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03-16 15:23:59 开学 我要投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合10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合10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在新春,大河邦邦,却没能挡住病毒的席卷。长风一吹,带着数不尽的苍茫与悲戚奔赴人间。又一次看开学第一课,却已时过境迁。这是我们开学的第一课,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也是我们与国家共进的第一课。

  看向荧幕上的一个个身影和名字。他们是我们在疫情期间中的温暖和力量。更是一份希望和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我们在这样的一个互的过程中,如同珍贵的钻石闪发着熠熠的光芒。在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种泥泞中,都值得我们去坚守。

  付巧是一名高三女学生。带着高考的压力,她却很不幸的染上了病毒。在这样令人颓丧的环境之下,她没有放弃。在那个晦暗房间里,却充满着不同的光明。沈阳80岁退休教师杜仲芳,将自己多年以来的手稿和心血交付给了付巧,虽然手稿的内容可能跟她所学有所不符,但这就是一份希望。医护人员刘进,成为她的'一个老师,在那个医疗监理房内,为她铸就了一间梦开始的教室。

  这是充满温暖的一课。

  钟爷爷虽然身处高龄,但却是宝刀未老。看见他在屏幕上写下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带着岁月的痕迹缓缓地流过时光。纸上俨然印刻着:一个都不能少。这是钟爷爷的保证,也是他能力的象征。一份内心深处的力量油然而生,那是我们人民信仰的依靠。

  这是铿锵的一课。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然自己是个渐冻人,但依旧永远热情永远向上。视频中的他虽然步伐有点迟缓僵硬,但他的背挺得笔直,挺起了万家灯火的希望。除夕夜里,他接到了消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集合完毕将星夜驰援武汉。他说这是“神兵天降”,是国家给予的帮助。

  这是国家有力的一课。

  白雾喷涌,天使归乡。

  “我不认为是逆行,我更觉得是一种冲锋。”

  “周国红女士,请你认真与病魔做斗争。”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什么是人权?人的命才是真正的人权。”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节目中的视频剪辑,里面闪过过的一张张画面,是我们陌生又熟悉的脸。来自四面八方的已治愈患者,纷纷捐献自己带有抗病原的血液,来为拯救病患贡献一份力量。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的国旗,那是用战士的鲜血染成的红,而那几颗星星代表着人民;此时此刻,我们也正在用自己的鲜血汇成这面红旗,而我们都是那些闪耀的星星。

  人民在战斗中缅怀,在缅怀中崛起。来自四面八方英雄汇成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传承着这份无言而喻的力量,带着历史的烽烟,走向未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每个人都像荒原里的一株草。每株草都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着不平凡的英雄。草,并非独立而生。在山顶、在山腰、在地角,我们都可以看见同伴的身影,就如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的这个民族就像野火烧不起的狂草。长风一吹,就连着带起了一片天。相拥而聚,同袍而息。我想,我见过这一个个光明炽热的人,靠着这个,我们可以走过所有寒冬。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面向远方。上天从未眷顾人类,而我们将独自走完征程。

  希望在这一小段的征程结束后:山河无恙,人间长安。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教育部日前向全国的中小学校发文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将于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一次大型公益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一堂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结构,奥运冠军和来自灾区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8月28日央视二套)

  从“汶川灾难进教材”到《开学第一课》,我们仿佛看到中国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不禁为中国的教育喝彩鼓掌。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教育,这才是孩子们成长成才的春雨,这才是学生们最需要掌握的东西,这才是教育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开学第一课》是生动的一课,也是精彩的一课,也是中国青少年成长急需补上的一课。

  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汶川灾难的洗礼,也有北京奥运的体育与文化盛宴。而2008年对于中国的青少年的成长来讲,这一年里所发生的一切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有生命的敬畏、有文化的魅力、有美丽的情操、有团队的力量、有民族的自豪......这些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教育,也是走向社会必须的素质。知识来自于社会,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社会。采取这样利用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相结合的“第一课”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意义深远,影响深刻。这也必将成为孩子们人生中最难以忘记的一课。

  这一课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可以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人与人之间的血肉亲情。在学会避险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识,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不但可以培养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如何去尊重别人,尊重生命。任何崇高的品质都是由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开始,这一课将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影响这一代人。

