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年味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年味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年味作文1
“新年到,真热闹,大红灯笼墙头挂,倒贴的福字门上挂……”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在一阵阵的歌谣声中,我们迎来了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春节,也就是过年。其实在腊月二十以后,浓浓的年味儿就已经悄然散开。
在我们家乡,各种各样的风俗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蒸花馍,小年过后,家里就开始张罗着蒸馒头,并不是蒸普通的馒头,而是象征着新的日子会蒸蒸日上的'花馍。腊月二十五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和奶奶就用前一天发好的老面开始和面,面醒好后,在爸爸的帮助下面很快就揉好了,随后就轮到奶奶大展身手了,奶奶已经带好老花镜,准备好了小梳子、小剪子、刀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以及枣和黑豆等。大人们一边闲话家常,一边捏花馍。那劳动惯了的粗糙的大手,这会儿就像变魔术一样,切、揉、捏、揪……在言谈笑语中,一扎一挑,盘枣点豆,不一会儿,一个个活物自手中而出:跃跃欲蹦的兔、威风凛凛的虎、温驯善良的羊、引吭高歌的鸡,待醒好上锅急火蒸出,一个个白白胖胖,鲜嫩灵活,娇态可爱,常常诱惑得我想吃却又不舍得吃,纠结许久。
身在家乡,让我自豪的不止多彩的风俗,还有那些为充满文化特色的地方,有西侯度遗址、大禹渡等值得一去的地方。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早期猿人阶段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显露出“万灵之灵”的神韵;而那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芮城县县城东南黄河之滨,依崖傍水,风景宜人的大禹渡更是引人入胜,大禹渡山青水秀,景观荟萃,优美的黄河自然风光与底蕴丰厚的大禹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已成为黄河中游一处独具特色的水利旅游圣地。而我身为芮城人,不禁为这些感到骄傲与自豪。而春节期间,就可以在走亲访友之余,呼朋引伴,或陪伴家人,或独自骑车,在明媚的午间,去西候度感受“万灵之灵”的神韵,去大禹渡领略那里的无限风光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在永乐宫那丰富的壁画中感受道教文化,抑或傍晚坐黄河岸边欣赏那独特的美景……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而家乡的风俗,更为这个隆重的节日添上了一笔重彩!
家乡年味作文2
今年我在奶奶家过年,那儿的年味可浓了!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笼。鞭炮声,五光十色的烟花和朦胧的硝烟到处都是。一辆辆汽车涌进山村,走下来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礼包的人,他们欢欢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着小曲儿,蹦蹦跳跳地走到广场上,走在我两旁的还有我的爸爸母亲。走着走着,我发现广场中心被人们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赶紧跑过去凑热闹。我好不容易挤到最里面,定睛一看,原来是舞龙。只见几个大汉身着黄袍,人手一根粗长棍子,撑起那条巨大而威武的布长龙。锣鼓声中龙舞起来了。瞧!它先绕着场地踱步一周,然后时而翻腾而起,时而俯冲而下,时而首尾相接旋转不止,时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随着锣鼓的打击越发激烈,龙的身体如高山一般盘起来,龙头高高昂起,摇动着那对冲天的角,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动的鳞片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最后,龙把头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着远方,猛得张开口,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似乎在仰天长啸!顿时,观众群中爆发出来的暴风雨般的掌声与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看来观众们都被这场舞龙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阵“噼啪”的`爆竹声传入我的耳朵,接着是一阵音乐的奏鸣,一个“大头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奶奶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说了一串吉利话。在他身后有一群小孩,每个人身前有一个可爱的马头,身后有一个光滑匀称地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泼。我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他们,而奶奶则快活地喊道:“哟!是跳马灯的!”话音刚落,他们就转着圈儿一下前一下后地跳起舞来,乍一看还真像一群活泼的小马驹在跳跃。我拍手叫好,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忙递过去几个小红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与烟火的交织中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变化,彩色的光一闪一闪地把山水房屋映衬得五彩缤纷,变幻不定。我们跑出去一看,大桥上正在放焰火,一阵阵银铃般的欢笑从那儿传出来,在山村中回响。我们也放了起来。看着这美丽的烟花,爷爷和奶奶都乐了,我则依偎在母亲身边,灿烂地笑了。我们的烟花刚放完,山那边又有烟花在空中争奇斗艳。
啊!山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我爱山乡,更爱山乡的年味!
