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汇总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习俗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的作文 篇1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中国有很多节日:春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中,庆祝得最轰轰烈烈的,习俗最多的,非春节莫属。
过小年,即农历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拉开了序幕……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和我就开始贴对联,我们先准备好浆糊,然后我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看着那大红吉祥的.对联,把我家的大门装饰的很漂亮,我们的心里就非常美。
在我们家乡,拜年算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任务,占据了“过年”时间这个绝大部分。初一一般是去老家向叔伯邻居拜年的,初二就是去外婆、舅舅姨姑家拜年了。初三以后就是向爸爸妈妈的朋友依次拜年。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习俗的作文 篇2
除夕的晚上,我和哥哥一起到灵湖放鞭炮,鞭炮五颜六色,各种各样,漂亮极了。传说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当然是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和祈福来年。放完了鞭炮之后,我们又吃了香喷喷的饺子,据说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的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之意。真有意思!
之后,我和哥哥又得到了压岁钱,还贴了一副对联呢。
习俗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三明大田,在这里有一个传统节日,那就是“迎灵相尊王”活动,五年一次,周期比奥运还长,吸引媒体之盛,热闹之极,人们兴奋之至尤其令我无法忘怀!
盼望中,迎尊王活动在人们的期盼中慢慢的到来了。活动开始前,大家都在灵相尊王庙前集中准备,正装待发,那种专注,似乎随时等待神的召唤。首先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乐队和舞狮队,接着十里八乡的人都慢慢赶到了,四处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盼着尊王起身的时刻。尊王共三位,每位尊王的灵位都有两名壮士前后抬着,随着20发手提火炮的鸣放,活动开始了。整个队伍行进时,是由火炮队带头的,每过一地,他们都会鸣放,以为着驱魔赶鬼。紧跟在火炮队后面的是一百多名儿童组成的红旗方阵,里边最小的儿童只有四、五岁,最大的也不过八、九岁。每次,红旗方阵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揪心的,最抢手的`活动。因为大人们认为,为灵相尊王拿红旗可以保平安,而且有不累,又锻炼孩子筋骨。接下来是七架“铁机”,之所以叫“铁机”呢,是因为整个架子的很多部分都是由铁组成的“机器”。这些铁机先是用在下方搭起一个立方体的空心木架,再用铁在木架上方搭制简易的椅子,然后让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坐在上面,再在周围以花朵修饰。铁机被人们抬肩膀上行走,上面坐着的孩子离地面就足有4、5高,所以这就特别需要一些胆子大的孩子,不然孩子受怕后的啼哭可就影响这还了的气氛了。
铁机后边紧跟着乐队,在那最热闹的时刻,往往是他们将气氛推向最高潮。接着是舞狮队。要说这些舞狮子,那是相当的有意思。共由两种狮子组成,一种是布狮子,一种是狮子身由布做的,而头确实由大平木头镂刻而成,这些巧夺天工的民间手艺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狮子”里藏两个人,正如大多数人所知道的,一个人负责舞狮子头,一个人弯腰配合前面的人做“狮尾”。再就是金鼓队,共20个人,一根两头漆红,中间漆黑的大棍做担,一头绑着红毯子,以示喜庆,另一头挂着金鼓,整个金鼓队一起敲着相同的节奏,总能吸引旁观者的许多注目。
尾随金鼓队后的是三位菩萨的神像了,每一位菩萨的神像都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轿子里,由两名虔诚的教徒前后抬着。
整个行进队伍有好几百米长。它们从灵相尊王庙出发,环绕村子的每个角落,“灵相尊王”经过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出来恭迎,全家老小先是朝三位尊王恭敬地叩拜三下,在鸣放鞭炮,响声震天,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队伍每到一个祖祠都会停下,把尊王们的轿子齐放一块,许多村民边蜂拥而至,烧香祈福,鸣放鞭炮,热闹至极。这时舞狮队、乐队、花鼓队也会在也会在祖祠里,各就各位表演精彩的舞狮等节目,围观的群众每每达到几堵墙那么厚,里三层,外三层,真是水泄不通。精彩的“人狮对打”“双狮对斗”……更是引起欢呼阵阵!
