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彩的中国名人故事:孔子因材施教
导语: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据《论语·颜渊》记载,有一次,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话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这就是“仁”了。颜渊又进一步问道:“老师,怎么才能做到克己复礼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品德好,聪明好学,领会能力强,所以孔子回答时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强调讲“仁”就要依礼而行,这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要紧密结合。
弟子仲弓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说,外出时,要像去见贵宾一样地庄重,役使百姓时,要像承办盛大的祭祀典礼一样地严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的国家里当官,没有人怨恨你;在卿大夫家里做事,也不会有人怨恨你。
孔子曾说过仲弓有雄才大略,性格又仁慈贤德,因此孔子就从侍奉君主和管理人民的角度来分析“仁”。指出对待君主和人民要严肃认真,要宽以待人。
孔子另一名弟子司马牛去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回答说:“仁德的人,说话往往是缓慢而谨慎的。”因为司马牛“言多而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就强调说话要谨慎。司马牛这才明白,老师强调的是要言行一致,而不是只空谈“仁”。
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无处不在的。不论他是在看待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以至在回答不同性格的学生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来。
尽管弟子有各种不同的性格、禀赋和才能,但在孔子的教育与引导下,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学有所成。为当时的社会管理、经济发展、道德进步和文化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精彩的中国名人故事:孔子因材施教】相关文章:
中国梦励志名人故事09-23
中国名人故事大全12-14
中国体育名人励志故事09-24
孔子的故事12-12
经典励志的中国名人故事(精选12篇)10-08
中国名人的爱国故事汇总12-08
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09-24
中国现代名人李嘉诚的励志小故事10-12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精选31篇)12-09
中国近代名人的故事(精选8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