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通用28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通用2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
与其说我想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不如说我想成为他笔下桃花园中的一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庄稼为伴,以农具为友,在天地间广阔的大地上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像陶渊明一样读书,不必刻意对所读内容追根究底,只求能够从中得到乐趣,做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那种飘逸于行文流水中,洒脱于窈窕文章间,真正地感悟人生的真谛,然后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人生,让心中的郁结在纸上化解,幻化成一幅绚丽的画卷留于后人。
像陶渊明一样爱花,我不爱菊花之隐逸,独爱白梅之冷傲。“风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如一夜清香发,散做乾坤万里春。”不喜与人争名夺利,不喜向人阿谀奉承,那么就在万物沉睡的寒冬中开放,与冰清玉洁的雪花为伴,欣赏雪花飘逸动人的舞步,再送上自己的缕缕芬芳,把冬天装扮的胜过春潮。爱白梅,爱她的不竞不争,爱她的清幽雅秀,更爱她的高洁品性……
像陶渊明一样劳动,也许我在种地方便不如渊明,也许我的地里是“草盛豆苗稀”,但我并不担心。因为有淳朴善良的农人做友,他们定会热情地指导我,耐心地讲解如何播种、如何插秧、何时除虫;定会细心地嘱咐我何时灌溉能够丰产,怎样侍弄庄稼能够丰收。渊明眼中的农人都是勤劳、善良的,绝不像飞扬跋扈,仗势欺人的官场小人。我想当我在收获自己辛勤劳动的丰硕果实时,那种欣喜不亚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劳动,让渊明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必会让我悟到人生的禅意。
像渊明一样有一间自己的小窝,房前有花有草,在篱笆旁架起一棵葡萄藤,与鸿儒在藤下把酒言欢,与友人在月下低吟浅唱……像渊明那样生活,把理想付诸行动,收获白梅的那一缕芬芳。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
我不痴迷于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然而我希望能有他的那份洒脱释然;我不痴想着有他那般文采飞扬,然而我希望同他一样,虽活得艰辛却又快乐。
巍巍匡庐之畔,滚滚长江之滨,一位大文豪曾向我们款款走来,他,就是晋朝的陶渊明,田园诗的鼻祖,浔阳的骄傲,柴桑的辉煌。虽然家道清贫,但面对高官厚禄,他仍坚定地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这,就是他的骨气凛然,满腔正义。
也不知他的清高孤傲,毁了他的仕途,终究是好是坏,是福是祸。可我仍记得,是他,曾几何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又是他,顺着渔人的脚步,轻轻追寻着桃花源,那落英缤纷、怡然自乐……
哦!我要像陱渊明那样生活!
初三的学习确实很苦。跑操总得筋疲力尽,大汗淋漓;课程繁密冗杂而作业又堆积如山,周考月考接踵而至;教室里瞬间紧张,凝重了许多。昏昏欲睡地,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只有在挑灯夜战或独步湖畔时,才稍微被冷风吹回了知觉。
这样的生活,我喜欢吗?我想给出坚定的回答来,却又似乎真的是爱恨交加。我不喜欢写作业,不愿意跑操,不热心考试。然而我知道,面对未知的前方,任重而道远,非若是,则前途无量!我又知道,青春正是用来努力学习、开发脑力的,这是应该的且是最美好的,那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
坐在灯下,无意地抽出语文书,漫无目的地翻着,却又一次见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哦,想必陶渊明独处院内,眺望群山,一定有过什么感悟吧?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同理想的追寻。妻子早已离他而去,儿子都天生的愚钝,每天还要同百姓们一样耕耘,可这生活的艰辛与重荷,却又如何能绽放出如此朴实又绚烂的诗话?
我终于清醒了。人活着,就要有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性格,有乐观的心态,有艰苦的奋斗。美好的生活,就是让自己的精神、思想丰富起来。
我踱步阳台,揭开窗帘,轻轻推开窗户。那儿,星星在漆黑的夜幕中时隐时现,如在微风中蜡烛的火苗。又恰似明亮的眼睛,智者狡黠而深邃的目光。
我对着夜空,露出天真的微笑。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构造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也构造了每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每个人都渴望遇见桃花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我就曾遇见过属于我自己的桃花源。那是在去年九月,夏天已走到尽头,天高气爽,我和爸爸去登凤岭的时候,山重水复之间,峰回路转,我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落。山间略为平坦的谷地上坐落着几处农舍,一块稻田,不远处的小丘挡住了我远眺的视线,在明媚而不灼热的阳光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光与影的美丽画卷。这便是桃花源么?
下了山以后,我才明白这并不是桃花源,科技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去何处找那桃花源?或许桃花源并不存在于这世上,而是在每个向往桃花源的人心里。《桃花源记》末尾那个好游山泽、欣然规往的刘子骥,其实他要寻觅的桃花源,就在他心里。
但与其说是去找桃花源,不如说是去找寻那份内心的安逸与淡然。难道那些隐士们追求的只是那清幽的山水吗?不,就像陶渊明笔下所写的五 柳 先生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于是那些高士们就只好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寄情山水,流连于书画了。
但现在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再要食薇采莲地去当个隐士简直就是个笑话。人总是希望过上好的生活,比如五 柳 先生要是天天都有酒喝,岂不美哉?况且所谓“小隐隐于山野,大隐隐于市朝”,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陶渊明也不例外。所以我只是希望,在这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能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拥有那份内心的淡泊与安逸。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4
看着门前的青山发呆,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副优美的画面:在一片菊花地里。一位叔叔正在赏花,他,就是我最羡慕的先辈——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普通的诗词。却写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在秋天,菊花随处可见,他们随风而舞,好似嘻戏娇莺,犹如窈窕淑女。美;真的很美。
山高路远,采菊东篱下,是我期盼的地方;悠然见南山,是我渴望的场景。陶渊明。是我心中的偶像。
