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汇总【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
每一条彩绳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题记
前两天大连一直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天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天,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判断,这里前一阵子应该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的自己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小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己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现在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够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只是后来,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比较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老师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比较广比较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比较好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2
端午节未到,我却已经嗅到了清新的粽子香。楼下街口拐角处的那个大超市里,粽子早已摆满了柜台、货架。形态不同,风味迥异,包装精美,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徜徉浸润在温馨的氤氲里,我的耳边自然回响起那首美丽的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想起这首歌谣,往昔那些醉人记忆就轻轻地走到眼前。
童年时,我根本不关心端午节的来历,不知道今夕何年,屈原为何人。因为那些事情对我来说遥不可及,也不重要。我最关心的是,每逢过端午节,能否恣意享受一番舌尖上的幸福和快乐。现在看来,当年我的要求是那样小,甚至可怜。套用一句今天流行的话说,那根本不是个事儿。但作为七零后,我的要求在当时就是一种奢望,一种渴求。
记忆中的童年是清苦和窘迫的,那些灰色日子常常萦绕眼前。在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同龄人一样,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一年到头不得清闲,却总是面露青色,贫困潦倒。地瓜干加糖精是我一日三餐的主粮。只有过年过节才可以吃顿饺子、面条之类的好饭。因为这样,我天真地祈望各种节日的到来,只有过节才可以改善生活,刺激味蕾。我曾天真的想,如果天天过年、过节就好了。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里就一直养着鸡。养鸡的目的不是为了吃肉、吃蛋,饱口福,或者是害怕饲料添加剂,食品不安全之类的,而是为了攒蛋卖钱,卖了钱可以买来煤油、食盐、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对母亲来说,除了每天上山下泊参加生产队劳动,还有一门必修的功课就是钻鸡窝,捡鸡蛋。至今,我还清晰记得母亲每天总要把捡回来的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纸缸子里的样子。每次放好后,她都要一五一十地数上一遍,尽管那些蛋的数量她烂记于心,她却每天都要重复一边。数过后,才轻轻地在鸡蛋上面盖上一块毛巾,嘴角露出一丝甜甜的笑。每次看到母亲那份虔诚,那份庄重,且乐此不疲,心满意足的样子,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偶尔,我也有吃煮鸡蛋的口福。有时候,母亲不小心把鸡蛋碰破了口子,她会心痛地掉下眼泪,不停埋怨自己毛手毛脚。碎鸡蛋到市集上是不能卖钱的,只好放在碗里蒸着吃。我是家里的老幺,美味当然由我独享居多,我狼吞虎咽吃下去,往往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尽管如此,我还是盼望母亲天天能不小心打破鸡蛋。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母亲肯定早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到了端午节煮鸡蛋给你吃。”
母亲的话让我看到了曙光,我开始扳着指头日夜盼望端午节的到来。端午节终于来了!当母亲把凉透的熟鸡蛋分到我们姐弟俩个手中的时候,我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每人六个。看到姐姐那堆鸡蛋里有个个头儿挺大,我撅着嘴儿直嚷:“妈,你真偏心,干嘛不给我个大的?”母亲无奈,姐姐却很大方,爽快地把大鸡蛋换给我。我心满意足吃了一个,又往布兜里装了两个,然后把剩下的藏好。最后囫囵扒拉几口饭飞也似地奔上学校,因为那里还有一场快乐赛事等着我呢。
到了学校,教室里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同学。男同学不约而同从布兜里掏出鸡蛋放在桌上,聚拢在一起,两个人一组捉对顶牛,看谁的鸡蛋壳结实。往往赢了的一方趾高气扬,欢呼雀跃,败阵的一方垂头丧气,面红耳赤。不过三五分钟后大家就握手言和了,因为无论赢输,最后的结果总有一个,鸡蛋都要填进我们的胃肠里。
