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2-10-20 07:19:23 重阳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品】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九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九篇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1

  九九重阳节快要来到了,下午2:30,我们四年级一班的同学穿着整整齐齐的校服,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敬老院大门口。等同学们都到齐以后,赵老师就带着我们走进了敬老院。进了敬老院的大门,一直往前走,通过一条露天的小路,就来到了我们表演的地方——敬老院活动室。节目表演即将要开始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们也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活动室。

  表演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我们全班同学表演的古诗诵读。同学们声音洪亮,背得有声有色,赢得了老爷爷老奶奶们热烈的掌声。我左顾右盼,看见有一个老奶奶竟然激动的.哭了起来。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到了,那就是——给爷爷奶奶们戴红领巾。

  我接过了赵老师递给我的红领巾,来到了一位老爷爷的面前,给他戴上了红领巾。当时,我特别激动,也特别紧张。我想:老爷爷看见我给他戴上红领巾,一定会很高兴吧!想完,我赶紧给老爷爷戴红领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红领巾整整齐齐的戴在了老爷爷的脖子上。我看了看老爷爷的表情,只见他一脸严肃,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悦。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友谊地久天长》,今天的表演就结束了。我们全班同学和爷爷奶奶们合了影,就要两人一组的把老人们送回房间了。我和好朋友陈梓琪结合成一组,搀扶着一位满脸笑容、慈祥的老奶奶,和她一起回到了房间,准备帮她打扫卫生。我们跟着老奶奶来到了三楼,走廊里养了许多盆花,显得特别鲜艳,特别漂亮。

  老奶奶不急不慢地掏出了钥匙,打开了房门,里面是一间小屋子,虽然小,但生活用具很齐全,床、电视、柜子、沙发……都有。我和陈梓琪反应很快,赶紧拿出了准备好的抹布,把抹布蘸了点儿水,就开始用力地擦每一件东西。老奶奶特别关心我们,总是对我们说:“哎呀,别干活了,你们休息一会儿吧!”可是我们依然要擦东西。不一会儿,屋子就被我们擦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活干完了,我们就陪老奶奶聊起天来。陈梓琪关心地问老奶奶:“老奶奶,您小时候生活的怎么样呀?”我猜测道:“您一定生活得很苦吧!”“那好,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吧!因为我是家中的老大,所以,好多活都交给我干,比如:做饭、洗衣服等等。那可真是苦着呢……”老奶奶边讲,边用手比划着。

  我们认真地听着老奶奶的一言一语。正当我们听得入迷时,突然听见广播在喊:“四年级一班的同学请注意,赶紧到大门口集合。”老奶奶很不舍得让我们走,我和陈梓琪想留下来,再陪老奶奶一会儿。这时,广播又开始喊开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向老奶奶道了别,就赶快向大门口跑去。很多同学都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同学们都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去老人房间的经过。

  转眼间,我们就要告别敬老院了。回头望,那温馨的敬老院,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中。虽然已经离开敬老院,可是,我的心却仿佛还在敬老院里,在老奶奶的身旁。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去关爱老人。敬老院的老人们都非常孤独,非常寂寞,整天都没人陪伴,没人陪他们说话聊天,也没有人关心他们。以后,我要经常陪爷爷奶奶说话,让孤独的人变少,让欢乐更多。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2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各地流传着许多重阳风俗,其中最普遍的是吃“重阳糕”了。重阳节吃重阳糕风俗在北宋已十分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说:当年汴京(今开封市)城内,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馈送,一插剪彩小旗”。南宋时,重阳糕已成为时令佳品在店肆中供应,“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下彩旗,名曰‘重阳糕’”(《梦梁录》)。

  定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一般认为开始于汉代。据周处《风土记》)说“九月才日……俗于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避恶气而御初寒。”又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关于重阳节和重阳风俗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有存的故事:汉代恒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后。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说,九月九日你家里有大祸临头,你必须立即回家,叫家里的人用茱萸系在臂上,举家登高。果然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而恒景及家人听师言而得幸免(事出《续齐谐记》)。

