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7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面所说的“佳节”,就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远望,思念亲人。今天就让我陪着大家再话重阳节。
呀,岁月老人的脚步迈得如此之快,让我猝不及防地一下子踏进了老年人的行列。我是老年人了吗?我真有点不相信!我精力还充沛,步履也矫健,思维还敏捷,更有学习新事物的兴趣与能力。我学跳国标舞,学电脑,……那都是退休后的事呀。可是每当小孩子们喊我奶奶的时候,每当重阳节给退休职工发购物卷的时候,呀,我这才想起来我真是老了!至少在孩子们的眼里,在领导们的眼里。
人生犹如四季,有春的荫芽,有夏的火热,有秋的成熟,有冬的冷洌。我们已走过了稚嫩的童年,热情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也走过了充实的忙碌的中年,现正走向霞光满天的金色晚年。我看到了自已生命季节的变化,听到了岁月流动的节奏。
岁月变化无法抗拒,我们脸上的皱纹与头上的白发也是无法抗拒的,能够作到的只有痛痛快快的`接受,快快乐乐地生活。忘掉年龄,不提过去,不奢望未来,过好当下每一天。
人生易老,天难老。也有许多东西不因岁月的流失而变化。
但是我的心依旧年轻。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弟弟吉祥的生日,他今年五周岁了。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还让我吃了一块糕,说今天也是重阳节,就是老人过的节日,要吃糕的。弟弟在重阳节出生的,所以今天我还吃了炒面,蛋糕,吃得我的肚子都圆滚滚的了。
星期天我在小数报上做的一道题目做错了,就是问哥哥六岁,弟弟四岁,2年后他们差几岁?我回答成四岁了。后来爸爸拿我和弟弟做例子,让我明白了,原来相差的岁数再过多少年也是不变的,两个人是同时长大的。
那么今天弟弟生日长大一岁,那我也长大一岁,变成七周岁了。不然的话我和弟弟就变成有时候差一岁,有时候差两岁了。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xxxx年10月16日那天,我和哥哥、伯父、老妈、老爸和妹妹去拜祭。
那一天,我早早的起床,迅速向卫生间跑去。因为我很激动,要去拜祭,就可以去爬山。什么事情都准备好的时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出发了,我们来到老家,首先去,我爸爸、奶奶、爷爷、伯父住的地方去拜,但我不明白,在那儿有什么好拜的?拜完那儿,我们又跟着亲戚们去我“祖祖”的埋葬的地方去拜祭,首先然后又拿三支香,用火机弄燃,然后插在那坟前,再烧些纸钱吧。
拜完那些就去爬山,因为我的那些祖宗是埋在那座山上的,来到那座山的面前,我深吸一口气,迅速往上跑。跑啊跑,跑到了半山腰。休息一下又继续跑。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山顶!
我爸爸、伯父哥哥们与亲戚聊了一下天,然后又拿三支香,用火机弄燃,然后插在那坟前,再烧些纸钱就下山了。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阳节,晚上去爷爷奶奶家吃饭,我显得格外高兴。
重阳节有一个来源,请听我娓娓道来吧:“从前,汝河有一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永不超生。一场瘟疫夺走了一个叫恒景的青年的父母,自己也差点丧了命,恒景遇见了仙长,仙长收留了恒景,不几天就有了非凡的武艺。仙长叫恒景:”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出来作恶,你已学成,应该回村除害了。“仙长给恒景一包茱萸来降魔。瘟魔出现了,恒景一下子从山上跑下来,刺死了瘟魔,从此,就有了重阳节。”“有没有在听啊!”我对在旁边的爸爸说。“啊!什么?”爸爸一脸迷茫。
到了奶奶家,我忆着恒景那个故事。就像小狗一样跑到奶奶背后捶背,这时,大家都笑了。开始吃饭了,大家有说有笑开心极了。我心中还在回忆着恒景那个故事。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自古以来,中国便把“九”这个数字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聚,便把这天定为“重阳节”,又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过的节日,所以,又把这天称为“老人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子,饮菊花酒,在欢笑声中度过这一天,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的《九月九忆日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给我们描述了的先辈过重阳节的温暖幸福的情形。但是是,今日的重阳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尽管日历上鲜红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标注着“重阳节”,但是是绝大多数人家中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的影儿。不少老人依旧呆在屋中,洗衣做饭,替儿女子孙分忧。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出的几声风吹树叶的声音记录着昔日重阳的欢声笑语。学生父母们口中吟诵着“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后却连“茱萸”到底为何方神圣都不知道;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的东西不是献给老人们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语文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告诉华夏子孙正在淡忘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
如今,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的我们,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传统社会的习俗了呢?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为我们身边最亲近、给予了我们最多关爱的人所设立的节日,真的不需要了吗?恰恰相反,这些节日中所包含的亲情伦理道德,这是我们这些人最需要学习的。孝敬长辈,为其分忧,是我们在重阳节这天最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阳节这天,仍有不少人还记得它——这个老人的节日。在大山里侧耳细细倾听,还能听见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老人的耳畔,还回想着女儿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阳台上,撒着两三颗茱萸杆和黄中带青的茱萸叶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记本上,字迹中还能看见“欢度重阳,为爷爷奶奶做事”的记录,在老人的床头柜上,慢慢的茶杯里飘出了缕缕菊花的清香气息……
重阳节,希望在不久之后的九月初九,会重新飘起菊花酒的气息,响起老人们的欢笑,拾起儿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中国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在中原人(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7篇】相关文章: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9篇01-23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九篇01-22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6篇01-19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5篇01-10
精选重阳节的作文汇总10篇12-21
精选写重阳节的作文汇总八篇02-13
【精选】写重阳节的作文汇总9篇01-11
【精选】重阳节作文汇总9篇01-07
【精选】重阳节作文汇总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