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精品的审美,评价能力。
2.通过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对比欣赏,研究诗乐《春江花月夜》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之处。
3.通过《春江花月夜》诗乐欣赏,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重点难点:诗乐《春江花月夜》艺术性比较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教师:
今天我们继续中国音乐文化欣赏之旅,利用网络欣赏中国音乐文化精品——著名的诗、乐作品《春江花月夜》,课前我看到许多同学按要求积极的进行了初步欣赏实践,非常好!现在能不能请同学说说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两部作品有哪些较高的评价之词?(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奏这首乐曲其中的旋律,请问我演奏的是曲中的是那一段?(江楼钟鼓、主题)(教师演奏《春江花月夜》主题旋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代表着人生历程中的五个重要良辰美景,可以想象诗乐作品取名春江花月夜是多么富有诗意。这两部作品之所以流传百世,就在于作品表现出的意境是那么的幽美深邃,那么这两部作品之间有没有联系?他们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对他们做一个比较如何?
二、授新课
1、*初步欣赏《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相关音响作品(全曲欣赏、片断欣赏),找出《春江花月夜》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十个片断。
*《春江花月夜》唐诗参考资料预读,解决生字难字。
*《春江花月夜》乐谱对照音乐初步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含义?
艺术实践任务:
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建议以不同角色角度完成《春江花月夜》艺术实践,也可另定艺术形式。上课时由课代表主持,进行15分钟的交流(其中部分小组表演时可合在一起)。
文学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唐诗朗诵或吟唱(3分钟以内)。
音乐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歌词配《春江花月夜》主旋律演唱或演奏(3分钟以内)。
书画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春江花月夜》或《夕阳箫鼓》书画作品3副(上课时带来)以上,上课时请一位同学即时书写“春江花月夜”五个大字(3分钟以内)。
舞蹈家小组:
完成创编一段《春江花月夜》舞蹈(3分钟以内)。
历史学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静态造型“春、江、花、月、夜”五组造型,可用道具(3分钟以内)。活动策划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其他创意(3分钟以内)。
教师:(音乐起)同学们,对于诗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比较到此暂告一段落,从大家展开的热烈探讨中,可见同学们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欣赏和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作品创意、艺术实践交流板块,请各组同学做好准备。欢迎**同学上台主持。
*各组同学交流《春江花月夜》相关艺术实践、创作交流。
*老师也自己所作的的《春江花月夜》音乐图画与同学交流。
*最后师生全体在《春江花月夜》音乐声中
齐声朗诵唐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前十六句或齐唱主旋律。
学习小结:课堂师生学习小结,课余音乐学习安排。
教师: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同学们艺术实践表演的成功。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是在积极主动、互相协作、实践创新、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大家从两部《春江花月夜》作品中感受到诗含乐韵,乐融诗情的音乐文化特点。也更加认识到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律美,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老师今天也受益匪浅。对于《春江花月夜》,对于中国音乐,值得欣赏学习研究的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余的音乐学习总结能够更加成功。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2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
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下面有来了介绍柴可夫斯基:(④书上第6页)
⑥接下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⑤书上第8页)之后再次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种音乐形式要素发挥艺术作用的”讨论最后总结
四、拓展
③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②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阿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频,配合西北风情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之所以西北民歌的旋律高亢、辽阔、悠长,这与西北人民长期在高原山川之上演唱有着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北,去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感觉”
③完整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下面我来介绍“花儿”。①“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④接下来在欣赏《脚夫调》之前,我将有请音乐课代表为大家朗诵《脚夫调》的歌词,由我来介绍“脚夫”这一职业。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脚夫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去聆听歌曲。之后我来介绍“信天游”。②“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⑤最后再次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西北民歌的基
本特征,我来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四、拓展
课后聆听歌曲《黄土高坡》。思考为何这首歌曾红遍海内外,家喻户晓,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
五、总结
通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和新疆民歌《牡丹汗》以及讲授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欣赏几首代表性的民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②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这三首民歌,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我将播放刀郎的《敖包相会》、韩红的《天路》、王洛宾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三首歌曲的片段,配合三个民族的风景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让他们对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一位代表为大家讲解。
③下面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完整聆听后。我将提问:这首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这是属于“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后,我来总结《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①长调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如,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④之后老师带你们欣赏一首由才旦卓玛老师演唱的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听后我将提问:同学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同学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我将介绍西藏民歌的特征: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囊玛曲调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热烈的舞曲形成强烈的对比。下面来请同
学们列举知道的藏族歌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高原红》、《青藏高原》等。
⑤接下来欣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该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我来总结:该曲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歌词寓意深刻。