  实际上重阳为节起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阳爻“九”是“阳”和“阳性”的代词,所以古人称九月为“阳月”,九日是“阳日”,九月九日是两阳重叠,因此叫作“重阳”。阳为刚,重阳为二刚相逢,道家称之“二刚相克”而被视作“厄日”,也产生了解脱“厄日”的方法,所谓登高插茱萸仅是解脱“厄日”方法之一种。

  茱萸是一种落叶乔木,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是中药的常用药材之一,也可用于食品中的调味品。记录的唐诗中提到重阳插茱萸风俗有数十处之多:“学他年少插茱萸”(朱放),“茱萸插鬓花宜寿”(王昌龄),“舞鬟摆落茱萸房”(白居易),“强插茱萸随众人”(杨衡),而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处,醉把茱萸子(仔)细看”(《九日兰田崔氏诗》)和王维的“遥知兄弟维登高处,遍插茱萸随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至今还是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唐代重阳节已演变为文人学士登高赏秋,结社吟诗的节日,原来插茱萸驱邪的'风俗也一变为远离他乡的游子遥思兄弟父母的日子。“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同》诗)。

  宋代,重阳节登插茱萸又演变为登高吃重阳糕风俗。据说,重阳节吃重阳糕风俗是出于文人的笔墨官司。宋人宋子认为刘禹锡作《九日登高》诗,本来想写“年年上糕处”,但当时经典中没有“糕”字,被迫写作“高”字。他还作诗嘲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事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实际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出现,不过并不是重阳节风俗。宋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都市出现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糕”与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糕逐渐代替登高风俗。店主们为招揽生意。,又仿“插茱萸”故事央每块糕上插上一而小彩旗以代替“茱萸”,专门在重阳节前出售,美其名曰“重阳糕”。可见重阳糕是宋人依照汉唐故事设计的食品新产品,它既融合了古代重阳风的习惯,又是一种精美的节令食品。古人独具匠心的食品设计不也值得今人学习吗!

  “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百工一钦登高酒,灯火鸣机夜作忙。”重阳节多吃重阳糕,祝君事事如意,步步登高。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3

  我的爷爷于08年重阳节去世了,几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爷爷与我的感情之深胜过一切的亲人。在这个秋雨绵绵的重阳之夜,我思绪万千,谨以此文来怀念他老人家,愿爷爷在天国安息!

  爷爷是在解放战争时参军的,参军后,由于作战勇猛,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战争时期,爷爷主要负责传送情报,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常事。也许是对当时的艰苦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自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允许他身边的人浪费粮食,自己更是如此,吃饭时掉桌上一粒米都会捡起来了吃了,甚至连菜汤都要喝了,家里吃的东西都是放得不能再放了才舍得吃。至今我们家仍然继承着爷爷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爷爷一直都很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爷爷自从解放后,爷爷一直在单位的担任领导职务,工资收入在当时也算是中上水平。但是,我听爸爸说,爷爷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的,穿过什么好的,他对自己是那么吝啬。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早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也挺高的,但从没有见他为自己买什么好吃好穿的。可是,每到爷爷发工资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十元钱,告诉我们不许乱花,存起来买点有用的`东西。

  爷爷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在我家村里,大多数人提起爷爷都说是大善人,甚至不知道我爷爷的名字,却知道陈善人,爷爷对有困难的人,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从不计较。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们的的班主任朱老师给我们上教育课,他拿了一本党史书,讲了整整一堂课的关于我爷爷为了送达情报,面对敌人的刁难,如何费尽心思与之周旋,如何帮助老乡等英雄事迹,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之后,他跟全班同学说,这位老红军就是我的爷爷时,全班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更是以自己有这样伟大的爷爷而自豪。我把这件事曾说给奶奶听,奶奶告诉我,困难的时候,吃不上东西,饿死了很多人,你爷爷曾把家里仅有的一袋红薯分给朱老师一大半,才救了朱老师一家的命呀。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老师一直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爷爷。

