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花木兰攻山的历史典故
导语: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典故,欢迎阅读。
花木兰攻山的历史典故
相传,在很早以前,承德东北边的黑山叫摩天岭,这里地势险峻,很难有人能攻下。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的龙潭洼一条山路可通。
在花木兰抗击匈奴那阵,这里住的是匈奴的先锋官右贤王。匈奴兵将把守住南山口,只要有兵马攻山,滚木擂石一齐往下打,没有不被打退的。
话说花木兰扫北来到这里,一连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只得把兵马先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当时花木兰从军已经十多年了,心中想念爹娘,想念乡亲,恨不能一脚踏平摩天岭,班师回朝。她坐在大帐里闷闷不乐地想计策,可总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
这天夜里,她带军卒打着灯笼去查哨,突然传来“咩——”的一声羊叫,把她吓了一跳。她忽然想:我何不用羊灯计破摩天岭呢!
第二天,她便让兵卒四处买羊,在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打发人找来扎纸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她又在附近访问当地山民,找出了一条登山的小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花木兰让士兵们把每只羊角上挂上灯笼,赶进龙潭洼。羊群漫山遍野往摩天岭跑去,匈奴守兵一见,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擂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逃,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右贤王吓坏啦!他们怎么能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乱了阵脚;花木兰乘机从小路攻上去,把匈奴兵将杀死一多半。右贤王领着残兵败将,一气跑回北国,再也不敢侵犯了。
花木兰以她聪明的才智和勇敢的斗志,攻下了摩天岭,把匈奴抢的东西分给百姓,班师回朝了。
花木兰攻山的历史典故具有以下深刻寓意:
一、勇敢无畏
花木兰作为一名女子,在面对险峻的摩天岭和强大的匈奴敌军时,没有丝毫畏惧。她敢于挑战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退缩,要勇敢地迎难而上。无论困难有多大,只要有勇气去尝试,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智慧谋略
攻山过程中,花木兰没有盲目地进行强攻,而是通过观察羊在山上的行动获得灵感,想出了羊灯计。她巧妙地利用匈奴兵的心理,以羊群挂灯制造出大军攻山的假象,从而打乱敌人的阵脚,为自己创造了进攻的机会。这体现了智慧和谋略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不能仅仅依靠蛮劲去解决,而要善于思考、运用智慧,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三、坚持与毅力
花木兰扫北来到摩天岭,一连攻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但她没有放弃。她驻扎兵马,观察地形,不断寻找破敌之策。这种坚持与毅力是成功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只要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就有可能在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中取得成功。
四、爱国爱家
花木兰从军本就是为了保卫国家,为了家乡的亲人和百姓。在攻山的过程中,她的行动不仅是为了完成军事任务,更是为了守护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怀。无论在哪个时代,这种情怀都是宝贵的,它能激发人们为了国家和家庭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五、打破传统观念
在古代,女子通常被认为不适合参与战争等男性主导的领域。然而,花木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证明了女子同样可以勇敢、智慧、有担当。她的故事鼓励人们摒弃性别偏见,尊重每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花木兰攻山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买山而隐的历史典故10-24
范雎远交近攻计的历史典故11-26
历史典故精选05-07
从善如流历史典故10-28
春联的历史典故01-31
唾壶击缺的历史典故10-24
唾面自干历史典故10-24
寸阴的历史典故10-24
管中窥豹的历史典故11-26
历史典故的成语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