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作文

时间:2023-12-16 11:22:43 爸爸 我要投稿

爸爸作文大全(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爸爸作文大全(4篇)

爸爸作文 篇1

  亲爱的爸爸:

  您好!

  你对我的好像春天般温暖,你对我的爱像夏天般炎热,你对我的话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多,你对我的期望像……今天,我也想对您说:

  爸爸,我总是听妈妈说,你也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有空总是玩游戏、看小说,和我一样。有时还要和我抢电脑,我要电脑是用来查资料的,而你是用来玩游戏的啊!你就不可以让我一下吗?(其实,那是借口,我大多也用来上QQ的。)

  爸爸,希望你不要睡觉时总是打呼噜,起床的时候,不要让妈妈叫你一百多次。妈妈把喉咙都喊破了,你还是无动于衷!(上完夜班,怎么也叫不醒。)就算醒了,也还要在床上躺一会,开着电视,躺着躺着就闭上眼睛继续睡起来,又要妈妈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你叫醒。

  爸爸,希望你能帮妈妈多做一些家务。妈妈每次上完夜班都很累,她希望你能帮她减少一点家务,(其实,我也应该帮忙的哦!嘻嘻……)可你拼命拽着电脑不放,妈妈只能睡眼朦胧扯着嗓子,喊道:“快点去打扫,不然没得玩电脑!”说完,你也会乖乖地离开电脑,一眨眼,你就把家里整理地井井有条。嗨,老爸你还真乖呀!

  爸爸,我听妈妈说,经常坐电脑前你的'视力也会慢慢变差的,难道你不知道吗?开着电视睡觉会影响睡眠质量的,你也不知道吗?我希望你一定要改正哦!我也会改正的。我真心地祈祷,你我能有所改进,不让妈妈烦心,好吗?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爸爸作文 篇2

  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说过:“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有关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忽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使孩子享有的父爱严重不足,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偏阴性格”,即敏感、脆弱、胆小,独立性差、缺乏安全感。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妈妈承担着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处于父爱缺失的边缘。父爱,不能只通过物质条件来间接显现,而是要父亲必须直接参与养育,才能让孩子切实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爱。

  父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爱,爸爸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儿童节和父亲节就把时间都留给孩子吧!

  快乐的童年中父爱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

  权威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父母对孩子的接受和拒绝怎样影响孩子发展成人”的调查。调查分析了自1975-20xx年间36个项目的研究结果,调查对象包括来自18个国家18-89岁不等的1400名成年人,以及9-18岁不等的8600名孩子。研究表明:一个快乐、适应能力强的`孩子,与其成长过程中,父亲比母亲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

  多和孩子“漫不经心”地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他需要一个好玩伴、好朋友,需要一个出色的生活榜样,而父亲更适合担当此任。

  餐桌上,和孩子谈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让孩子明白你对他所说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运动时,和孩子聊聊他的交友情况。在向孩子提问时,用问题做引子,促使孩子用更多的话语来解释或陈述他的看法。这种沟通交流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他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而不是为了教育他。试着从他的角度来理解他,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否则你可能会遇到他的反抗。

爸爸作文 篇3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照顾宝宝是女人的专利,即孩子就应该由妈妈来照顾直至长大。如果哪位爸爸或者妈妈现在还抱着这种观点不放,那你就真的OUT了。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下爸爸照看宝宝的种种好处吧:

  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学家不断证明:爸爸分担育儿职责,对孩子健康发育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作用是谁都无法代替的。

  一、促进儿童大脑发育。

  有研究说,宝宝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辨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爸爸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爸爸“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宝宝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二、有利于儿童个性成长。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差异,导致爸爸对宝宝在细节照顾上的“粗心”和在宝宝面对困难时的“忽视”。很多爸爸在孩子面临挑战和困难时,更倾向于鼓励孩子坚持,而大多数妈妈会因为“孩子还小,先算了吧,帮帮他,等孩子大了再说。”而由大人替代宝宝完成宝宝所谓的难题,帮宝宝化解危机。妈妈的这些帮助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想要实践的机会,长此以往,会让宝宝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低估自己正常的能力。而爸爸的做法正好给了孩子充分活动自由发展的机会,“逼”他一下,正好是个鼓励,更利于宝宝养成独立自主和勇敢的个性。