如果有可能,我多么想像他一样,淡薄一切名利,抛除一切杂质,去寻找生活中的情趣。但是不能,我还是个学生,我还要学习,我还要成长。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的精神,更是为官之道,就像那句话一样:做官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挺拔而坚韧。
我羡慕陶渊明的生活,与青山做伴,与菊花为友。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爱屋及乌,因为喜欢陶渊明,所以也很喜欢菊花,秋天一到,马路边;公路旁,处处都是他的美丽倩影,风儿吹来,丝丝菊瓣轻轻摇摆,伴随着淡淡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它的精神。在生机勃勃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它,却无动于衷,只是静静的等待,夏天,荷花亭亭玉立,它,却依然枯枝散叶。秋天。百花凋零。它,却黯然开放。傲雪霖霜,独留一片美丽。
回顾历史长河,陶渊明不就是这朵菊花吗?充满正义,却惨遭迫害,犹如菊花未开时,人们将他当成杂草,随意拔除。后来他退隐山林。虽算不上荣华富贵,但也还算悠闲自得。如同菊花盛开,受人赏识。
我羡慕陶渊明,羡慕他悠闲自得的生活,羡慕他怡然自得心情。我羡慕他得一切。因为他的生活令我向往,因为他的精神使我崇拜。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5
纵观历史长河,人的一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需受世俗左右。像陶渊明一样生活,让自己的灵魂做主。
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去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然自若。他去寻自己的桃花源,那远离外界纷纷战乱的地方,享受自然带来的静谧与美好,让心沉淀下来,让精神自由地驰聘于无际的天空,让宁静过滤烦忧,让寂静筛去欲望,在田园中,让心灵得到洗礼和涤荡,让麻木的灵魂变的轻灵。如果像陶渊明一样生活,那自然便可以做到心无外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云卷云舒。过着淡淡的闲情逸致生活。
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去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心如止水。他保持自己的本性,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追逐纸醉金迷的成功,不沉醉于功利纷争的世俗,安于贫贱,与世无争。说到底,他获得那独属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不是金钱与权力,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安适与宁静。“富贵如指间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轻凉。”形容的便是陶渊明的生活罢。如果像陶渊明一样生活,远离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无意中就能发现真的自我。
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去体会“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铁骨铮铮。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热爱远离城嚣的田园,厌恶黑暗腐败的官场。这种精神让他最终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获得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东西啊!陶渊明的言行举止就像一滴水,折射出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如果像陶渊明一样生活,把生命灌注到自己所抱有热情的事物中,坚守信念,日后必将事半功倍,硕果累累。
所以啊,去过像陶渊明一样的生活吧——任它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明月。不就是那句:“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宁静,在浓郁中,默念一份平淡,正如花开花落的悠闲,正如春去冬来的自然。”简简单单,最幸福的价值观。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6
如果可以,我想和陶渊明生活在一起。
那会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屋旁一盆盆菊花又灿然开放,背后的山是一片片枫叶的红和银杏的黄。在不知谁家的鸡高鸣三声后,我迎着晨光迈出屋门,陶潜已在那侍弄他的花草了。虽不是名贵的牡丹,也不是娇嫩的百合,但这馥郁的黄到给这淡凉的秋平添了些许生机。已是立了秋,早起难免微凉。他着一身月白色长袍,袖间还有一个不太显眼的补丁。见我,微笑问我想吃什么,我说都可。他便从旁边田垄中摘了些青菜,鲜翠晶莹,还有一滴羞于见人的秋露刚从它身上钻进菜心。早饭很简单,没有精致的三盘五碟,却让人感觉平淡又温暖。
我陪他到南山下去,那有一块空地,他戏称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地里荒芜但并不衰败,他拿着镰刀除草,我就抱了一竹简在树下看。偶尔抬眼,瞥见他满足的微笑。或许是因为曾在官场任职,抑或是书卷气太浓郁,只一眼便觉得他与其他农民都不一样,即使是下田务农,也没有那种烟火气息。他除好草,走到我身边坐下,回忆起往日时光,不禁感慨,吟诵起今日新作。他声音字正腔圆,诗也是淡淡的不加修饰,虽都是平日生活,但却不乏味可陈,别有一番趣味。
正午,我们步行回家,于草屋前啜二两小酒。他此生最爱的便是菊与酒。喝了酒的他脸色微红,言语尚且清晰,畅想着未来可以在窗外挖一个小池塘,在屋后种一些竹子。远处传来几声不甚清晰的狗吠,像是见到主人的欢欣。小憩片刻,他带我去南山上赏秋景。我从未去过那山上,便免不了期待一番。走出小院,他突然返身,片刻后捧了一件裘衣出来,披到我身上。他总是这般细致。山上有一亭,视野极佳,遍览美景。我感慨如此美景竟无人知晓,真为世人之一大遗憾。他笑而不语,转带我到一枫林中,那满树耀眼的,炽热的红,与远于山外看的决然不同。满眼是红,铺天盖地的红。这秋,竟如此浓郁绚烂!
不知何时,晚霞爬上云头。是时候该回去了,他说。我与他并肩走,从炽热的红走到浓郁的黄,再到茂密的绿。有了那霞光,枝头蹦跳欢歌的鸟都披了一层美丽的光晕,身边的陶潜,更是笼罩在那柔光中。
夜晚,我躺在树间的吊床上,看着那波光流转的星河,伴着那轻柔的夜风,不舍合眼。陶潜坐在小桌旁,细细说着什么,我想听清,却发觉他正变得透明。再一晃眼,我正躺在自家的床上,熟悉的天花板,熟悉的床被。起身推开窗,多日阴沉的天却突然放了晴,星星格外眼熟。我忆着那梦,竟连细节都那么真实。
如果,我能重返时间长河,选择出生的年代,我一定会去和陶渊明生活在一起。南山,东篱,新开的菊花,红透的枫林,一两首即兴的小诗,一个挥锄铲草的身影,一间温暖的草屋,一场闲适恬淡的人生。
我想,这就够了。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7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他的一生,忙忙碌碌,反复辗转于官场与田园,他心所向田园,以一种隐逸者,高洁者的身份度过自已的余生,但他满心充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牵挂担忧之情,他一度充满憧憬,多次任官,但年近老烛之年的他真正意识到,田园是他的归宿,乡村车马野夫的生活才是他真正向往的,也是他原本该过的。
一生的孤洁,是门口杂草丛菊中的‘松菊犹存’,是久转徘徊的那颗孤松,坚韧挺拔,却只是孤且一颗,孤身一人而己,所以他盼归田园,以质朴的生活换得最纯的快乐,以脚踏实地来放心灵。
