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作文

时间:2022-07-21 20:41:29 习惯 我要投稿

【精选】习惯作文锦集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惯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习惯作文锦集六篇

习惯作文 篇1

  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以前的我不知道这句什么意思。可是后来,我明白了也理解了它的含义,并且养成了一个“先天性”的好习惯——放学后先写作业。

  记得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寄居住在外婆家。由于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外婆家成了我的“自由王国”。那是刚开学的一天,我一放学回到家,就“冲”向厨房,大声喊到:“外婆,我饿了,有吃的吗?”外婆回答:“没有,一会就该吃饭了。”“没有就没有!”我边说边走出家门去玩,把作业的事早抛到九霄云外了。当我回来时已经六点多了,在外婆的催促下,我才做起了作业,但做作业时可忙了,东瞧瞧,西看看,边做还边哼歌,小伙伴又来找我玩,我把作业一推,一溜烟儿就没人影了。玩够了,我回到家,才重新打开作业本做作业,不止浪费了多少个一分钟。做玩作业,我吃饭了,吃完饭。我们又看电视。“十点了,智育赶快洗漱睡觉。”外婆对我说。我一扭头,看见了我那沉甸甸的大书包。立刻想起一件“人命关天”的事:坏了!没写数学作业!我小声地说:“外婆,我……我还没……没写作业呢,先让我写会吧?”结果,我一直写到十一点……倒!!!第二天,因为没写完作业,我看到老师慈祥的面孔立刻“阴天”,又是训斥又是罚抄、罚站。于是,我暗下决心:今天开始,放学后先把作业做完。

  从那天起,我便坚持放学回家立刻写作业。经过三个星期的努力,我终于改了过来。可没过几天,我又打了“退堂鼓”,因为没写日记,被老师告上“法庭”。害得我在办公室一直写,同学一个个回家了,我却还在写……。我再次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改邪归正。可没想到,刚过一个月,我的老毛病再次重犯,边写边玩。外婆看见后,吓唬我:“以后再也不要写作业了,让***接你回濯田老家跟奶奶种菜,也不用上学了,让你天天玩,玩个痛快。”我害怕了,不上学还行?外婆的这招还挺灵,我的老毛病彻底消失了。每天放学,回家就写作业,小伙伴来找我玩,我对他说,我必须做完作业才能玩儿!

  放学后先写作业——这就是我的好习惯!

习惯作文 篇2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那是怎样的心境?而在我的内心深处,面对他人的善意,习惯于接受,却不懂得养成回报——感恩的习惯。我在追问自己,善意,在他人那里可以是一种习惯,感恩为什么又不能在我的身上成为一种习惯呢?

  考试失意,家长责骂。我坐在窗前望着淅淅沥沥的秋雨,窗外,叶落泥泞水自流,尽是被雨水掩盖了的忧愁。但我不甘做那片落叶,我在寂寞中,学会和灵魂对话。我才发现,身边,尽是老师、朋友、父母的恩情和善意,然而,我却浑然不知。

  老师在身边,我却忘记了。

  我走进物理班那一刻,是班主任踌躇满志的眼神,几句豪言壮志。我知道,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是非常之高的。只是,我们却一次次令人大跌眼镜,无论是成绩还是纪律。我分明看到,老师无奈的眼里,心在作痛。老师曾多次教诲我,我却把这当成是一种习惯,一种老师的表面功夫。但老师那踮着脚书写粉笔的背影,在刺痛着我,我把老师的善意当成什么了,一种习惯?没有奢侈的要求,无须别人感恩,只有真诚的善意,但我错过了。

  朋友在身边,我却忘记了。

  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也难比荡气回肠的爱情,有的,只是一份纯洁的友谊,清纯得像玻璃杯般的友谊。我很珍惜,也很在意,只是,我把一切看得太随意!朋友的善意帮助,使我不孤单寂寞,一次次的扶我,一次次的宽恕。而我在时间变长后,竟把这些看成是一种习惯!我嘲笑自己,你以为你是谁?回忆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发现,如果当时朋友不在,我会怎样艰难的度过。而我,却忘记了许多感恩,至少,我连谢谢也没有说过一句。朋友的善意,我却忘了。