  三、提高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举个实例,表哥家的孩子比我家宝宝大一个月,从出生就跟着嫂子在外地,表哥由于工作原因三个星期左右才能回家看望孩子一次,可是短短两天时间的接触,远不能消除孩子和爸爸之间的陌生感,孩子不允许爸爸接近,不让爸爸抱,表哥为此非常苦恼。相比之下,我家的宝宝就好很多:家里来了陌生人,孩子也会先“观望”一会,但很快就能接受陌生人的抚摸甚至拥抱,很少哭闹。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很可能归功于我家宝宝经常由爸爸照顾。可能大家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孩子不喜欢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男性对自己的举动过于亲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认生。

  长期以来,在家照顾孩子的大多数都是妈妈、奶奶等女性,从“认人”开始,以妈妈为中心的女性群体在宝宝心中慢慢固定,宝宝会对经常照顾自己的这些人产生强烈的依恋之情,只有在妈妈身边才会觉得安全。而由于爸爸对宝宝的疏于照顾,使得宝宝与爸爸关系冷淡,对爸爸产生陌生感。当宝宝渐渐长大,各种感觉和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很容易的把女性归入“熟人”一类,而把同爸爸一样的男性划入“陌生人”的行列。所以,好多孩子一旦看到男性出现在自己身边,就会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爸爸照顾宝宝就会很好的解决宝宝这一问题。

  四、减少孩子成年后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幼儿园该不该多引进一些男性教师,以利于孩子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其实爸爸的角色之重要远远高于幼儿园里男教师的作用。孩子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模仿大人的社交技巧和处世方法。而男性和女性在这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体现。可想而知,宝宝会在与爸爸的互动、玩耍、游戏中耳濡目染,学会从容处理遇到的问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更健康,思想更丰富,从而大大减少孩子成年后出现人格障碍的概率。

  怎么样,以上种种之好处是不是让爸爸们心动了呢?不要强调自己工作忙,应酬多,没时间,相比孩子的美好未来,爸爸们觉得孰轻孰重呢?当然,这里也不是要爸爸们放下工作,系上围裙做一个“全职主夫”。而是要求爸爸们每天尽可能多的陪宝宝玩耍游戏,毕竟母亲的天性使得妈妈们无法间断对宝宝的关注。这样爸爸妈妈在育儿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可以互为补充,宝宝在得到鼓励、推动的同时,也不缺乏耐心细致的呵护。

  幼儿期的人

  ……儿童在游戏中,只要他能够说话,是很想说话的。游戏和说话是儿童这时生活的要素,因此,处在人的这一发展阶段上的儿童,视每一个事物是有生命、感情和言语能力的,并相信每一个事物都在听他说话。这正是由于儿童开始把他的内在本质向外表现,所以在他看来,他周围的其他一切东西也能进行与他相同的活动,不管它是一块石头或一块木头,不管是一棵植物、一朵花或一个动物,都是如此。 这样,对于这一阶段上的儿童来说,正如他的生活本身得到发展、他同父母和家庭的生活得到发展以及他同一种对于他和对于这些与他共同生活的人来说崇高的、看不见的力量处在一起的生活得到发展一样,特别是他在——像他感觉到的那样——包含着同他相同生活的自然中以及同自然一起的生活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父母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在这时必须把儿童在自然中和同自然一起的生活,同自然中明确的、无声的事物一起的生活作为儿童整个生活的关键来加以培育。而这一点,特别应当通过游戏,通过儿童游戏的培育来实现,而这种游戏在最初仅仅是自然的生活。

  游戏是儿童发展的、这一时期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它是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是内在本质出于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向外表现,“游戏”一词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游戏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同时是人的整个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所以游戏给人以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的和平相处。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来自它、产生于它。一个能干地、自发地、平心静气地、坚忍不拔地、直到身体疲劳为止坚持游戏的儿童,也必然成为一个能干的、平心静气的、坚忍不拔的、能够以自我牺牲来增进别人和自己幸福的人。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不就是这一时期儿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现吗?

  上面已经说过,这一时期的游戏并非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它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深刻的意义。培养它、哺育它吧,母亲!保护它、关心它吧,父亲!用一个真正懂得人类本性的人的平静而敏锐的眼光来看,在这一时期儿童自发选择的游戏中显示出他未来的内心生活。这一年龄阶段的各种游戏是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的最纯洁的素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表现的。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直到他将要重新离开人间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不管这未来生活是纯洁的还是污浊的,是温和的还是粗暴的,是平静的还是充满风浪的,是勤劳的还是怠惰的,是功绩卓著的还是无所作为的,是迟钝而优柔寡断的还是敏锐而富有创造的,是麻木不仁、畏首畏尾的还是富有远见的,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是和睦待人的还是生性好斗的,是惹是生非的还是给人安宁的。他将来对父亲和母亲、家庭和兄弟姊妹的关系,对社会和人类、自然和上帝的关系,按照儿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禀赋,主要取决于他在这一年龄阶段的生活方式;因为儿童的生活在他自身中和与他自己,在家庭成员中和与家庭成员,在自然和上帝中和与自然和上帝,这时还完全是统一不分的;因而,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几乎不知道哪一种东西对他更为亲切——是花朵呢,还是他自己对花朵的欢乐,还是当他把花朵带给母亲、带给他的父母时给予他们的欢乐,还是把花朵赐给人类的亲爱的造物主使他模糊地预感到的那种欢乐。谁能分析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如此丰富地感受到的那种欢乐呢。假如儿童在这一年龄阶段遭到损害,假如存在于他身上的他的未来生命之树的胚芽遭到损害,那么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必须克服最大的困难在其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和训练的道路上避免这种损害所造成的畸形,或至少防止这种损害所造成的片面性。