⑥最后再次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我来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四、拓展
③聆听歌曲《嘎达梅林》,判断它是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五、总结
通过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3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徐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优美与壮美,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优美与壮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的第一课,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欣赏无伴奏合唱歌曲《牧歌》、钢琴独奏曲《夜曲》以及《国际歌》,这几首乐曲的选择突出了音乐作品中优美与壮美的不同感觉,对于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且在中学阶段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学习,但他们还缺少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化,对音乐的美还初步局限于流行歌曲的“好听”和“不好听”,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理解优美与壮美的内涵,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是本课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的目标
感受理解《牧歌》、《国际歌》美的不同
2、 能力目标:
正确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初步具有对音乐的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音乐文化的兴致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实际及对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音乐的优美和壮美的风格特征,理解他们的内涵。 难点:能够准确的辨析感受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
五、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注重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主要运用引导、练习、对比法。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将采用合作讨论练习等学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也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六、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天鹅》和《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让学生谈谈这两首音乐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老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行总结,引出书中音乐美的.概念及介绍,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乐曲片段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本节课的距离,更好体会到音乐美的不同。
2、 新课讲授
1) 多媒体播放一段草原风景画,提问:这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如果让你为这组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作品,这样
的设计是运用了美术的视觉感,音乐从视觉上获得的情感体验要比听觉上获得的情感体验更快、更直接,从而为后面的教学作一个很好的铺垫,启发学生从音乐的语言要素方面思考,随后让大家闭上眼睛欣赏无伴奏合唱蒙古民歌《牧歌》,欣赏过后,让学生说说《牧歌》带给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提问学生了解肖邦吗,有同学知道夜曲这种题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夜曲题材,引出肖邦的夜曲,聆听《夜曲》片段,请学生说说感受,继而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方面进行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后教师从旋律、速度、 力度、节奏、结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总结优美的特点引导总结。
2) 教师结合历史知识介绍《国际歌》创作背景,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巴黎公社照片,使学生从创作背景体会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历史事件的引入更能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随后聆听《国际歌》,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随后老师从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结构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壮美的特点,总结后学生随多媒体再次欣赏《国际歌》并跟唱,体会作品情感。音乐的美是通过声音来抒发情感的,通过聆听学唱和音乐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壮美的音乐特点,初步感受与优美的异同。
3) 总结本课,通过音乐要素对优美和壮美进行比较
七、 布置作业
1、 课后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
2、 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主旋律,并要求能唱出《彩云追月》主旋律。
八、 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做到突出重点、安排得当,乐曲欣赏和图片展示大部分都出现在多媒体上。
1、 牧歌
优美的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诗情画意
2、 国际歌
壮美的特点:刚劲、果敢、勇猛、粗狂、铿锵有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4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第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和风笛演奏-优雅,还有的就是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还包括音乐知识欧洲音乐。苏格兰风笛音乐原属于战争音乐,用于行军、召集高地人、哀悼亡灵。风笛音乐也属于和平的音乐,用来跳斯特拉斯佩舞、与小提琴、手风琴和奏,用来庆祝、也用来表达爱意。爱尔兰的风笛演奏方法与苏格兰有所不同;
罗马尼亚一直保持用排箫奏乐的悠久历史,并将排箫的演奏艺术提升到高超的水平,整个排箫有点向外拱弯,一般定成D或G大调音阶。排箫音色圆润柔美,抒情,略带气息。
排箫音乐:空灵、优美,舒展,使人放松心情,常在茶室、咖啡厅等休闲场所作为背景音乐使用。
保加利亚女声重唱:采用自然、直接、开放的唱法,音色清沏、透明,在多声部的重唱中常出现不谐和音程(如二度),旋律音域不宽,却富有表现力,各种各样的装饰音、滑音层出不穷,十分丰富,给音乐增加了特殊的色彩;约德尔唱法:用真假声迅速地交替演唱,并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如“依”、“哦”、“莱”、“咿呀”等。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欧洲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了解风笛、排箫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
2、通过比较聆听、组合演唱等多样的实践活动,认识并体会欧洲典型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文化与音乐结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感受到欧洲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明白欧洲艺术音乐和欧洲民间音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饿概况,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本课的重点是;从音乐中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是:
