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炎附势的故事及意思

时间:2023-04-10 10:57:31 芷欣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趋炎附势的故事及意思

  趋炎附势指的是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趋炎附势的故事及意思

  成语故事

  北宋真宗时,李垂学问极高,正直无私,先后担任过着书郎、馆阁校理等职,深孚众望。当时官场中流行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庸俗作风,李垂对此非常反感。

  当时,大臣丁谓就是靠了阿谀奉承的本事,才成为当朝宰相的。他当上宰相后,把持朝政,对不听自己话的人严厉打击。很多想升官发财的人,见丁谓很得皇帝的宠信,都去巴结他,希望得到好处。可是李垂对于奉承之道从来不感兴趣,坚决不去丞相府拜谒。

  李垂认为,丁谓身为当朝宰相,不秉公执法,反而欺凌同僚,实在有负天子所托、百姓所望,这样的人臭气熏天,躲都来不及,干吗还去参拜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很多小人知道了李垂的想法,就去向丁谓报告,以这种方式来巴结他。丁谓知道李垂的想法后,气得不得了,就找了个借口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做官。

  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失去了靠山,得罪他的人又都被调回京城,李垂也被天子召回,有了被重用的机会。一些朋友劝李垂去拜谒新宰相,不要再清高下去了。他却冷静地回答道:“三十年前的我,如果肯抛弃清高,去拜见丁谓,可能早就被他当成心腹,成为翰林学士了。现在我老了,见到大臣们不秉公办事,还常常不给他们留面子,当面进行指责。现在的我,可谓疏狂到了极点,又怎么能依附有权势的人,看别人的眼色做事,来使他们向天子引荐我呢?”

  很快,有人将他的话报告了新宰相。新宰相感到他是个刺儿头,放在朝中很麻烦,就再次将他贬出京城,让他到外地去当个小小州官。李垂虽然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但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仍然不后悔。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趋:投靠。炎:权势兴盛之人。附:依附。

  ◎故事出处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出处译文

  现在我老了,见到大臣们不秉公办事,还常常不给他们留面子,当面进行指责。现在的我,可谓疏狂到了极点,又怎么能依附有权势的人,看别人的眼色做事,来使他们向天子引荐我呢?

  拓展延伸

  宋朝故事

  宋真宗时,聊城人李垂考中进士,先后担任著作郎、馆阁校理等官职。

  李垂很有才学,为人正直,对当时官场中奉承拍马的作风非常反感,因此得不到重用。

  当时的宰相丁谓,就是用阿谀奉承的卑劣手法获取真宗欢心的。他玩弄权术,独揽朝政。许多想升官的人都不住地吹捧他。有人对李垂不走丁谓的门道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从未去拜谒过丁谓。

  李垂说:“丁谓身为宰相,不但不公正处理事务,而且仗势欺人,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

  这话后来传到了丁谓那里,丁谓非常恼火,借故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当官。

  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倒了台,李垂却被召回京都。一些关心他的朋友对他说:“朝廷里有些大臣知道你才学过人,想推举你当如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等官员)。不过,当今宰相还不认识你,你何不去拜见一下他呢?”

  李垂冷静地回答说:“如果我30年前就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士了。我年纪大了,见到有的大臣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面指责他。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借以来换取他们的荐引和提携呢?”

  他的这番话又传到了宰相耳里。结果他再次被挤出京都,到外地当州官。

  后来,“趋炎附势”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走权门,或奉承和依附有权势的人。

  动物寓言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炳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死。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1.血指:伤指。

  2.连房刳取:把整个蜂巢割取下来;刳:剖开。

  3.郭索:形容蟹急速爬行的样子。

  4.殒:死。

  5.窟:做窝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之:的

  8.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9.临∶靠近

  10.得:得到,获得

  淮河以北有一种毒性很大的蜂,它的尾部能将人蛰死;江南一带有一种很厉害螃蟹,它的螫可以对付老虎。但是捉蜂的人不一会儿能捉很多,捕捉螃蟹的从不受伤。

  蜜蜂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发现了它的所在,就在夜晚拿着烈焰燃烧的火炬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飞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后(人们)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在水边上放一盏灯,螃蟹争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捡拾即可。

  只知道趋炎附势,而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必然。

  道理;趋炎附势,是没有好下场的。

  【释义】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近义词】曲意逢迎、如蚁附膻

  【反义词】刚正不阿

  【汉字书写】:趋炎附势

  【汉语注音】:qū yán fù shì

  【成语出处】: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三:“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於义理之正。尝谓左氏是个猾头熟事,趋炎附势之人。”