陶渊明的田国生话是一幅美好的图景,锄地拨草,时而弯腰劳作,时而矫首远观,汗水流过脸颊,带来了疲意,得到的却是心中无限的满足,陶渊明的生活是白朴平凡的生话,一个一普通农家生活——常常策扶老以流憩,活得自在悠然,亦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的去苦劳作那般,生活虽苦,却无比惬意满足。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安然于现在,不求富贵,不盼长生,不虑生命之短暂,虽已花甲之年,感叹过光阴易逝,时无短暂,但其正的现实让他乐天安命,不顾虑将来,只享受现在。田国是他精神寄托,在田园中,他乐天安命,在田园中,他虽苦犹甜。他爱田园,爱他的美,一种超然世外的美丽,不夹杂社会,官场的黑暗,他爱田园,爱他的一切之物皆为、自然之生,没有别外的糅造,正如人的本性,质朴自然。
在田园中,他放飞心灵,安心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在田园中,他忘却忧虑,虽是年老的体躯,却杯有一颗对田园少年般炽热的心。
他以颗美好的心灵面对着田园,田园则以其方式加以反馈。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8
我站在那南山下,看那残阳染红的半片天地,我在看,看那漫天的云卷云舒;看那夕阳的无限美好;看那飞鸟的双宿双栖。
鼻翼间围绕着淡淡酒香,朦胧的月色下,我看见了满布青苔的青石板,歪斜的篱笆,一丝亮光在破旧的草庐显现,穿过那盈盈月光下拥簇的菊花,推开“吱呀吱呀”的门。呀!这是陶渊明的世界。
我看见你对酒当歌,笑得潇洒自在,我看见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我知道你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在那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官场里生活,你鄙弃官场隐于茫茫人海中。你那高洁纯粹的身影深深的镌刻在了我的心中。
我欲问君,可曾悔过?君不答,却意已明。想必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想起你虚构的那个世界——桃花源。阵阵歌声仿佛天籁,老人小孩欢乐无忧的画面在眼前浮现。多么惬意!多么自由!那令人向往的世界如同水中月,镜中花,可触不可得。你怀着一颗纯洁真挚的心,在那黑暗动乱的时代,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天边渐渐泛白。草庐结了点点白霜。在看那屋外,已是芳香盈盈,开满了高洁而又淳朴的秋菊,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的眼倒影着这山光水色,微风拂过,吹起你满头白发,搅乱了一窝淡黄。这一刻你与自然融为一体。你的一生追求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你开创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我在你的诗里仿佛看见了那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一幕。读到你的诗,再焦躁的心,都会被渐渐抚平。
你从我的世界里走过,每当我焦躁不安总会想起你的身影,那颗在淤泥中打滚的心,就会被慢慢洗净,取而代之的是平静与积极。是你让我变了,变得积极向上,我开始过好每一天。我开始执着勇敢的去追求我的梦,因为你,我相信,我的梦想不仅仅是梦和想。
陶渊明你是我心中的净土,是那梦中的淡淡花香。
陶渊明你隐了身,只是不想汲汲于富贵,只是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不想满身铜臭而保持文人应有的清高。退一步海阔天空,你的退,退成了隐逸之先宗,开创了中国隐逸文化的流派。你的菊花香不仅在我心里,还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9
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镜头一。果是芬芳鲜美,落英缤纷,我跟随着陶渊明的脚步,夹岸十里,闻鸡犬之声,看着他从容悠闲的面孔,一袭白衣与这桃花十里,双手背立,是与其45度角望下那遥远的天际,沉淀着心中多少感慨,我取出相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好山好水或是其最向往的生活所在吧,在桃花源里游荡,为其指出最美的花朵,和他一起交流生活之美。
一同享用渔人的晚饭,享受乡间柴火的芳香,野菜的香甜。
一同感受黄昏后无限感慨,万事有终,尽享生活之乐。
镜头二。他是如此般的囊中羞涩,甚至于支付不起饱食之米,我与他游逛在行街上,看着他衣衫褴褛的衣裳,却是如此般高傲的神情,那般的骨瘦如柴让我心中疙瘩一声,为何不向路人索要些食物呢?看着路边一排排的小摊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香喷喷的包子勒。”我看见他咽下口水,却不改高傲之情,坚定地向前大步走去。
不然,一副极其违和的画面出现,凶神恶煞似啃着自己的包子的一群人望见陶渊明轻视一笑,迈着其独有的步子走来,就在他前面将饭团砸落在地,我心中的怒火让我的脸通红,这是何等的羞辱,然而陶渊明却不改脸上的淡定之色,想要绕过这一切,那群人将其留下,准确的来说是戏弄般的拦了下来用那脏臭无比的鞋子践踏着地上的一切,我在心中咒骂这一群人,然不想今天,要看见这般现实。但我肯定知道,眼前这位文人在经历黑暗的官场生活后,拥有了坚强的意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他高洁的象征,我不禁热血沸腾,用其他诗人的话来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与俗子同流合污,那就归隐田园吧。
镜头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见证了官场官人的腐朽落后,我们一同来到这一小田园,是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玉柳,桃李非世俗那般,而是纯净,似乎为他所开。他那因长久紧皱而留下的皱痕,清晰可见,不同世俗共处,那就同自然共生吧,我和他一起拿起了锄头。
夕阳西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是人间之美,充实而又美好的一天。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0
陶渊明笔下写出了桃花源的美景,看似像他不和世俗,不理解世俗,挂印退官。
但真的,大家都这么想?认为他是对的,创造了世外桃源?
表面上,他不和世俗,挂印退官,“种豆南山下”去了,但我们要去证明这个观点,就要用一点数学知识。有一种证明法叫“反证法”,即先说假如什么是对的,按照已知条件向下推,发现不对,结论与现在的已知条件不一致,就可以反过来,说之前的那个假设是错误的。那么现在让我们想想:假如说陶渊明真的就“种豆”去了,那么,他的诗,他的《桃花源记》,又是以一个什么方式,什么手法,神奇地回到世间的呢?他早已“不复出焉了”,他的著作是怎么留下的呢?
细细一想,上文的话没什么错,我们的假设通过一系列推论后发现不成立,这时的结论已经很明显:它是错的。陶渊明种豆归种豆,但结论又告诉我们这不对,但他又确实归去了。我们就顺着结论,向前推,找到迷失的部分。对于这件事,结论也只剩一种了。
那是什么?他去“种豆”不会有错,但他每一锄下去,他种的不是豆,也不是自己独享的世外桃源,而是留下,分享给了我们。在他心中的,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花源,而是在桃花源外,在划船打鱼的武陵人,而是在外面饱经战乱的百姓们。身虽种豆,挂印退官,但他锄土,种豆,浇水,拔草,为的是百姓,为的是我们后人。纵使他身穿破布衣,戴顶草帽,手握锄头,他又与那穿官衣,戴官帽,手中持着官印的陶渊明又有什么区别呢?马老了,累了,不中用了,但不忘他是千里马;陶渊明走了,挂印去“种豆”了,但他能忘掉百姓吗?
不,不能。无论他戴了多少个“虚拟眼镜”,不论他走进了怎样一个理想的世界,他能忘记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或者说他是为什么而存活的吗?
不,不能!这不是他,陶渊明,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活,为了一方百姓而活,为了我们后人的一方净土而活!他不能忘却了这些,而仅仅在种豆,因为我们的结论告诉我们:这不是他——一个为百姓而活的人!
