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征文(通用1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那么你有了解过征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子文化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朱子文化征文 篇1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四面群山环绕,而且空气清鲜的地方。这便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尤溪。
1130年9月15日,伴随着一阵稚嫩而响亮地哭啼声,朱熹诞生在尤溪“南溪书院”。
“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朱熹公园的东南方向。
傍晚时分,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雕刻着十二生肖的石砖路,狡猾奸诈的老鼠、忠实憨厚的黄牛、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个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要活了似的。
顺着小路,走进半亩方塘,池塘中央有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向下看,一条条红色的鲤鱼在池塘里快活地游着,忽隐忽现,时不时还跃出水面,为游人表演“鲤鱼跃龙门”。池塘的左侧有一只“乌龟”,背着一块石碑一动不动,仿佛在等待着游人的到来。半亩方塘的右侧则是两只石鲤鱼,正源源不断地吐出水流。望着溪水不间断地流出,我仿佛看见了清澈的溪水边,诗人朱熹正在作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轻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顺着池塘,走进一扇小门,举目一望,便可看见两棵苍天古树。树干既粗壮,又笔直。犹如两根通天柱一般挺立。
走出半亩方塘,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走进一看,原来是音乐喷泉啊!柱子一般的水花冲上云霄,时而喷出又粗又直的水柱,时而又落下星星点点的水滴,伴随着音乐的弦律,喷泉忽高忽低,此起彼伏。宛如层峦叠翠的山峰,蜿蜒盘旋。
踏着石板路,依依不舍的走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诗情画意般的感触:家乡是爱的港湾;是幸福的源泉;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我要好好学习,建设更美好的家乡,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朱子文化征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起去参观朱熹公园。一走进朱熹公园就可以看到一条鹅卵石小路,上面用鹅卵石拼成了许许多多的漂亮的图案。
走过鹅卵石小路,我们便来到了音乐喷泉,这喷泉为什么叫作音乐喷泉呢?是因为这个喷泉会随着音乐的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而变换着形状,时而像柳树垂下的枝条,时而像孔雀开屏一般,水伴着五彩缤纷的颜色在空中变换着形状十分美丽成了朱熹公园的一大美景。
走进半亩方塘,我看到了一座拱形的桥,桥下是一池清澈的水,水里还有一条条金鱼,水的上方,有两只石雕的鲤鱼,它们从口中喷出水来,我上去摸了一下,冰冰的爽极了。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排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离开半亩方塘,我们来到了沈郞樟园,园里有两棵香樟树,据说是朱熹亲手栽下的,大的一棵高为10米,要几个大汉才能合抱住,而小的一棵高为8米,则要8个小朋友才能合抱,这两棵香樟树有800多年的历史呢!树旁还有一个碑林,上面全都是出自朱熹之手,笔法风舞龙翔,狂草奔放,十分好看。
朱子文化征文 篇3
我的家乡在三明,那有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公园——朱熹公园。这座公园是为了纪念朱熹爷爷才建造的,它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
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就能走到朱熹公园。公园的大门前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大门上写着“朱熹公园”四个大字,显得格外气派。
走进大门,就能看见一级一级的台阶绵延向远方。台阶的四周种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你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沉醉在这片花海中久久不愿离去。台阶两边还种了杨梅树,每到夏季你就会看见那树上结满了紫里透红的杨梅,望着它们你会情不自禁地直吞口水呢!
走到半山腰,在一颗苍翠繁茂的榕树下面有一个凉亭,要是你走累了,可以跟家人朋友坐下来小憩一会,聊聊天,喝喝茶,好不惬意。
再往上走就到了山顶,山顶上有座朱熹爷爷的雕像,他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捧着书。朱熹爷爷的雕像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孩童雕像。乍一看,朱熹爷爷好像在给孩子们上课呢!雕像的旁边有面墙,墙上刻着朱熹爷爷生平的故事,看完后,我觉得朱熹爷爷好伟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朱熹公园!