  这一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无论是汶川灾难的万众一心,还是北京奥运的齐心协力,团队精神无时不刻在现场显现。团结和谐的团队精神是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的精神实质。通过这一课,团结互信、相互扶持的集体主义精神将在孩子们的心中打下永久的烙印,这种高贵的品质将使得这一代人终身受用,更好地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这一课让孩子们树立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是一个时代的青少年应有的民族情感,也是他们建设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汶川灾难中让孩子们看到了全民一心的力量,一个坚强的中华民族让他们为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北京奥运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巨大潜力和见证北京奥运在世界创造的辉煌,培养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他们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开学第一天》是精彩的一课,上好这一课,关乎祖国未来,民族希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围绕着“中华骄傲”的主题。整场节目看下来,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心潮澎湃,时而不能自已。那油然而生的爱国之情充斥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这节课首先讲了“字以朔源”。汉字,就是我们中国的方块字,是自上古时期以来,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如今我们随意拿起一本先秦的古籍,依旧能看懂,依旧能阅读。这是何等的振奋人心啊!众所周知,古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中断的几率是极大的。譬如另外三大文明古国,它们的历史就出现了断层。但是中国没有。从甲骨文、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虽然字的形态上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她们始终是汉字,是我们的中国字,我们独一无二的方块字!一撇一捺,一横一竖,承载着多少厚重的文化积淀啊,可谓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正如汉字叔叔所说的,全世界只有7%的人说英语,而却有20%的人讲汉语,写汉字。连外国人都开始练习汉字,我们难道不能学习她,感受她,传承她吗?在此呼吁大家,好好学习汉字吧!

  接下来便是“武以振魂”。中华武术,技巧不但精湛,但更重要的是他那深厚的底蕴。他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仁义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代表着我们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气节,代表着我们勇于担当、勇往直前的品格。武术的'精髓便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便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最强音,便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中华之魂。我们,要以自强为根本,发扬中华武术,振奋民族之魂。

  下一个讲的是“棋以明智”。当我看到“10的808次方”这个数字时,着实吃了一惊,下巴差点掉到了地上。小小的棋盘,凝聚着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智慧与畅想。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兵法韬略,无不在围棋中一一体现。同时,他也教会了我们敢于挑战,敢于进步,敢于突破的精神。现如今,我们应当继承传统,拥抱未来,为大国之智谱写新的篇章。

  随后是“文以载道”。我国文学源远流长: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魏晋诗歌,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字里行间,反映着诗人的情怀、志向与风骨。感受古典文化,传承中国诗词,我们应当乘着一叶扁舟,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畅游:赏遍大好河山,唱遍对酒当歌;饮遍千杯清酒,狂遍三江五湖;思遍妻儿老小,笑遍田园淡雅;贬遍天涯海角,痛遍奸佞当道;哭遍国破家亡,恨遍怀才不遇;战遍天下狼烟,戍遍故国边疆……漫游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最后讲述的是“丝绸新路”。从张骞凿空开始,丝绸之路就已经出现。洋洋两千余年的历史,我们与外域互通有无,带出去了丝绸与瓷器,也带出去了中华璀璨的文化。如今一带一路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道路输送了新的养分,让它即将重现以前的辉煌。千年之路,崭新的文明对话。

  泱泱中华五千载,文化传承何其多!试问,如此的中华传统文化,值不值得我们自豪?值不值得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我们,当为中华而骄傲!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整个节目分为四个部分,不同的主持人和不同的人物出现在荧幕上。主持人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亲临现场的人物,拨动着我的心弦。

  第一个主题是“爱的分享”;第二个主题是“爱的力量”;第三个主题是“爱的承担”;第四个主题是“爱的荣耀”。四个主题,各自突出了“爱”的不同意义。都能表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但最使我感动的,受教育最大的是“爱的承担”。

  这个节目是由王小丫主持,节目开始时,由班长蒋依依介绍一位新同学——马鹏飞,他是沈阳人,读初中一年级,每天放学时,他总是第一个跑出教室,急匆匆地跑回离学校四公里的家,为什么要用跑的速度呢?因为他家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八旬老奶奶需要照顾,祖孙二人的衣食住行,操持家务,他都是顶梁柱,家务活忙完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回学校,生怕耽误了定点功课。除了睡觉以外,其他时间安排得紧凑又有序。小小年纪的他成了“大忙人”。这就是他对爱的承担。他的事,应从1996年说起,那年,才八个月大的马鹏飞由于父母的离去(去世),成了孤儿,和奶奶相依为命。后来奶奶患有终生难愈的糖尿病,只得病退在家,一个月只有200百多元的退休金过日子。

