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包子馒头的来历与历史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包子馒头的来历与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说起包子和馒头的来历,我们不得不先说说三国时期的名人诸葛亮。
话说诸葛亮率军征讨孟获来到泸水,也就是现在的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一带。当时正值炎热的五月天,由于泸水的水里含有有毒物质而且瘴气太浓,士兵们生病和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
传说中的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经过苦思冥想后终于得到一条妙计。他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将牛肉和猪肉混合在一起剁成肉泥,然后再把肉泥和入面里,做成圆圆的人头形状,上锅蒸熟后发放给士兵们食用。
士兵们吃了这种食物后很快就好了,不再有生病和死亡的现象发生。
泸水一带的居民们平常也是饱受毒水和瘴气,听说这件事情以后纷纷效仿,从此以后这种食物就流传开了。这种人头形状的食物就是最初的馒头和包子的雏形,但当时的人们如何称呼这种食物并不知道,反正不叫馒头和包子。
再后来,诸葛亮经过七擒七纵终于收服了孟获,班师回朝时又一次来到了泸水,在大军正要渡过沪水的时候,忽然阴云密布并且狂风大作,滔天的巨浪让军队根本无法渡河。
诸葛亮急忙请教前来相送的孟获,得知连年的打仗让很多士兵战死在泸水,这些客死他乡的冤魂们心心怨恨难平,于是就常常出来捣乱作怪,凡是想要渡过沪水的人都必须献上祭供之物才能平安。
诸葛亮又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
诸葛亮当然不愿意用人头来祭奠冤魂,因为这样做不仅要伤害活人的性命,而且又平白无故的增加了49个冤魂,如此反复泸水将永无宁日。
诸葛亮又一次苦思冥想后,终于想出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再次下令让士兵们杀猪宰牛,按以前的方法做成人头形的食物,并把这种食物正式命名为“馒首”。
“馒首”做好以后,诸葛亮亲自摆供拜祭冤魂,然后又把“馒首”一个个丢进泸水中。泸水马上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
从此以后,当地人也学着用这种方法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与“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
再后来,人们又将最初的那种做法加以改进,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馒头和包子,皮薄馅多的称为包子,皮厚馅少或无馅的称为馒头。
【包子馒头的来历与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西安城墙各个城门的名称、来历及历史典故09-24
历史典故精选10-07
历史成语典故:罄竹难书的典故10-03
防微杜渐的历史典故02-22
白虹贯日的历史典故03-24
杭州历史典故07-27
桃花的历史典故10-07
曳尾涂中的历史典故02-13
历史典故:利令智昏11-25
剑门关历史典故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