  20xx年9月份,爷爷因病重医治无效而去世了。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去世前一天,天色昏暗,刮起很大的风,我去医院看望爷爷,临走时,爷爷用一种很奇异的眼光看着我好长时间,好象有话要说,又没有说出口,我对爷爷说:“明天我再来看你。”没想到这是我跟爷爷说的最后一句话。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我看着爷爷安祥的面容,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静静地躺在那里,自己任凭泪水涌出,模糊了双眼……

  每每回忆起爷爷临走时看我的那种眼神,我的眼睛就会湿漉漉的。我还没有孝顺爷爷,爷爷还没有享我一天的福,就这样走了,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常惹爷爷生气。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将以爷爷为榜样,继承爷爷的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党的培养,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4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素秋的天很蓝,独自倚在红叶铺成的小路旁,脚下踩着柔软的树叶,感受着秋阳洒下,溜进树叶间的斑斑驳驳,倦读一卷诗篇。偶尔挑起眼帘望一眼那享受日光的安详面容和那一缕在微风里摇曳的青丝。

  抿一口菊酒,任一股清涩的酒香在口腔中肆意弥漫,像一朵清菊深深地绽开,一直暖暖地开到心底。沉淀着醇香的菊酒是他送的。泡菊花酒是重阳节的旧俗,想必很少有人再记起了吧。“这酒味道清淡,却并不难喝,是以前常作饮品来喝的,而今酿这酒的机会是不多了。”他说,“这酒香是儿时最深的记忆了。”

  他是一个老兵,这是他对我讲述的.最多的故事,他说,那是他一辈子的闪光点。我与他在素秋的林荫道上相遇,我一脸关切的望着他满脸的苦闷,他却拉我听他讲《诗经》《楚辞》,读惯了北岛的朦胧与汪国真的悠扬,我自然是不懂古文的,却又不忍打断他热切的话语和兴奋的目光,也便耐着性子听他诉说。他本该老有所依,却从未听他提及自己的子女,我也曾试着打探,他却冷笑一声“无子亦可活!”对于他的气话,我只是笑笑。每当提起他日益变白的鬓发,他眼眸中的无奈与愁闷我全看在眼中。

  我只拿他当一个慈祥的长者,而在旁人眼中,他却是一个怪人,脾气暴躁,终日孤独,嘴里又常常嘟念着什么,被看成怪人也不足为奇了。他说,“实在闲着无聊了,便自己和自己聊天,畅谈生活,宛如一双好友。”我捧着肚子咯咯直笑,心里却好似被什么刺痛了一下,仅轻轻一触,却隐约的作痛。看着他一副得意的样子,我苦涩一笑,主动捡起了那卷《红楼》,轻轻地吟诵,看到他如一个孩子般天真的细细聆听,我十分欣慰。

  有时候,看他的某一缕青丝在风中抖动,我便想象着我的夕阳岁月是否也如他这样,老无所依。在人生最后一段道路上,即使眼花了,走不动了,也要孤独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那么,这条路上,我望着前方的路,那里将是无尽的黑暗和漫长的孤独。从幻想中回过神来,我竟惊恐的冒了冷汗。

  原来孤独可以在心中积攒到如此沉重,我定一定神,却意外地发现爸妈的头上也多了几缕银发,参杂在枯黄的发丝中却显得格外刺眼。他们静静的躺在那里,没有言语,却默默诉说着岁月,作为他们已经走过的痕迹。