  奶奶为了节省一些钱,让马鹏飞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连十几元治糖尿病的药也不吃了。但是几年后,也就是小鹏飞5岁那年,奶奶的糖尿病无钱医治,长期得不到控制,病情加重,导致他奶奶双目失明。他的奶奶失去双眼以后,再也不能照顾才满5岁的小鹏飞了。小鹏飞却说:“奶奶,从今以后,我就是一棵大树,你靠着我乘凉、避风,奶奶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我一定好好读书,为你争气!”从此以后,小鹏飞每天早上5:00起床、烧水、煮饭,把家里一切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包下了,一直坚持到现在。在家中,小小年纪成了顶梁柱,据他的班主任介绍,全班60名学生中,他的名次在前20名内,在他这种环境下,能达到这个名次,是很不错的,也尽他最大的努力。在家中,承担了爱的奉献,在学校,认真学习。我非常敬佩他的'为人,好似特殊材料构成的不平凡的人。

  其实我的处境与马鹏飞大同小异。相同的是我五岁时,一次交通事故,我失去了母亲,父亲在外地工作,一直是爷爷奶奶伴我长大,奶奶也有糖尿病,但没有到失明的地步。小异的是我们家的经济条件比他好,不缺吃穿,一切家务有爷爷、奶奶撑着,不用我去操劳。再就是我学习不如他好。我和他,基本算得上同病相怜。我和他相比,明显不如他,我没有做到爱的承担,一切生活起居,都是爷爷、奶奶照料,疼爱有加,我成了他们的掌心珠、心头肉,加之望孙成龙的心切,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滋生了我的惰性。如此下去,没有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遇到很多麻烦。看了这个节目后,我深深认识了这点。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改正过去,一切向前看。

  看了《开学第一课》后,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一定以马鹏飞为榜样,学习他献爱的精神,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沿着人生正常轨迹前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自我上学以来的每个9月1日有《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每年有。像是一出连续剧般,一年才更新一次,却又像每天都在看。

  每年的主题都足以让人热泪盈眶,也总是围绕祖国的发展。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就又重温了一遍党史,再看一次100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一路走来,历经无数磨难才来到今天的。全世界的历史都流传至今,唯有中国让人热血沸腾,而且是永远忘不了的。

  我们难以忘记在只黑白两种颜色的照片中,一段段珍贵的影像中,或是在一间破败不堪的屋子里,却能真切地流露出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的理想与信仰,用坚毅的目光向世人诉说着他们内心的渴求。我很敬佩,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能够把自己的热血全心全意投入到共产党的事业当中,不怕牺牲。李大钊先生在将要送上刑场之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那种从容与淡定,很难想象他的思想与灵魂该有多么伟大。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因为有数以于计的人坚定不移的进行着他们的革命事业,李大钊可以在即将奔越刑场之际从容不迫,因为他相信,他牺牲了还会有于天万万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只是其中一部分,来把共产主义继续传承下去,直至永远。

  对于革命者们来说,那落后的时代已经逝去,而他们也随着时代而逝去了,一个时代就此完结。从角度来说,他们失去的只是肉而共产主义精神早已成为他们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筑了他的灵魂。革命者们造就了革命精他们的精神不会老去,只会深家扎根在每一位有红色血脉的'人心里,永垂不朽。读名字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读他们的名字就不一样;会从心底迸发出后辈对前辈的敬畏,短短两三字,似乎有很长的故事要说,每时每刻都会谱写着新的篇章。共产党就是14亿中国人的信仰,同他们一样。

  后来在开学第一课上看到我国的三代边疆守护者,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三位航天员在两个多月前乘坐神舟二号”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现在是一片岁月静好,繁荣发展的景象,想到一个世纪前还在为同一个信仰而为国捐躯的年轻人们,很难将工者联系起来。忠于共产党的他们,不仅指一百年前的他们,更有今天的他们;时隔那么多年,在我们疑惑不解为何要如此忠诚时,他们用同样坚定的目光,同样振奋人心的话语来告诉我们答案。