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高二段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了,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运用图画、听音乐等让学生听,看,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三首欧洲民间乐曲,本课以谈话法导入,引发学生探索欧洲民间音乐的兴趣:通过感受、体验富有民族特色的器乐作品和民歌,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不同于我国的各种音乐文化,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又拓宽视野,认识到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1)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来注意前奏的音乐是用那种乐器主奏,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饿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几首欧洲民间音乐,并了解民间音乐的饿美妙与特点。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饿印象,使学生了解到民间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饿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完整播放<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级上学过美声的饿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两种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师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饿是谈话法与参与实践法,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让学生近距离的饿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演唱,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4)完整播放<优雅>并提问:这首曲子用了那种乐器啊?学生回答;风笛。下面多媒体显示风笛的形状,教师简要讲解有关风笛的知识。完了之后,多媒体再弹出一个画面,是中国的竹笛。通过对竹笛的饿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饿区别。最后教师指出不管是风笛还是竹笛他们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这里主要应用讲授法,通过对比介绍,让学生能事先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一段是中国的饿竹笛,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准确,这时侯教师拿出两个乐器,对,就是竹笛与风笛,教师师范演奏,并请学生来学。当燃教师辉控制住场面,不会让学生太闹腾。在这里我应用了实践法,这样能让学生从亲自参与演奏中体会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饿舞蹈>,教师顺着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完了之后,提问,主要由那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简要介绍排萧并请学生来说明与风笛的区别。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饿情绪如何,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对与音乐的饿听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励学生今后多积极发言。再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谈话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来教育学生今后音乐课上该如何表现。
7)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饿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来讲欧洲音乐的特点,完了之后教师做补充。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5
使用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音乐(试验本。必修)全一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教学内容
1、运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神奇的中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曲式⑵协奏曲;涉及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必要有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方面艺术技巧的探索过程,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曾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三)教材重点、难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唱音乐片断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的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要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
2、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
教会学生以下学法:
1、创设良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获得知识。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不同节奏速度变化中,培养学生对不同主题能正确区分判断。
4、创设实践,发挥学生想象与思维能力,让学生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小提琴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程序设计:组织教学————传授新课————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用小提琴演奏《梁祝》爱情主题曲。让学生简单讲述《梁祝》故事情节,激起学生回忆、进入“角色”,学生兴趣进入课堂,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
2、用录音机播放磁带,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结合多媒体出示板书。
3、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答,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影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板书
4、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5、板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调演出的大型乐曲。
六、评价分析
1、主体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采用启发方法,尊重学生情感和心理,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2、全体性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在听赏中力求面向全体,营造学生共同欣赏氛围。
3、创新性大胆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发挥思维空间,多动脑、动口、动手、参与音乐课堂。
4、高效性学生达到知识、能力、德育三方面目标的收获,成功的体验了音乐作品;同时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录音播放,达到视听结合的良好效果,增进学生对学习音乐极浓兴趣。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6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萧友梅与黄自》。下面我按照以下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1、说内容:
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之《萧友梅与黄自》,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问》及《鱼阳鼙鼓动起来》的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艺术表现力的发掘,音乐旋律、情绪、声部层次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读谱,聆听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及黄自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及影响。
2、说教学对象:
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日渐成熟,求知欲望很强,所以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作品生平及主要贡献,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并初步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过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4、说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视频聆听感受法、探索讨论法。
5、说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利用流行元素的导入本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6、说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
7、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
二、新课
(一)音乐作品《问》
1、作者简介: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萧友梅代表作品:艺术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爱国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