  待到他们双鬓发白,只求有人陪他们金秋里登高望远,有人为他们吟诵《诗经》《楚辞》,有人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有人陪他们饮酒,醉里笑看鬓发一点点泛白,有人为他们的夕阳之路再点燃一盏灯火……在风风雨雨中捱过了人生,终于在风烛残月之年放慢脚步,用仅剩的时间再把美好的世界深深的印在记忆里,带到轮回中。能为他们引路的只有我们。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忽然看透了很多: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索求,真正得到的却很少,就像我们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我们是他们唯一的收获。我们自然是不该忘恩的,更重要的是,谁都不愿意在古稀之年,面对着苍凉大地,还在苦苦寻求“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们不但要在老人节多帮助老人,给老人们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实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老人,从点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让我们,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吧

  随着候鸟的远走高飞,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金菊争艳,秋高气爽,金秋时节让人心旷神怡。此时,九九重阳节带着所有人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重阳节前夕,我们去了外婆家,让她们享享清福,一起来度过这个一年一度的老人节。

  “快,放面!”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亦悦乎,这不,我们正在做第一道菜――长寿面。我拿了一个鸡蛋,轻轻沿着锅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锅里了。我又加入青菜,堆点肉末,散点小葱。一碗香喷喷的长寿面就做好了。“上菜――”外婆脸上的皱纹刹那间没了,而外公的头上的.白发似乎也少了数根,一边品尝着长寿面,一边夸着我和妈妈的杰作。“外公外婆,这长寿面阿,可是我们用特别长的面煮的,你们吃了呀,保准能活到100岁,身体康健得不得了!”我调皮地对外公外婆说到。“你这丫头!”外婆点了点我的脑门。“上重阳糕!”只见妈妈端着一盘松软可口的重阳糕来了。“外公外婆,这叫‘九九重阳糕’。这个‘糕’阿,预祝你们步步高升,上面画的两头羊,象征‘重阳’,而这‘九’呢,古代时为阳数,两个‘九’在一起,就是最大的长久之数,长命百岁不成问题!”看,外婆笑得连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我们还上了西红柿炒鸡蛋、大闸蟹、鸡汤……只剩下最后一道“寿比南山”了。

  我们先将准备好的哈密瓜、桔子、葡萄、苹果洗净、去皮,开始做我们的招牌菜――水果拼盘。我先将哈密瓜分成4份,每一份我都将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样,把前端削得尖尖的,后端削成圆圆的,中间刻上一条缝儿,嘿!真像个‘寿桃’。我再分别刻上‘寿’‘比’‘南’‘山’四个字,放在盘子的东南西北四个角,成了我的主打。我再将桔子的一周画上波浪线,沿着波浪线把桔子分成两部分,侧面一看可真像花瓣!我接着在桔子的中心插上了根牙签,把葡萄插在牙签上,葡萄就成了花蕊,两种水果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朵‘花’。我把苹果切成薄薄的一小片,把它切成五角形,让它与‘花’一起来当点缀。哇!我做的水果拼盘还真不错!我立即把它献给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条皱纹上都荡漾着欢乐,笑得开心极了,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外公外婆,这叫‘寿比南山’,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好,好,每道菜都好。只要是我们外孙女儿做的,样样都好!”……

  唐代诗人王维有这么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们不但要在老人节多帮助老人,给老人们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实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老人,从点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让我们,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吧!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6

  独立金秋,群山绵延,菊花怒放,纸鸢漫天,放飞金色梦想。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7

  昨天有朋友发短信说叫我一起去白云山登高,我一惊,都是晚上七八点了还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吗?后来一想,对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了,重阳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在印象中我的家乡在重阳节就是在大门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从未知道过重阳节的来历。小学的时候学过王维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时候或许不能体验这首诗的含义。但至今或许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和朋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白云山顶,那里可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啊,看来来登高望远的人好多啊,虽然一路爬到山顶已经是筋疲力尽,气喘吁吁,但是好像人们都不只是冲着登高辟邪来的 ,或许是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看来中国古代传统遗留下来的节日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呵呵!不虚此行!!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8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家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计回公道。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由于历史的的变迁特别是战乱的影响。汉安帝建的娘娘庙和重阳百姓为重阳公主修的重阳道观都已不复存在。但历史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距重阳镇10公里的西坪镇有一个皇后村。《西峡地名志》讲:相传,一皇后经此小憩,地以人传。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难时已身怀六甲,行动不便,曾在当地歇息。