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他是在当官是想着归去呢,还是在“种豆”时想着百姓呢?这就是他吧,心远地自偏,偏着偏着,回到了我们身边,回到了百姓身边,送来了一心耕种的桃源,送来了一片新的精神世界。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1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远离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具有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就算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天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普通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谁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热衷于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很多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希望生活多姿多彩,比如希望爱情轰轰烈烈,希望事业蒸蒸日上,希望能够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因为人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如果你为了自己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孩子,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有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因为他和人类的生存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人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人们,比如滕子京,比如欧阳修,比如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一切烦恼,不用卑躬屈膝不用曲意逢迎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读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起来也很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有酒精的麻醉,估计孩子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2
高楼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凭栏远望,一袭长衣在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独自吟唱着,低沉的声音中满含无奈与惆怅。
陶渊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想一探究竟。不料那人却已听到了他的脚步声,缓缓地转过身来。陶渊明一惊,连忙作揖,说道:“在下陶渊明,请问阁下是……”“李煜。”“啊,原来是南唐后主,久仰久仰。”陶渊明连忙抱拳,“我刚刚好像听到……你是在吟诗吗?”“唉——”李煜叹了口气,“亡国之人,吟几句排遣排遣心中的苦闷罢了。”陶渊明望向李煜刚刚远眺的方向:“你还在想家?”
“是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我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我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有的只是这一肚子无用的墨水。大臣们说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我爱我的子民。大宋兵临城下时,我连打也没打就投降了。因为我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为此而受到牵连。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我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王位,放弃自己的家。他们都认为我懦弱,他们哪里知道……”说着说着,他潸然泪下。
陶渊明见状,忙走上前去,扶住他的肩,沉思片刻,问道:“你愿意跟我走吗?”“什么?跟你走?”李煜惊诧地抬起头。“我住在一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屋前是自己种的田地,屋后是青翠欲滴的竹林。那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征战,也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青山作伴,绿水相依,蝴蝶翩飞,鸟鸣啁啾。我们可以观鸟赏花,吟诗作画,岂不乐哉!”李煜转悲为喜,热切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憧憬。“好!我们这就走。”于是,陶渊明带着李煜,回到了自己的家。
从此,李煜和陶渊明隐居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3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着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顶,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坏,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想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他来了,带着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恰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迫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它绽放了压在了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立在田间之上。
背负了太多的阴影,让他真的好累好累,岑溺于过去,也必将让失掉了现在与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去,离开这世俗的争斗,烦人的喧嚣而来到南山之下,采菊品茗,一个人闲适清净,与鸟为乐,与落英伴舞......他是如此清闲快乐。
他一定是寂寞的,他常叹息着与月亮饮酒。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让他在山间孤苦伶仃。在一个浑浊的世道上,他失去了改变一切的信心。他心中的那份高洁注定洗涤不净世道的污浊。所以,他宁可离隐山间,也不愿被凡尘所污染。没有人陪伴他的时候,他选择入梦寻求另一个世界。他踩着泪光漫落得路途,却更觉舒畅,至少那里不会有官场上的贪得无厌,不会有世俗的尔虞我诈。于是,他笑了……
历史没有送去什么,他为如今的世道吟唱了一个陶渊明,一个在山间辛苦耕耘,紧衣缩食,而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者,一面反衬社会的明镜,在镜中,没有落英缤纷的诗境,还呈现出一种令人厌恶的腐臭,一面历史的明镜照耀出了一个畸形的社会。何时,才有菊花开满地,面对南山而坐的闲情?这位山间采菊的老者,您何时才会了了心愿,何时才能不再孤单?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杯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栅栏。你认清米斗中的浑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的衣裳。我看到你笑着闪亮的双眸,眼神中也闪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隐匿着疼痛的勇者吗?
我身处灯火阑珊的世道,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位老人: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旁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4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题记
易经有言“初九,潜龙勿用。”因此,我更愿意唤你另一名字——陶潜。
潜藏的龙,无法施展。何谓也?孔子曾于《易传》中解释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
陶潜,你为一潜龙,腾飞于九天之上,排空驭气奔如电,上穷碧落下黄泉,天下任你之求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而你何能在浑浊的官海中吞吐你的龙息,那些卑劣小人何能与你共主沉浮?何能也,此身何能受此灾?
归去吧!龙腾千里,带着满身志向,带着龙者之傲骨,带着你未被黑暗官海污浊了的金鳞,盘踞回故里。宁可无水而身死,也不可于黑暗官海中污浊你的龙鳞。于是腾云而起,发出一声震耳发聩的龙鸣“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你恋田园,应是秉性。犹记你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对于一位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无奈置于仕途的人中之龙,沉浮于官海,有何快意可言?回归田园,你恰恰找回了自己生命的本源,性情的本真。虽生之行休,却精神永存。
当你赋下《归去来兮辞》,淡然归田之时,你便已经成为了“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当后世欧阳修赞道“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之时,已揭示了官场上少了一个碌碌的小吏,文学上多了一位不朽大家之事实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愿你高洁的灵魂可以在你笔下的世外桃源安然饮酒,抚弄你的无弦琴。希望你的宅边仍可有五棵柳树,更盼陶潜之名不再勿用。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向来天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我于今日轻吟朱熹此诗,清酒一杯酾于菊源,那里应有你不朽的真我之魂。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5
文化在历史中积淀,历史在时光的流逝里形成。在这时光中,物是与人非。人心的沉浮,本性的寻与现,内心痛与乐,是经常有的,而那文化却这变化中长久的保留下来,与文化一起留下的,还有那守护文化的人。
在梦中,我曾看见一片菊花的海洋,就如同历史长河一般,在那里我看见了许多的人,有化酒为歌散发弄舟的李白;仕途低落依然心胸豁达,不与世俗同流的苏轼;九死一生,却依然舍身取义的文天祥;以远离官场却依然心系国家的龚自珍。
却唯有他,吸引着我,使我不愿从梦中醒来,那就南山篱下的一朵幽菊,喧器尘世中的一位清佛,他是陶渊明。
踏过已长满青苔的石阶,推开参差不齐而有一些歪斜木栅栏,我看到了你,我却是感到一阵空寂与心酸,你虽看不见我,但我早已望穿你的内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元亮兄,你又如何做到此等境界?这是你内心的追求,但你又如何保持你伟大的本心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话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你不甘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你不想让你思想与平庸之人相似,所以你幻想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好一个安定,快乐之地,这因该也是你所向往与追求的吧。
为了这“久居攀笼里,复得返自然。”你变得一无所有,你的衣服常常是破的。打了无数的补丁,甚至连补丁都打得歪歪斜斜,也对。出身名门的你怎可能会使这类烦琐的针线活呢?你坐在不蔽风日的破庐之中,四周的墙上空寂,简陋的家具放在凹凸不平的地板上。被风一吹也跟着左右摇动,箪瓢屡空的日子本就很难度过,然而性嗜酒的你家中竟无一滴酒。如此清贪的生活你可曾后悔过?我知道你从未后悔,因为这换来了你不为斗米而折的腰。
漫步于东篱之下,吸吮这花香,无意见着了有山那厚重的身影,你此刻是多么的自由。我想这就是你的追求与向往,这可悲,可叹吗?好一个陶渊明啊!