2、作品赏析:艺术歌曲《问》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1)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从速度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
作者以“问”的口气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问题,耐人寻味。
(2)曲式结构:两段体(单二部曲式)
副歌部分,点明了问的主题,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这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
(3)学唱《问》并集体演唱。
(二)音乐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
1、作者简介: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介绍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抗战歌曲《旗正飘飘》、《抗敌歌》等。
2、作品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
(1)作品简介:《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词曲作者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
(2)创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1932年,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
(3)音乐体裁形式——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作伴奏,各乐章间的歌词有较强的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清唱剧与康塔塔相比,它的篇幅较大,人物众多;而康塔塔则篇幅较小故事内容较简单。
(4)聆听对比: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与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比较它们从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和风格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三)拓展与探究
在了解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四位音乐家生平简介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探究他们各自的作品风格及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主要代表作品音乐风格对社会主要贡献
沈心工:
李叔同:
萧友梅:
黄自文: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非洲最具代表性的歌舞音乐《非洲赞歌》和《鼓舞》。《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 曲调音域窄,伴有喊叫声,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开阔音乐视野。
②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以及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让学生感受、体验和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欣赏完后,我将请同学们谈谈感受。下面我来总结:①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乐句短小,且多重复。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③接下来有请课代表为大家介绍乐曲的主奏乐器马林巴琴,并同时播放马林巴琴图片:(②马林巴琴是流行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马林巴琴种类繁多,音乐清脆而流畅)
④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民间舞曲能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具有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接下来我将介绍非洲鼓:③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鼓,不仅是乐器,还能模仿语言、传达信息等。
⑤接下来将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④非洲的民间音乐有很强的功能性,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进行。此外,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
⑥接下来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创造氛围,体验非洲歌舞乐。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⑤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因素的影响。
五、总结
通过欣赏《非洲赞歌》和《鼓舞》,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8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内容来自人音版八年级第三单元《浪漫旋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是舒伯特在1819年根据他创作的一首同名歌曲改编的,它也是舒伯特最著名,最成功的室内乐作品。作品采用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把及一架钢琴的编制,打破了室内乐重奏曲多为四乐章奏鸣套曲的传统模式。在结构上他采用的是主题+五次变奏+结束段
的变奏曲式,舒伯特运用器乐的各种特点与手法,将原歌曲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与描述。《A大调钢琴五重奏》又称其为《鳟鱼五重奏》,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会被奸诈和邪恶所害,同时借助于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其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刻的作品。
二、说目标
1、引领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及特点,懂得黑暗终将过去,善良永存的真理。
2、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能初步了解室内乐、变奏曲式的音乐知识,尝试用所学的'变奏手法进行变奏练习。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运用所学变奏手法进行简单的变奏编创。
三、说教法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只喜欢流行音乐,而对古典音乐却不知如何去欣赏,所以教师的引领很重要。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作品,帮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变奏曲、五重奏的知识,在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实行五多,即多听、多看、多唱、多思、多辨。具体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展示五种乐器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乐器有初步的印象,熟悉各乐器的音色,为后边的听辨音乐作好铺垫。
2、多媒体辅助----视听结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变奏曲的了解与记忆,我利用电脑课件和教学平台,把几个变奏分别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们讨论其变奏手法,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后边加入听辨音乐的环节,打乱变奏顺序,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
四、说学法
本课为专题欣赏课《鳟鱼》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认识歌曲之王—舒伯特,了解什么叫艺术歌曲,学唱歌曲《鳟鱼》。本节课作为第一节课的延伸,重点是了解室内乐及变奏曲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去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寓意,并能用所学的变奏手法进行变奏练习。
五、教学程序
一、首先,教师弹奏钢琴变奏曲《卡农》导入:
提问:你知道这首曲子的名称么?你能听出它采用的什么曲式结构么?
用这首曲子导入是因为它是一首通俗的钢琴曲,大家较熟悉,能够拉进古典音乐与学生间得距离。同时它也是一首变奏曲,能为后边变奏曲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首先复习歌曲《鳟鱼》,让学生随伴奏唱词,引出课题。熟悉音乐的旋律,为后边听辨几个变奏作准备。
2、介绍室内乐的音乐知识并出示乐器图片,介绍钢琴五重奏里的五样乐器: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了解其声音特征。
(室内乐:又称之为重奏乐,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内乐指每一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声部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乐器分为“铜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弦乐四重奏,分别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
