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2-10-11 21:16:25 小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民俗的作文

  导语:民俗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习俗文化极其丰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民俗的作文,欢迎参考。

关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俗的作文(一)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这就是苗族热闹的花山节。

  关于民俗的作文(二)

  傣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但束发、筒裙和短衫这三样则是相同的。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羊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傣族妇女的束发不同于苗、瑶等族的束发,她们是将头发打成发髻顶于脑后,或稍偏于脑的一侧,这种发髻一般不束带,有的仅鹎梳子或顶块花头巾。傣族妇女的筒裙,式样象水桶一样,与景颇族、佤族、布朗族等族不同的是,以长到脚背为特点。傣族妇女的短衫,尤其是西双版的窄袖短衫,更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衫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还不及腰部,少许脊背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染齿,将牙齿用黑烟染成黑色,被傣族妇女认为是一种美,如同男女纹身一样。在西双版纳外,随处可见黑齿的老年妇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见了。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于民俗的作文(三)

  民俗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习俗文化极其丰富。《礼记﹒王制篇》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其中,“陈诗”即民间歌谣,“民风”即民间风俗。一般指民间的风俗习尚。《荀子﹒乐论》中曰“移风易俗”。唐朝柳宗元《捕蛇者说》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人风也指民情风俗。

  据《汉书》载,“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是说上层阶级的教化,具有的推广力量,叫风;民间百姓教化的东西,在民间众人所习曰俗。俗即习俗,“人相习,代相传”。我国历代学者都积累了大量的民间习俗资料或故事。成书最早见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录了丰富的古民俗珍贵资料。《周礼﹒禖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风俗时节,踏青会友的好气节。源出《鲁都赋》载,“及其素秋二七,民胥袚禊,国于水游”,把民间习俗秋禊日改为中秋节的前一天。在东汉时期已产生了专门的风俗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晋朝时期有周处的《风土记》,其民间的风俗意义很明确。

  南朝的宗懔有感于《朝会》、《上巳》、《秋兴》、《娱腊》等这些风俗著述“比事则未宏”,才作《荆楚岁时记》以补不足。它记述了当时楚地自元日至除夕一年之中的岁时、节令和风物故事共二十余事。书中博征群籍以释事,保存了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记录了六朝时期的民间习俗。又如,杭州西湖白娘子的故事产生于民间,明吴从先《小窗自纪》载,“宋时法师钵贮白蛇,覆于雷峰塔下。”可见,白娘子的故事在宋代或者以前就流传于民间。戏剧中塑造白娘子在西湖邂逅许仙,结缘佳偶。但他们的婚姻在封建社会中,一再受到世俗习惯势力的仇视与破坏,终因法海的干涉,绝情悲剧。其中,五月端午节以雄黄酒驱蛇邪的传说,从黄本到旧抄本,是清代的传奇作品,增加了《端午》、《求草》、《断桥》、《合钵》等出戏,其习俗用雄黄酒驱蛇虫瘟神的民间传说的形式略具雏形了。

  清人顾张思撰著的《土风录》,所及为乡土风俗,具有以土风为主,百科为辅的内容特点。其书征引浩繁,精妙余味。如卷十,第一句便曰:“俗轻古学,尚时文,盖为科名起见。”直言八股文的来龙去脉及其体制。又如卷二“缠足,以布缠其足,令小。”配吴钧诗,樊川诗等关于缠足的记载和线索。又如,“摸盲盲,小儿以巾掩目暗中摸索,谓之摸盲盲。始于唐明皇杨贵妃之戏,号捉迷藏,见致虚阁《杂俎》。”原来,俗语中“摸瞎糊”,就缘于杨贵妃宫中戏剧。在卷一的“端午龙舟”中,辩证了龙舟竞渡并非仅纪念屈原一人,还指纪念伍子胥。它不仅是一部文史、民俗,还是政治、经济颇有利用价值的难得辞书。另外,各民族都经历了原始社会,都曾有过灵魂不灭的思惟观念,都有祖先信仰、图腾崇拜的阶段。历史迹象表明,民间傩文化现象,在古代风俗习惯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古代《风俗通》记载,“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古代神话传说,最初的人类,是神用泥制造的。《圣经﹒创世纪》也记载,“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的'鼻孔里,泥土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古埃及神话中,有位豺头人叫赫奴姆的神,用泥土制造了人并赋予他们的灵性。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大神,也用泥土造人,然后给以智慧使之成活。一些民间故事或民间文学中,如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波利尼西亚民族、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山寨、武陵山区土家族民族山寨等地,有大量追忆远古洪水滔天、兄妹近缘婚配的记载或口头传说,等等。在这些古俗现象的比较分析中,反映了古人们的原始信仰和思维,对于了解古人的心里愿望,剖析奇异神话等比较民俗形态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民俗现象本身的普遍存在,它是在一定范围或空间内,由古代民间在生活中或生产中,自然创造的,为人们长久承袭,有规律的、足以约束人们的行动和意识的习惯。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有良俗和陋俗之分。并在一定时期可以相互转化或演变。如《礼记﹒曲礼》孔疏,“车上贵左,左尊,故昂。右卑,故垂也。”《左传桓公八年》云,“楚人上左。”《礼记﹒祭义》郑注,“周尚左也。”《史记﹒匈奴列传》云,“其坐,长左而北向。”《正义》云,“其坐北向,长者在左,以左在尊也。”反应了古人尊左习俗流传的宝贵材料。但是,张守节《史记正义》云,“秦汉以前用右为上。”《汉书﹒诸侯王表序》云,“作左官之律。”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约定俗成,“古人以右为尊”之说源远流长,至今现代汉语解释中,“右”有“崇尚、高贵、上等”之意。“左”有“偏、邪、不正常”等义。可见,我们区分良俗和陋俗,除看其历史有无进步意义外,还要在其特定的民族生活中,是否对今天的生产或生活有利,对人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对社会文化、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否有利。

  总之,无论民族发展到什么时代,都离不开自己的音乐,离不开自己的舞蹈,更离不开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资料显示,隋唐以来,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就更多了。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的。1928年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30年代前后,杭州又成立了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大和中大这方面的学术工作。1950年,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到1966年以前,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79年,钟敬文等教授联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1982年以来,北京、上海等许多省相继建立民俗学组织。1983年4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并创办民俗学讲习班。这时期,许多地区博物馆也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展民俗学资料展览会,现在民俗学在我国已达到了新的繁荣时期。民俗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其发展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天地,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

【民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民俗的作文11-02

民俗的作文01-17

有关民俗作文04-08

民俗作文参考12-15

广东民俗作文12-16

民风民俗作文06-28

民风民俗作文06-19

民俗民风的作文06-23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25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