  家长——与孩子共享成长快乐的伙伴

  儿子的出生,给我们温馨的小家带来了无限乐趣。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乐趣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总让我们感动不已,如:儿子多年被评为学校的`“道德实践小明星”、“三好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嘉兴市的少代会;20多篇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顺利通过了电子琴的10级考试;拥有的博客“响丁丁”时常位居学校“童心苑”前列;平湖电视台“佳音有约”曾以《在感动中感动》为主题对儿子作了专题报道等。如今,儿子已是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了,一路走来,我们共同分享着他成长的快乐,同时,更收获着为人父母的欣慰与自豪。点点滴滴,似乎一下子很难言表,只能略说一二。

  一.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这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为此,我们首先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榜样行为来影响孩子,如适时地给父母买件衣服,父母生病时悉心照顾,和孩子一起买了水果看望等,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亲情,学会照顾,学会感恩。所以,在儿子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从小到大,妈妈在我身上付出得真是太多太多,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呢?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出差了,我想,我是家里的男子汉呀,于是,我就先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进来叠整齐,然后走到床前,轻轻地给妈妈敲敲背,捏捏腰,揉揉肩,还不时地问妈妈:“现在好多了吗?”“妈妈,您还需要点什么?”这样,妈妈的病好得可快了!

  有时,我的调皮会惹妈妈生气,但是,我会用写短信的办法和妈妈道歉、交流、;在母亲节到来时,我会亲亲我的妈妈,向她说:“母亲节快乐,妈妈,您辛苦了!”;在教师节到来时,我又会对妈妈说:“妈妈,教师节快乐,您可要注意身体啊!”在妈妈过生日时,我会亲手给妈妈做一张贺卡,写上我对妈妈的祝福;我还给妈妈洗过脚呢。我知道,我为妈妈做的事情还很小、很少,但妈妈说:“我是个会感恩的孩子,感恩的孩子最可爱!”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做懂得感恩的孩子吧,这样,世界会更精彩!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儿子虽然皮肤黑了点,但是,他会关心人,会照顾人,包括学校的同学、老师,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夸他是个可爱的孩子。由附小出刊的《英雄教育》第23期上对儿子进行了专门的报道——《真正的孩子“响丁丁”》。06年5月的“母亲节”,平湖电视台“佳音有约”还以“因为感动所以感动”为主题,专门为儿子拍摄了一个专题片进行了播放。

  二.环境营造——让孩子学会读书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爱看书的孩子可以获取无穷的知识和智慧。为此,我们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看书氛围,一方面,在家庭中为孩子开辟书橱,并借助生日等时机把书当作最好的礼物赠予孩子,另一方面,晚上或双休日,尽可能地自己也看书,让孩子在良好的看书氛围中喜欢看书。同时,与孩子经常性地逛书店,让书店成为孩子向往的地方。如今,孩子已深深地喜欢看书,临睡前是一定要看会书的,出去走亲戚也时常会带上一本书,甚至上卫生间也手捧一本书。07年4月,我们非常荣幸地被平师附小评为“书香型”家庭,相关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在学校展出,当然,这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从这以后,孩子看书的热情更加高涨了,知识面和表达能力也就日趋提升。从一年级到现在,儿子已有20多篇文章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其中的一片文章还获得了全国“安徒生童话杯”一等奖的好成绩。

  三.赏识鼓励——让孩子学会奋进

  孩子需要赏识,他们的人格需要尊重,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让孩子对各种活动感兴趣,为此,我们尝试着这样做:如:每学期竞选班长,我们都积极鼓励他争取机会,他也总是每次把竞选稿写好后念给我们听,所以,儿子从一年级到现在,基本上都是班干部,并且多次被评为“小鲁迅”奖、“三好学生”等。平时我们与孩子一起读读老师在作业本上留下的称赞的评语,让孩子把各种奖状珍藏起来;让孩子自己去领取第一笔稿费,并存起来……让他逐步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并懂得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努力了,必定能够获得成功。