  《开学第一课》对于每一位有理想的中国青少年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因为现在人们开始在意自己的利益,盲目跟风,以为很有趣的东西或是值得的东西,在真正的伟大面前一文不值。为什么网络上虚拟的东西已经成了那么多人所追求的?当你还在沉迷于虚伪的世界而无法自拨的时候,想想与你年龄差不了多少的革命者们,早已用自己一颗赤诚的心构筑起伟大的共产党。面对亿万人民的幸福,自己却甘愿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甚至去死。中国人真正追求的,是国家幸福,而不是只为个人利益。

  所以《开学第一课》告诉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啊。

  这也是我为什么将它称之为“最好的一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9月1日20点,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

  在“百折不挠”这节课,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秦华礼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中心毕业,从此一生奉献给通信事业。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的,往左一偏,我措手不及,“砰”的一声,连车带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来爸爸在后面偷偷地放开了手。我有一种被作弄的感觉,“哼!都怪你!”我气得一屁股座在地上,揉着摔疼的膝盖。爸爸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点困难都受不住,以后还干什么大事?想想红军们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多少艰难险阻,他们还不照样挺过来了?”听了爸爸的话,想想也是,跟长征比起来,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于是,我重新站起来,信心十足地骑上车,暗暗鼓励自己:不用怕,我一定行的!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地摔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我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个高兴劲儿,现在还记得呢!真多亏了红军长征事迹的`鼓舞。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7

  今天是9月1日,也是我们开学的日子,我们一小的学生们个个背着书包带着一暑假的快乐回忆和满脸的欢笑进入校园。我们在校园里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跟老师和同学们见面的美好回忆回到了家中。

  今天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观看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一回到家写完了作业,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调到中央一台,观看起《开学第一课》来。

  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整个开学第一课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孝、爱、礼、强。

  “孝”课堂

  我们先要进入“孝”课堂。首先由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为我们讲解什么是“孝”。“孝”字上面是一个去掉“匕”字的“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意思是子女应该帮助老人,用自己的力量承担起家的责任。

  “孝”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也是落实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父母言传身教,告诉我们不管是每天放学回家时叫一声“爸爸”“妈妈”;还是多和父母沟通,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花时间陪伴父母。孝应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孝”这个篇幅里,主持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工人用一辆改装后的摩托车和一本地图,带着自己70多岁高龄的父亲,在中国四处闯荡,不但到了河南、安徽,后来还去了北京、上海……

  “爱”课堂

  接着是“爱”课堂,在繁体字中“愛”里是一个“心”字,意思是要用自己的心去爱周围所有的人。

  在短片中,他们告诉我们,如果你对周围的人说我爱你们,并真心实意的表达感激,周围的人都会回报以微笑,这也会让你高兴许久。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爱既是温馨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也是博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皆欢颜”。父母教会我们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我们在爱中长大;爱让我们学会感恩和付出,也让我们收获幸福和快乐。

  在爱课堂里,主持人为我们请到了一对父子,父亲是一位很酷很酷的'摇滚歌手,而儿子在3岁时查出患有疾病。父亲便放弃音乐生涯,陪着孩子练习骑自行车、系鞋带、对别人说声“谢谢”等;在父亲的辛勤的培养下,这位叫“大珍珠”的男孩,居然打败了疾病,创造了医学的奇迹……

  “礼”课堂

  之后是“礼”课堂,礼是生活的要素。在“礼”课堂上,主持人请来了飞机上的空姐,为我们展示了乘飞机时应有的礼貌。

  “强”课堂

  最后是“强”课堂。在强课堂里,主持人请来了一群学习武术的藏族孤儿。他们虽然是孤儿,但在武校里,他们和教练、朋友们一起创造了温馨的大家庭,凭借着刻苦的训练,他们在多项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我深刻的意识到,父母教会我们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我们应该好好孝敬父母、照顾父母,对任何人给以爱和礼貌;在此同时自己还要自强不息,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光明的前途。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8