3、简介作品后分段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1)结合书本,了解乐曲结构及各乐段主奏乐器。
(2)播放主题,学生按照课件打出的谱例,跟随主奏小提琴哼唱主题旋律。
(3)欣赏变奏一至变奏五。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各自完成老师提前布置的任务。(问题提前下发)
教师作为向导提示引领学生欣赏,听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
变奏一:主奏钢琴使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谁在和钢琴对话?钢琴和小提琴是怎样造出欢快、跳跃的情绪的?(音乐情绪变得欢快、跳跃。像是小提琴在和钢琴对话。钢琴音色明亮、主题移高八度、小提琴演奏三连音。)
变奏二:谁叫醒了你的耳朵?主奏大提琴营造了什么意境?(小提琴的演奏最为清晰,大提琴使人感到安详、惬意。)
变奏三:教师提示:请你跟唱主题,别让它溜走!主题的情绪变得怎样?(阴沉、有些压抑)哪件乐器促成了这种情绪?(低音提琴)是谁拉扯着你离开主题?它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是钢琴,快速的演奏,显得很焦急。)
变奏四:将你的心贴紧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找出造成恐惧情绪的要素。(我仿佛看到了渔夫拼命搅浑河水,而小提琴的演奏像小鳟鱼在逃。ff的强音六连音造成的紧迫感d小调)
变奏五:说说你此刻的心情,音乐是怎么告诉你的?(伤感)
4、欣赏结束段,体会作者的创作初衷。
教师:虽然歌曲中叙述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但舒伯特还是意犹未尽地写下了结束段。他想借助结束段的情绪告诉我们什么呢?(黑暗终将过去,善良永存的真理)
5、复听:变奏一、变奏四,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在变奏中的作用。
(1)听变奏一,请学生用手势及图形谱的方式表现情绪中的跳跃性,感受音乐要素的改变为乐曲带来的变化。(主题移高八度、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
(2)听变奏四,请学生用动作表现强音的节奏。(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强力度,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
6、师生共同总结:此作品所使用的基本变奏手法。归纳“变奏”的概念。
(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变奏中最初的呈现并作为以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称为变奏的主题,其后的各次变奏依次称为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结构图式为A+A1+A2+A3+…常见变奏手法:改变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种装饰音;改变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调号等。)
7、完整欣赏由巴伦博伊姆——帕尔曼——祖克曼——杜普蕾——梅塔五位大师演绎的全曲。(出生在以色列的帕尔曼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是被公认为“小提琴的帕瓦罗蒂”、“轮椅上的小提琴家”,获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正是帕尔曼配乐的。)
三、学习检测
师打乱顺序播放《鳟鱼》的五个变奏片段,让学生判断当前播放的音乐是变奏几,考察学生的记忆力。
四、实践与创作
学习了变奏曲,你能用改变节奏、节拍的方法将下面的旋律写成一条变奏曲吗?试试吧。(学生提前分好的五个小组创编两个小变奏,学生写完后教师作简要点评,指出优缺点以便以后改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C
115 5│665—│
五、小结:
先请学生自由发言谈本课的收获。
教师:舒伯特—音乐是生命之声,音乐是生活之源。
在今天的这堂课中,我们初步感受了“变奏”,探索了音乐要素在变奏中是如何展现魔力的。如果说舒伯特总是带给我们幻想,那么这些神奇的变奏则为幻想插上了翅膀。愿你用实践丰满你的羽翼,我期待着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9
一,说教材
这一节是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第1个课时,它对于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以及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重要作用。
1、教学目标分析(三方面)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情感目标: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
2、教学重难点分析
《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教学重点是认识了解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特征。
3、教学的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来欣赏京剧艺术魅力。
二,说学情说学法
大多数学生都对我国传统京剧艺术了解很少,尤其是我们西北,他们不知该如何来欣赏京剧艺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注重引导、培养学生聆听、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够有尊重我国的传统艺术的意识。
三,说教法
以点拨引导为主要教法,在学习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运用图画、听音乐等让学生听,看,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教学过程分析
1、课题导入 采用问题式导入法
你们知道‘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哪三大吗? 以著名歌唱家李玉刚引导学生认识京剧的无穷魅力。
2、介绍新课知识
先介绍介绍京剧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常识
一是介绍京剧起源,二是介绍四大名旦。这两个介绍都采用师生交流法。
再介绍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梅派”艺术特征介绍。
首先,介绍梅兰芳生平,我进行了2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梅兰芳先生的认识’,
第二项设计是观看一段视频,来让学生认识人物,从而引出我想让学生知道的两个内容(1梅兰芳不仅在京剧方面有特殊的造诣,他在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2梅兰芳曾在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表现了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
其次,是介绍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我同样进行了2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让学生回忆‘刚才视频中提到了哪些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品’
第二项设计是通过看一组图片,来加深对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的记忆。
最后,是介绍“梅派”艺术。我进行了3项教学设计。
第一项设计是让学生聆听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体验感受这两个唱段不同的音乐情绪及特点。
第二项设计是分析唱腔特点,引出“梅派”艺术唱腔特征。
第三项设计是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片段,让学生再次感受“梅派”艺术唱腔特征。
通过以上三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就会对梅兰芳先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五、说知识拓展
介绍梅兰芳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第一项设计是采用讲授法,介绍梅兰芳在国外的一些演出经历。
第二项设计是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在国外的一些情况。
第三项设计是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在国外影响力’的个人观点。
六、课堂总结
运用了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赞誉梅兰芳先生的一句话“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来结束本堂课。为的是创设一种课堂氛围,使学生对梅兰芳先生的尊敬之感得到升华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0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教学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
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 。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
(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发歌曲学习兴趣。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
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让学生用“lu”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