端午节除了吃鸡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母亲很少包粽子的,她常做的`是米包子。母亲说,包米包子蘸着白糖吃和粽子一个味。我颇不以为然,为此没少埋怨过她。稍及年长,我才明白,敢情母亲包米包子另有隐情,简单实惠,还节省时间。俗话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个金色五月是麦子收割的时令,是一年中大人们最忙碌的季节之一。白天,父亲和母亲头顶炙日,割麦、脱粒、扬场,忙得不亦乐乎,生怕碰上坏天气。晚上,母亲忙完山里忙家里,还要忙里偷闲包一锅米包子,因为她顾忌年幼的孩子的胃口。其实她最辛苦。体谅了母亲的不容易,我觉得米包子和粽子味道一样香。当我为人父的时候,我开始为自己的无知懊悔,为当年的冲动不安,但母亲却引着那个酸楚的年代远去了。这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纠结。
又是一年粽子香。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觉得端午的阳光比平日更温暖、更敞亮、更温馨。感到莫名的畅快和惬意,是儿时那双无邪的眼睛,是那缕浓浓的亲情,是对母亲的深深的依恋,还是对痛并快乐日子的回味。这些杂陈的感动和美好聚合在一起,理不清,想不清,讲不清。
我想,还是沐浴在端午的清风里,凭窗倚栏,静静地喝一杯雄黄酒,听一曲唐朝诗人殷尧藩的吟唱吧,“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记下这美好的感动吧,用我澎湃的心,研岁月的墨,书悠悠的情。我亲爱的朋友,蓝天白云下,谁与我共?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3
1端午节的传说
今天是端午节。
原来我只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关于端午节来历的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一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三是古代百越民族祭祀的节日,四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
传说曹娥的父亲被大水淹死后找不到尸体,曹娥就在五月五日跳进江里去找父亲的尸体。五天之后,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她自己也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孝女,就把她投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这就是孝女曹娥的故事。
至于还有其他的故事,那就下次再讲了。
2开心过端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根据我们老家的习俗,我们要到山上去采艾草回来煮蛋。于是一大早,奶奶到外面去采了些艾草回来。
艾草到家了,先把艾草洗干净,再放入准备好的鸡蛋,加半锅多水,点火开始煮。过了大概20分钟,蛋煮好了,打开锅盖,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原本红色壳的鸡蛋变成了金黄金黄的,我看着这些蛋,口水直往下咽。我迫不及待地敲了一个蛋狼吞虎咽起来。
接着,根据我们老家的习俗,我们把用艾草煮过的水拿来洗澡,洗完澡全身都是艾草的香味,最后换上爸妈刚买的新衣服,高高兴兴地过个快乐并且很有意义的端午节!
3有趣的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粽子的味道又香又甜。
今天,我到奶奶家去吃午饭。奶奶就给我们买了一盒绿豆糕,我很高兴。奶奶这次给我们买的是正方形的,它们软软的、甜甜的。
吃晚饭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出来。我看见桌子上的菜有:黄鱼、黄瓜、黄鳝、蛋黄。爷爷的碗里有黄酒。我感到很奇怪,就问:“爷爷,这菜里怎么都有黄字啊?”爷爷回答:“因为今天是端午节呀!”
今天晚上,妈妈回来了,就把她买回来的草插到门上面,我感觉很奇怪,就问:“您为什么要插草呢?”妈妈说:“这是艾草,是用来防虫、避邪的。”
4过端午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在家忙着包粽子。因为家里来了许多的客人,都来一起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客人们有的也参加包粽子,有的在洗菜。我也过去学习包粽子,我问妈妈:“这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告诉我:“五月初五这天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扔进汨罗江,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所以这个节日一直流传下来。”我似乎明白了妈妈的话。
不一会儿,菜烧好了,粽子也熟了,我们吃着香香的粽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5端午节包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带着我的好朋友去参加“包粽子大赛”。
我的心里紧张极了,因为这将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到了那里,我先吃了几块绿豆糕,就开始了。首先,大厨给我们做了示范,原来呀,是先把两个粽叶折成一个三角,再在粽叶里填上米,最后拿绳子绑起来就好了。大厨一讲完,我就开始做了,我做的`一个比一个好。最后我一共做了五个,我的缺点是最后不会绑,我是叫妈妈帮我的,那个时候天空中还出现了彩虹呢!今天可真开心!