朱子文化征文 篇4
在东海之宾的八闽大地上有一座山城,就是被誉为“闽中尼山”、“海滨诌鲁”的朱熹的诞生地--闽中明珠--尤溪。当你进入尤溪城关来到交通枢纽地的三岔路口时,你就会看到一尊高大的朱熹塑像正手握书卷、用身遂的目光在注视你。
是的,每当我走近塑像,我仿怫就能听到他的叮咛和嘱咐,我庆幸自己从小就在这中叮咛和嘱咐声中长大。我为我生在这座山城而感到骄傲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在一次公交车上我就看到这样一番情景:那是一个早上,一位同学正坐在一个座位上。这时,上来了提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因四周无座位,他只好站着。小同学见到了这个情景,就连忙上前扶住老爷爷,让他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人说:“还是你自己坐吧,我站一站没有什么关系。”小同学诚恳地说:“不,你年纪大,站着不方便,还是您坐着吧!“您坐吧!”……老爷爷和小同学一直互相让座,旁边的人的人看了就称赞这位小男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时有人站了起来:“小弟弟,你坐下,还是让他坐我的座位吧!”只听小同学恳切地说:“朱熹爷爷教育我们要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我要听朱熹爷爷的教导啊!”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朱熹爷爷,您的勤奋好学的品质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尤溪的学子,真是“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您四岁时的一句话:“天之上是何物?”使您的父亲惊奇,更惊动了我们后人。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您从小的这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从中得益非浅。
朱熹爷爷,您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会记住:穷里致知是源,反躬践实更是源。真正地把您的叮嘱牢记心间,从小立志,学会读书,学会做人。
朱子文化征文 篇5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画依旧,琴依旧,只是你已静静地长眠于地数百年了,但隐隐文公山,缓缓清印溪,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你的怀念。因为这一方山水处处有您的足迹,处处有您的墨迹,处处有您的气息。这一方莘莘学子因为你而多了份书卷气,这一方父母官也因你而正气满怀,这一方的百姓因为你而多了份豪气,这一方山水因你而更显灵气。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这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物是人已非,人去诗还在。当人们还停留在天光云影中享受自然时,你智慧的大脑却在思考中穿越时空。“观书有感”,何止是观书,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什么样的源头,就有什么样的现状。知识丰富的源头是博览群书,永不掉队的源头是改革创新,廉洁奉公的源头是心存百姓,国富民强的源头是社会和谐,而朱子您不就是尤溪能名扬四海的源头之一吗?您的思想不就是我们想建设和谐生活的源头之一吗?……所以我们永不能让“源头”枯竭,让“源头”受污染。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暖花开,东风和煦,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你为我们描绘了春到人间时的大好风光。其实你何尝不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画卷:我们渴望寻“芳”时,能有“万紫千红”;我们渴望寻“圣人之道”时,能见“桃李满天下”;我们渴望寻“心中之梦”时,能够“蓦然回首,梦想就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渴望寻“爱”时,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渴望寻“和谐”时,能看到“无边光景一时新”……为了渴望能成为现实,我们会不计付出。
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书的痴迷,让你处处有感悟,处处生妙语,亦让后人时时受启迪。只因“春水生”,“蒙冲巨舰”遂成“一毛轻”,遂能“自在行”,形象说理,妙趣横生,它让人想起“读书破万卷”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想起“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起“功到自然成”;想起厚积薄发……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先付出,水到自会渠成。
总觉得您有神话中的魔棒,能点石成金,能化寻常为神奇;总觉得您有佛门中的慧眼,能看透天地玄机,能了然世间万物;总觉得您有传说中的摄魂之术,你能让时人茅塞顿开,让千年之后的人还沐浴在你的智慧中,在你的智慧中开创新的生活。
你,让怀念您成为一种习惯……
突然间,又想起您的《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只是如今面对石榴花开时,我们不必感慨“可怜此地无车马”了。您知道吗?您的故乡沈城,您曾牵系的华夏神州不仅正处于“五月榴花照眼明”之时,也正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之际!
