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承作文5篇【集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传承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传承作文1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我的梦想就是我的动力。梦想,是每个人前进的目标,梦想是人生道路上的照明灯,梦想是……
端砚的发源地:肇庆端州。肇庆是个很小的城市。而精美的端砚就诞生于此,一天,我去了端砚的收藏馆—阅江楼。轻轻跨过门槛,走一步,两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陈列在两边的端砚。隔着玻璃的工艺品静静地躺在砚座里。旁边还有黄丝布和红丝布相互辉映,衬托出了端砚古韵的美。
在展馆慢慢的走了一圈,里面的'工艺品真是实应接不暇,多种多样。仿佛在发出墨香。有的端砚小巧玲珑,工艺精美。有的宽厚朴素,显现出稳重……仔细看,能清晰地看到端砚上的线条。流畅的线条组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面。画面中,人物的细节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衣服的皱褶,生动的表情……都表现得栩栩如生。用手轻摸,指尖感受到线条。有的深,有的浅。端砚的一点一滴,都是端砚大师的心血之作。
端砚是肇庆特有的艺术瑰宝。要把这灿烂的艺术传承下去,一定要得经过我们一代代的努力。一块上好的端砚,通过选材、开料、设计、雕刻、打磨、抛光等,先从砚石里选出好的,再一一分级,接着由大师构思造型,再雕刻。就这样一个精美的端砚就随之诞生。
我想我自己不是要像块砚石吗?未经雕琢时只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只要通过努力,历尽艰辛,相信我会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既能传承祖辈的优秀传统,又可以发挥自己独特之处。
所以,我要建立自己的梦想,为国为家争光。现在我就要为自己做好计划,努力学习,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改正缺点,不怕艰辛。我相信自己会像一块精美的端砚,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闪耀。
有关传承作文2
一个民族流传百年的文化,常常印刻在一代家族的灵魂之中,伴随着民族的延续一代代传承下去。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千秋万代的人们前行的道路。
我的父亲常和我谈起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他是个辛勤的农民。虽然说做了一辈子农民,但他却有一种传统的.优良品质——与人为善。
父亲指了指后山上的一片梯田,告诉我那里曾经全是祖父用勤劳的双手开辟出来的,后来它被送给了几个穷苦的邻居。
我常常惊叹于我父亲给员工的待遇,一对比,便发现其他同类企业给他们员工的待遇要低不少。父亲告诉我,要为别人考虑,人家也要生计。
我难以理解这对父子的这些行为,就像那时我难以理解我是怎么来的一样。而后我又发现了我的几个叔叔伯伯也有这样的特点。
为什么我没有把它传承下去呢?我想。
那一天放学和同学坐公交车。车都很挤,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一辆“有地方能站”的车,车站里的人的都蜂拥而上。那个同学撞开了其他试图抢位置的人抢先上去了,并高叫着:“你快点!”我刚苦笑了一声,看着旁边的老人颤巍巍地用拐杖推开了我,白领急匆匆地用公文包顶开了我,工人则好像永远保持工作的那份拼劲,用满是泥水的手推开了我,却没有向前一步。等到周围的人全被塞进了车里,我才缓慢地挤了进去,被压在车门前的狭小空间里。
“你怎么那么惨啊!”下车后他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位置那么靠前,结果最后一个上车。”“站车门前省得和他们挤,多轻松,可换做别人兴许就受不了这个位置,还不如我站在那儿。”我下意识地说。
那一瞬间,我发现我做了类似于我祖父和父辈的人们所做的事。与人为善好像也就是这样,牺牲自己本可以拥有的利益来成全他人。看来这个家风还没有断绝,它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并在今后继续指引着我的一言一行。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前人时刻谨记的家风家训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不知不觉中,它就被传承了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就成为了心中一盏常亮着的明灯。
有关传承作文3
凡是传承下来的传统,便有它存在的理由——题记
古以家天下,天下为家。千年前我们是世界上的“礼仪之邦”,邦即国,国为家。数千年,我们传承着自己的家风。
风起《诗经》,真正的家风始自孔孟。古代我们以礼治国,儒道天下,故有四书五经传著于世。《论语》中主张人应有孝、义、仁、忠。孝字为首,这便是家风的核心意义。现在看来,又何尝不是?十月怀胎,二十载照料,我们时刻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而我们,又怎能报还这份养育之恩?人之常理,人性之现。
《弟子规》开篇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仁礼之道,是对朋友诚,对陌生人仁。不少家长都说过:“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坦诚,不虚假,不做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于是,我们和陌生人成为朋友,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晋商当时为何能富甲天下,就是因为广泛交友,讲诚信,守道义,作为山西人的我们,更该践行这古老而淳朴的.诚信仁义家风。
《朱子家训》中写道:勿忘先辈创业之艰辛,勿奢侈淫佚,勿将基业挥霍一空。勤俭,作为我们传统的美德,父母从我们儿时开始教导我们不剩饭,不浪费,戒奢以俭,方累万贯家财。
为人清白,不收非仁不义之财。我们先做人,后做事,古人两袖清风,但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也不应该被金钱蒙蔽双眼。取之有道,生财有方,这才是我们想要的。
家风,其实就是我们的传统,将中华民族文明精神融铸于其中,是传统文化的直接表现,而我们,也就是靠着这样一种方式来将文化、文明传承下来,在一代又一代的实践中,改善,摒弃,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社会,国家不丧失原本的内涵并且稳步发展,继续流传着千年炎黄华夏文明。
家风与传统踏过历史长河,走过时空的烟尘,带着古老的意志,来到现在。 —— 后记
有关传承作文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传,而如今,又有谁堪摘?