家乡年味作文3
“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那飘越万里的年味,让我对家乡的怀念越来越浓。
家乡是湖岸与青山间夹杂着的一条“带状”的村庄。沿着山蜿蜒不绝,年味也呈一条丝带系在山腰上,穿过房前屋后的田地,经过“咿呀咿呀”作响的摇椅边。细密的阳光将潺潺湖水染得碧绿,水下水草摇曳,好似水底森林一样寂静神秘。在冬天早晨醒来时,昨夜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但你会惊奇的发现,田地里散落着一丛丛的亮白,水龙头上,结着一串串滑溜溜的冰挂,晶莹剔透。沿着村庄漫步,在石桥的尽头,竹林不但没有被寒冷冻的失色,反而使它的墨绿变得有了一丝钢铁的冷酷。远山边一个个山包在云的包裹下像缩小版的富士山。湖岸边的芦草上,顶着冰花,向一栋栋洋楼欠身行礼。青山绿水,都打扮成了老舍笔下可爱的模样,昂着头迎接新年。
过了小年夜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新鲜的蔬菜上晨露未干,如水晶在阳光下折射五彩光芒。田里的小萝卜鲜花般地开放着,轻轻一提就起来了,溅了人一身泥土,刚刚出土的萝卜圆圆胖胖,好像一个憨态可掬的婴儿。用冰水一冼便露出了他白里透红吹弹可破的肌肤。篱笆上攀得紧紧的豆角,地窖里珍藏的红薯,暗红中藏不住鹅蛋黄的颜色。早已准备好的春笋,就算洗干净了,还有着一股泥土的芳香。如果下一场冷雨还可能幸运地遇到一个避雨的人聊聊天。大人们凑在一起,在发黄的草纸上,一笔一划地记下一道道菜名,最后趁着夕阳未落山再仔细端详一下家门口的对联,看看对联上的晚霞慢慢暗淡,眼前的.世界也被夜色吞了进去。
大年三十那天,在外的孩子们纷纷赶回家,门口停着的私家车像终于回到港湾的帆船。缺月镶着银边,星空璀璨却也显得孤独凄冷,更衬得万家灯火的温馨。穿过窗户,可以听见谈笑声不绝。年味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久久不肯散去。到了深夜糊的鞭炮声响起,大人孩子在天台上望对岸,烟花一颗颗的飞上夜空“啪”得炸裂开。碎成星星点点,夜空从未如此绚烂,流光溢彩,以至于缺月也闲的无事便退去了。新的早晨、新的阳光、新的一年大步流星地走来。
都市依旧是处处亮着彩灯,但此时对家乡的怀念只能在记忆里的年味中追寻了。
家乡年味作文4
正月已经过去一大半了,但是年的味道一直没有散去,年的味道是那鞭炮的浓浓硝烟味,是那香甜的麻糍,还有那春晚的欢歌笑语。
每次我到老家过年的时候,一打开窗户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好像是战争刚结束时的战场。你可能已经猜到硝烟味从哪里来的,没错就是来自燃放的鞭炮!你可知道鞭炮是最早的火箭雏形哟!在传说中燃放红色的鞭炮是为了把祸害人们叫做“年”的怪兽给吓跑,后来燃放鞭炮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节目,现在燃放鞭炮是人们为了这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喜庆。为了保护环境,已经不提倡燃放鞭炮了,但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那浓浓的硝烟味一直存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回到老家很多小朋友一起放烟火点鞭炮的场景一直是我对过年的理解,也是我幼年时对年的记忆。
在老家过年都要打麻糍,一听到麻糍我口中情不自禁地流出口水。我也曾试着打过麻糍,先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团成一团,再抡起几十斤重的大锤子砸向石臼里的糯米团,一颗颗的糯米被砸成碎片,稍不留神锤子也会深深地陷在糯米团里,拔也拔不出来。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奶奶来了,看到奶奶不慌不忙地往石臼倒了一些热水再用手将水和糯米和一和,糯米就没有那么粘了,锤子终于可以从糯米中解放出来了,奶奶再把锤子放在热水里洗干净,锤子就可以继续工作了。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无力再抡起锤子了。大人们开始轮番上阵抡锤子,一会儿糯米团就变成麻糍了,麻糍在面板上被摊成薄薄的一层,再在麻糍上面撒上芝麻粉和白砂糖,香喷喷的麻糍味和芝麻味扑鼻而来。我顾不上洗手趁奶奶不注意时在面板上拿了一块麻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是何等的美味!
除夕晚上最精彩的节目莫过于春节联欢晚会,晚会节目是那么的.精彩,我们看得目不暇接,节目给我们带来了阵阵的欢笑。我最喜欢的节目是小品和魔术,前者经常使我捧腹大笑,有时笑得肚子都疼了,甚至我都笑得打嗝了;后者让我们看得目不转睛,生怕漏掉一个微小的环节,魔术的神奇不由得使我对魔术师充满了敬佩之情。
年味是那么的浓,是浓浓亲情的团聚,是浓浓的传统美味的传承,也是小朋友的欢歌笑语和美丽记忆!