朱子文化征文 篇6
我是朱熹。今天,我准备去泗水踏春。
春天的景色真美啊,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我沿着河岸往前走,一排排柳树成行,像是一个个婷婷玉立的少女,穿着绿色的衣裳,对着如镜的泗水水面梳着她们的秀发,风一吹,又像一个个舞女,摆动长裙翩翩起舞,还有的像六十几岁的老翁,弯着腰,胡子都快要碰到地面了。
走着走着,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公园,看见了一片绿茸茸的草地。草中央夹着一些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野花,就像一块地毯铺在水边。再往前走,我看见了火红火红的三角梅,有的才展开一两片花瓣,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边脸;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绿色的小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坡裂似的。桃花可爱美了,把白粉从头到脚都抹了一遍,又一个劲地往身上喷香水,再夹几个夹字她才觉得满意。蝴蝶兰远看像一只只正在采花蜜的蝴蝶,走近一摸,那花瓣软软的,嫩嫩的,软得一捏就破。牵牛花就更别具一格了,春天一到,它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好像在吹迎接春天的赞歌。我突然听到一声脆响,叮咚叮咚,一回头,原来是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的脆响,好像是大自然奏出的音乐在公园里回旋飘荡。
太美了,我的心也象小鸟一样在春光里自由自在地飞翔。我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吟道: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子文化征文 篇7
近读朱熹的一组诗作《观书有感》,其中一首是这样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字平实,写的是门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读书之余,偶一抬头,见塘水宜人,波荡影摇,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这组诗的总体,我们便会发现作者隐含在诗中的深意。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撇开功过不谈,他不失为一个大学问家。而这首诗,恰是关于如何“治学”的。在诗中,我们能品味出的作者的第一层喻意是: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个人的思想要丰富、深刻、明晰,必须博览群书。作者仿佛面对着一本好书,在惊喜地赞叹:这就是我的源头活水呀!脑海中一片开朗,浮想联翩,真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了。
的确,读一本好书,不仅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之一,也是一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天天到图书馆研读大量著作,终于有了震古烁今的发现,但这种打破旧思想桎梏的崭新论断,如果没有对前人著述的研究分析,又怎么能建立起来呢?读书,学习,批判,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怎么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见!越是博览群书——当然要在有自己批评借鉴的基础上——才越能成其学业。谚语云“厚积薄发”,唯有“积”之深厚,方得“发”之喷薄。细吟全诗,我们还能发现作者的寓意并不止于此。作为一个著述家,朱熹当然会很注意古人的.写作中可取的方法、长处。“半亩方塘”也可以是指古人的著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许多同学常感到作文时笔头艰涩,无物可言。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文章便是生活,有了生活才能有文章。什么叫“有了生活”呢?我们每个人不都在“生活”着吗?如果把这里的生活仍理解为日常琐事就错了。“有了生活”,指的是对生活进行观察、化验、思考,而后有所得。这“所得”,便是你的生活;这“所得”,再经过你的大脑的加工,就充实了你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周围的事物,以其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而要想学有所长,必须时时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这学问,也便如一个小小的池塘,若常有新水注入,能明澈如镜;若是断了源头活水,便会发臭了。
生活,便是我们最重要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既能不倦地从书本中汲取养料,又注意在生活中不断扩大学识,“源头活水”定会汇成“不尽长江”滚滚注入“浩瀚大海”。这首短短的小诗中孕蓄的哲理是多么富有启迪呵!
