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印象作文

时间:2020-12-13 12:37:46 故乡 我要投稿

故乡印象作文

故乡印象作文1

  闲时曾读到郑愁予先生的一首诗,诗中这么说:“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浮现在我脑海中的,不是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是我那陌生却熟悉、亲近却疏离的故乡。

故乡印象作文

  故乡,是个令人多么难忘的词呵!它和逝去的光阴、旖旎的春色、童话般的梦一起镌刻在心上,深处还藏着纯真的微笑,映着温柔斜阳,沉淀出了绵长岁月里从不落尘的净土。

  清朗的夏夜,牛郎织女的故事早已听腻,年幼的我一溜滑下爷爷的藤椅,啃了几口凉涔涔的西瓜,迫不及待地与小伙伴奔到月光下,玩起互相踩影子的游戏,一串串开怀的笑声点缀了古朴的小巷。蒲扇轻摇,凉风把老人收音机里婉婉而唱的戏腔送出去很远很远。耳畔是奶奶急切却宠溺的声音:“跑慢点儿,别摔着!”那时的我从不曾记得回头看看,看看朦胧夜色下爷爷微笑的脸、奶奶张开的怀抱、朋友赤诚的笑意,以及静默着的青石古巷和那一地如水的月光。

  等到自己身处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出门被飞驰的汽车送了一嘴尾气,天空中找不到和故乡一样宛如碎钻的星光,时常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晃到头疼之后,我开始想念那古朴却温暖的故乡。

  想念故乡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声,那是大自然的圆舞曲;想念故乡温柔夜色中若隐若现的点点萤火,那是为离人点亮的路灯;想念故乡老屋檐下的一窝燕子,那是岁月流连的证明……

  年少时一心想着离开,固执地想要丢弃身后沧桑的小城,却怎料,几经风霜辗转后,风尘仆仆赶回故土,仅是街边一碗带着葱末的鲜肉云吞,也能叫旅人在雾气中落下泪来。

  苏轼尝言:“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早已寻到心所安然之处,却浑然不觉。

  如今,老巷因为城市规划而濒临拆除,我也只能在偶然间扫过几眼,隔着围起的栅栏,努力地伸长了脖子,想再看一眼青砖黑瓦的老房子,再念一念家人庇护下不知愁滋味的往昔。朦胧细雨间,我仿佛看到了小城眼角的皱纹,也看到了故乡的昨日向我慢慢地、轻轻地,挥了挥手。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这是古人笔下的我的故乡。可不管时间如何蹁跹,我那山明水黛、沉静娴雅的故乡,都是心头一道月光做的疤,萦绕着酸涩的莫名情绪。

  我不知这是否可以称为乡愁,但此刻所念,却是在藤椅里嘬几口母亲做的甜酒酿,用没有长大的谎言为由,再钻到奶奶的怀里撒个娇。等夏天的蝉鸣不再恼人,秋日的硕果吃遍,再去寻来一枝冷艳梅花,期盼故乡的下一个十里春风。

故乡印象作文2

  那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已经许多年未曾回到我的故乡,心中一直有一副图片在憧憬着我对故乡的印象。

  那还是9岁的时候,暑假回到了一直对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平海。那时的我过了一回真正无忧无虑的暑假……

  在海边时闻到了海水独特的咸咸的味道,提起裙边,在海边散步,时不时有淘气的浪花来亲吻你的脚丫。你看!这里有一个大贝壳。清晨来到海边看初升的太阳。你瞧!这太阳多么像小姑娘涨红的脸啊!这时候来到海边是再好不过的了!中午来时,已经不像清晨了。这时的海边人非常的多。你看!渔民伯伯们正分享着他们胜利的果实呢!在看看那边,一个个小朋友在玩沙子,在瞧瞧那儿!一对对情侣亲密的漫步在海边,还有一位位老人在抓什么东西。你看!这位老爷爷捉到了一只小螃蟹,瞧呀!爷爷脸上的皱纹深了,他在笑,他轻轻地提起螃蟹把它放走了。一对对中年夫妇在海边让自己的另一半把自己的手,脚埋好,享受着阳光的免费“淋浴”……

  回到家中,家中温暖的气氛把你包围,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每一个人都可以变着法子的令你捧腹大笑。爷爷,奶奶爽朗的笑声也会令你把所有的烦恼统统忘记。去奶奶的牧场看看,小绵羊,马,驴子。从这里你可以学到小羊的孝道,马儿的奔放,驴子的勤劳。到爷爷的菜园转转,这里的花草树木令眼睛得以放松。

  无所事事时,也可以上山转转。你能看见灵活的小猴子在树丛中跳来跳去;也可以看见可爱的小松鼠在树上吱吱的叫;运气好的时候听到百鸟齐鸣,在山上,猎人的圈套也要小心。如果小动物不小心踩到了好心的你不要装作看不见,放了它们会好报哦!