6端午节包粽子
妈妈是北方人,可从来没包过粽子,不过为了教我包粽子,妈妈还是专门请教了卖粽子的奶奶。
我呢,则是在刚刚学会包粽子的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的。所以,包出来的可不像外面卖的那样有棱有角,形状美观。不过,毕竟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包粽子了,我好开心呀!端午节这天,我特意请全家吃了我亲手包的粽子,他们直夸好吃呢。
7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
粽子有淡的和咸的两种口味。淡的不加佐料,只包糯米。吃的时候蘸上白糖,咬上一口,又甜又Q,都快赶得上QQ糖了。咸的一般加香菇,猪肉、牡蛎等配料。吃起来又香又滑,让人吃了还想吃。
粽子虽然好吃,但要包好它却不容易,许多人都不会包。我家的粽子就是请姑奶奶包的,因为奶奶不会包,妈妈要上班又没空包。我请求妈妈把包粽子的方法教给我,妈妈答应以后教我。我一定好好学,等明年的端午节,请大家来我家尝尝我的手艺。
8难忘的端午节
这一周开心、有趣的事都有。先是我们学校举行了读书节活动,紧接着就是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妈妈说,这个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屈原,由于国家战败,在农历初五这天投江自尽,人们在这天包粽子来纪念他。我还在电视上看到屈原家乡的人都在包粽子。粽子里的大米代表了屈原是一个刚正的人,红枣代表屈原有一颗爱国的心,在这天不仅要吃粽子,小孩子还要洗艾水澡,在手上栓花绳,我在端午那天也洗了艾水澡,扣了花线。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4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比较凉,喝起来也比较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因为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开心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阳的下午,四乡八邻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岸上人头攒动,翘首瞻望;溪面龙舟灿烂,一字排开;船队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飘扬;一声炮响,船如箭发。执旗手站在船头,挥动令旗,助威呐喊;锣鼓手敲起锣鼓,节奏声声,扣人心弦;划桨手赤膊上阵,齐心协力,溯流奋进。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绸,插红花,放鞭炮,摇头摆尾绕江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歌颇自豪……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清香。妻子和我都是从家乡出来的,每年端午节,妻子也会用“五味草”煮一些鸭蛋,也会从市场买一点螺煮给女儿吃。现在,超市可以买到各种的粽子,有包红枣蜜饯的、有包蛋黄果肉的;妻子也会包一些粽子,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包的感觉,怎么也感觉不到端午节那个闹烘烘的气氛。
2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怀念家乡的故土,怀念家乡的人——勤劳善良的人民,简单而古朴,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永远忘记不了家乡的端午节!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5
飞絮悄然隐没在浓浓的绿荫中,绿色开始浓重起来。比较早的那些花在几场漓漓落落的小雨里散尽,下一场花事不久便会缤纷而来。
一些果实,隐约在枝头,摇曳着芬芳的五月。记忆里那个五月的节日,此时姗姗而来,北方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饮黄酒,包粽子那样浓烈的气氛,而是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方式,配香荷包,挂葫芦,挑艾蒿。小时侯的记忆,就是这些,可以驱邪,避灾。父母们美好的心愿,在幼小孩子们的心里有了关于端午节比较初的朦胧的记忆。
直到自己长大了,做了母亲,又把这些教给了孩子,可是孩子们除了觉得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们似乎什么也不会想,更不会懂得这样的节日对我们这样的大人有什么意义。
五月里的这个节日,在我们这里叫五月节。一直是记忆里那个温暖,淳朴,幸福的节日。当早晨的第一道朝霞从玻璃窗照射近来,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天是五月节。伸开胳膊,手腕和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绳。这是妈妈提前悄悄准备好的,也是在我们的睡梦中悄悄系上的。五彩线绳是这个节日里幸福的标志。院子里的.脸盆里,早已盛满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脸,可以去邪避灾,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涌进鼻孔,清爽,还有那么一丝芬芳。妈妈忙着早饭,五月节煮荷包蛋,这是北方过节的习俗。