朱子文化征文 篇8
朱熹的诞生地,位于尤溪县城水南片区的“朱子文化园”。8月18日,记者走进这里,南溪书院建筑群、朱子文化苑、博物馆等白墙青瓦、气势恢宏,处处洋溢着弘扬家训文化、书院文化的氛围;专业演奏员正在练习朱熹公祭活动的乐曲,让人沉浸于悠扬的古韵今声中。
“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我们争取在省、市各级帮助下,推动"朱子祭祀大典"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借鉴国内祭炎、祭黄、祭孔活动,以朱子文化为纽带,举办朱子文化活动,加强与台湾、东南亚、韩国、欧洲等地区的文化交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尤溪县政协副主席、朱子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纪优梓介绍。
朱熹公祭活动始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尤溪是古代全国唯一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2007年,尤溪县在南溪书院恢复朱熹诞辰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1年,“朱子祭祀大典”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你看,这"南溪书院"匾额为宋理宗皇帝御书,"文山毓哲"匾额是清康熙皇帝御赐,这里就是祭祀朱熹的地方(书院),几百前就是闽文化象征之一……”纪优梓介绍起尤溪县近年来在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
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没有传承的地方缺少乡愁。
朱子文化征文 篇9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这是著名学者蔡尚思对文化巨匠朱熹的评价。朱熹博览群书,融会诸家,体察社情民意,著述讲学,建立了完整的理学体系,被世人尊称为朱子。出生于尤溪的朱熹,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武夷山一带度过,并在风景秀丽的九曲溪畔辟有一所书院——武夷精舍,在此一边写作,一边讲学,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从朱子思想中可以汲取什么营养?朱子学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本月初,武夷书院讲坛在武夷山开讲,“朱子学第一人”、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朱熹后裔、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朱杰人,从不同角度解码朱子思想。让我们跟随学者的脚步,穿越时空,亲近大师。
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
儒家思想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自觉,在不断传承五经的过程中,发展新的诠释,适应时代和文化的挑战。“宋代道学是儒家发展的新形态,以朱子为中心的宋儒理学特别强调传承道统的意识,对‘学绝道丧’特别忧患,‘学绝道丧’就是文化传承的中断,这对今天重续文化传承和价值传承有重要启示。”“文化传承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一套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价值基础和根源。”陈来认为,朱子广泛继承了儒家的学术文化,对古代文化作了全面的整理,对四书的集结和诠释几乎花费了毕生精力,是文化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典范,这是近1000年来无人可与之相比的。
在陈来看来,朱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格物致知”理论,是对儒家“学习”思想的一种哲学论证和展开。朱熹用“即物穷理”来解释格物,提出格物就是要穷理,也就是去了解事物的道理;穷理必须在事物上穷,不能脱离事物。“即物穷理”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观察事物、思考其道理。
朱熹仕宦九载,立朝御前46天,上书请辞64次,把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研究、著述、授教之上,“绝意仕途,以继二程绝学为己任,奋发读书著述”。朱熹参与创建、修复、讲学、题记的书院有64所,其中自建4所。武夷书院原名武夷精舍,由朱熹亲自擘画、营建,宋淳熙十年(1183年)建成。据记载,自武夷书院建成后,武夷山理学学术活动空前活跃。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都和朱熹的讲学与教育实践有关。
陈来认为,朱子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朱子学的对象主要是士人,朱子学的宗旨是为士人提供一套道德学问思想体系,因此朱子强调“学习”“读书”的性格,与其宗旨相一致。以古代朱子学的标准来看,现代人的受教育程度都超过小学而属于“大学”,所以重视《大学》的朱子学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几乎所有人。
在朱子思想中,其教育理念同样具有现代意义。“从《论语训蒙口义》到《四书章句集注》,多数朱子的经典解释著作都着眼于学生的经典学习,这使得朱子的著作在今天通识教育的经典学习中仍有参考意义。”陈来说。
为儒学补上宇宙论和心性论的缺口
康熙曾给武夷精舍赐一块匾额,上书“学达性天”。从事朱子文化研究已有26载的朱杰人认为,这四个字把朱子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写出来了,意思是朱子的学问达到了人性和宇宙的本源,为一度被边缘化的儒学补上了宇宙论和心性论的缺口。