整个队伍在村子里的环绕,速度较为缓慢,因为在这个南方村庄,大大小小的桥梁还真不在少数。队伍在桥上的行进可谓小心翼翼,特别是舞狮队,总是左探深右探浅,谨慎异常。因为狮子怕水!最惊险的是村子里有一座距水30米高的桥,队伍经过这个桥时,舞狮的人要被绳子绑着,从桥上被吊到水面。这种场面在淳朴的农村也可谓惊险壮观了!
郑重其事的“尊王”游行在白天。到了晚上,村民们会请来戏班,演社戏,要知道,在农村,看戏可是最好的娱乐休闲方式,所以整个戏场座无虚席,见缝插针,连行进都有困难,知道半夜才会散场。
为期两天的“迎灵相尊王”活动告一段落了。兴奋之余,我也有很多感想。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尊王游行活动。解放初,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度招致破坏,许多风俗民俗不再,而如今有繁荣起来。其中的每个细节都足以让人神游古国。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硕果,体现了农村物质建设,精神建设的新风貌。在尊王活动中村委干部团结合作,分工负责,是活动圆满成功,获得了《三明日报》等媒体的极大好评。也是村民兼加强了了解,加强了团结,相处更加和谐了。村干部的办事能力也得到体现和提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延续了传统文化。真是一句多得呀!
但愿这喜庆的氛围随时间发酵,越酿越醇,越酿越香!揭开红布盖,醉的春风杨柳酣眼不欲醒。也愿祖国各地的风俗文化都能很好的复活于人民生活中!
习俗的作文 篇4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少不了要吃粽子。最会包粽子了,因为奶奶包的种子特别好吃,所以我们每年吃的粽子都是奶奶亲手包的。包粽子首先要准好包粽子的食材: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晚上泡好,再准备好包粽子用的'粽叶和猪肉、泡好的绿豆等一些。食材准备好了,我们就可以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叠在一起,放上一层拌好酱油的糯米,再放一层绿豆和腌过的猪肉,最后放上一层糯米盖上猪肉,就可以把粽叶包成一个长方形和或者是三角形的,再用包粽子用的绳子把它绑紧,就大功告成了,一家人围在一起跟着奶奶学包粽子,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被奶奶送进了高温蒸笼里,当粽子蒸到五分熟时,我在院子里都能闻到厨房飘出的粽香,芳香浓郁。这时,我就会跑到厨房里一个劲的问:奶奶粽子熟了没有?奶奶笑着说:你这个小馋,再等一会就可以了。我又跑去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奶奶就喊我吃粽子了。我赶忙连走带跑的进了厨房,拿上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那红红糯糯的粽肉,看着就馋,轻轻地咬上一口,细细的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插艾草也是一大特色。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窗户上面都会插上艾草,因为艾草可以杀菌驱蚊和消除病毒,起到辟邪和预防疾病的作用。艾草在我们当地可是个好东西呢!可以用来做食物、做药材等等。
这就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你也来感受一下我家乡的习俗吧,我们欢迎你哦!