五月节,这个节日应该是意味着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实,那时的五月节是从初一开始的。初一的鸡蛋鹅蛋都要作上标记,留到初五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脚腕系的是一根红线,初五才能系上五彩线,剩下的几天里大人们要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缝荷包,荷包很小,样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应该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种颜色的荷包里面装着香草,随着风远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香。
心灵手巧的母亲用剩下的零布头,为我们缝制各种小饰品,我们比较喜欢的小辣椒,是用红布缝的,比小拇指一半还小,还有一样比较精巧的小扫帚,用麻线作的,扫帚把只有牙签粗细,用红线缠绕着,扫帚头只有指甲盖儿大小,串起来与荷包在一起,缝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后肩上,当时真是一种炫耀。现在还能想起来,这既是一种浓浓亲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习俗。
后来知道,南方和北方过五月节是不一样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带香荷包,还要在当天的窗前或者门梁上挂上葫芦。家家户户都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似乎没有人关注是为了纪念什么,他们只是延续着祖先留下的风俗来过这个节日的,只是为家人驱邪免灾,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我们小时的五月节不能缺少的是自己亲手叠的葫芦。也比较乐于做这个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纸,经过几道繁杂的工序,放在嘴边,用气一吹,就成了一个里面空着的立方体,还带着两个或四个灵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针串上半尺左右彩条纸,一个好的葫芦就做成了,盯着母亲手里的彩纸灵巧地翻来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亲的指点去做。时常为了一个葫芦,要练习半天,叠完了又拆,然后再叠,才能七拧八歪地叠成一个葫芦。再从自家的树上折下一小节树枝,把葫芦三个或五个栓在树枝上,插在窗户和大门上,翠绿的树枝间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这是北方五月节比较美比较自然的一道风景。那些花花绿绿的葫芦随风飘起,仿佛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灾祸挡在外面,我们在亲情的呵护,祈愿里,幸福而安宁。
我想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这风景,有些东西,在人们的心里是无法改变的。就如我们固执地拽着岁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时光的隧道一样。
如今,又到了这个节日,徜徉在街边,看不到手叠的方方正正的葫芦,还有那缝制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种温馨的喜悦在心里淡了,远了。年纪大了的母亲也已经不再亲自叠葫芦和缝制香荷包了。看着这些机器作出的葫芦很漂亮,那各种的样式也是手工叠不出来的,比手工的更更时尚。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种亲切和质朴,包括那记忆里散发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种香味已经变的有些枯燥和飘浮。
毕竟,有一些记忆也渐行渐远,然后淡去消失。岁月的年轮在一年年递增,而历经过那种温暖我们,已经牵着如自己那时一样个头的儿女们,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怀着心底的眷恋,淡然行走在季节浓郁的风里,时光静淌,而我们的温暖依然在心里。
无论季节远近,芬芳的节日依然还会如期而至,叠加在岁月的长河,蜿蜒绵长,静谧无声。我们守在与这个五月相约的路口,用目光里的余热,温暖掌心的记忆。在一份平淡的相守里,静静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温婉。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6
飞絮悄然隐没在浓浓的绿荫中,绿色开始浓重起来。比较早的那些花在几场漓漓落落的小雨里散尽,下一场花事不久便会缤纷而来。
一些果实,隐约在枝头,摇曳着芬芳的五月。记忆里那个五月的节日,此时姗姗而来,北方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饮黄酒,包粽子那样浓烈的气氛,而是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方式,配香荷包,挂葫芦,挑艾蒿。小时侯的记忆,就是这些,可以驱邪,避灾。父母们美好的心愿,在幼小孩子们的心里有了关于端午节比较初的朦胧的记忆。
直到自己长大了,做了母亲,又把这些教给了孩子,可是孩子们除了觉得这些好玩好奇之外,他们似乎什么也不会想,更不会懂得这样的节日对我们这样的大人有什么意义。
