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作文

时间:2024-04-15 18:26:01 记忆 我要投稿

记忆的作文[合集]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忆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忆的作文[合集]

记忆的作文 篇1

  “你对泥土还有印象吗?”泥土,对于生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可对于当今生活在用钢筋水泥筑造的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玩泥巴,变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8月3日,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国学经典诵读亲子班特邀本土著名雕塑家、新疆工艺美术大师王忠民前来举办泥塑、陶塑技法普及培训专题讲座暨亲子实践活动。当日,新疆都市报记者随同近100多位家长和孩子及市民一起追随王忠民的思绪去“找回泥土的记忆”。

  讲座中,王忠民结合作品向广大市民讲述他20年来的泥塑创作和生活体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泥塑创作带来的思考和快乐。

  回归泥土的记忆

  小时候,红薯地里泥土沁出的芳香成了王忠民脑海深处最原始的记忆。孩提时玩泥巴的情形、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同时又伴随着对前路的茫然……这一切记忆的沉淀都化进泥土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新疆元素是王忠民创作的底色,绿洲、沙漠、戈壁、土房子存在于他的记忆中,王忠民选择用最常见、又廉价却很质朴的泥土让它们复活,成为一种情感的`宣泄、想象凝聚在他整个雕塑、泥塑的创作过程中。因而,“泥土”、“记忆”是王忠民在讲座中的关键词。

  王忠民告诉记者:“在我的泥塑作品中,大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的生活和泥土是离不开的,我的泥土和我的思想、我的艺术又融为一体,这是不可改变的。”

  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审美中,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达到一定境界时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王忠民一直追求着这样的“境界”,使得他的泥塑摆脱了雕塑艺术中写实手法的束缚,大胆地采用了写意的方式,例如在很多人物作品中模糊了人物的面貌特征,可就在这似与不似的意境之中,每一位观赏者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振华曾这样评价王忠民的作品:“在创作中大胆强化个人的主观色彩,不受客观物象的束缚,一方面大胆地表现自己,另一方面,为了表现对象本身的内在精神,它们非常强调突出表现对象中最有特征、最能传神的部分,因而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20xx年4月28日,王忠民西域陶塑雕塑艺术馆在位于广东中山市的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落户,在此期间,王忠民站在一种精神的高度创作了“新疆民居”系列作品,体现了他对新疆大地深厚、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敬畏和尊重,体现了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眷念和深情。

  讲座中王忠民谈及在南方的这段岁月有些意味深长,他把这次“走出去”看做是一种苦难的体验:“艺术是需要一些苦难感受的,告别了舒服的生活方式,站在别处回望那些习以为常的人和事时,突然间就看得更清晰了,这就好像是破茧成蝶的过程。”

  让泥土来收藏孩子的记忆

  讲座中,王忠民将自己得意的泥塑作品带到现场与孩子们分享。看着眼前用泥土搭建起来的小二楼、戴着花帽的阿凡提和惟妙惟肖的各种人物,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遍遍地问道:“这是用什么做成的?”

  是啊,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的孩子们,哪里有机会接触到这不起眼的泥土呢?

  这也是王忠民为什么一有机会就要免费教小朋友们制作泥塑作品的原因。

  王忠民说:“泥土是一种平常而具有亲和力的天然原料,一个孩子玩泥巴所带来的快乐是原汁原味的,孩子想到什么就可以用泥巴将其表现出来,这样的过程虽然在起初看不到成效,但坚持下来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智,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智慧,增强动手能力,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因而,王忠民特意给亲子班的小朋友们带来精心准备好的泥巴作为礼物,并现场教孩子如何把一块泥巴变成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山羊。他说:“希望孩子们凭借想象力,将这块泥巴变成他们可以收藏的记忆。”

  在王忠民的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们亲手参与制作出一个个稚嫩的作品,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满足、幸福的笑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带着自己亲手捏出的小泥像满心欢喜地结束了这次活动,这些歪歪扭扭的泥像已经悄悄地埋在孩子们的心底,等待着这颗创作力的种子生根发芽。

  乌市图书馆馆长靳艺星说道:“在聆听王老师的讲座时,家长和孩子们热情高涨,这一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民间雕塑、泥塑艺术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鉴赏力和动手动脑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王琛)

记忆的作文 篇2

  有一首歌,渐行渐远,寂寞的云,如何能听懂风的梦。

  千古功过谁评说,笔尖轻洒写春秋。

  他,是西楚名将的.后代,生来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他并不惊天动地,却以自己的方式顶天立地。

  他,少年时,勇敢机智,胆识过人,以少胜多,广赢民心,扩建军队,两王争锋,且看天下,谁与胜出?

  一句再见画不上故事的结尾,一次跌倒成就不了永远的颓废,一次伤害化不成内心的魔鬼,一次意外改变不了所有。

  果然,他输了,噙着微笑看结局,这些也不过如此,但为何你不愿在受伤后,永远保持奔跑的姿势了呢?