  “人之所以需要理想,犹如水手之需要星星,星星虽不可即,但可指引我们的航程。”当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冬奥会开幕式时,我的心里激动不已。2022年北京承办第24届冬奥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用它来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24节气引导大家进入北京冬奥会,让大家对中国的24节气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冬奥会的健儿们,你们就是寒风和冰雪中绽放的寒梅,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也无法阻碍你们向上前进的脚步。加油吧,让我们的国家滑雪运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健儿在冰场上飞舞,犹如一只自由的小燕子,在这广阔的天空,自由飞翔,纯白的雪花,任何东西也比不上它的纯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红色和黄色则展示了中华民族那份独有的青春和活力。在健儿们的身上,是冬奥精神,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反复练习,经过那无数次的摔跤和流血,在他们最美好的青春里,选择了耗费精力的练习,每个动作一遍又一遍,这是专业,这是爱国!有了她们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心,这个冰雪世界也不再是寒冷的,这些一个个小小的元素,点亮了这个世界!

  我们只是平凡的小学生,但我们有那么多的理想,我们最单纯的愿望就是想让祖国强盛。“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对于我们小学生最简单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开幕式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选择二十四节气,从24开始倒数。随后的环节,各代表队进场,前面都有一个引导员,现场引导员都手持一朵“雪花”,采用发光的雪花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结”的图案:中国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成,寓意团结吉祥。雪花造型也寓意着每个代表团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片小雪花。而在入场仪式中,每位引导员头上斜戴一顶小帽子,虎头图案和两只竖起的耳朵俏皮可爱。感谢冬奥会让我知道一些,从前听都没听过的国家,欢迎他们来中国!

  中国队是压轴出场,一大片中国红很惊喜,东道主中国队入场,鸟巢再次响起歌唱祖国!中国代表团成员身穿红色入场服,由高亭宇和赵丹引领入场,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尽显我中国健儿的风采!

  最后,点燃奥运火炬,雪花贯穿始终!!每个国家代表队把火炬包围中间!!唯美又有意境。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朵雪花的故事贯穿开幕式全场,每个人都是一朵不同的花,最后汇聚成一个人类的雪花”!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时至最后,解说员的解说词也让我心潮澎湃:“北京冬奥会,必将是载入史册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必将是一场开创冬奥会历史的盛典;北京冬奥会的奥运之火,就是一捧光明永驻,直入人心,连接你我一起向未来的奥林匹克之火!”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

  小时候,我常望着天空冥想,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成长的过程中,我寻觅着幸福,今天,我终于明白,幸福就是自信乐观、幸福就是关爱感恩、幸福就是给予奉献,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烽火耀寒光,家书寄情思。两封战乱家书,一段真情对话,足以让我们潸然泪下。在我们寻觅幸福之时,是否想到了幸福来自哪里?幸福,来自于战争年代革命烈士的鲜血;来自于千千万万为解放新中国付出生命的人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难道不该珍惜吗?

  正当我思量之时,耳边传来了一阵悦耳的琴声——流畅清晰,婉转动人。我欣赏着这乐曲,但主持人的话却令我诧异——原来这动人的琴声出自一个盲童之手。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位盲童,刘浩承受着比其他琴童更大的困难学习钢琴?刘浩的话让我震惊了;“只因为我想当一名钢琴家。”因为一个梦想,他与母亲叩开了几十位钢琴老师的门;因为一个梦想,他靠妈妈一针一针刺出的盲谱背下每首曲子才能弹奏;因为一个梦想,他自信而不自卑,终于在无数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他永远明白;“自己要努力,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幸福才能越多!幸福就在身边,前途是光明的!”

  是的,幸福就在身边,前途一片光明!从刘浩身上,我明白了幸福是自信、是乐观,是自强不息,超越自己。

  “幸福在哪里?他在辛勤的劳动里,他在知识的宝库里,他在你晶莹的汗水里,他在你闪光的智慧里!幸福是关爱、赞美、对生活说感恩,宽容待人、快乐自己!”陈楚生的一首《幸福在哪里》带我回味着第二节课的点滴。

  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从孩子们的脸上滑落,即将去新的`校园了,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难以割舍对老师的想念?“在上学第一天,王老师用摩托车送我去上学”;“过年晚上,王老师让我收到了自己有生以来老师对我的第一次短信祝福”;“王老师教会了我跳现代舞,让我有了自己的梦想——做一名舞蹈家”……一件件朴实的小事,是他对孩子们的真情。他教会了孩子们在成长中品味幸福,给与了孩子们“真正的欢欣”。对孩子们来说,这一切早已成了童年最幸福的记忆,烙印在他们的生命中。

