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及其来历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吗?以下是cnfla 小编为你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一、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领军驻守郑国,却美其名曰为:帮助郑国守卫其国都。公元628年,杞子秘密报告秦穆公,说他已“掌其北门之管”,即掌握了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进攻郑国,他将做秦国内应,协助秦国攻郑。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顾不得听取大夫蹇叔的劝阻,便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兵进攻郑国。
蹇叔的儿子也随部队出征,蹇叔哭泣着对自己的儿子说:“你们一定会在淆这个地方遭军队抵御,到时我来帮你收尸。”
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离郑国不远的淆国,刚好被郑国在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郑穆公报告,一面到秦军中慌称自己是代表郑国前来慰问秦军的。弦高说:“我们君王知道你们要来,特派我送来一批牲畜来犒劳你们。”
弦高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袭郑秦军的怀疑。秦国将领怀疑郑国已做好了作战的准备,所以对继续进军犹豫不决。
郑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密报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束载、厉兵、秣马矣”,即人人扎束停当,兵器磨得雪亮,马喂得饱饱的,完全处于一种作为内应的作战状态。对此,郑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说:“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们的孟明就要来了,你们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见事情已经败露,便分别逃往齐国和宋国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不情愿地下令撤军。
成语“厉兵秣马”便来自于典故中“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拓展延伸
【词目】厉兵秣马
【注音】lì bīng mò mǎ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解释】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厉: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近义词】秣马厉兵 训兵秣马 砺戈秣马
【反义词】高枕无忧 雨过张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示例】①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征会讨贰,伯主之职。臣请厉兵秣马,以待君命。”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于是啸聚义师,厉兵秣马,天戈直指,将以澄清天下也哉?”
◎宋·陈亮《酌古论·吕蒙》:“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
【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及其来历】相关文章:
箪食瓢饮是什么意思及其历史典故08-18
厉兵秣马的近义词10-29
虚有其表是什么意思及其历史典故06-02
扶摇直上是什么意思及其成语故事06-15
厉兵秣马的成语故事02-16
贪生怕死是什么意思及其成语故事05-26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来历是什么06-01
噤若寒蝉的成语意思及来历故事06-02
三寸之舌是什么意思及其成语故事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