  孩子正在逐渐长大,他有权利,并且也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在寒、暑假来临之际,我们会和孩子这样说:“寒假、暑假是让小朋友休息的时间,但在休息的同时,你觉得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在他回答之后再建议:“你想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但怎样合理安排好呢?我们一起来订一个计划吧?”由这种方式产生的计划,孩子易于接受,所以,执行起来就更有坚持性,从而让孩子在寒、暑假中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很有规律。

  温馨的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民主的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我们将继续边学边做,努力当好孩子学习、生活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共享成长的快乐。

  家园共育: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怎么办

  1.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通过发泄对老师的不满来反抗家庭

  孩子的年龄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来越强烈。有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好问行为表现得十分不耐烦,简单粗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对父母的反抗经过多次尝试发现作用甚微,何况自己又要依赖父母生活,不能对专制的父母进行反抗,于是不满情绪就转移到老师身上,一股脑发泄给老师。

  2.老师忽视或冷淡孩子,孩子通过抵触来引起老师注意

  孩子在学校里,除了学业的优秀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外,老师的关注与重视是他最大的心理满足。有的孩子经常碰到上课时老师不给他提问,自己鼓足勇气与老师讲话时老师也是一副漠不关心的表情。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就通过抵触老师的方式来实现被注意的愿望。

  3.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当有许多人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教育改革是步履最慢的,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有的老师习惯为学生贴标签,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好学生一好百好,坏学生本性难移;有的老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孩子提出了不恰当的过高或过低的要求;有的老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会尊重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如此等等,都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再定义:其实,在抵触情绪的背后也隐藏了许多积极的因素。孩子的抵触情绪表明了这些孩子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不事事言听计从,依赖别人,这样的孩子以“抵触”的方式维持心理平衡,敢于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抵触情绪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呢!从另一方面来讲,孩子的抵触情绪也折射出我们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够合理的一面,它也会提醒教师和学校改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当孩子产生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后,家长首先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不要制造压力,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长提供了一双耳朵,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态度,抵触老师的原因讲出来。家长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与孩子一起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地看待抵触情绪。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胜好强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共情,从老师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作为家长,切忌对孩子的抵触情绪一棒子打死,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老师,这样只会加剧孩子对老师的反抗。有的家长仅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过分溺爱孩子,甚至与孩子一起指责老师,更甚者跑到学校里与老师大吵一番,其结果只可能更糟。孩子的认识有的时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这点上,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共情心,有的时候也称之为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站在老师的角度重新审视,必要时还可以创造场景与体会老师的情绪和难处,让孩子学会多体谅别人,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话,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减轻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教孩子学会了尊重老师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有想法,善于提问题,不能从此之后噤气噤声,因此,教给孩子一些提意见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好老师教育孩子。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与在家中的表现迥异。在家里非常勤快,又懂事又听话,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学校,就情绪低落,不爱学习,表现糟糕,经

  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顶撞老师。家庭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孩子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性格表现。在这时候,家长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现状况,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另一侧面,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家长要与老师一起分析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求同存异,给孩子一个接近的教育价值观,不至于让孩子无所适从。

  要做个孝顺的孩子

  戎戎在上幼儿园以来各方面都进步很大,学习方面的进步先不说了,让我最感动也最欣慰的是戎戎更听话也更懂事了,还会照顾人了,在爷爷奶奶眼里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一天我和老公剥着吃香蕉,吃完随手把皮放在桌子上,宝贝看到后把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里,我和老公你看我,我看你,都笑了。

  家里有一位今年92岁的奶奶,平时我们上班忙,都没时间陪她,老人家难免感到很孤独。那天星期六,我早上起来去上班,跟戎戎说天冷让他再睡会儿,可宝贝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妈妈,我要起来下去陪太奶奶了,太奶奶一个人没人陪很苦的。”我听了很是感动。现在他们一老一小作伴还真好,小宝贝念儿歌给太奶奶听,太奶奶陪着小家伙搭积木。每天早上上学还不忘说一句:“太奶奶我上学去了啊,等我回来陪你啊。”把太奶奶给乐得呀嘴都合不上了。