  无论是在故乡的何方你的心都会被净化。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建。我对故乡的印象是美好的,你呢?

故乡印象作文3

  涓涓细流带着春天的希望,柳絮纷飞时,点缀了故乡缤纷的晨曦。离开故乡许多年,那条小溪一直在心里流过,映衬着稚嫩的脸庞。

  到了夏天,小河的溪水尽情的欢唱;一棵棵柳树排成行毕恭毕敬;麻雀呼来飞去,叽叽喳喳倾吐着与小溪的诗情画意。一汪汪清泉汇集而成,随着欢快的节奏欢欣鼓舞的.跳动。漫步在小溪旁,不由地俯下身去,品尝着甘甜的味道,唯有这涓涓细流带给心灵的清凉,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自己周身的血液在颤抖。

  那年冬天,小河小溪干凅了,杂草掩饰了往日的生机,青蛙的凄惨叫声在空谷里回荡。

故乡印象作文4

  家乡的乡间小路,条条弯弯曲曲,蜿蜒连绵在家乡的每一座山峦之间。那条连接县城的所谓乡间大道已经成了乡村公路。再没有以前雨后的泥泞。路边无人打理的灌木丛和红柳看到你会摇头摆尾打招呼。

  如今的乡下也是今非昔比,青年人几乎都有摩托车。当遇到赶集的日子,寂寞的村子被摩托车的轰鸣声打破,在空旷的山谷里回响。

  曾经怀着希望和向往,在这条乡间小路上走过多少回,信天游随风一路飘来。如今,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村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早已一去不回。

  故乡的路,有多少人从这里走出;远在他乡的人,又有多少人在梦中回首。乡间小路和城市之间,是多少游子的凄楚!

故乡印象作文5

  几回回在梦里归来,这里是我生命的起点。如今窑洞破烂不堪,杂草丛生。岁月的流淌,显得苍老,梦里的残垣断壁,打破了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只剩下树坑,石磨早已垮塌,石碾盘扒开荒芜的蔓草才能看见,满院子的杂草长的齐腰高。窑洞里早已成了老鼠的天地,蜘蛛网交织,灰尘堆有几厘米。只有墙上年代久远的年画隐约可现。还有那块风吹雨打过的石床仍在静静地在原来的位置,那曾经是童年躺在那里仰望蓝天放飞梦想的地方。

  荒芜的院落里再也找不到当年的脚印,老槐树下再也听不到欢乐的笑声,所有回忆被永恒的时光打的粉碎!

  窑洞,在这里锁住了我十七年的梦。

  故乡的家,就这样天老地荒的远去了!

故乡印象作文6

  离开故乡差不多快二十余年,我的脑海中一直装满了儿时的记忆,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寄居异乡,都未曾与故乡脱过节,故乡的每一处山坡沟壑,田间地头,老屋禾场,男女老幼,小桥流水……都在我的记忆中铬下了深深印痕。一个人静坐的时候,有时会忆起些童年往事,重温幼时的苦与乐,往事历历在目,忆至苦处心情会异常沉重,甚至叹惜不异,若记起欢乐瞬间,同样也会哑然失笑不已。一直有个心愿,想用文字记录儿时在故乡生活的点点滴滴,然每每动笔之初,往事纷至踏来,一时语塞,无有头绪。索性闭目静坐,良久心绪稍安,往事如潮涌般就此拉开了帷幕……

  一.村庄与老屋

  我的故乡在官塘驿林场伴旗山村。村东与中心坪村交界,南与赵李桥镇百花岭村、石人泉村相连,西与赵李桥雷家桥村相望,北与茶庵岭镇罗峰村一山之隔。村委会驻地新屋门,距赵李桥10公路,市区40公里。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由西家庄、南冲门、贺家门、周家门、石潭冲、横冲、石屋等自然村庄组成。全村共有265户,总人口1210人。青山环抱中的伴旗山村,山峦起伏,峰峰叠翠,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山间青竹摇翠,山顶云雾缭绕,天空中鸟儿自由翱翔;抬头仰望,兰天白云舒展,登高远眺,翠绿的农家田园异常娇媚。