  父母在身边,我却忘记了。

  从嘘寒问暖到严厉斥骂,从零碎小食到一日三餐。衣服脏了,我便丢给父母;肚子饿了,便指使父母做饭。一切的一切,看上去是那样的静谧、平凡。或者,是父母掩饰得完美无缺,使我把应该要给的感恩给藏了起来。只是,是头上那一两丝显眼的白发,把这个美丽的谎言打破。我居然把父母为我在奉献生命,看成是一种习惯,一种足以让我泪流满面的习惯。父母的恩情、善意,我却忘了。

  窗外的雨停了,四周是那样的恬静,而我,却泪湿双眼。灵魂被洗礼后,我已经不再把他人的善意当成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应该是把善意和感恩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我不应该忘记的人。

习惯作文 篇3

  记得前几天,我的二姨到我家来串门。我的妈妈出去扔垃圾,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妈妈再见!”而二姨却说:“这还用说‘再见’?”我不知如何回答。

  现在,我知道了。其实这是一个习惯。使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一个往往令人忽视的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品质。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非常有素养的人到公司面试,老板特意在地上放了一本书,前面来面试的人都迈过了这本书,而他却捡起这本书,放到了老板的桌子上,最后,他被录取了。这也仅仅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这个好习惯是他的到了好运,得到了这份工作。

  不仅是在这种场合下才会有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中,好习惯也是处处存在的。比如:同学的书本掉了,我们可以随手将它捡起来,同学对自己的印象也会升高;当自己家里的人出门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一声“再见”亲人会觉得我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甚至我们每一天早晚都刷牙、洗脸,都可以使我们在别人心中的样子更完美。

  今天,二姨又来我家了。我胸有成竹地告诉她:“我知道我为什么会说再见了,是因为我有一个好习惯。”

  

习惯作文 篇4

  东方西方,饮食习惯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时从菇毛饮血逐渐进化到养生这一文明习俗。不过,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有诗曰:“疾行逾白步,健饭每三餐。”也可以说明,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的习惯,非常普通,至于疾行逾白步之说,则相当于今日的体育锻炼。恰如民谚所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饱食之后散散步,助肠胃消化,对身体有好处,看来自古皆以为然。

  不过,佛教中有一派的戒律,每日只吃一餐,过午即不食,因佛说日午食,后乞他食,吃了也不是自己分内的,所以,《五灯会元》把此条奉为佛律,即过了中午就不吃晚饭。

  宋大诗人黄庭坚(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饭,过午即不食。唐白居易《长庆集体》十九《龙华寺主家小尼》诗:“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却是对佛门弟子衷心悲悯的诗句。只是,古人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宋人长年诀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夜卧不蒙首,晚饭少数口。”意思就是晚上睡觉,最好不要蒙头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觉,空气不流通,对人健康不利。而吃饭呢,即使不遵守佛律——过年不食,但只要在吃饭时,不贪饱,少吃几口饭,也是好的。

  宋民间避瘅口诀又说:“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这卯时系指清晨五至七点之间,申时则指下午五至七点之间。早晨五至七点,一般人都是刚刚起床。一起床就喝酒,乍然听来,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但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庆集》,发现白居易恰恰就是一个最爱喝卯时酒的人,他有一首诗叫《卯饮》,歌颂在清晨喝一盅酒,快活似神仙,诗句云:“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看来他是在早晨五至七点种喝一杯酒再睡一觉的。其另一首《卯时酒》的诗,也盛赞“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醉吟》一诗更有这样的诗句:“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唐人起床据史载特别早,朝廷上朝大约都在早晨六点,他却在早晨吃杯酒睡觉,到了中午寺庙都打钟了,心头那卯时喝的酒仍然酒意未消,由此看来,大约要拖到下午才上班了(白居易当时任杭州太守)。