习俗的作文 篇5
身为一个小东北,我还是觉得在东北过年最好玩儿。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当然习俗也就特别多。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大人们在包饺子的时候随机在馅里塞进几個硬币,谁吃到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发大财。在正月初五也要吃饺子,称为“破五”,就是在这天把饺子咬破,听老人说有驱灾辟邪的寓意。
冻梨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零食,它浑身乌黑,表皮上还粘着薄薄的一层冰。用温水稍微清洗一下,梨就可以吃了。一口咬下去,感觉硬硬的,凉凉的,冻梨上还会留下两排可爱的小牙印。连续咬几口,会觉得牙齿都快被冻掉了,可是又舍不得这甜滋滋的味道,那种感觉真值得回味。
东北的过年习俗还有很多,比如正月不剪头,初一初二不扫地……
习俗的作文 篇6
八月十五正是那中秋节,正是那一年最快乐,也是凉爽的一天了,一年辛苦劳动结出的果实,最后终于可以品尝果实的甜美,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这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每当风清月朗,桂花钻入人心之际,家家吃月饼,赏月亮,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别有一番滋味。我记得苏东坡的诗句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美味糕点。有的地方过中秋节,比如江南过中秋就有点与众不同,比如有钱人家吃月饼,贫苦人家吃南瓜的风俗。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黄花,黄花美丽,善良,聪明。由于那年大旱,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经常躺在床上,后来,黄花在南山的草丛里发现了两个扁圆的野瓜,于是就把他带回家,煮给父母吃,没想到这瓜香喷喷,甜津津的,两位老人吃了后食欲大增,慢慢的病就好了。黄花把瓜种子种在地里,后来长出许多瓜来,因为他是从南山采来的,所以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就流传着吃南瓜的习俗。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看着月中桂花,闻着一阵阵的桂香,喝上一杯桂花酒,全家人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欢聚一堂,以成为节日的一种享受。
习俗的作文 篇7
猪年的春节来了,我属猪,我的本命年,新年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了秦淮河旁的夫子庙迎接春的到来,感受春的气息。
迎着新年的第一轮朝阳我们来到了夫子庙,牌匾下显赫的“春”字跃然在目,“春”字两旁的祥云图中羊儿欢腾跳跃,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十年了,田田都12岁了,我们一家还在这儿拍张合影吧!”妈妈牵着我挽着爸爸,“咔嚓”,一张全家福,见证了我成长,定格了20xx猪年的春……
还是十年前的夫子庙,还是我们一家人,那桥、那灯、那亭台楼阁看似没变,但沐浴着春的阳光,它们沧桑变化,分明更生机勃发,熠熠生辉。这是春的活力,这是时代的发展!
时近正午,夫子庙已经是人山人海,老的、小的、中国人、外国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春风般的笑脸,我猜他们的心里都装着满满的喜事吧!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边走边看。有时停下来买点特色小吃尝尝,如状元豆;有时停下来欣赏路边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最后妈妈为了新年讨个好彩头,给我买了一顶状元帽。
夜幕初垂,夫子庙的花灯就全点亮了,花灯掩映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好看极了!正是坐船的大好时机。我们买了画舫船的票,画舫船是一种装饰精致的小船,用它来夜游秦淮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船在航行中要经过很多桥,每座桥都有它的一段历史和传说。
其中最神奇的`要数文德桥,因为它处在正日子午线上,所以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的午夜前后,在文德桥东西两侧的秦淮河上各有半边月亮,又称“文德分月”,这种其妙的景观令人惊叹,也让我对古时的能工巧匠们充满了敬佩!文德桥对应的是武定桥,夫子庙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为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命令文官在过文德桥的时候必须下轿,武官经过武定桥时必须下马,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
之后我们又看到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家的后花园—白鹭洲公园,还有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故居。还有江南一带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江南贡院,这座考场有30万平方米那么大,有2万多间的考间,每个考间不足15平方米,真小啊!
坐着画舫船,看着秦淮河两边美丽的夜景,耳边听着娓娓道来的历史传说,已经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画舫船已经靠岸了,但我的脑海还一直在秦淮河的历史中畅游!
河两岸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映红了人们的脸庞,画壁上两条金碧辉煌的巨龙述说着家乡的巨变,半空中绽放的礼花奏起了春的序曲……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1
习俗的作文[经典]09-08
习俗的作文01-22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07-09
实用的习俗的作文08-03
端午的习俗作文09-17
习俗的作文【精品】08-12
(优选)习俗的作文08-09
(合集)习俗的作文08-17
(精华)习俗的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