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萧何自污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在刘邦征战四方的过程中,萧何一直尽力辅佐,为刘邦出谋划策。以下是cnfla小编为你整理的萧何自污的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助到你,欢迎阅读。
萧何自污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
【萧何自污的典故】
自古以来,皇帝大多都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之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也不例外。萧何从沛县起义之时便一直跟随在刘邦左右,即使是这样,刘邦在后期也对萧何有所疑心。萧何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得自污名声。
萧何当时为了天下太平,用计谋杀死了大将军韩信。刘邦为了褒奖萧何,赏赐了他许多金银珠宝,萧何本人也是十分的高兴。但有一日,萧何的门客跟他说:“丞相,你之后会有大灾难啊!”萧何不解,两人经过一番仔细的商谈后,萧何明白了皇帝原来已经对他有了猜忌之心。经过一番思考后,第二天一早萧何便前去面圣,说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不值得皇上如此厚爱。同时,萧何还拿出自己的`财产充入国库。皇帝见此十分的开心,萧何也逃过一劫。
在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军队平乱的过程中,每次有押送粮草的人来时,刘邦都会问一句:“丞相萧何在做些什么?”听到随从的回答后,刘邦都沉默不言。当萧何听说这件事后,便知道自己大难已至。无奈之下,萧何听从门客的建议,强夺百姓的土地,开始敛财数千万之巨。有百姓在刘邦班师回朝的途中向刘邦告状,刘邦听后大怒。回宫后,刘邦召萧何觐见。萧何不仅不为自己辩解,还要刘邦拿出上林苑给百姓耕种。刘邦一怒之下便将萧何投入大牢,还对萧何动了刑。
在百官的劝解下,刘邦还是释放了萧何。当时萧何已经年迈,又受了刑罚,整个人看上去很不好,但萧何为了保全自己性命,强撑着去见了刘邦。刘邦见到萧何的惨状后,心中十分不忍,便宽恕了萧何。最终,萧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保全了性命。
【拓展延伸】
萧何之死
辅佐过两代皇帝的萧何是一位忠心不二的大臣,更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萧何最后的结局比起其他一同开创西汉王朝的同僚来讲,已经好上太多了,至少不是被皇帝所杀的。那么,在历史上素有一代贤臣之称的萧何是怎么死的呢?
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沛丰人,跟汉高祖刘邦是同乡。两人相识之际,萧何便认为刘邦在今后会是一个有大作为,能成大事的人。当时正值乱世,天下大乱,许多有志之士纷纷起义。萧何和刘邦有感于当时政治格局的混乱,决定在沛县一同起义。萧何一直跟在刘邦的左右,为刘邦出谋划策,招徕人才。当时还是默默无闻的韩信便是萧何向刘邦推荐的,萧何慧眼识人,知道韩信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而韩信也没有令人失望,多次打败敌军,获得胜利。等到楚汉之战时,萧何留守后方,为刘邦前线的军队筹集粮草,安抚后方的百姓。
萧何亲眼见证了刘邦建立西汉这一全新的王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萧何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虽在天下安定之后,刘邦忌惮萧何功高震主,对萧何产生了猜忌。萧何心里明白自己已经被刘邦疑心,于是无奈之下自污名声,消除刘邦的猜忌之心。就这样,萧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在刘邦去世之后,萧何又尽力辅佐新皇帝。在公元前193年即惠帝二年,萧何在自己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萧何自污的历史典故是什么2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而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当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并暗中与在芒砀山中的刘邦保持着联系。
萧何
萧何召集沛城父老共商大计。大家都推举刘邦为县令,背秦自立。刘邦却推辞道:“现今天下纷扰,诸侯并起,沛令一席自应选择全县最有声望之人。我并非自爱,实因德薄能被萧何拥立为沛公的刘邦,误己事小,倘若误了全城父老,那就百死莫赎,还是快快另选贤能,以图大事吧。”众人见刘邦出言谦逊,更加悦服。于是众人坚请刘邦担任沛令。刘邦仍是再三推让不就,萧何苦劝也无济无事。众人无奈,便选出9位全县最有声望的.人,连同刘邦共计10人,把10个人的姓名写在纸上,谨告天地,拈出何人,何人即为沛县县令,不得推辞。
萧何见状,忽生一计,忙对大家说:“诸位这个办法很好,取决于天最公道。这点微劳,须让不才来尽。”众人听了十分赞同,都说:“萧功曹在县办事多年,做事精细,这件事情理当请萧先生处理”一切准备就诸后,萧何又转身对众人说:“刘邦最为乡亲信仰,拈阄之事,我看就请他来担任,以昭郑重。”众人齐声叫好。刘邦只得对天行礼之后,拈出一阄,当众展开一看,上面恰好写着自己的名字,看一眼萧何,又要推辞。萧何见状,忙走上前去,一把将盘中剩余的纸阄抓起,放入口中嚼碎,然后高声说道;“天意所归,还有何说。”众人听了,欢声雷动。刘邦无奈,只好应诺。于是,他们便在县衙大堂举行了仪式,誓师起事,并按楚国旧制,称刘邦为“沛公”。事后,刘邦才知道原来萧何所写的10个纸阄全是刘邦的名字,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内心十分感激。从此,萧何紧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正经汉子,名相萧何
典故:萧何自污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
【释义】萧何:西汉高祖时丞相。自污:自己玷污自己的清白和名誉。
【历史典故】
萧何是西汉初期政治家,他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不久,黥布谋反,高祖御驾亲征,其中派遣使者数次问候萧何,回报说:“因为皇上在军中,相国正鼓励百姓拿出家财辅助军队征战。”这时有个门客对萧何说:“您不久就会被灭族了。您身居高位,功劳第一,不可能再得到皇上的提拔。可是,自您进入关中,一直得到百姓拥护,如今已有十多年了;皇上数次派人问及您的原因,是害怕您受到关中百姓的拥戴。现在您为何不多买田地,少抚恤百姓,自损名声呢?皇上必定会因此安心的。”
萧何认为有理,便依计行事,抢夺百姓田地。后来,高祖得胜回朝途中,有百姓拦路控诉相国。高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异常,也没对萧何进行任何处分。
【成长心语】
人要想立身于世,就不得不精明些。但是,精明、技巧要因人因地而异,有时候就不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人屡见不鲜;过于方正、深得人心而引来杀身之祸者,史书上不胜枚举。因此,为人处世不要处处显露自己的聪明,必要时不但要把自己的聪明归于别人,而且要善于自损形象,表现出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宁可当时吃点亏,或者遭人唾骂,也要保全自己,免得惹祸上身。
【萧何自污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相关文章:
防微杜渐的历史典故是什么04-01
天衣无缝的历史典故是什么09-13
其貌不扬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1-09
跳梁小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03-04
风声鹤唳的历史典故是什么12-08
明珠暗投的历史典故是什么08-25
箪食瓢饮是什么意思及其历史典故10-10
历史典故精选02-28
历史成语典故:罄竹难书的典故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