  唐人起床特别早的事,有笔记书札记载,当时的人请客人吃饭,客人都是在早晨天还不亮时,即动身上路赴宴,走在路上,斜月尚明。这虽然可以解释作当时交通不便,赴宴要在路上走许多时间,但也可说明唐朝人的宴会。大都在午前,请客人吃的是午餐。宋苏坡却不是个起早床的,从他的诗《答黄庭坚见寄二首》之一“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两句诗来看,早上五至七点人家叫他起床,他把衣服都穿反了。另外,书生秀才也大都睡懒觉,宋王炎的“双溪诗”中有一首就对诸先辈的“书生卯饭动及午,姜掺菜丝烦自煮”,大作同情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答东野诗中也说:“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形容了诗人东野的贫困和懒。而如果秀才诗人通宵达旦地吟诗读书,到了早晨的五至七点卯时才睡觉,民间避瘅诀的“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又一点也不足为怪,卯前酒肯定也并非一起床就喝的酒了。

  现代医学证明:早餐所食系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过饱,食必不消化,故新的保养口诀是为:“早餐吃得好(指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吃可少。”这是精确计算了卡里路与能量的关系作出的结论,与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巧合地大致相同。可惜海外华人虽明知如此,一般的饮食习惯却恰恰是“朝餐动及午”,晚餐是下班回家后,大煮大烧,吃得非常好又非常饱,这就既不符佛律,又并非养生之道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从宫廷到民间,从内地到边疆,从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食风的“盛”“雅”“艺”“精”“奇”诸方面。

  “吃”的繁荣———菜系林立,风味饮食小吃上千种,各地食风食味之独特与多样化。

  “吃”的艺术———美食美味辅之以美器,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浑然一体,调味之精益,肴器之华贵。膳食之繁盛,烹饪技艺之巧妙,均堪称举世无双,独树一帜。

  “吃”的典雅———御宴排场之豪华,宫廷宴席与祭祀祭食礼仪之庄重,礼制和礼仪等级之森严,各式宴会氛围之典雅。

  “吃”的效益———官场之交接,人际关系之沟通,食疗之精通,延年益寿之成效,益身健体、却病疗疾之功能。

  “吃”的奇异———边疆塞外,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民族食艺、食风、食味,别具情调,系少数民族文化奇葩。

  在我国古代,由于汉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均较其它民族为高,因而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也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以五谷、熟食、素食为主,以肉食、蔬菜为辅,讲究无味调和。游牧民族则多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五谷为辅,这与他们地处边疆、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地城、地貌,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限制有关。

  中国历代传统烹饪手法技艺精湛,花样繁多,内容丰富。人们在味觉方面的追求之外,还有色、香、形、声、器等方面的需求,最后是调和。

  汉族古代食仪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于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中国古代御膳

  御膳,简言之,就是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中国古代宫廷御膳,其各个朝代的风味特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中国历代帝王对口腹之欲都很重视。他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随心所欲的权势,役使世上各地各派名厨,聚敛天下四方美食美饮,形成了豪奢精致的御膳风味特色。尽管宫廷御膳为历代帝王们所独享,但每款美饮珍馔,都来自于民间平民百姓提供的烹饪原料和烹饪技术。如果说,民间家居及市肆餐馆的饮食是中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廷御膳则是中国古代烹饪艺术的高峰。因此,每个时代的宫廷御膳实际上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宫廷御膳经历了一个由粗至精、由简至繁、由朴素至豪奢的发展历程,进而形成了一个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发展系统,如同一曲酣畅欢腾、相激相荡的交响乐,构成了中国烹饪艺术不断丰富、发展、自我完善之历程的主旋律。

  早在周代,宫廷御膳风味即已形成初步规模。周代统治阶层很重视饮食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周人无事不宴,无日不宴。究其原因,除周天子、诸侯享乐所需,实有政治目的。通过宴饮,强化礼乐精神,维系统治秩序。《诗·小雅·鹿鸣》尽写周王与群臣嘉宾欢宴场面。周王设宴目的何在?“(天子)行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佩荷恩簿,皆得尽其忠诚之心以事上焉。上隆下报,君臣尽诚,所以为政之美也”(《毛诗正义》)。正因如此,周代的御膳种类与规格就很复杂,以御膳的参加者及规模而论,御膳席则有私席和官席之分。私席即亲友旧故间的聚宴。这类筵席一般设于天子或国君的宫室之内。官席是指天子、国君招待朝臣或异国使臣而设的筵席。这种筵席规模盛大,主人一般以大牢招待宾客。《诗·小雅·彤弓》写的就是周天子设宴招待诸侯的场面,从其中“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两句看,官宴场面一般要列钟设鼓,以音乐来增添庄严而和谐的气氛。“飨”,郑笺:“大饮宾日飨。”足见御膳官席的排场相当之大。若以御膳主题而论,则又可分为几种:

  一是“祭终御膳”。《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人重视祭祀,而祭祀仪式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荐献饮食祭品,祭礼行过后,周王室及其随从聚宴一处。从排场看,祭终御膳比平常要大,馔品质量要高。《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郑注:“故,谓祭祀之属。”只有祭祀时,周王室才可有杀牛宰羊、罗列百味的排场。《诗》中的《小雅·楚茨》、《周颂·有客》、《商颂·烈祖》等都不同程度地对祭终筵席进行了描述。

  二是“农事御膳”,自周初始,统治者就很重视农耕,并直接参加农业劳动,史称“王耕藉田”,一般于早春择吉举行。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及各级农官皆持农具,至天子的庄园象征性地犁地,推犁次数因人不同,“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皆御,命日劳酒”(《礼记·月令》)。 “藉田”礼毕,便是农飨,天子要设筵席,众公要执爵饮宴。《诗》中《小雅·大田》、《小雅·甫田》,《周颂·载芟》、《周颂·良耜》、《鲁颂·有駜》等,都对农事御膳加以程度不同的描绘。

  三是 “私旧御膳”,又称“燕饮”,这是私交故旧族人间的私宴,据《仪礼·燕礼》贾公彦疏日:“诸侯无事而燕,一也;卿大夫有王事之劳,二也;卿大夫又有聘而来,还,与之燕,三也;四方聘,客与之燕,四也。”后三种情况的筵席虽与国务政事有涉,但君臣感情笃深,筵席气氛闲适随和,故谓之“燕”,属私旧御膳中常见的情况。

  四是“竞射御膳”,周人重射礼,“此所以观德行也”(《礼记·射义》)举行射礼,是周统治者观德行,选臣侯、明礼乐的大事,且不能无筵席。《诗·大雅·行苇》不吝笔墨,为我们描绘了射礼之宴,“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醯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敦弓既坚,四锻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旬,既挟四镞。四鍭如树,序宾以不悔。”开宴期间,人们拉弓射箭,不仅活跃了筵席气氛,更体现了周人的礼乐精神。另据《左传》载,杞大臣范献子访鲁,鲁襄公设宴款待他,并于筵席间举行射礼,参加者需三对,“家臣:展瑕、展玉父为一耦;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为一耦;鄫鼓父、党叔为一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种诸侯国之间的“宾射”之宴在当时相当频繁,而且多带有一些外交活动的特点。

  五是“聘礼御膳”,“聘,访也”(《说文·耳部》),聘礼之宴即天子或国君为款待来访使臣而举办的筵席,周人又称之“享礼”。《左传》对此载录颇多,气氛或热烈,或庄重;参加者或吟诗,或放歌;场面或置钟鼓,或伴舞蹈。宴饮期间,有个约定俗成的要求,就是“诗歌必类”,即诗、歌、舞、乐都要表达筵席主题。据载:“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诗歌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苟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苟偃、宋向戌,卫宁殖、郑公孙虿、小邾之大夫盟日:‘同讨不庭!”’(《左传》襄公十六年)可见,享礼的外交色彩浓重,它以筵席为形式,诗歌舞乐为表达手段,外交是目的。参加者通过对诗歌舞乐的听与观来理解和把握外交谈判的内容,甚至以此为依据来做出重大决策。

  六是“庆功御膳”,即针对国师或王师出征报捷后凯旋而归开设的筵席。这类筵席场面宏大,规模隆重,美馔纷呈,载歌载舞,气氛热烈,盛况无比。《诗》中《小雅·六月》、《鲁顿·泮水》、《鲁顿·宓宫》等对此场面都有描述,虽具体程度有异,但犹可见一斑。公元前632年,楚晋之间为争霸位打了一场恶仗,这就是战争史上很有名的晋楚城濮之战,此役晋师告捷。秋七月丙申,晋师凯旋而归,晋文公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庆功大宴(详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筵席是在晋宗庙中举行的,晋侯以太牢犒劳三军,遍赏有功将士。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不言而喻。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至迟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一、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