  我的老家在新屋门第六小组,毗邻伴旗山村委会,约莫两分钟路程,抬眼便可相望,大声遥呼可相呼应。这个可能始建于明朝的小山村,村前有蜿蜒盘旋的公路。周边群山环绕,一条小河顺着山势蜿蜒迂回流淌,一路向西绕村而过,将村庄土地分割成南北两片。

  新屋门就坐落河北边山脚下,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三四十户人家的村庄,并无杂姓,居民全是雷氏子孙,按先祖血脉支系划分内堂屋和外堂屋,内堂屋又分东西两头,东头靠祖屋,西头唤做堤身上。外堂屋由上场屋和王玛桥组成。

  我的老家属内堂屋西头堤身上一支,几代人挤居一起,十分拥挤。我出生在老屋,老屋年代久远与隔壁左右共墙搭界,泥土青砖混合墙体,东一间西一间参杂其中,房间高矮不一,屋内漆黑且又不通风,夹杂在村庄中间,并不显目。

  小时候兄弟姊妹六人,都出生在老屋,全靠父母在地里刨食,勤巴苦做,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帮助我们成家立业,养活这一大家子,何其不易。一根木扁担,伴随父亲,挑进挑出,穿梭在田间地头,沉重的担子,渐渐压弯了父亲的脊梁;一个竹编的摇篮,成了我们兄弟姊妹们的成长温床,孩子们从大到小轮番躺过这摇篮床,曾在妈妈轻柔的摇篮曲中摇曳着进入梦乡,那种感觉让人终生难忘。可能是因为当初摇篮里的我们太年幼,还来不及享受便已经匆匆成长;一口大铁锅下,火膛里燃烧着熊熊火焰,也燃烧着一个家的希望,即使人多口阔,口粮欠缺,锅中烹煮的杂粮饭,仍然养育我们相继长大成人。

  当年几代同堂的老屋,如今已是残砖断瓦,即将倒塌,岁月苍桑,风雨无情,随着子孙们开支散叶,谋生四处,它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人生聚散无常,亲人间离多合少,儿时欢笑,只能在此重温… 父母健在,老家尚能维系支撑,他们一旦老去,料想远方游子将离故乡越来越远。 故乡境况与我们的现状差距日益增大,梦里这些老屋依然洒满欢笑,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熟悉,每回家一次,总要亲睹一次,用留恋的目光,深情抚摸这砖一瓦,一草一木……

  二.祖堂屋

  祖堂屋建在内堂屋东头,上中下三幢,祖堂屋的每一幢设有天井和排水沟,盖的是青砖黑瓦,泥巴地面,屋顶的横梁选用都是粗大笔直的上好木料,面对祖堂靠内墙门沿高处铺有两根横梁,相当于神案,陈设十分简陋,墙上面只安有家神牌位,神案上摆放香炉烛台,方便族人祭祀先祖。上下幢住家是内堂屋东头族亲七爹一家老小,几代人在这里生活,间接承担祖堂屋平时管理职责。

  祖堂居中,在地势上占据高位,高大敞亮,气势威严。堂前天井中铺设有几级台阶方便人们进入。下堂有一空旷场地,沿出路往东是祖堂屋大门。

  平时最热闹之时当属夏天,午时骄阳似火,酷暑难当,这里却凉风习习,十分凉爽。吸引了东西两头男女老幼聚集在这里纳凉消暑,没人召集,人们自己陆续来到这里,一时间祖堂内门槛石凳全都挤满了人,老人们摇着蒲扇,迷糊着眼,静静坐着,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妇女们各自做着手头事情,嘴巴却没有闲着,所聊无非家长里短,是非之事。男人们翘着二郎腿,夹着根劣质香烟,边吞云吐雾,边海阔天闲扯了起来,个别男人光着膀子,不时凑近女人那边扯些荤段子,闹的那些婆娘们恼了,脱下鞋底,追上前狠命的乱揍一通。小孩子是难以坐得住的,他们四处乱串,嬉笑打闹,玩玩耍耍好不开心。