你的身影在文化中留下了无人能及的脚印,在梦中遇见你,是这般的惊喜,又这般的熟悉,你所承载的便是我心中文化的内涵——你隐了身,却修了心和性!你是真正的英雄。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6
世有一狂人,身处东晋时。
其一狂也:随性自然。其入世时,做一小官,不喜拘束。闲来田中饮酒,迎官之时,不净手,不换官服,以此状态相迎。随性喜自然,永不会刻意改之。其真性情甚为坦然自在,吾欣赏其。
其二狂也:厌浑浊之官场。人人皆希望入官场,其却愤然辞官。因何,另其宁入田园,不可入官场?只因,官官相护,官官奉承,让本想为国奉献的他,失望至极,愤然之下,放弃做官,而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其三狂也:时隐时官。41岁前,其希望为国为民,但是,一次次失望让其时隐时官。出世入世,有谁能看见其心中的惆怅与徘徊?在入世与隐居的分界线处彷徨不决,犹豫不定之时;在采菊悠然,饮酒论文之时;在心中失意,游玩山水之时,你是否希望觅一知音,将心中之苦楚,心中之彷徨,心中之失望,心中压抑着的一切通通诉与知音听?可惜,在此世间知音难寻。
若是可以,吾真希望可以来一场穿越,与其相识、结交,煮酒论诗、论平生,四处游山、采菊,惜时不与吾,今日吾仅能赞其人,品其文,念其诗,赏其性。
潇洒隐居的表面下,是无人得知的惆怅心。“举世皆醉吾独醒,举世皆浊而吾独清”,其虽喜酒,却又是这世间最清醒之人,同时又是这浊世中的一朵清菊,这岂不是其之悲哀?这朵清菊不愿看见这浊世之污,以酒浸染,希望醉后不见这污浊,可偏偏成了清醒之人,亲眼见到了现实之残酷,眼睁睁地看着现实打破美好之幻想。
为躲避现实,为保持清白,愿隐入田园。其文多述归园之乐,可为何乐中藏悲?是你放弃了入市,还是现实之残酷伤人太过,让你被节节逼退,无可奈何,失望至极?是你选择了田园吗?为何吾却看见的是田园选择了你?若非官场之污浊,若非对官场失望透顶,若非在官场之污浊之地已无立足之处,其岂会步入田园净地?若心中无犹豫,无入世做官之念,其岂会次次做官?若不是厌恶至极,其岂会终生不再入世,终生不再入官场?
世有一狂人,浊世之清菊,此人乃陶渊明是也。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7
放眼坱圠无垠的历史帛书,或是疮痍满目,亦或是盛世灼灼,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各具情态,独领风骚。却鲜有人同你一般,有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的思想境界。我洗去浮世闲尘,棹一扁孤舟,寻你同行。
魏晋,一个不太平的时期,官宦暗斗,民不聊生。你卓然于此,深感红尘之纷扰,只得穿越田园,躬耕西畴,故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你搔首白头,鬃中青丝不在,岁月的匕首在你眼中画下万丈深渊,也在你的心中埋下数载苦痛。掩上窗牖,眉结深系,我料想满目饿殍遍野,草枯木折之景触动心扉了吧?
刀戟声沙哑,漫天黄沙散飞着,几代枯荣被你尽收眼底,暗红的眸子贮藏了半世愁苦。你愤笔泼墨,写下“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便披上一帘芳菲,抬步起行。
一年的伊始,你坐车载舟,寻壑经丘,身后的乱世尘嚣,便也逐渐去了。望着眼前苍茫汉霄,你心中大悟,原来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遂有了“少无适闲韵,性本爱丘山”的感叹。
你落脚于一户偏僻幽静之地,一出门,便是景。
叆叇云雾,袅娜轻烟,满目绿意在眼前肆意滋长。远处白瀑如烟,泠泠水声在山间漰湱,西边高崖森壁争霞,绿荫成瘾。你,便穿梭于沧山映水间,好不快活。整日奏着蝉鸣鸟啼,浸在山林之趣之中,你“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仔细打理着属于山间,也属于自己的一亩良田,一隅方寸。闲时把酒话桑麻,含觞赋诗,乐得清闲安然。你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于阡陌间,歇于花树下。落英缤纷,打破了山间少有的宁静,风叶摩挲,述不尽这万水千山的灵泽,风尘契阔,你行路且歌,悠然漫步于月下、河上、山间……所到之处,皆得安闲。
究竟是什么,让你沾润上世间少有的傲世风骨。你挣脱樊笼,脱离宫海,只为寻得心中想要守住的一份宁静,一份安然,我们隔着千岁洪波,漫步魏晋,漫步山水间。
一段亘古的同行,让我真正懂得了你——陶渊明。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8
看!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他,就是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却忘记了宫场的失意,忘记了仕途的不达,记住了世人的渴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他心中的桃花源,离得远远的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解甲归田后,生活十分拮据,后来在叔父的引荐下,于彭泽县任了一个小职。年底,郡督邮来县巡查,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整齐去恭迎都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解印去职。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以交病。”陶渊明宁愿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他洁身自好,拥有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那种洒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念旧林,沉鱼思故渊。”陶渊明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任,身不由己的生活,回归田园。
陶渊明爱酒,他的诗作中几乎篇篇有酒。他曾说:“性嗜酒,而家贫不可以常得。亲旧知其这样,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除去酒,陶渊明此生最喜欢的便是菊花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他的生活自由自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清闲与旷达。
陶渊明,一个穷苦诗人,饥寒的生活处境让他体验过“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困窘,他经历过如此的困厄,却十分清醒,既不相信是运势所致,也不后悔自己选择的错误。
面对南山,他好像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与淡泊态。他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心理的赏析与共鸣才是真的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能维持自己生活的闲适,而不必“心为形役”。
陶渊明,一本无字的书,告诉大家在污浊社会中不可以随波逐流,告诉大家生活短暂,应当洒脱、旷达。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19
亲爱的陶渊明:
你好,我想我应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现代我叫谭欢欢。关于你我想对你说的太多。
初次接触你是因为你的“桃花源记",那篇文章意境协调特别美,有种令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阿,我在感叹,那种大同社会是多么难实现。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世外桃源那般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的韵味。很喜欢那篇文章给人一种似品茶般的那每份期待,百读不厌,每次读后,总是思路已经在脑海中萦绕很久很久……我爱读你的田园诗集,实在的原因可不是那精妙绝伦的诗体文采,而是每首诗都散发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爱你的诗集可这并不意味着爱上你。
你出生在一个不太平年间,但你却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桃花源记“是很美,但是那毕竟不是现实,与你所处之境却是水火不容,你在幻想,你在呼吁,你在逃离。可这是没有用的现实与幻想总是对立的,既然生在乱世,就应该去坦然面对,不应该整日有退隐深山老林的想法。你的诗集大多以自己为主,可是你的家人呢?因为你的避世,所以抛下一切,包括你的家人。你自己逍遥快活,所谓你的“安贫乐道”留下你的家人们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孤军奋战,正是因为情势艰难你才要退隐,你不觉得你这样很像逃兵吗?我不禁脑海浮起一段画面:“你的家人们在外孤苦奋战,你在他们身边说出你的幻想还劝他们理解你。”那画面着实是令人可笑。那你的生身父母呢,幸苦养大的孩子因为生性爱幻想太天真,要抛下他们去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田园生活“。你是自私的,凡事都想到自己,为自己的天真幻想去傻傻追求。你是懦弱的,遇到麻烦就想逃避,整日去幻想那些不可能会实现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我跟你很像,我是个懦弱的女孩,遇到事情不敢去面对然后总是幻想一些明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通过看到你的文章,我决定了:我要放开对自己的那份束缚。这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吧,也许站在一个路过人的立场下,看别人所经历的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
让我们一起放开束缚,做最坚强的自己吧!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0
放眼坱圠无垠的历史帛书,或是疮痍满目,亦或是盛世灼灼,千古风流人物也是各具情态,独领妖娆。却鲜有人同你一般,有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的思想境界。我洗去浮世闲尘,棹一扁孤舟,寻你同行。
魏晋,一个不太平的时期,官宦暗斗,民不聊生。你卓然于此,深感红尘之纷扰,只得穿越田园,躬耕西畴,故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你搔首白头,鬃中青丝不在,岁月的匕首在你眼中画下万丈深渊,也在你的心中埋下数载苦痛。掩上窗牖,眉结深系,我料想满目饿殍遍野,草枯木折之景触动心扉了吧?