陈来指出,朱熹论道德的思想有许多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朱熹关于理性与欲望、道理原则与个人私欲关系的看法。朱熹阐发了古代“道心唯做,人心唯危”的思想,认为“人心”与生俱来。但如果“无所主宰,留而忘返”,社会就会“危”。要使人心不致危害社会,就应该用“道心”主宰“人心”。朱熹认为道心的特点是公,即反映了社会公共的道德法则。
“朱熹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从加强法制以约束人的行为来考虑,所以朱熹的方法是完全诉诸道德,这是理学的局限性,但突出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还是难能可贵的。”陈来说。
朱熹和理学还提出“天理”和“人欲”的问题。朱熹认为,欲望应当受道德原则的制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坚持道德不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理性主宰、责任意识、美德培养之上,主张用反映社会共同要求的道德原则来克服违背公共道德的私欲,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化为人体的内在自觉。”陈来指出,这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方面,朱熹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并不完满,他比较忽视欲望和生命力的满足,未能重视理性和欲望也有统一的一面。”陈来说,整体而言,朱熹的思想对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精神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朱子文化征文 篇10
在东海之滨的八闽大地上有一座山城就是被誉为“文化之都”、“绿色金库”那就是闽北,在这美丽的闽北有三所朱熹兴办的精舍书院。
在这些书院里都一尊朱熹的塑像,正手握书卷用那深逐的目光叮咛我、嘱咐我要勤学好问。朱熹爷爷,您知道吗?您小时候刻苦攻读的故事已在我们脑海里深深生根,您写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的话语,我们已牢记在心中。现在我们成千上万的学子正在以您为榜样,刻苦攻读着。凌晨,天微微亮时,一中的教室里就亮起了无数盏灯,亮得如同白昼,住校的学生们都来到班级晨读;深夜,他们还在翻阅着各种资料,在学海横渡,在书山攀登。
正因为这样,仅只一中这所学校,每年就有一千多名学生考上本科。2014年南平一中的林松韵同学以南平市理科第一名681分的优异成绩被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签约录取了。正是您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激发了成千上万的学子更加刻苦学习,以跨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为梦想,努力地奋斗、刻苦功读。朱熹爷爷,您的勤奋好学的品质深深的影响了我们闽北的学子,真是“闽北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我也要勤奋好学。以你刻苦学习的精神为榜样,让这种精神时刻鞭策着我的学习生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翱翔。
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来报答辛勤的老师和养育我的父母。
朱子文化征文 篇11
终于到了周末,我可要好好玩一番。于是,我跟朋友们约了一起去新建的朱熹公园玩。很快,我们就见面了,还看到了朱熹像。正当我和朋友们称赞朱熹的伟大时,我眼前一黑,倒了过去。
当我醒来时,发现高楼大厦、热闹街市已不存在,所见的景象是我在电视剧里看到古代情形。我连忙拉住一位老人,问:“现在是什么年代?老爷爷”“南宋时期。”回答我后,老人打量了我半天,问到:“你是何人?又为何穿着此等奇装异服?还不知道年代?”我说:“我叫魏瑜含,是从二零二一年来的,这个衣服是二零二一年的。你叫什么呢?”“吾叫朱熹。”说完,我们便成了朋友。
朱熹带我去学堂看书。我本来就不爱看书,现在更是不安分。朱熹见了,对我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慢慢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听完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开始认真读书了。
过了一会儿后,我又晕倒了,醒来时我在呆呆的望着朱熹像。这次旅行就像一场梦一样,除了我,谁也不知道。而且这次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好好读书。
朱子文化征文 篇1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来到泗水游玩,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派春天的景象。姹紫嫣红,绚丽多彩,百花齐放,让我痴迷地沉静在这片美景中。
站着泗水河的岸边,一排排柳树抽出了嫩绿的细芽,一阵微风吹来,柳枝缓缓地摇摆,柳絮满天飞舞,让人觉得暖暖的。远处的青山层峦叠翠,隐约透出了几处红,那可能是映山红吧。
“哇!真是难得的画面啊!”
“如果它是一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高啊!”
“大家快来,让我们把美好的一刻留下吧!”只见边上的一个小男孩举起照相机咔擦咔擦按着快门。
啊!美丽的春天!我正享受着徐徐吹来的暖风,忽然我看见一只小燕子忽高忽低地飞过来,停在一颗柳树上,它大概刚从南方赶来吧。
那边的一片花圃中,迎春花开了、樱花开了、桃花和郁金香欣然怒放,形成了花的海洋,找引来许多小昆虫。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蜜蜂闻到了花香也来采花蜜了。
我仿佛自己也是一朵花,在春天里绽放,在春风中摇摆着身子……
【朱子文化征文】相关文章:
关于朱子文化征文精选01-24
朱子文化征文(精选10篇)09-13
朱子文化征文1200字01-27
关于朱子文化征文精选3篇02-01
朱子文化征文800字范文「佳作」01-31
弘扬朱子文化优秀征文(通用15篇)08-05
关于弘扬朱子文化思想书信征文3篇02-06
关于弘扬朱子文化书信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