  有一天我们正要吃晚饭,看见饭菜一上桌,宝贝反而朝门外跑去,我还纳闷呢,原来呀他是跑过去把太奶奶扶过来。吃好饭一家人说了会儿话,奶奶起身打算回房间睡觉了,宝贝见状赶紧从椅子上爬下来,把靠在一旁墙上的拐杖递到太奶奶手里,扶着她回到房间,帮她开灯,道了晚安又关好门,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这一幕还真不信他会这么懂事了,一家人看着都开心的笑了。

  这次元旦三天假期,带戎戎去黄姑外婆家住了两天,妈妈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这么感动,原来呀早上一起来宝贝跟着外公外婆一起下楼做早饭,戎戎拿起杯子说要给外公泡茶,都不知怎么知道的说是外公早上喜欢喝茶的,还找来梳子帮外婆梳头,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怪不得都说有孩子就会有很多的惊喜。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宝贝也一天比一天更懂事了,记得以前在家总是时不时要闹闹小脾气,一家人都围着他转,而现在小家伙能帮着做家务也能懂得照顾人了,想想真是欣慰。

  父母与宝宝沟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

  · 父母要关心自己

  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郁、焦虑的情绪,在和子女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子女的思想。父母本身是一个快乐开朗的人才能用更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所以,父母也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

  · 父母要学会了解孩子

  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注意,

  (1)花时间倾听孩子说话。

  (2)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 父母要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父母本身固有的某种个性弱点会带到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个性局限,以能够顺畅地和孩子沟通。

  · 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较大的发展空间。

  ·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情绪障碍,这时父母经过努力仍然与之无法沟通,可带他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如果发现是焦虑症或抑郁症,可给孩子以百优解之类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终身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终身教育提高了学前教育的地位

  终身教育思想带动了人们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更新,各个国家不但把学前教育纳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都采取了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学前教育改革。终身教育思想主张的教育过程贯穿于整个人生各个阶段的理论,是以对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尤其是关于早期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二.终身教育改善了学前教育的内容

  终身教育思想提出的终身学习要求学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愿望、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终身教育思想所提出的四大支柱丰富了学前教育的内容。

  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它不但包括使儿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而且要乐于理解、知识和发现这个世界。

  学会做事是指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到的知识。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立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是指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在学前期,使儿童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和互相帮助,对他将来与人和谐地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儿童的各种活动,尤其是游戏来培养儿童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远比掌握了一些知识的儿童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儿童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他掌握的知识、并乐于与他人共处时,这样教育可以说是使儿童学会生存、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

  三.终身教育扩展了学前教育的思路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学前教育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儿童可以在各种教育环境下学习和发展。终身教育提高了儿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地位,也扩展了学前教育的思路,不仅仅把对儿童的教育局限在幼儿园里,可以向社会各界寻求教育的协调合作。像家庭、社区、文化机构和媒体都可以成为学前教育的合作对象,共同完成对儿童的教育工作。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家庭的管理、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等在终身教育的初期起着极为微妙的决定作用。儿童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补充。社区是个人成长的最直接的社会环境,社区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助于儿童发展与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并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儿童对文化机构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剧院以及本国特有的文化场所等的了解,可以使他具有审美观和不断接触各种人类精神作品的愿望。学前教育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还能从小培养儿童尊重并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

  教育者一方面要学会利用媒体协助教育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儿童自我控制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终身教育思想使学前教育意识到要利用社会提供的一切机会。

爸爸作文 篇4

  熊爸爸和小熊在动物园看见棕熊在吃香焦,小熊惊奇地问:“难道这就是最大的熊吗?” “哦,不。”熊爸爸自信地回答。

  它们来到高山上,看见一只熊模样的热气球在空中飘着。 小熊奇怪地问:“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熊吗?” “还有更大的呢!”熊爸爸认真地说。

  “那要等到多久呢?”小熊总爱刨根问底。

  “那要等到晚上。”熊爸爸自言自语地说。

  到了晚上,小熊连忙问爸爸:“最大的熊呢?”爸爸摸了摸小熊的脑袋。熊爸爸带着小熊来到花园。熊爸爸握着小熊的.手说:“最大的熊在我们的头顶上,你猜在哪里呢?”小熊猜想着说:“屋顶上?阳台上……”“都错了,最大的熊在天上。”说着熊爸爸指了指大熊座。

  小熊高兴地说:“我知道啦,我知道啦!原来最大的熊是大熊座呀!”小熊一蹦三尺高。

【爸爸作文】相关文章:

好爸爸、坏爸爸作文03-09

好爸爸坏爸爸作文05-14

好爸爸坏爸爸作文06-27

爸爸的作文12-10

爸爸的作文12-10

爸爸的作文12-10

爸爸的作文12-10

爸爸的作文12-10

爸爸作文06-06

爸爸的作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