一个人宁可物质匮乏也不可精神的空虚。若精神一旦空虚便会导致灵魂的游离。没有精神的人是可怕的,一味追求金钱名利而无任何思想,犹如木偶伶俜地游离于人世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名人故居屡遭被拆厄运。对历史建筑的野蛮拆迁是一种“文化自杀”。国家文化局局长单霁翔多次指出,在“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口号下,很多城市已面目全非。于是,改造后“千城一面”的请款日益严重。许多城市连纪念品上也有体现有时满街都是麻将牌,鼻烟壶。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历史要素的选取。使地域性,差异性难以表达。城市如人失去记忆,将无法辨清未来。旧城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物里的故事,承载着很多历史记忆,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我们追求发张,却不应毁灭记忆,忘掉过去,失去了四合院,胡同,北京不再是完整的北京。”拆掉”的.园林,苏州就犹如断了吃的鸟儿,难以快作乐自由飞翔。一味地追求“时尚化”,扼杀原有的精华,无疑是舍本逐末。真正震撼人们心灵的不是雄伟建筑,往往是文化和精神。所以,留住旧城,留住记忆,留住人们的心!
为此,人们应传承中国文化!
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月11日上午在北门广场举行孔子塑像落成仪式。此举动体现了国家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对孔老先生的尊重。从某种程度上,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下,立孔子像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国文化。但同时,传承中国文化不仅靠立孔子像可以轻易解决,需我们通过更多的途径去弘扬和传承。其次,中国文化元素之多,不能以儒家文化以偏概全而忽略其他。因此,传承中国文化应全方面,多渠道进行。
传承,理应是中国人民美好传统。将好的精神文化一代传一代,一代影响着一代,即传承之意义。
为了避免汉字汉语没的寂寞,冷眼看国学热的情况愈加严重,中韩端午申遗之争韩国胜出的悲剧发生。
请全国人民共同携手传承中国文化!
有关传承作文5
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唯独食文化,经久不衰……
“儿子,这道清蒸鱼是我从小最爱吃的。”他拿起那条鲜活肥美的鲈鱼,往地上使劲一摔,待鱼死后,用小刀将鱼鳞刮净。“喏,这里最难刮了。”他将鱼鳍下方的鱼鳞指给你看,又熟练地刮去。“小时候家里穷,我就和你姑姑去屋旁的小河里捞鱼。”他用剪刀剪开鱼腹,掏空内脏,剥去覆在鱼肚上的黑膜,揪去鱼鳃后反复冲洗,直至无一丝血迹。
“那里的鱼又多又肥,一捞就是一条,有一次姑姑还掉到水里了。”你笑着看他取出一小撮精盐,用手抹在鱼身上,将葱段连同金黄的鱼子塞入鱼腹中。“说过多少遍了,也不嫌烦。”
他笑了笑,将油倒入锅中,抓一把颗粒饱满的花椒撒进去。伴着“噼啪”的声响,花椒与生俱来的麻味渗入油中。“这是你奶奶的做法呢。”他取出蒸好的鱼,淋上花椒油,倒入蒸鱼豉油,厨房中顿时香气四溢。
“你奶奶常说,吃鱼即做人。从鱼头吃,一定是吃鱼的新手;从鱼尾吃,那人多半生活节俭;从鱼腹吃,一定是见多识广,饱食鱼肉的‘老餮’,你奶奶最爱吃鱼尾了……”他突然沉默了。你知道,他想家了,想那条小河,想那个做了一辈子饭、如今年事已高的人,你拍拍他的肩,将一块鱼肉夹入他的.碗里。“吃饭吧。”“嗯。”
清蒸鱼一如既往的美味:鱼腹部的油呈乳黄色,肥而不腻;鱼尾的肉鲜嫩而清淡;鱼身富有弹性,伴着花椒油的酥麻,给人一种唇齿间的快感;鱼子色泽金黄,颗粒分明。蘸上浓郁的酱汁,给人以神仙般的享受。
你咂咂嘴,回味着家的味道。清蒸鱼,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情感,一把唤醒人们内心深处记忆的钥匙。无论在哪,当你的舌尖触碰到这种味道时,你便知道,到家了。
你突然想到,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像他一样,为儿女做出一道做了无数遍的菜,讲述着那个已经听了无数遍的故事……
【传承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传承作文03-25
传承家风作文01-22
传承孝道作文02-04
有关传承的作文10-07
有关传承作文[精选]10-21
文化传承的作文05-15
传承优秀作文02-22
传承美德作文05-06
传承作文600字01-12
传承传统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