  近年,我县重阳文化研究会又在重阳寺内发现几件实物证据。《西峡地名志》上说的后寺就是今天的重阳寺,该寺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残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庙脊瓦块上清晰可见恭李氏字样,这与传说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这有一段龙头瓦和凤尾瓦,古代一般称皇帝为龙,皇后和娘娘为凤。从这三件瓦的文字和图形推断,此寺在后来修建中可能为李娘娘专门修了一个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庙。中国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块是天子万年碑,这块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万年四个字清晰可辩。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才是真龙天子。天子万年碑是与皇帝有关。这位皇帝就是汉安帝,这与李娘娘生重阳公主的传说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断,传说中汉安帝为纪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阳寺、娘娘庙是真实的,是有碑可证的。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 篇9

  又是一个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的爷爷于08年重阳节去世了,几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爷爷与我的感情之深胜过一切的亲人。在这个秋雨绵绵的重阳之夜,我思绪万千,谨以此文来怀念他老人家,愿爷爷在天国安息!

  爷爷是在解放战争时参军的,参军后,由于作战勇猛,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战争时期,爷爷主要负责传送情报,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常事。也许是对当时的艰苦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自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允许他身边的人浪费粮食,自己更是如此,吃饭时掉桌上一粒米都会捡起来了吃了,甚至连菜汤都要喝了,家里吃的东西都是放得不能再放了才舍得吃。至今我们家仍然继承着爷爷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爷爷一直都很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爷爷自从解放后,爷爷一直在单位的担任领导职务,工资收入在当时也算是中上水平。但是,我听爸爸说,爷爷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的,穿过什么好的,他对自己是那么吝啬。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早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也挺高的,但从没有见他为自己买什么好吃好穿的。可是,每到爷爷发工资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十元钱,告诉我们不许乱花,存起来买点有用的东西。

  爷爷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在我家村里,大多数人提起爷爷都说是大善人,甚至不知道我爷爷的名字,却知道陈善人,爷爷对有困难的人,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从不计较。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们的的班主任朱老师给我们上教育课,他拿了一本党史书,讲了整整一堂课的关于我爷爷为了送达情报,面对敌人的刁难,如何费尽心思与之周旋,如何帮助老乡等英雄事迹,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之后,他跟全班同学说,这位老红军就是我的.爷爷时,全班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更是以自己有这样伟大的爷爷而自豪。我把这件事曾说给奶奶听,奶奶告诉我,困难的时候,吃不上东西,饿死了很多人,你爷爷曾把家里仅有的一袋红薯分给朱老师一大半,才救了朱老师一家的命呀。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老师一直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爷爷。

  20xx年9月份,爷爷因病重医治无效而去世了。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去世前一天,天色昏暗,刮起很大的风,我去医院看望爷爷,临走时,爷爷用一种很奇异的眼光看着我好长时间,好象有话要说,又没有说出口,我对爷爷说:“明天我再来看你。”没想到这是我跟爷爷说的最后一句话。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我看着爷爷安祥的面容,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静静地躺在那里,自己任凭泪水涌出,模糊了双眼……

  每每回忆起爷爷临走时看我的那种眼神,我的眼睛就会湿漉漉的。我还没有孝顺爷爷,爷爷还没有享我一天的福,就这样走了,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常惹爷爷生气。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将以爷爷为榜样,继承爷爷的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党的培养,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重阳节作文750字-重阳节作文01-25

(经典)重阳节作文07-20

[精选]重阳节作文07-10

重阳节作文[精选]07-09

(精选)重阳节作文07-08

重阳节作文【精选】07-08

(精选)重阳节作文07-12

重阳节作文【经典】08-03

重阳节作文(经典)08-19

(经典)重阳节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