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
人到老年,对养生之道更是情有独钟。若能乐观旷达,自可事事无忧无虑,心神怡悦而可永年。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人对于养生之道颇有研究,历代名人大家亦有诗文谈及于此。养神,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吧!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1
什么叫“玉泉”和“啄齿”?前者就是唾液,后者则是叩齿。古人认为,吞咽唾液可以养生;每日上下牙互相轻叩27或36次,亦有益于健康。据张华《博物志》载:“(操)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郗俭,无不毕至。又可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他还积极向术士们学习养生之术,“间行其术,亦得其验”。其中最具象的方法,是敦煌太守皇甫隆教他的“玉泉啄齿法”。
曹操曾写信向皇甫隆求教,皇甫隆回信:“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朝朝服食玉泉啄齿……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而吞之,啄齿二七遍。”曹操有无去照做,后人无法知道,他仅活了65岁,不算高寿。但这个方法应该是有效的.,曾被后世不少人借用。如苏东坡说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清代长寿皇帝乾隆,年过八旬,其养生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2
李隆基(79岁)杨玉环夫妇,不光是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同时也是痴迷音乐的听众。《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有专家曾做预测,若无“安史之乱”,唐明皇很可能会活过九十岁,而杨玉环的寿命想必也不会定格在38岁。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很早的文字记载中就出现了。战国时公孙尼有《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有《类经附翼》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
经常听听音乐,练练书法,颇有些小资生活的情调,但别忘了,这也关乎健康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3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非常丰富,包括诗、词、散文等,以词作最为后人称颂。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生活相当美满,夫妇唱和诗词,鉴赏书画金石,在丈人中誉为夫妻的楷模。后金兵入侵,家乡沦陷,举家南迁,而且丈夫突然病死(赵明诚死时她46岁),使她身心都受到极大的打击。
可是,她支撑着、抗争着,活过了古稀之年。李清照的养生、长寿得助于她自幼喜郊游,并为多种技艺的爱好者。由于喜欢户外活动,常常接触大自然,除了筋骨得到锻炼以外,也养成一种豁达、豪放的'性格。晚年的李清照,虽生活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中,但由于她自幼养成的豁达大方的素质,使她以一弱女子而能经受风霜雨雪、天灾人祸的打击,而意志却更坚强,得到古稀之寿。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4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公元785年,时年76岁的他不幸被图谋叛变的军阀李希烈缢死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龙兴寺。颜真卿从小喜爱体育运动。
公元784年,正当颜真卿75岁诞辰,亲友们纷纷前来祝贺。他非常高兴,不仅给人们表演了书法,也表演了体操绝技。他先叫家人搬来两张太师椅,立身在两椅的中间,用两手握着椅背,连续做了百余下“屈臂撑”。接着又叫家人抬过一张空床,他用双手按着床的`东南角,两脚用力一蹬,身体轻快跃过床。这“跳马”表演,他重复做了五六次。
随后,他用一张宽约3尺余的席子将自己的身体围起来,直立地上,说道:“看我跳出去!”只见他两手稍为一按,双脚顺到用力一蹬,早已飞身跳出高达3尺余的席子,轻巧地双脚落地。颜真卿坚持锻炼,直至古稀之年仍体魄强健,技巧超人。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5
袁枚是我国清代中叶的著名文学家。袁枚从青少年时代就热爱大自然,常在风光秀丽之处构思诗文。中年之后脱离官场,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游山玩水达40年之久。70岁还从安徽、江西,到广东、广西、湖南游了一大圈,途经风景胜地黄山、庐山、罗浮山、桂林、洞庭湖,一路寻幽访胜。
回家之后踌躇满志,写下:“自觉山水胆足夸,年赴七十走天涯。公然一万三千里,听水听风笑到家。”袁枚80岁时仍然能徒步登山,步履稳健。清代学者为其80大寿写的两句贺词是:“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加上他心情怡静,乐观无忧,使他享有82岁的高龄。
古代名人养生故事:欧阳修养生倚“五友”
欧阳修爱好广泛,博学多才。对“琴、棋、书、画、诗”这文人“五友”无所不通。他由于不得志,心情郁闷不畅,久之患上了“幽忧之疾”,多方求医,不见好转,痛苦之极,别无良方。为解除烦恼,他便操练这“琴、棋、诗、书、画”五友,一旦全心投入了角色,便怡然自得、不知不觉病已痊愈。他在《送杨序》这文中写道:“予常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他劝人以“五友”为伴,防病养生。
他在《秋声赋》中写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人常有多忧多思之老,方壮遽老,方老遽衰,反之以长生之法。”他在告诫人们过多的忧伤会伤害心灵,过重的劳动会伤其体形,一个人的智慧与体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是多愁善感,则青壮年会加速老化;老年就会加速衰竭,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是长生方法也。事实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性烈之士多招疾患,情郁之人甚少高龄,能以“五友”为伴者,则长寿者多也!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健康、优美、悦耳的歌声、琴语对神经系统是个良好的刺激,并反射性地影响人体而表现出兴奋、抑制、降压镇痛、消除疲劳、增进食欲等功效。练习书法、绘画、下棋、作诗、不但陶冶的情操,增进美好情趣,而且对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又何乐不为呢?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6
自古以来,我们强调通过各种方式愉悦身心,进行养生。其中,彭祖提出通过养心来养生。这里的养心实际上就是指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李白游仙、豁达的人生“境界”恰恰是养生所强调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在竞争激励、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尤其应该研究、学习、借鉴李白人生境界对于养生的积极方面。另外,李白远大的理想,积极的心态,不断进取的精神,永不停止的追求,坚持不懈的.意志,不屈服的品格,以及豪爽的性格,豁达的胸怀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
通过探讨李白景物诗中景物作为主观感情的投射、心境的外化、个人心理世界或世相的象征等方面的生命意识,来说明李白懂得生命的本真状态。其中,游仙在李白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一方面,李白的游仙活动与李白的独特个性有直接的关系,而李白的“游仙”境界对于养生具有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从李白道教活动和终生崇道来说,蜀地自古以来浓厚的崇道之风对李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道家是中国养生大家,道家的养生在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名人道德小故事集锦03-22
中国古代努力学习的名人故事(精选10篇)02-28
中国古代名人四大发明小故事02-08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故事12-04
中国古代励志故事02-23
精选名人故事:项羽的故事04-27
名人故事作文12-23
王羲之的名人故事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