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汇编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1
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瑟瑟寒风中来临了。节日气氛不很浓,但还是盼着节日的喜庆来感染自己。早上还和唐山的小丫头聊天来着,丫头说,她那里对元宵节很淡漠,当给她祝福时,才想起。而在我们这里不同,正月十五要比春节隆重,比春节还要热闹!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而在现在,能团圆只是个梦想了。因为城里学生要在十五前开学,成人在初六七上班。等到元宵节这两天能休息就不错了。所以为了生意及孩子上学,想我老家在外谋生的人们,已经好多年没能在家好好度过一个祥和温馨的元宵节了。所以现代化带来的是方便迅捷,而对传统节日却不那么浓重了,这事的人们不得不感到点些许遗憾!其实,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更加怀念那并不十分遥远的日子,过正月十五的日子!
我们现在还在过元宵节这个节日,不但过,而且很隆重。因为每年正月十四这天要给祖先上攻品。在娘家还讲究,因为贡品不止是馒头之类的了。供品里有刺猬、麦子垛、田鼠之类的,这些都是面食做的,很精巧,可称得上是艺术品。关于它们的做法,我在去年的元宵节里详细说过。因为我毕竟跟着做过多少年,很熟练的。贡品上三天,十六这天撤掉。
十四下午要包饺子,而饺子不是在这天吃。要等到十五太阳没出来之前,下饺子,上供。然后全家人再吃。也有不同的风俗,有头天晚上吃的。这叫“发紫”。十五中午吃包子,也就是说元宵节这天又要忙碌,包子人吃,也要上供桌。于是佛前香烟袅袅,颇为神圣。十五晚上家人在一起时吃元宵,共享天伦之乐。三天里要不断的给佛龛前烧纸钱,每次吃饭,每次上供都要烧的。除此之外,晚上每个房间也是如此。这大概是老人们的祈祷家人平安的一种方式吧!一直沿袭到现在。
其实最热闹的元宵节的夜晚。元宵节要热闹三天。这三天里有着不同的讲究。在几天里,每个屋子里的灯要亮起来。等到深夜之后才能关。三天的灯节,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十四这天叫“鬼灯”,十五叫“神灯”,十六叫“人灯”。一般烟花爆竹在十五在这天放得最多。十六这天的花灯是留给出门子的闺女看的,所以在老家十六这天出门子的女子可以回娘家看灯。这三天里,人们都要出来走动,跟着锣鼓,满村转。要说最重视的还是十六这天的灯。这天叫“人灯”,即便平时极不爱出门的,也要出门走走,这叫“溜百病”,走一走一年保平安!所以十六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出门走一走。
正月十五看花灯,一个是看烟花,再就是看灯。在家乡烟花好看,灯却不离奇。所谓的灯,就是各家各户的灯都亮着,其实这风俗已流传多少年,这烟花和灯,也有着不同的演变。现在都是电灯,记得小时候,电还不方便的时候,每家的灯都是煤油灯。每家每户的家门口亮的都是老式煤油灯。稍微奢侈一点的,就是弄个漂亮彩饰的外壳,里面点上蜡烛,红通通的就有了节日气氛。其实最快乐的还是孩子们,孩子们提着自制的灯笼,当蜡烛的光透过红色的细纱,也是一番别样的喜庆!关于怎样制作灯笼,年代久远,我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自制爆竹与烟花,普通的废旧书本,鞭药及鞭芯子,擀鞭筒,填鞭药,上鞭芯。所以那时候分辨谁的鞭炮好,就听响就可以了。手艺差的,连连都是哑炮。而手艺好的纸被震得粉碎。最响的是“二踢脚”,响声大,底下一声震出去,在天空中炸开。而烟花的制作更为精心,因为稍不注意就会有危险,晚上人多,要烟花蹦出去,那不是闹着玩的,有一年制作烟花的人用的是一个氧气罐,当烟花燃起,人们看到的不是烟花,而是一枚重型*飞出去把个活生生的十一岁男孩给炸死。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人们娱乐的同时也接受了惨痛的教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过元宵节时,买到的都是国家正式厂家出产的烟花,相对危险系数要低很多。人们可以放心的去欣赏花样繁多的烟花爆竹。
正月十五可以接未过门的儿媳妇过年,于是,在看花灯的同时,还可以一睹新媳妇的光彩!多少年了,那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花绽放的花束照亮整个夜空,那种愉悦,畅快也只有元宵夜里拥有!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人们对节日却慢慢淡化,而磨灭不了的是那元宵节留给人们的记忆。又是一年元宵时,听得不远处密集的鞭炮,看着窗外依稀可见的美丽烟花,美好的记忆重又浮现在眼前,我的家乡父老我的兄弟姐妹你们可曾安好?在这漫天璀璨的花海里,在春意渐浓的夜色中,衷心祝福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元宵节快乐!龙年吉祥如意!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2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3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4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5
今天2月2日,是元宵节。
今天2月2日,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一天月亮特别圆,要吃汤圆,汤圆又叫汤团,意思是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活动也很多,有耍狮子、舞龙、踩高跷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圆,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又像一个精致的银盘。我们一家和亲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门去潮阳买灯笼、猜灯谜去参加灯会。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广场上空不时地在放烟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们都发出啧啧不绝的惊叹声。大家喜笑颜开,齐声叫着:“哇!”烟花的形状有很多,有圆形、爱心形等,五彩缤纷。广场上的花灯真漂亮呀,五颜六色,色彩十分明艳,有莲花灯、宫灯、龙灯等。这些灯上总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语,比如: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我们还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边有一口古井,直径长1。6米,总长12米,至今还有水!我们还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层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个潮阳,我看着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蚂蚁。我们还看到了在天上飞的孔明灯,半夜三点了。我们还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点多才回家。