  幸福在温暖的关爱里,幸福在真诚的赞美中。我明白了,幸福就是关爱与感恩。

  第三节课的铃声响起,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孟佩杰。说十年如一日,孟佩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养母。“仰卧起坐每天两百个;抻腿每天240个;脚部按摩每天30分钟……”这些常人难以坚持的事情,一个瘦弱的女孩却坚持做着。日复一日,不曾间断。因为在她心中,“最强大的不是苦难,而是爱,有爱就有幸福!”那一刻,这个瘦弱的女孩在我心中变得那么美丽,她那经受过太多苦难却依然纯美的微笑仿佛闪耀着天使的光环,圣洁,明亮。

  孟佩杰推着手推椅上的奶奶缓缓走下场去,望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依旧难以释怀。佩杰用她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们——幸福是给予、是奉献,是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的无私!

  夜深了,望着深邃的天空,我想,自己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明白了幸福在哪里罢。幸福是乐观、是自强、是感恩、是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永不熄灭的烛光照亮着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心灵: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九月开学,十月国庆,我们的开学第一课,祖国的峥嵘七十年!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红旗下的演讲者讲了五个故事。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生生不息的信念,是永不止步的进取,是舍我其谁的牺牲,是孤独坚韧的守望……

  回望来路,没有人可以否定,1949年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

  历史倒退100年,是1849年!

  这一年,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墨迹未干,老牌帝国依然做着天朝美梦,意识到晚景凄凉,还需要很长时间。这一年,广东府番禺县,邓永昌出生,其名寓意家业永远兴隆昌盛;然而,国运不振、世事艰辛,欲求永昌,何其难哉,后改“永”为“世”。在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很自然想起了他——邓世昌!这是一个和“致远号”捆绑在一起的名字。

  1889年,邓世昌成为致远号正式管带,这一年他40岁。邓世昌是大清海军中少有的“西学湛深”“精于训练”的专业人才,早几年正是他从英国接回了致远号,一起回来的还有其他三艘“远”字号的先进军舰。北洋水师一时傲视亚洲,风头无两……后来的故事,家喻户晓——甲午风云突变,黄海一役,邓公和全舰官兵英勇殉国,山雨欲来之时,邓世昌常对官兵说:“谁人不死,但愿死得其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伟哉!然而回顾彼时彼刻,国人所咀嚼的,除了悲壮,恐怕还有屈辱、遗恨、不甘等太多东西。何惜一死报家国,出师未捷实堪哀!

  1894!能否回答黄海浪涛年复一年的叩问?

  2014年,甲午,中国水下考古队在黄海丹东海域发现致远号残骸,并组织了打捞。120年了,中国政府、中国海军从未停止叩问历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为了致敬,为了铭记,或许也为了雪耻。

  2019年,中国海军将迎来70华诞。70年砥砺前行,中国海军正无限接近一代代海军人的强军梦想。在《开学第一课》讲述“神盾”故事的是171舰副政委严冬。他的女儿团团和圆圆不清楚爸爸的工作究竟是什么,于是爸爸讲述了在万里之外护卫商船、抗击海盗的故事……一个温情脉脉的年轻爸爸,一个顽强坚毅的'老兵!

  节目中隆重登场的“海口舰”,是中国军事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孕育的杰作,相比于老一代驱逐舰,“海口舰”充满了现代感,它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因此得到“中华神盾”的美誉。其实,“神盾”是一个包含好几个型号(171属于051C系列,更先进的051D系列也已大量列装)的强大家族,“海口舰”只是家族的代表。

  据介绍,入列14年来,海口舰“身披”五星红旗走过34万海里,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2018年,中宣部授予海口舰“时代楷模”的称号。

  令人无比动容的是,这一次在《开学第一课》同台,竟是严冬5年来与家人的第12次相聚……我想,从1949到2019,红旗下可歌可泣的故事当有千千万,正是有了故事主角们的信念、守望、传承,才会有我们来时的路,才会有更好的中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开学第一课》08-17

开学第一课06-2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8-30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1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1-25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19

开学第一课作文11-13

开学第一课的作文11-11

[精选]开学第一课作文07-04

(精选)开学第一课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