  祖堂屋就像个大戏院,祖堂屋是村中最热闹的地方,村子的大事,如全村事务的重大表决、新人结婚论嫁、老人去逝的灵堂等大多时候定在这里。

  遥想从前,每年大年初一这天,这里是最热闹的了,各家各户早早起床,大人、小孩都把最好最新的衣服鞋子穿了出来,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来,端来三牲酒礼敬献祖宗,焚香鸣炮祭拜一番。年轻人趁兴敲锣打鼓,兴高采烈的把热闹推向高潮...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当我走近它时,它早已面目全非,它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不见了瓦檐上的袅袅炊烟、不见祖堂里戏耍的孩童,也听不见热闹喧天的锣鼓声,祖堂屋沉默了,睡着了,祖堂屋真的苍老了。如今祖堂屋的子孙们都相继在道路两旁,山边田野,盖起了新房,独门独户,一家一栋,过起了全新的生活。祖屋在人们心中作用不大了,于是渐渐的祖堂屋被抛弃了,眼看繁华早已落寞,它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正在苟延残喘,再过几年,它或许就将变成一片废墟。

  三,洋灰场

  外堂屋的靠马路有一块水泥晒场。大集体时队里在此选了一块公用地,铺了水泥。那时候能有这么大块水泥晒场的确很了不起,村民都称为"洋灰场”,晒场约有大半个足球场大。

  每到收获季节,乡亲们把收割的庄稼一担担从田间地头挑来这里,各自抢占一小块方格,有的在这里晒油莱籽,晒大豆、晒稻谷,有时用来晒柴火。平常时不晒东西的时候,晒场更是孩子们娱乐的天堂,孩子们在这里捉迷藏、打玻璃珠子,玩“打仗”、跳房子、推铁圈等。常常是玩得忘记吃饭,结果是大人们来拎各家小孩小耳朵回去吃饭。每年村里玩龙、玩采莲船等活动在这里训练。祖堂屋挤不下的情况下,晒场也就自然成了全村的集会场所了。

  之所以留些笔墨至此,是因为小的时候,晒场上留下了我太多的欢乐瞬间。儿时,除了学校,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晒场小小一块天地,始终静静地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远行,都会在选择此等车,它目送我们一路远去;从远方归来的游子们,车子会在此停歇,或掉头离开。

  它静静躺在哪里,遭受着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遭受着南来北住的车轮碾压,遭受着各家各户的农具无情锤打,现如今浑身都是伤痕,每一处都留下了村中男女老幼走过的足迹,每一块小方格,都见证了村民们丰收的喜悦;也记录了村民活动时的一幕幕场景;更珍藏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经历。

  方寸之地,印象非同一般,哪怕是我与故乡渐行渐远,客居他乡,晒谷场上的儿时记忆,永远是无法磨灭的。

  如今,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消失了,成了别人屋前的场子,被泥沙掩盖,看不见丁点痕迹。年轻人最终只能在老一辈人口中听到这里曾经有这么一块热闹的地方----"洋灰场"。

  四,担水坡

  外场屋晒场旁边有一条马路横穿整个新屋门,就在晒场前方几十米远的马路右侧,有一下坡,坡上台阶高低不平,顺坡路拾级而下,就是一条小河,河水一路向西静静流淌,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深处有潭,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连河底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的,鱼儿们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尽情地体验着快乐的滋味。水浅处,水流平缓,卷起裤管,蹚水可过。

  坡底横卧一天然大石块,后经人工凿成歇脚平台。河水流经此处遇阻,回水冲沙,便形成一个小水潭,村里没接通自来水之前,这条河曾是整个村庄的大水缸,祖祖辈辈的人每天都在这里挑水回家倒进家里大瓦缸储存起来,用来烧水做饭,洗衣洗莱。老辈人因此把这里唤作“担水坡”。

  夏天酷热难耐,河边却十分清凉,一大早来此挑水,洗衣的人们络绎不绝,一个个忙忙碌碌的,好不热闹。男人们挑着一担大木桶,弯腰将桶按进水中,挨个灌满,然后弓起身挑起担子,两手抓住担钩,生怕桶中水溅出,小心奕奕跨上台阶,一路晃晃悠悠的,脚步轻轻回到家里;妇女们纷纷端来一堆衣物,撸起双袖,各自找一处平坦近水之处,端坐下来浣洗衣裳,棒槌声声,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小孩子最高兴了,有的在河边玩沙子,有的找寻各色鹅卵石在手中把玩,有的捡起一块小石子投进小河里,顿时,激起了一层层涟漪,逐渐的扩大,扩大…接连打了十几个水漂,禁不住手舞足滔十分开心;水里面游来游去的鱼儿是最有吸引力的,这些孩子终于禁不住诱惑,脱掉了鞋子,也不怕水中卵石硌得脚疼,跨进小河里,扳开水中石块,捉起小鱼小虾来…