  (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务于候朝外所整齐班行,俟叩头毕,候大臣就坐,方许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预先入坐及越次失仪。……又题准光禄寺掌贴注与宴职名,鸿胪寺专掌序列贴注班次。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禄寺行鸿胪寺,查取与宴官班次贴注。若贴注不明,品物不备,责在光禄寺;若班次或混,礼度有乖,责在鸿胪寺。

  二、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铺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古时重生食,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盛器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则于饮食卫生有碍。

  尊卑之礼,历来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女于父母,下属对上司,少小对尊长,要表现出尊重和恭敬。对此,不仅经典立为文,朝庭著为令,家庭亦以为训。《明史·礼志十》有“庶人相见礼”,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两度下令,都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礼仪。

  洪武五年(1372年),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

  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的训条,教导子孙谨守。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就提到这样的训条:

  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试,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视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先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三、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进食礼仪,按《礼记·曲礼》所述,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共饭不泽手。”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让我们还是以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礼》为例,以下的这些话自然还是由《礼记》上演绎出来的: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筯,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古代中国是如何酿酒的

  早在30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就做出了一种叫酒曲的原料,用它酿出来的酒甘甜芳香,回味绵长。几千年来,酒曲一直是中国酒酿造的秘诀。现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我们的祖先究竟是怎样酿造出美酒的。

  1999年3月,水井坊的考古发掘让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古代中国人酿酒的全过程。

  蒸煮粮食,是中国人酿酒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拌入酒曲,经过蒸煮后,更有利于发酵,在传统工艺中,半熟的粮食出锅后,要铺撒在地面上,这是酿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晾晒粮食的地面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晾堂。水井坊遗址一共发掘了3座晾堂,依次重叠。晾堂旁边的土坑是酒窖遗址,就像一个个陷在地里的巨大酒缸。水井坊发掘出了8口酒窖,内壁和底部都用纯净的黄泥土涂抹,窖泥厚度8厘米到25厘米不等。

  酒窖里进行的是酿酒的第三道程序,对原料进行后期发酵。

  经过窖池发酵老熟的酒母,酒精浓度还很低,需要经进一步的蒸馏和冷凝,才能得到较高酒精浓度的白酒,传统工艺采用俗称天锅的蒸馏器来完成。

  人们在清代层面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圆型遗存,乍一看,有点像水井。考古学家最后定论,这是目前可以确定的中国最早的生产蒸馏酒的实物。当年在基座上架着巨大的天锅,天锅分上下两层,下面的锅里装酒母,上面的锅里装冷水,基座上柴火旺盛,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气体被上面的冷水冷却,凝成液体,从管道流出,这就是蒸馏酒。

  人们以此推断,在清代,这里生产的就是蒸馏酒,而且技术已经和现代酿酒技术十分接近。专家对水井坊几口老窖池的微生物进行了检测,分离到红曲和根霉。水井坊考古证实,中国最晚在元末明初,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蒸馏酒酿造技术。

  中国的蒸馏酒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等等,水井坊酿造的酒属于浓香型白酒,是中国蒸馏酒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它在酿造技术上最大的特点是用泥窖酿酒,成为中国酿酒工艺中一个特殊的门类。它的发源地就是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只有这里才能产生非常好的浓香型的酒。

  由于目前发掘的面积有限,第三层以下还没有深挖,因此,在遗址的下面很可能还埋藏着更早年代的文物和遗址,不同历史层面的废弃、启用的真相也许会在未来的进一步发掘中给我们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

习惯作文 篇5

  “瞧瞧,又抽上了,有完没完?”妈妈常常这样教育爸爸,但爸爸却总是无动于衷,还屡教不改,有事没事就叼着根香烟,弄得家里全是烟雾,还一股怪味儿!爸爸烟瘾挺大,要数一数,他吸的烟都快堆成小山坡了!要比一比谁是吸烟大王,我准是冠军的女儿。而爸爸自己对这个坏习惯却是毫不在意。于是我决定治治爸爸的烟瘾。