刀戟声沙哑,漫天黄沙散飞着,几代枯荣被你尽收眼底,暗红的眸子贮藏了半世愁苦。你愤笔泼墨,写下“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便披上一帘芳菲,抬步起行。
一年的伊始,你坐车载舟,寻壑经丘,身后的乱世尘嚣,便也渐渐去了。看着眼前苍茫汉霄,你心中大悟,原来这,才是你想要的生活。遂有了“少无适闲韵,性本爱丘山”的感叹。
你落脚于一户偏僻幽静之地,一外出,便是景。
叆叇云雾,袅娜轻烟,满目绿意在眼前肆意滋长。远处白瀑如烟,泠泠水声在山间漰湱,西边高崖森壁争霞,绿荫成瘾。你,便穿梭于沧山映水间,好不快活。整日奏着蝉鸣鸟啼,浸在山林之趣之中,你“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仔细收拾着是山间,也是我们的一亩良田,一隅方寸。闲时把酒话桑麻,含觞赋诗,乐得清闲安然。你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安于近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于阡陌间,歇于花树下。落英缤纷,打破了山间少有些宁静,风叶摩挲,述不尽这万水千山的灵泽,风尘契阔,你行路且歌,悠然漫步于月下、河上、山间……所到之处,皆得安闲。
到底是什么,叫你沾润上世间少有些傲世风骨。你挣脱樊笼,脱离宫海,只为寻得心中想要守住的一份宁静,一份安然,大家隔着千岁洪波,漫步魏晋,漫步山水间。
一段亘古的同行,让我真的知道了你——陶渊明。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1
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公职,归隐醉心田园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诚然,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想法,也有权利决定我们的生活方法,不可以由于大家自己做不到就不认可他人的态度。他离得远远的世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做出如此一个决定,具备莫大的勇气和无比坚韧的信念。
但是,即使陶渊明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真的就是每天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不见得,他只是一个有志有才却不能施展出来的落魄百姓。一般老百姓真的小富即安吗?妻子小孩热炕头不过是对现实的妥协和自嘲罢了,哪个人不是整天滔滔不绝沉迷经济走势和国际局势?大多数人都有过“英雄梦”,只是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而已。人类都有好奇心,都期望生活多姿多彩,比方说期望爱情轰轰烈烈,期望事业蒸蒸日上,期望可以建功立业。
你看陶渊明飘逸洒脱,我看陶渊明落魄无能。由于人无论在哪儿生活,都要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子女谋三餐,为他们的衣食住行负责。假如你为了我们的好恶,不愿流俗,却苦了家人与小孩,那样的“独善其身”是没了沉重的生活包袱,没与世俗同流合污,可是却少了份责任与担当,他那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般的笑容也就只有对着大自然抒发了,由于他和人类的存活规则是背道而驰的。
每人都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都想过超凡脱俗神仙般的生活,都想让生命轻盈,可真的做到的又有几人?生而为人的悲哀,柴米油盐的琐屑,又有几人能摆脱?小而为自己为家人,大而为国家,一个有志有才的人不应当为国效力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避世写些虚幻的文章类似《桃花源记》来麻醉自己,迷惑世人,还不如多做些实干的事来挽救国家与大家,比方说滕子京,比方说欧阳修,比方说左宗棠他们连续遭贬不也在所贬之地做出了成绩了吗?
陶渊明所过的生活是每人都向往的,脱离尘世的所有烦恼,不需要卑躬屈膝不需要曲意逢迎不需要为了五斗米折腰,过着念书喝酒作诗的慢生活,但是他的洒脱只是看着也非常美。可真到做起来,太难!
没酒精的麻醉,估计小孩的哭泣,家人的埋怨都能使你崩溃。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2
浣花溪旁住,五柳堂前植。
明月太白照,梦蝶可有疑?
看那南山悠然清远,白云缭绕似仙山。看那天外云卷云舒,其中青峰隐若现。家中老鼠尚迁徙,悠哉游哉把锄犁。庭前花开吹又落,一晒却只顾佳人。名也利也浮云也,清风吹尽可复来?
