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的成语故事
导语: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因为“晨钟暮鼓”这个词条,谐音:臣忠目古,很多人以为寺庙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这是询问了寺庙的高僧后得知的。
晨钟暮鼓与晨鼓暮钟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城楼报时,敲钟击鼓,历朝历代每有规定。如唐代实施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所写《李娃传》提到:“久之日暮,鼓声四起。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一禁,即夜禁。鼓声一响,街上就禁止行人,违者称为“犯夜”,要受拘禁。
不过,在汉魏时期,报时方式却是晨鼓暮钟,恰恰与唐代相反。汉蔡邕撰《独断》记:
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
鼓鸣即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滴漏是古代计时器具,根据刻度分夜漏和昼漏。夜漏尽,乃夜时将尽,天将明;昼漏尽,则日时将尽,夜已临。汉代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振奋,催人劳作。早在先秦时期,鼓已作为壮音,出征先要击鼓,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记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拓展延伸】
【词目】晨钟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词语解释】。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如陆游的“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也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指古时(汉魏除外)城内的报时法。亦特指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一景。
【字词解释】暮:傍晚。晨:早晨 晚上打鼓,早上敲钟,用以报时。
【词性】由两个偏正短语“晨钟”与“暮鼓”组成,而“晨”、“暮”相对,“钟”、“鼓”相近,可谓极妙。
【近义词】 暮鼓晨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
出处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成语示例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晨钟暮鼓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关于“礼”的成语故事02-08
成语故事05-09
很经典的成语故事10-24
经典成语故事10-08
成语故事精选01-26
经典的成语故事01-21
精选经典成语故事02-17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18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