  你说,我已无颜见江东父老,其实,不然,你心中早就明白了自己和这天下的结局,于是,复国之梦不再,你决绝地选择了自杀,还给了天下太平。

  不是每个失败者都一无所有,你输了,但从未失败,原因是你从未输在他人手里,只是输给了自己。

  风的梦,不是没有终点,没有方向,只是喜欢随遇而安地改变自己,改变周围。这便是你——西楚霸王项羽。

  那份决绝,让我知晓了历史,思那份决绝,让我明白了生活,想那份决绝,让我明白了人生,看那份决绝,让我懂得了选择。

记忆的作文 篇3

  永远不会忘记老家门外的老碾盘,老碾盘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砌成的底座,上面铺上一块又大又平的青石做碾盘,碾盘的中间,用一块圆柱形的青石做碾柱,转动着一块又大又圆的青色石头做成的碾轮。老碾盘每天都吱吱悠悠的转动着,为附近的村里乡亲碾粮食,常常是这家的米还没碾完,哪一家又端来了麦子在等着。老碾盘转动了几代人的温饱,碾出满满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母亲几乎每天都在天还不亮就起床,推动着碾轮,碾谷子,玉米,麦子,高粱,笨重的碾盘,转着一个农村妇女的脚步,也转着一个做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母亲把晾晒干的谷子,均匀的摊放到碾盘上,用力的推起碾轮,一边推着,一边用扫帚扫着,免得碾不均匀,随着一圈一圈的转动,圆圆的谷子被碾成了金黄色的小米和细碎的糠。碾完米,母亲再用一个老簸萁把糠簸出来,用袋子装起来留着喂鸡鸭,那黄灿灿的小米,则是下到锅里,成了我最爱喝的小米粥。

  端着香喷喷的小米粥,安逸的坐在碾盘上,听奶奶给我讲故事,小时候没有电视,是奶奶的故事伴随着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也给我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小时候,不知道那是神话故事,总以为是真的,所以每到晚上的时候,总会望着奶奶告诉我的牛郎织女星浮想联翩,总是觉得银河也不宽呀,为什么她们都飞的那么高了,那么一条河就飞不过去呢?难道是她们累了,飞不动了吗?年幼单纯的思想,就像老碾盘一样,转呀转呀,无论转了多少圈,还是围着它的碾柱转。

  老碾盘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一年四季的年轮转过了一圈又一圈,老碾盘也在一天一天的转着。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是谁家有喜事,老碾盘更是忙的不可开交,推碾的人脸上荡漾着节日或者是喜事的喜悦,一边推着碾,一边开心的哼着小曲儿,眉开眼笑的围着碾盘推着,转着,仿佛推着的不是沉重的碾盘,而是幸福的生活,开心的日子。

  在碾盘上没人碾粮食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就趴在碾盘上玩。七十年代的农村,小孩子没有现在的高科技玩具,玩泥巴,石子,踢毽子,每一样都玩的开开心心。我们分成几伙,在碾盘上用树枝画下楚河界限,玩泥巴和玩石子的各占半边,每一边都玩的欢天喜地,笑声震天,一会儿这边有人耍赖皮,一会那边有人把别人弄好的泥巴小汽车给弄坏了,引起小伙伴们的尖叫声和哄笑声,还有吵吵闹闹的叫骂声。小伙伴们在碾盘上玩着,闹着,疯着,笑着,开心的情绪渲染着碾盘周围的每一寸空气,就连做农活走过老碾盘的大人都望着我们开心的`笑着。

  夏天的晚上,邻里的男人们都凑在一起打牌,而女人们都会聚集在碾盘上,说说笑笑。种了一天地的婶婶大妈们,在此刻围成一圈坐在碾盘上,在碾盘的附近,点燃一种叫做蚊蒿的草,蚊子闻到蚊蒿的气味,就不会靠近碾盘了,这种蚊蒿一直护着我的童年,没有被蚊子叮咬过。婶婶大妈们一边摇着蒲扇赶走季节的燥热,一边七嘴八舌的聊着家长里短,淳朴的农村人,说话没有禁忌,想说的都通通快快的说出来,没有谁因为一句不得当的玩笑生气,也没有谁去恶意的攻击谁,聊得那么火热,聊得那么真诚, 聊着家长里短,也聊着谁家的庄家长得好,谁家的地里长满了草。

  我的童年,我的少年,都在老碾盘沉重的转动中,慢慢的度过了。

  光阴荏苒,流年不再,等我长大时,不得不背起行囊,告别了父母,也告别了那留下了我快乐童年的老碾盘。漂泊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每天都看着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却再也找不到那些围着老碾盘转来转去的快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里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出老碾盘的影子,浮现出儿时的玩伴,那纯真,那快乐,是在都市里无法寻觅的。无法搁浅的记忆,无法拨回时光的脚步,月儿缺了又圆,走过高山水长,看过万千旖旎的风景,而我最想念的还是家门外的老碾盘和淳朴的父老乡亲。

  现在,每天用从超市买回来的小米和玉米面下锅,却再品不出用老碾盘的味道,用机器磨出来的米和玉米面,少了粘稠的原味香,少了烟火熏燎的农家味,也少了坐在门口等着母亲碾完米去下锅的期待。

  时光老了,碾盘没老, 碾盘碾着一路风尘,碾下了几辈人的沧桑。碾盘转着村里乡亲的快乐,也转着左邻右舍的故事,那转起来吱吱悠悠的声音,像一首传唱千年的老歌,快乐着孩子们的童年,快乐着大人们丰收的喜悦,快乐着老人们那份慈祥。

【记忆的作文】相关文章:

记忆将成为记忆作文09-16

记忆作文记忆糖果参考10-16

关于记忆的作文:移植记忆10-13

无法抹去的记忆作文-记忆作文01-25

记忆中的年作文-记忆作文01-24

记忆作文12-09

记忆的作文11-15

记忆的作文01-27

记忆作文01-27

记忆的作文(经典)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