  这清冽的河水,透着灵性,充满生机和朝气,自古至今一路奔流不息,溶入山川湖泊,溶入每个饮用人的血液中,养育了村庄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滋养着大地万物的生命。人与物,息息相通,和谐共存。无论身在何处,曾经同饮一河水,人与人,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五,伴旗山小学

  出了新屋门,顺马路往东约莫两分钟路程便走到了上屋场,抬眼便是伴旗山小学,也就是村小。非常简陋的学校办公室,学生教室以及老师食堂和宿舍,连成一片,围拢成一个四合院落,从一个大门进出。泥土砖墙,里外用白灰粉饰,顶盖青瓦,水泥地面,木门木窗户安有玻璃。教室横梁全部用篾席子遮住,夏天太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教室,明晃明晃的,只能找些大块的纸片遮挡。

  学校大门前,有个一米多高的讲台,约莫十来个平方。讲台两侧有几级台阶下去便是操场,砂砾场地,连接大马路,除了学生做课间操,放学集合全在这里进行。这里不是很吸引人的地方。学校没有什么象样的体育设施,只有四合院内两张水泥建成的兵乓球台,平时男孩子们就围在这里,各显身手,玩得十分起劲。女孩子们插不上边,只好相约躲到一边,丢沙包,跳房子,照样玩的不亦乐乎。

  这是一所五日制的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有六个班级,每个班约莫二三十个学生,只有语文,数学两个老师,还兼职其他副课。学校只有两三个公办老师,其他都是民办。整个小学阶段,由于老师一直用土话授课。以至于我们至今说的都是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每天早上八点上课,中午十二点放学,下午两点半上课,四点半钟便放学了。由于学校没有学生食堂也没有学生宿舍,学生们放学后,便到学校大门前操场集合,按学生家住方向排队,老师简短强调了几句路上安全注意事项后,队伍在路队长的带领下,便陆续离校步行回家而去。

  我们离家近,暂且不论路上辛苦。对于其他村庄的孩子来说,来回要徒步行走几公里路,的确不算近。况且学生都是年仅几岁的孩子没有时间紧迫感,秉性又贪玩,一路上磨磨蹭蹭,耽搁时间不少,所以每天迟到众多,特别是早上,迟到罚站的同学,黑鸦鸦挤满了讲台两边。

  小时候,我个子小,一直坐前排,座位就在老师讲台下,读书时不能分半点神的,稍不留神,老师便一粉笔扔来,会让你难堪半天。小学几年,我一直是老师重点培养对象,也一直担任着班干部。所以凡事得带头积极完成,特别是课外作业,课堂背书默写,非过关不可。记得有一次,我不知是偷懒了,还是贪玩忘了完成家庭作业,严厉的黄老师,硬是拔下我的裤子,让底下几个学生用扫把轮番狠揍我的屁股,意在让我长点记性,从此以后,我是绝对不敢忘了做家庭作业了。

  就在这里,我上完了小学。如今,这所学校已不复存在,变成了我家兄弟的私人院落。校园内一切都随着岁月的老去,兵乓球台,梧桐树,花坛花草早已消失殆尽,四合院只剩下一半,另半边建起了二层楼房。外边操场上到处荒草萋萋,四处台阶掩藏在荒草中,难见人踪。昔日的校门现已被砖墙封住,两边墙上标语依然模糊可见,曾经书声琅琅,热热闹闹的伴旗山小学就这么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所记得的故乡,或许全然不是如此,说起他的魅力,我却一时词穷,怎么也找不出更好的表达方式来形容,忘不掉,也留不住我的故乡,这么多年来,虽然变化不大,也许在别人心中,未必有如此苍凉之感,可能是我每次回家,心有所触罢了。

  大浪淘沙,到底沉淀了什么?,故乡,也许就是这么回事,在天底下这么一块方寸之地,有些人宁愿终老山林,也不选择离开半步;有些人,心向远方,选择流浪他乡,无非是为了活得更敞亮。生命在轮回,祖宗的血液在每个后人身上流淌,无论身在何方,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祖辈的传统不会忘记,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会忘记!