家乡年味作文5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农历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农历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农历的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农历的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农历的`大年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乡年味作文6
20xx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高三:无言的草
家乡年味作文7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
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
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家乡年味作文8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的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的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的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浓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亲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从东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的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的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的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的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的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习俗。祖堂的.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额。我看到父亲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的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的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家乡年味作文9
宁静的夜空在除夕夜晚变得多彩炫目,一朵朵,一道道或火红火红或紫黄紫黄的烟花直冲上九霄云天,在空中爆炸,释放出夺人眼球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家乡的年来了。今年的年大家过的如何?我决定要采访一下。
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一位白发鬓霜的老人,等我这个小记者一提问,老人便用他满怀批判的`眼光向我们揭示了他眼中的年。“唉,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在干啥?老祖宗自制的传承百年的饺子看不上眼,倒对那些个什么挺着迷,过年了,大家都吃着饺子,可他们却抱着一桶全家桶当饭吃。要说这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聊聊家常,看看春晚,可现在的人都好像中了毒,像我儿子、孙子,进家后,几乎一直都是低头不语,两眼对着那发光的手机屏暗送秋波,不太和我怎么说话,就连春晚这强大的手术刀也对他们的病灶无能为力,于是早早地眼睛就与眼镜接吻了,听说今年情节人与元宵节的同一天,是吗?”我回答:“是的,”,刚欲向老人阐明这一番时,老人又感叹道:“整天将那个什么情人节挂在嘴边,老祖宗的七夕节也没有见他们这么上心啊!”
此时的老奶奶在旁边已恭候多时,估摸着时间,我们将摄像头对准了老奶奶,老奶奶一脸慈祥的诉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见识到了改革的好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富裕了,可这现在的人
对粮食没有以前那么珍惜了,四五斤重的鱼有时吃不到一半就倒掉了,过年了,那更是百万大军进菜市,一番疯狂采购之后满载而归,家里变成了一个小超市,现在家里人少,买的年货过多吃不了的因变质都被倒掉了。亲戚朋友们来拿的礼物也愈发贵重,有的带小孩来,还要发压岁钱,还不能太少,每年的压岁钱对我们家说是一笔偌大的开销。”
走出老人家中,恰逢村里组织的锣鼓队经过,穿红戴绿的小伙子们奋力挥臂,锤击着鼓皮,发出咚咚的硕大响声,姑娘们也个个才貌双全,打着节拍,走着秧歌步,脸上尽是脱去电子辐射的喜悦面容,在后面又有我们新鲜的血液,跟在队伍后面有几个处于闲职时期的学生,跟着学走秧歌,惹的大家哄堂大笑,这才是真正的年呀!
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是炎黄子孙,就有理由去热爱它,西方节日固然令人神往,但一个守不住根的民族注定灭亡。年不是几天的大吃大喝奢华享受,它应当是一个总结反思,未雨绸缪的交替时期,年也不是有小孩的家长的一种集资工具,更多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关心、孝敬。
中国人我们应该坚守传统,过好年,过幸福年,不是吗?
家乡年味作文10
今年我在奶奶家过年,那儿地年味可浓了!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笼。鞭炮声,五光十色地烟花和朦胧地硝烟到处都是。一辆辆汽车涌进山村,走下来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礼包地人,他们欢欢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着小曲儿,蹦蹦跳跳地走到广场上,走在我两旁地还有我地爸爸妈妈。走着走着,我发现广场中心被人们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赶紧跑过去凑热闹。我好不容易挤到最里面,定睛一看,原来是舞龙。只见几个大汉身着黄袍,人手一根粗长棍子,撑起那条巨大而威武地布长龙,锣鼓声中龙舞起来了。瞧!它先绕着场地踱步一周,然后时而翻腾而起,时而俯冲而下,时而首尾相接旋转不止,时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随着锣鼓地打击越发激烈,龙地身体如高山一般盘起来,龙头高高昂起,摇动着那对冲天地角,在阳光地照耀下,那一身抖动地鳞片闪烁着耀眼地金光!最后,龙把头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着远方,猛得张开口,露出两排洁白地牙齿,似乎在仰天长啸!顿时,观众群中爆发出来地暴风雨般地掌声与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看来观众们都被这场舞龙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阵“噼啪”地爆竹声传入我地耳朵,接着是一阵音乐地奏鸣,一个“大头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奶奶家地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说了一串吉利话。在他身后有一群小孩,每个人身前有一个可爱地马头,身后有一个光滑匀称地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泼,我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他们,而奶奶则快活地喊道:“哟!是跳马灯地!”话音刚落,他们就转着圈儿一下前一下后地跳起舞来,乍一看还真像一群活泼地小马驹在跳跃,我拍手叫好,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忙递过去几个小红包……
夜晚是最迷人地。夜空在鞭炮与烟火地交织中成了一个绚烂地大花园。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变化,彩色地光一闪一闪地把山水房屋映衬得五彩缤纷,变幻不定。我们跑出去一看,大桥上正在放焰火,一阵阵银铃般地欢笑从那儿传出来,在山村中回响。我们也放了起来。看着这美丽地烟花,爷爷和奶奶都乐了,我则依偎在妈妈身边,灿烂地笑了。我们地烟花刚放完,山那边又有烟花在空中争奇斗艳。
啊!山乡地年味是团聚地,是快乐地,是幸福地!我爱山乡,更爱山乡地年味!
【家乡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年味作文06-18
家乡的年味作文10-15
家乡年味作文10-23
家乡的年味作文10-07
家乡的年味03-09
【精】家乡的年味作文12-14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12-15
【热】家乡的年味作文12-19
【推荐】家乡的年味作文12-22
家乡的年味作文【热门】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