  星期六,我便开始实施“作战计划”。我一边若无其事地看书,一边用眼睛瞟瞟爸爸有没有吸烟的动机,果然不出我所料,刚过一会儿,爸爸便按耐不住,抽起烟来,烟雾立刻弥漫开来,我赶紧装作咳嗽得厉害,一边咳,一边观察爸爸的动静。可令我生气的是爸爸非但没有停止吸烟,反而对我说:“你可这么厉害,快去吃咳嗽药去。”

  我又好气又好笑,愤愤地说:“您能不能别吸了?”

  爸爸看出了我的用意,皱着眉头说:“别烦,待一边玩去。”我见形势不妙,心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先退守一边吧!

  爸爸总算吸完了,趁爸爸去上厕所,我悄悄把香烟和打火机藏了起来,心中暗暗窃喜:这回看你怎么办!刚过了半小时,爸爸便开始翻箱倒柜起来,还不停嘀咕:“烟呢?”

  我不禁在一旁偷笑,没想被爸爸的“火眼金睛”瞧见了,我心想:糟了。爸爸果真向我这儿走来,责罚是少不了了,我心中全是不服气。

  我见这些招数统统都是束手无措,我便使出了“杀手锏”――给爸爸灌输吸烟有害的知识。我将《品德与社会》书上的一段文字举到爸爸面前,爸爸却一直盯着电视机,眼睛一眨不眨。我气急败坏,干脆大声读了起来,没想到这招还真有效,爸爸立即被我的声音吸引了,他忙问:“你读的是什么?快让我看看.。”爸爸抢过书,仔细地看着,一会儿无奈地摇摇头,一会儿眉头深锁……我又找来一些资料给爸爸看,爸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没错啊!烟真害人啊!”说完便把烟灭了,还主动把烟和打火机交给妈妈保管,踏上了戒烟的“长征路”。

  无论这次爸爸的戒烟是否成功,其中总有我的一份功劳,每当想到这儿,一股成就感就涌上心头……不过,我也要告诫每个人吸烟有害健康!

习惯作文 篇6

  我们班有一个每天都过得很快乐的孩子,在她眼里,世间的万物都是新奇的。在常人眼里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在她眼里却能变得鲜活起来,她都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她就是我们班最善于观察的铄,也是作文写得最出彩的那个快乐天使。

  课间总能看到她抱本书,在书海里独自畅游,即便上厕所,也不忘品味书香;课外,小花、小草是她视线放飞的泉源;小虫子,小动物是她追逐的对象。闲暇时间总能看见她这瞧瞧,那摸摸,时不时驻足仰望大树,时不时追逐翩飞的蝴蝶,时不时静心冥思......那专注、那惊喜、那快乐让你感受到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别看她个儿不高,肚子里的学问可不少,动物是她的兄弟,植物是她的姐妹,有关它们的书是她形影不离的朋友,与它们在一起,她总是那么如饥似渴,饶有兴趣。她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追逐着属于她自己的快乐,享受着属于她自己的独有的童年幸福时光。

  据我观察,她从没把观察当作一种任务,而是把它当成一种自然的习惯,当作一种特殊的爱好,久而久之,大自然的一切在她眼里逐渐丰富起来了。在她的笔下,鸟儿是蓝天的精灵,小兔是青草地的王子,小鱼是溪流中的勇士……生动有趣的文字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你总想看到她的新作,批改她的习作与小练笔成了我工作中的一种享受。

  一种良好的习惯造就了一个孩子眼里丰富的大千世界,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造就了一个富有幻想天赋的孩子,她创造了可以跳动的语言文字,难道说这种好习惯不是一种财富吗?

【习惯作文】相关文章:

习惯习惯作文03-23

习惯不只习惯作文04-11

习惯我的习惯作文11-26

习惯了你的习惯-作文02-17

坏习惯好习惯作文02-05

好习惯与坏习惯作文02-09

习惯就是慢慢习惯作文02-15

习惯的作文02-01

习惯的作文06-18

习惯的作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