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他,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拍打,虽然迅疾却没有响声。人臣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形,左手画方形,不能同时画成两种图形。所以说: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君主就好比鼓槌,臣子就好比鼓,技能就好比车子,政事就好比马。因此人有多余的力量就容易响应君主的号召,而有了超人的技能就容易办成事。想为君主立功的人力量不够,和君主亲近的人诚信不够,要拥戴君主成名的人没有权势,贴身的人不贴心,而关系远的人不来结交,那么君主的名声和实际就不相符了。圣明的人的道德如同尧、舜,而行为如同伯夷,但他的地位不被世人所拥戴,就不能立功,也不能成名。所以古代能功成名就的人,大家都来帮他出力,贴身的人用真心来和他结交,关系远的人用好名声来称誉他,地位尊贵的人用权势来拥戴他。像这样的话,那么像泰山一样的丰功伟绩就会长期树立在国家之中,像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辉名声就会永久地著于天地之间。这就是尧处在君位上能够保住名声,舜处在臣位上能够做出功绩的原因。

  15.B

  16.①“餐毡”写苏武在匈奴嚼雪吞毡毛的经历,暗含诗人不会因处境艰难而屈服的顽强斗志:

  ②“雁使”写汉朝以大雁传书为由,最终接苏武回国之事,表达了诗人重回朝廷效力的渴望:

  ③诗句借苏武困守北海、持节不失类比诗人闲居带湖、心忧国事,表达了诗人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17.二川溶溶 明星荧荧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易错字:“溶”“荧”“殷”。

  18.A:步数相同的情况下 B:行走锻炼的步数和速度(步数和速度)

  19.(1)第③句,“走路”修改为“通过走路”(2)第⑥句,“和”修改为“等”(3)第⑩句,“运动”后加“效果” 20.B

  21.①“白花花”指白得晃眼,令人眼花,突出白的程度:“白”仅指颜色本身而不表示程度;

  ②“凉幽幽”指清凉,并有幽深脚暗之意,复合了清凉和幽暗两个意思,语意更为丰富:而“凉”仅指触感上的清冷,而无“幽暗”之意。

  22.①原句用了两次“极度”,形成两个短句,句式工整,有节奏感,读起来更有气势(或“更有冲击感”):

  ②原句强调夏日里独在河边时,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

  23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语文安徽卷真题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福建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0-26

2016高考语文湖北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甘肃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青海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西藏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宁夏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广西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河南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

2016高考语文河北卷真题试题及答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