月照花林皆假霰,太白饮酒隐约现。太白也许永远都不是一个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也许永远穷于仕途。可他却永远保持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的自我。仕途的穷永远都穷不去李白那飘逸浪漫的谪仙气质,也许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诗仙。“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照出了那份对于仕途的闲适,照出了诗人那份谪仙的内心。
玩味山水辩奇文,纵是无糠也犹歌。邻翁且得相卖好,借得半壶自饮欢。论隐士,则首推陶潜。于官,已辞尔;于资,已无所余,于心也,则恬淡如云。圣人曰:“贫而无怨难。”而陶潜,这位五柳先生,他岂止只是做到了无怨?古之人者欲有三:财欲、权欲、人欲。而陶潜在人、权、财三方面甚为穷乏,但君可曾见陶潜之有欲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春华秋实,夏荣冬败,四季安有好坏乎?陶潜既以山水为友,也必是通晓此理,则其欲也固为风所散尔,隐士之名也终成尔。
真名士也,不但能够安于穷,更能拒于富。
天地为棺真气度,俗事安能绊天人?魏王尝曰庄子惫,老庄却道贫非惫。对于贫,庄子从来都没有否认,也没有抱怨,因为他有颗秋水般的内心。对于达生的追求和大道的理解,使得他悟出了贫非苦,是助力。所以庄子才能苦濮水边上安然垂钩,而视楚为无物。夫楚国之大也,得之则荣华富贵随之,其孰能拒之乎?庄子,也许只有这种真正安于贫穷的人,才能做到。也许,只有他才能以天地为棺,只有他才能安于天地之棺。
形可役于穷苦,而神可役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真名士也,岂能为穷所穷乎?子美笑看四娘花,太白月下独斟酌,陶翁,安然扫庭除,梦蝶自引为涸鲋。
一份信心,一份闲适,一份淡然交织在一起,从那白云之地群山之中,从那沟壑之间,徐徐流出。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3
把桃花源游尽,片片落英载不完惊羡情;到南山寻菊,滴滴花酒醉不了诗人心;屋前抚柳,丝丝柳絮飘不尽隐世梦……
于是,随着这些与韵味十足的作品,我走进了陶公,走进了他的诗意生活。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东篱外带露的菊花啊,你可听见陶公在茅屋中对你深情的呼唤?屋前五柳随风摇,室内心静气自流。你是他一心寻求的`僻静的居所唯一的寄托。
但是,又有人说陶公是在逃避现实,那么何谓逃避呢?督邮至,陶公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抖落沉重的官袍,抛却名利,大彻大悟的陶公放声舒啸——归去矣!心开始自由呼吸,尽情吮吸田园之气。因此,这并不是所谓的逃避!
东篱外的田园,我看见陶公在荷锄高歌,于春华秋实的季节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丰收之喜,菊酒之香,生活之逸包揽其。陶公醉倒在安乐自由之中,不愿醒来。
曾还有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并不在酒,而在乎陶公的心境与品味。陶公虽与酒相伴,但是,他并没有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是借酒作诗,其诗内容独特,又是油然而生“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的感叹!
在盛唐时期,陶公常与李太白一同饮酒。两人皆善饮,以酒佐诗,乘着酒性,从酒壶里斟出诗篇。他们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于是发出了“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的呼唤。这三人中必有陶公一人,否则李白不会发出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的感叹。志同道合的你们今生注定无缘,只能在历史的长河里各自叹息泪流。
仁隐进退归去来,劳逸饥饱田园乐。这就是陶渊明的一生。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也对这位伟大的田园诗人的高尚人格和对汉字的影响推崇备志。人们赞叹他乐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明代还建立了陶公祠。如今,这座陶公祠虽经历风风雨雨,但它还是屹立地保留至今。陶公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
心静,所以世界静。在喧嚣的世界里,我宁静的心怀早已被打扰得面目全非,在陶公怡然自得的文采中,我感受到陶公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我开始打扫心灵,还内心一片净土,与陶公共思学。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陶公,我对你的顶礼膜拜,唯有举杯与君酣畅豪饮…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4
我荡着小船,东折西绕,穿过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水位突然下降,我不得不下船行走了。
刚踏上岸边,便觉得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眼前,片片黄菊,蝴蝶飞舞,蜜蜂访花绿时伸展;身旁,树木繁茂,绿叶浓浓,翠绿欲滴;身后,清澈的小河,流水声潺潺不息,前面不远的菜园边,一座绿绿的茅草屋,端立在那儿,增添了几份悠闲和清平……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便觉得自己像是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地方,能看到这么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心想,去走一走,看一看,顺着曲折的小径向前走去,毕竟是头一回,心里还有一丝帕意。走了几折后,身被美丽的田园包围了,却有隐约的读书声: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不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吗?”我心里忽然一喜:“难道是陶渊明的田园?”田园里野草茂盛,稀稀疏疏的有几根豆苗,这可谓“草盛豆苗稀”;再听听四周的音讯,听不到半点吵杂声,这可谓“而无车马喧……”
越看越觉得像陶渊明的田园,可是没见到陶渊明,还不能确定,再向前走去。
来到小茅屋前。桃树,细细的叶子,尽情的舒展着,绿油油的,像刚洗过一样;高大的柳树,它纤长纤长的柳枝,倒立下来,一直垂到屋檐上,像一个纯朴的农人……对了!这是“桃李罗堂前。”
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便大步地向朝阳开的那扇窗子走去。
来到窗前:一位长胡须,衣着朴素,头遮巴蕉叶,手持长杆笔,正在全神贯注地写着什么,口里还吟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他神情闲适愉悦,悠然自得,屋子清淡无具,闲适宁静……
“对了,他就是陶渊明,五柳先生。”抑不住内心的激情,正要伸手向他问好,可看到他紧握笔杆,急促地写着,肯定是又在写千古名篇。以免又断送了一篇名文,就又把手缩了回来,我呆立在窗边许久。
天色以晚,该到了回家的时候了,为了让他(陶渊明)知道是我这个无礼之人打扰了他的宁静,便留了一张纸条:
“遠平凡到此一游”
而后,我登上小船,掉转船头,踏上回家的路,身后,一轮圆圆的明月倒映在水中。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5
一日,陶渊明正在家中休息,忽然师爷急急忙忙跑来报告:“朝廷钦差即将过来视察,请大人早做准备。”陶渊明问道:“做何准备?”师爷满脸笑容地说:“当然是准备几桌酒席替钦差接风,再准备些银子了。”陶渊明一脸不解:“钦差是来视察工作的,又为何要大摆酒席呢。况且本县实不富庶,那里拿的出银子呢?”师爷说:“县令可以先挪用府库里的银两,日后再补上嘛!”陶渊明说:“这怎么行呢?容本官再考虑考虑吧。”
陶渊明心中烦闷,到江边散步。忽闻有人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飘然而来。陶渊明走上前去,只见那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披发行吟于江畔。陶渊明上前问:“您莫非是三闾大夫屈原吗?”那人拱手作揖,答道:“正是在下,请问足下尊名?”陶渊明还礼答道;“在下陶潜,您怎会来到此处?”屈原哀叹一声,答道:“楚王昏庸,听信小人谗言,将我流放至此。奸佞当道,楚国危在旦夕啊!”陶渊明说道::“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说:“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若吾与奸佞同流合污,则吾死后有何面目见列位楚国先王!”说罢又是一声长叹。陶渊明亦长叹许久。陶渊明又问道:“那若大夫隐居于田园,不问天下事,清静无为,度此一生,何如?”屈原转向滔滔江水,说:“我又何尝不想,但我是楚国宗族,怎能弃社稷于不顾呢!”说罢,又长叹一声,独自走向远方,只留下陶渊明独自叹息与深思。
