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腊八节作文汇总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腊八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作文 篇1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们常州地区家喻户晓的腊八节。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
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最是浓烈。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腊八节作文 篇2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作文 篇3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腊八节作文 篇4
赞皇县邢郭乡陈村举行了传统“腊八节”民俗船会,来自7个县的文艺团体和祈福游客5000多人参加了这一春节前最热闹的文艺汇演。
“腊八响,陈村街里闹排场,一眼鼓,一眼杠,拉碌碌在后边扛,男女老少喜洋洋。”这是陈村老人小孩都会唱的从久远年代流传下来的歌谣,这里说的“闹排场”就是腊八船会。汇演当天,旱船队伍早晨七点就扭了起来,走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把祝福送给每一个村民和来客。旱船的造型独特、五彩缤纷,上面装饰有巧夺天工的剪纸、惟妙惟肖的纸人船夫和如临其境的亭台楼宇,每一个细节都透射着民间艺人的精心和惬意。赵县的舞狮,元氏东正的抬杠,高邑北蒲底的牛斗虎等外地民间队伍也自发加入到汇演当中。
如今,由旱船牵头的陈村船会已经发展成了多种民间艺术共同参与,四方百姓和谐共处的民间文化艺术盛典。65岁的李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俺们这是新社会的旱船民艺大汇演,是祝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又好看又振奋人心啊。”
腊八节作文 篇5
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节(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中国老百姓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
“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据《辞海》“腊八粥”条中云:“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间亦相沿成俗。”
相传中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是传自印度。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见到众生受尽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复不满神权(婆罗门)的统治,因而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释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难,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当日吃粥作为纪念,故“腊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地佛寺的浴佛会、诵经等仪式,也都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称“腊八粥”。
寺院并将腊八粥赠送门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腊八节吃腊八粥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腊八节的来历——中国的传统习俗
据载,中国有的寺院在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金本盂,到处沿街(途)化缘,将收集的米、粟、枣、麻、果仁等材料造成腊八粥,分发给民众,吃了据说会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人们叫它做“佛粥”。南宋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粟等做粥,谓之‘腊八粥’。”从此,民间也称它为“五味粥”。 触摸传媒
古时有些地方,偏僻穷困,民间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加,才加入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或百合等,故又称为“七宝粥”。
至今,中国东北、西北、江南等地区,人们仍保持着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作文 篇6
香香甜甜腊八粥这本书是由中国著名作家协会会员张秋生写的,中国著名插画家、美术家协会会员朱成梁绘画书的插画的。
张秋生写的这本书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宣传了中国民俗节庆·腊八节的传统,还有声有色的介绍了做腊八粥的详细步骤。而朱成梁的插画更是璀璨夺目,每一页都有精彩的图画!鲜艳的颜色加上记忆犹新文章真是妙不可言!
好了,该言归正传了!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叫嫣儿的小女孩(主人公)住在一个大山坳里,在过腊八节的时候准备了好多材料,做了一大锅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味道鲜美极了!当然这一大锅腊八粥肯定三个人喝不完(三个人是指的嫣儿的妈妈和奶奶还有嫣儿),所以,这一大锅腊八粥分给了村里几位年龄大的爷爷、奶奶。还有我们一家,就连小狗和小鸟的在分享着丰年的成果和腊八节的欢乐!最后还剩下一些粥是留给爸爸和叔叔的。
除了这些书里的知识,我还学到了一些书外的知识比如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的相关知识等......
总而言之我学到了一句话: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热门】腊八节作文汇总六篇】相关文章:
【热门】腊八节作文06-16
腊八节作文【热门】06-11
【热门】腊八节作文汇总5篇01-14
【热门】腊八节作文汇总7篇12-10
【热门】腊八节作文汇总五篇11-29
【热门】腊八节作文汇总8篇10-20
【热门】腊八节作文10篇11-23
【热门】腊八节作文三篇06-13
【热门】腊八节作文3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