故乡印象作文7

  在赣南唐江古镇座落着一个西坑村,那便是我的故乡。那里没有高山,四周都是小山包,中间有一条河奔向远方。古往今来,故乡一词是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是多少居士的内心所向。然而,故乡也让我无比眷恋,她默默地奉献,还守护着世世代代的儿女。虽然我现在远离故乡,身处异乡。但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从故乡走出来的儿女。

  故乡的小河给我带来了美好的童年。小时候我们经常约小伙伴一起到河里抓鱼捞蝌蚪,那时候特别爱玩水,我想那时的小孩都会有那么一段难忘的记忆吧。见到有水的地方高兴得不得了,然后玩一个下午。晚上,爸爸妈妈到处找你回家,回到家发现衣服裤子鞋子全湿透了,然后埃一顿打,屁股一顿遭殃,又是一顿大哭,过后还是记不住,仍然会有下次,其实不是记不住,而是喜欢。我是在这样淘气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那条小河也见证着我的成长。

  等我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学着妈妈来到河里洗衣服。每个周末提着装满脏衣服的水桶到河边洗衣服。特别是在夏天,太阳高照的下午,小河两边挤满了人,你要提前一点来才能找到位置,大家一边洗衣服,一边热火朝天地谈天说地,不分男女,不分年龄,都会有着同样的话题,笑声在河里荡漾开来。有时候我们年轻人直接挽起裤脚在河里嬉戏打闹,阳光下被印得两腮通红,像鸭子一样在河里面畅快。小河哺育了田里的庄稼,也给了我欢乐的童年。

  故乡的人勤劳善良。他们每天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在这块土地上尽情地播种收获,故乡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所以一年两熟更让他们忙于劳作;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子,种出各种蔬菜,家里都养着一些鸡鸭鹅,每天早上提醒着主人:起床了!主人起来打开圈门,一溜涌出来,一天就从这里开始。农忙时,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照料。我家今天插秧你来,明天你家收割我去。就是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顺利完成每一季的播种与收割;你家菜园子里的菜会给我,我家菜园子里的会送你;他家娶媳妇大家来帮忙,我家嫁女儿大伙也来热闹;已经形成这种淳朴的风格,或许可以称为“习俗”,这是故乡特有的那份厚重的情感,早已形成了一种习惯。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来,妈妈不在家时,隔壁的阿姨跑来家里:“你妈今天上邻村了,放下书包去我家吃饭。”有记忆以来不知道吃了她家多少次饭,这些一直记在心里。工作以后,碰上逢年过节回家,我都会买一些水果略表心意给阿姨送去,她还在一个劲地夸,跟你说过去的事。记得小时候总是淘气,老是挨鞭子,那时候就会拼命跑到邻居家,她家就是我的“避鞭所”,甚至只要我一声大哭,邻居阿姨就会跑过来,把父母手里的鞭子夺走,然后一边哄着带我去她家,等父母气消了再把我送回来。这也许在很多小伙伴中有过这一招吧!

  特别是现在久住于高楼大厦的日子,越能感觉到故乡的那份人情味儿。每次回家,这个是七大姑,那个是八大姨,白天遇到的时候热情地问候着,晚上会带着自家做的好吃的来给你尝尝,邻居之间就是这么热心肠。当你快要离开时,邻居阿姨总会带一些自己家特有的特产让你带回城里吃,瞬间心里流露出一种暖意。这是世间另一种真情!

  故乡的人就是这样,当我遇见他们的时候,就忍不住叫他们,哪怕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我喜欢故乡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从他们身上总能感觉到一股淳朴气息,与他们相处很愉快,尽管他们穿的不是名牌,甚至衣服上沾满泥巴,没有豪车,住的也不是什么别墅,但也足够温馨。有这样一群朴素又热情的故乡人,在我心中永远是幸福的!

  故乡永远是一首唱不完的歌,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已经装在我的心里。虽然我现在远在他乡,但故乡是最温暖人心的地方。每当我瞭望天空的时候,我会对着飘向远方的彩云说:“请转告我对故乡的祝福!”

  看着花香鸟语,看着田野间那片金灿灿的稻谷,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好像遇见故乡的叔叔阿姨,在相互热情地问候。我在不停地张望,不停地寻找,寻找熟悉的记忆!待下一个春暖花开,我就回来,等我,故乡!

【故乡印象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印象作文2篇01-15

故乡印象作文(2篇)02-28

故乡印象作文3篇02-27

故乡印象作文10篇01-31

故乡的印象作文5篇02-20

印象老师作文04-13

台湾印象作文09-29

大连印象作文05-06

印象香港作文08-22

济南印象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