从江畔回到县衙,陶渊明沉思良久:这官场太黑暗,不适合我,现在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提笔写下一封辞职信。
两日后,钦差到来,见未受到隆重接待,气得欲拂袖而去。陶渊明拿出那封信,说:“烦请您回禀圣上,陶潜愿告老还乡。”随行官吏以及县衙官吏无不摇头叹息。
回到县衙,众县吏齐问:“县令为何不接待钦差?现如今可如何是好?”陶渊明仰天长叹:“我做不到拿百姓的钱来巴结上官啊!”遂命人。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6
命运,命运﹢运气,运气,我们常常无法决定,生命,却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题记
当一缕秋风拂过,落叶在风中起落;当一阵花香弥漫,菊花在天地间摇摆,你着一身粗布短衣,走在泥土芬芳的小路上。曾经,你是百姓的父母官,是众人景仰的春天。你维护着百姓心中的公正,让百姓有诉说冤屈讨回公道的地方,你坚守着为官的清廉,不压榨百姓一分一毫,甚至用自己的俸禄救济着受苦受难的人们,相比于尔虞我诈的官场中那些生活醉生梦死的官员,你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许久了,或许你累了,倦了吧,或许你再也没有力气去支撑那一份清正了吧。
官印高悬,摇摇欲坠,一颗官场上的明星即将陨落,朝服脱下弃置高堂,尘埃在风中乱舞。
你,就这样抛下了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平民,就这样带着你的两袖清风,带着你的满腹才华毅然归去,你的离开熄灭了多少人的希望之光,你的隐去带走了多少人的期盼。
门前的五棵柳树伴你饮酒,可你听见了吗?它们在告诉你,百姓需要你。篱外的成群菊花与你作诗,可你听见了吗?它们在告诉你,国家需要你。田里的豆苗长得稀稀疏疏,你并不是农夫中的佼佼者,你的文采应展现在书案上你就这样颓然着,无所事事。
即使你的能力微弱,至少你可以用你的知识去灌溉那些贫困的孩童;至少你可以帮助邻家的老人做些家务;至少你可以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饥饿的路人,或许,这样可以挽回一个徘徊在死亡边缘的生命
可你没有,你只是持一枝幽菊,在南山脚下,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在默默耕耘中消磨你的才情。
你的隐逸被称为高风亮节,你的安贫乐道被世人敬仰,你被流芳千古,被古往今来多少人赞颂着,在我眼中,你不配拥有这些。
你何曾张开翅膀庇护贫困的百姓,让他们在这动荡黑暗的社会中安居乐业?你没有。你何曾以你的能力辅佐君王铲除奸佞忠言直谏,用光芒撕裂暗涌满布的天空?你也没有。你不是称职的清官,更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你只是以隐退为借口逃避着,厌倦了去面对黑暗腐朽的朝廷,你为了自己的清闲安逸而置黎民于不顾,推卸着应承担的责任。陶渊明,我看不起你。从你弃官归隐的那一刻开始,便没有了资格反驳我对你的蔑视。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7
穿过繁花朵朵的桃林,走过落英缤纷的草地,终于,我来到了这世外桃源。我一眼就看到了你——端着酒杯,赏着菊花。远处日薄西山,飞鸟相伴而还。一瞬间,千言万语,想对你诉说。
人人都说你淡泊隐逸,不慕荣利。但是,为什么我看到你对着这世外美景,却是眉头微锁呢?在秋高气爽的九月,你在风中挥笔写就的,却有这么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陶渊明,其实你也是渴望出仕的吧?不然为什么悠然仰看南山时,又发出惆怅独悲的感慨呢?只是在官场几经浮沉,那里的人心惟危,尔虞我诈让你无法忍受,于是归田避世。在世俗与雄心壮志之间,你毅然选择了归隐。耕种着良田,赏玩着菊花,轻葑琶谰疲遥望着南山,忘了外界的污浊,使自己沉浸在虚构出的世外桃源。有人说,这是你胆小懦弱,逃避现实的表现。而你只是看着在万物凋零时节,瑟瑟秋风中仍傲然伫立的怒放的菊花,笑而不答。看着穿就一身黄金甲,脱然出世的菊,陶渊明,我明白了你。
从小读你的诗长大,体会到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感悟着“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悠然;品味到“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的洒脱。可我总感觉,你的诗平淡稀疏,既没有苏轼“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豪迈,也没有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没有李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痛,更没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凄绝。你的诗始终如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一般,平平常常。但有一天,当我站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时,想说些什么,却是柳永太艳,苏词太粗。终于明白面对自然之美,只有看似平淡的语言才能描绘出对它刻骨铭心的爱。终于明白你的诗不是我以为的稀疏平常,而是融已于物,人与自然合二而一的最高境界。你将抒情与写景巧妙地融为一体,看不到一点人工修饰的痕迹。陶渊明,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诗,看似浅显实则深刻,既平凡而又伟大。
风渐渐静了,太阳也已收起光辉,你沿着田间小路越走越远。陶渊明,我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但是…。改天吧,因为我知道你一直会在这里,在这世外桃源的良辰美景中,看山赏菊,饮酒作诗……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 篇28
古往今来,人们都被世间的俗事所烦扰,难得为自己追求一些东西,而让自己在晚年留下些许遗憾,只有他——陶渊明,追求自己所想的,可以放弃许多别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像陶渊明一样刚正不屈地活着。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只做了85天的彭泽令。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却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由于陶渊明一直厌恶官场,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的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活清贫却“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刚正不屈,将官场的是非颠倒压在脚下;他强硬正直,去职还乡,回归田园。
像陶渊明一样闲适淡泊地活着。他面对山中结庐,采菊观日,菊花与他作伴,飞鸟与他畅谈。“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必“心为形役”,自然游目聘怀,参透自然。在远离尘嚣的田园中,每日耕作劳作,自得其乐。过着“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生活;看着“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景象;叹出“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慨。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是最清逸,最自由,最和谐的人生追求。
像陶渊明一样脱俗旷达地活着。陶渊明面对物欲横流的官场,义愤去职,归隐田园,无丝毫对官场富贵的留恋。还乡后,陶渊明不仅没有对田园生活的清贫感到不满和怨恨,而且作出了《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佳作。他的诗中,无一不是描写归隐田园的生活乐事和自我超脱世俗的情怀。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时的准则。他选择的这条归隐之路,使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却又心之所向。
活着,像陶渊明一样刚正不屈,闲适淡泊,脱俗旷达地活着。在腐朽污浊的社会,不随波逐流;在人生的短暂岁月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己的理想,心胸旷达;无论在何时,都做完整的自己,不丢失最纯粹的自己。
像陶渊明一样活着,让自己多一份自由,少一份束缚……
【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作文】相关文章:
像那样生活的作文01-27
像那样生活作文12-19
像海军那样生活作文12-11
像蝉那样生活作文11-17
像梅那样生活作文11-10
像什么那样生活作文01-16
像妈妈那样生活-作文02-21
像水那样生活作文01-21
像小草那样生活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