五月里的这个节日,在我们这里叫五月节。一直是记忆里那个温暖,淳朴,幸福的节日。当早晨的第一道朝霞从玻璃窗照射近来,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天是五月节。伸开胳膊,手腕和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绳。这是妈妈提前悄悄准备好的,也是在我们的睡梦中悄悄系上的。五彩线绳是这个节日里幸福的标志。院子里的脸盆里,早已盛满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脸,可以去邪避灾,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清香涌进鼻孔,清爽,还有那么一丝芬芳。妈妈忙着早饭,五月节煮荷包蛋,这是北方过节的习俗。五月节,这个节日应该是意味着这一年吉祥,幸福,平安。
其实,那时的五月节是从初一开始的。初一的鸡蛋鹅蛋都要作上标记,留到初五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脚腕系的是一根红线,初五才能系上五彩线,剩下的几天里大人们要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缝荷包,荷包很小,样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应该是有特殊寓意的,各种颜色的荷包里面装着香草,随着风远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香。
心灵手巧的母亲用剩下的零布头,为我们缝制各种小饰品,我们比较喜欢的小辣椒,是用红布缝的,比小拇指一半还小,还有一样比较精巧的小扫帚,用麻线作的,扫帚把只有牙签粗细,用红线缠绕着,扫帚头只有指甲盖儿大小,串起来与荷包在一起,缝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后肩上,当时真是一种炫耀。现在还能想起来,这既是一种浓浓亲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习俗。
后来知道,南方和北方过五月节是不一样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带香荷包,还要在当天的窗前或者门梁上挂上葫芦。家家户户都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似乎没有人关注是为了纪念什么,他们只是延续着祖先留下的风俗来过这个节日的,只是为家人驱邪免灾,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我们小时的五月节不能缺少的是自己亲手叠的葫芦。也比较乐于做这个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纸,经过几道繁杂的工序,放在嘴边,用气一吹,就成了一个里面空着的立方体,还带着两个或四个灵巧的小翅,底面再用针串上半尺左右彩条纸,一个好的葫芦就做成了,盯着母亲手里的彩纸灵巧地翻来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按照母亲的指点去做。时常为了一个葫芦,要练习半天,叠完了又拆,然后再叠,才能七拧八歪地叠成一个葫芦。再从自家的树上折下一小节树枝,把葫芦三个或五个栓在树枝上,插在窗户和大门上,翠绿的树枝间飘着五颜六色的葫芦,这是北方五月节比较美比较自然的一道风景。那些花花绿绿的葫芦随风飘起,仿佛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灾祸挡在外面,我们在亲情的呵护,祈愿里,幸福而安宁。
我想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这风景,有些东西,在人们的心里是无法改变的。就如我们固执地拽着岁月的裙裾,不肯步入时光的隧道一样。
如今,又到了这个节日,徜徉在街边,看不到手叠的方方正正的葫芦,还有那缝制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种温馨的喜悦在心里淡了,远了。年纪大了的母亲也已经不再亲自叠葫芦和缝制香荷包了。看着这些机器作出的葫芦很漂亮,那各种的样式也是手工叠不出来的,比手工的更更时尚。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种亲切和质朴,包括那记忆里散发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种香味已经变的有些枯燥和飘浮。
毕竟,有一些记忆也渐行渐远,然后淡去消失。岁月的年轮在一年年递增,而历经过那种温暖我们,已经牵着如自己那时一样个头的儿女们,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怀着心底的眷恋,淡然行走在季节浓郁的风里,时光静淌,而我们的温暖依然在心里。
无论季节远近,芬芳的节日依然还会如期而至,叠加在岁月的长河,蜿蜒绵长,静谧无声。我们守在与这个五月相约的路口,用目光里的余热,温暖掌心的记忆。在一份平淡的相守里,静静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温婉。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
端午节作文06-12
端午节的作文06-12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7-04
端午节作文【精选】07-05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04
端午节作文[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