  【成语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来指人势利,常与“阿谀奉承”连用。

  【趋炎附势的意思】:趋:奔向;炎:火热;附:依付,归附;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指投靠、依附有权力有势力的人。

  【趋炎附势的近义词】:攀龙附凤、曲意逢迎、阿谀奉承、如蚁附膻;

  【趋炎附势的反义词】:刚正不阿、安贫乐道、坚强不屈;

  【趋炎附势的故事】

  宋真宗时期,许多官员为了免遭宰相丁谓的迫害,不得不阿其所好巴结讨好他。李垂是一名清正廉洁才气无双的官员,人也非常直率,对阿谀逢迎的人非常反感,也因此始终得不到重用。宰相丁谓深得皇帝欢心,很多人劝他找个机会去拜拜访访丁谓,李垂开诚布公地回答他们说:“丁谓是当朝宰相,然而他却仗势欺人,不秉公办事,这种做法辜负了朝廷对他的重托以及百姓对他的期望。你们说我为什么还要去拜谒这样的人呢?”丁谓听到这番话以后气得怒发冲冠,于是他便找个借口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宋仁宗即位以后,丁谓被贬,李垂被召回京城。很多朋友又旁敲侧击地对他说:“你才华横溢,很多大臣都希望你能够担当重任,你去新任宰相那里拜谒一下我们也更好为你说话。”而李垂却实事求是地说:“三十年前我要是去拜谒丁谓的话,我可能早就当上翰林了。我的年纪现在都这么大了。怎么能再去趋炎附势呢?”新任宰相听说了以后也很生气,也找了个借口又一次把李垂贬出了京城。

  【趋炎附势例句】

  元。脱脱《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明。冯梦龙《山歌。汤婆子竹夫人相骂》:“悔初心,只为趋炎附势,如今落得冷清清。”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所有朋谊及那些趋炎附势的,男男女女,都拥挤望周府来。”

  余绍荣等《名人轶事。以照片代镜子》:“马克吐温在文坛上的声名日振之后,社会上一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流,竟以同作家相貌相似为荣,竞相写信。”

  【趋炎附势造句】

  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因为无知而乐此不疲地趋炎附势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现在这个社会有许许多多趋炎附势的人存在,这部分人都狐假虎威太不知所谓了!

  【典故】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宋史·李垂传》

  【释义】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曲意逢迎、如蚁附膻

  【相反词】刚正不阿

  【押韵词】垂裳而治、未竟之志、拔赵帜易汉帜、孤注一掷、耳红面赤、龙拿虎掷、福无双至、急中生智、出头有日、错落有致、......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宋真宗时馆阁校理李垂上书治理黄河水灾,特著书《导河形胜图》,由于宰相丁谓的阻拦没有得到实施,好心人劝他去拜访丁谓,李垂不但不去巴结,反而抨击他,被贬出京。后来回京,李伯康劝他去拜见新宰相,他说他不会去趋炎附势的

  【成语示例】所有朋谊及那些趋炎附势的,男男女女,都拥挤望周府来。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

  【其它使用】

  ◎ 但同时深深感觉到我的四周都是一些趋炎附势,欺压工人的资本家的走狗,非常讨厌,我因言语与地位的关系,既不能与工人接近(即接近,一时也无从启迪他们,因为他们还被压在一班如虎如狼的包工的工头之下,丝毫没有反抗的勇气,与觉悟的表现,)而读书译书又陷在独学无友,孤陋寡闻的状况中,至于为储款出洋计,到处都可就是,正不必死守山中,于是决定离开此处。

  ◎ 其中,既有属于敌我对抗性矛盾的"代表性人物",也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趋炎附势者",当然也有"推一推"就过去、"拉一拉"就过来的"帮凶"、"走狗"或"奴才",更有一些说了不少糊涂话做了不少糊涂事的"糊涂人""糊涂官"。

【趋炎附势的故事及意思】相关文章:

成语梧鼠技穷的故事及意思08-30

呼庚呼癸的意思及成语故事09-23

成语手足情深的意思和故事02-21

持之以恒的意思09-27

乐此不疲的意思05-12

删繁就简的意思05-11

栉风沐雨的意思04-19

色厉内荏的意思06-17

耳濡目染的意思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