这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这一天月亮特别圆,要吃汤圆,汤圆又叫汤团,意思是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活动也很多,有耍狮子、舞龙、踩高跷等。今天晚上,月亮很圆,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又像一个精致的银盘。我们一家和亲戚朋友去吃自助餐。然后,我门去潮阳买灯笼、猜灯谜去参加灯会。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广场上空不时地在放烟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们都发出啧啧不绝的惊叹声。大家喜笑颜开,齐声叫着:“哇!”烟花的形状有很多,有圆形、爱心形等,五彩缤纷。广场上的花灯真漂亮呀,五颜六色,色彩十分明艳,有莲花灯、宫灯、龙灯等。这些灯上总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语,比如: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等。我们还去了文明塔,文明塔旁边有一口古井,直径长1。6米,总长12米,至今还有水!我们还登上了文明塔的最高一层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半个潮阳,我看着下面的人像一只只蚂蚁。我们还看到了在天上飞的孔明灯,半夜三点了。我们还去玩、去唱歌,直到早晨6点多才回家。
这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篇六:元宵节的一天作文800字
哇,终于等到了2月17日了,也就是元宵节,这天吃元宵,晚上看花灯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
上午,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去看耍龙的,我们见街上有很多人,都是看耍龙的,我们先看了扭秧歌的,还有一个老奶奶装成了电视里的济公,头上戴了一顶小帽子,身上披了件土黄色的大衣,手中还有一个大的烟嘴和一个装酒用的葫芦,真是既滑稽又好笑,还走了一圈又走到我们面前扭了一小会儿。我多么想让这个老奶奶在我们面前多停一会儿呀,可是根本不可能,因为还有其他游人要看呀!接着,又是学校同学们表演的悠跳绳,只见同学们在长长的跳绳之间,欢快的奔来跳去,动作娴熟的如同鱼儿在水草间嬉戏追逐,却丝毫不碰到绳子,表演的真是精彩。一个节目紧接着另一个节目,看得我眼花缭乱,快到中午时分,我们才尽兴而归。
晚饭时分,我的耳边早响起了看灯进行曲,我和爸爸、妈妈、叔叔、奶奶、妹妹六人迫不及待走上大街,观花灯,看礼花,我见有人在卖气球,有小狗,小羊等等,有的小孩在大人身边,边走边吃手里的棉花糖,有大哥哥在卖孔明灯,有大人们在一起放孔明灯,那灯缓缓升起,越升越高,孔明灯又叫许愿灯,大概人们是想借孔明灯来寄托自己的心愿吧!只一会儿功夫,灯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亮点,飘向远方……哇,天上的礼花可太美了,有的像小羊,有的像花朵,还有的像大圆盘……它一炸开,一个个小纸片落下来,就像天女散花一般,美妙极了!之后,我们又开始看花灯,瞧,今年的花灯更是五花八门,姿态万千,有宝塔灯,鱼灯,鹰灯……而且五颜六色,流光溢彩,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真是目不暇接,我在一个大灯前停了下来,给叔叔和妹妹照了个像,又给自己照了一个大头照,虽然礼花已接近尾声,灯也观了又观,但我们还是意犹未尽,兴趣盎然。
今年这个元宵节过的真有意思。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6
春节的潮汐刚退后不久,元宵的风暴又再次来袭。虽然这一风暴持续不久,但是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其实我之所以说它“独特”是因为这次的元宵节居然和情人节是同一天。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所以有着悠久的历史。
夜晚,我抬头望去,深蓝色的天空那样迷人,空中闪动着一颗颗的小星星。它们越来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和我说话。月亮。她像是望着我们,对着我们笑。她那圆圆的脸庞有些嫣红,也许是暗暗的粉红,像一个红红的灯笼挂在天边。月亮懒懒的往上升的时候,就像是背着一个大包袱,慢慢地向上爬,一纵一纵的,看起来很累。费了好大的劲,月亮才冲出了地平线,挂在了半空中。这时,她脱去了红装,换上了金黄色的纱巾,用白玉般的笑脸来迎接我们这些云云众生。可是我们再看看她的面庞,就又感到是蓝月亮,绿月亮,蓝微微,绿莹莹,也许月亮姑娘是个变脸大王,美得令人惊奇。
说到元宵节我这里还有2个与元宵节有关的美丽的故事。
一、东方朔与宫女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二、灯谜和爱情的故事
记忆中有许多关于元宵节的爱情故事:《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传统戏曲中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进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更有许多诗词记录了元宵节的爱情故事,相信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南宋那个才情不让李清照的才女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我不管别人如何考证此诗的作者应是欧阳修,内心里固执地觉得这样的诗句这样的情感,只能是朱淑真而非欧阳修。人多评说她的诗词幽怨,流于感伤,从《断肠集》这三个字就了然。然偶然发现她的另一首词,却令我耳目一新。在那样的时代,这位个性独特的女子,勇气着实令人叹服。
这真是一个独特的元宵节呀!
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 篇7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字,五是不属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离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于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灯的传统。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1400字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汇编15篇)12-21
元宵节的作文1500字汇编七篇09-13
【推荐】元宵节的作文700字汇编七篇12-31
有关难忘的元宵节作文10-27
有关元宵节作文汇编15篇01-21
有关快乐的元宵节作文300字锦集七篇01-05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700字汇总七篇01-02
有关舅舅的作文汇编七篇11-15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700字汇编6篇12-31
有关秋天的枫树作文汇编七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