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
4、放录音,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
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
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
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四、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苹中分校音乐老师张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欣赏《鳟鱼》”我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 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
(五) 教学过程
(六) 特点预设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
(一) 指导思想:
音乐欣赏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面向全体,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融合相关多元文化知识。把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立足于学生本身,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音乐实践,实践是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鼓励音乐创造,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艺术熏陶和音乐教育。从而真正达到审美水平的提高。
此指导思想,来源于初中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分析。
(二)
1、教材分析:
《鳟鱼》是《北京市义务教育》第15册第三单元的一首欣赏歌曲,是一首舒伯特写作的钢琴五重奏,属于西方音乐体系中的浪漫主义时期一首作品、在初中三年的课本中,从巴洛克时期到20世纪音乐,共被分别分在了5个学期中,在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为西方音乐的重要时期是不可或缺的。从本学期来看,本单元是学生接触西方音乐唯一的一个单元,所以应当适当联系上学期的内容,使得学生对西方音乐有正确、整体的认识。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程,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本首作品选自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是一首典型的变奏曲。明显的变奏曲式是本曲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了解曲式的较好途径。
2、学情分析:授课的班级为我校初二年级(4)班学生,这个班级是新组建的`普通班,整体来讲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愿意欣赏,能听辨小二度与大二度,能较为准确的模仿节奏型。模仿音高。但对于识谱,识别节奏,有一定的困难。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有大致的定位、但不够细腻。对音乐细节的关注不够。音乐理论知识较差。所以,本节课要把音乐基础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兴趣中,切实学会相关音乐知识,把音乐内涵作为着力点,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把音乐与创作背景结合,挖掘其中的情感,从而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受益终身。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基于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分析,我指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学生愿意继续了解西方音乐、并对其感兴趣。(因为在课标中提出,兴趣爱好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并且要尊重多元文化)
2.学生能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理解作曲家在写作时的想法。(课标中要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3. 学生会钦佩舒伯特的才华、并能鼓励自己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之前欣赏音乐的方法,通过对比、体验、听辨、模仿等方法欣赏本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判断他们在演奏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
3.学生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特点、并能运用。
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分析,我预设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变奏曲式”特点、并能运用于分析其他音乐。
(二)教学难点:对于本曲中调式的感受和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如下设计了我的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欣赏音乐
3、演唱主题
4、听辨乐器
5、分析段落
6、分析情感
7、检测扩展
8、运用创作
9、总结升华
(六) 教学设计的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总体把握,和深入挖掘,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设想回答情况,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总结的教学模式,并且注重情感教育,能力培养。这样有助于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不依靠教师,而是依靠自己,真正具有可持续性,可发展性。让学生终身受益。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2
课题:《走进金色大厅 》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为第四单元的《音乐与社会》中的第一节“音乐的传播与交融”中的第二个主题“走进金色大厅”。主要通过中国民乐走进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在这个公认的权威的大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民乐的民族性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在传播和交流中与世界其他各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融合与发展,进而证明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即使跨越了国度、语言甚至时代,人们还是可以通过音乐来加强彼此的认识和理解。音乐成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四、教学内容:
赏析《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
《大胡笳》(琴、埙、箫三重奏)。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金色大厅与中国民乐的相关知识内容。
2、能力目标:
①认识琴、埙、箫三种中国的古代乐器,能分辨出它们的音色,并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韵味;
②熟悉《娱乐升平》、《花好月圆》的音乐主题;
③能对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风格作出简要的对比、评价。
3、情感目标:热爱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认识并理解中国民族音乐走进“金色大厅”的意义和作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六、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金色大厅与中国民乐的相关知识内容,认识琴、埙、箫三种中国的古代乐器。
七、教学难点:
熟悉《娱乐升平》、《花好月圆》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能对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风格作出简要的对比;认识并理解中国民族音乐走进“金色大厅”的意义和作用,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主题,介绍了金色大厅这个世界公认的顶级、权威的大舞台,还有约翰·斯特劳斯家族的相关知识内容。今天,我们来讲讲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中央民族管弦乐队走进金色大厅,为全世界爱好音乐的人们送去中国的祝福。
接下来,我们先来对比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两个片段,请同学尝试评价一下西洋管弦乐队和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风格有什么不同?(相同的作品,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音乐表现的风格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
【引导、对比、分析,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借此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主要构成:“吹、拉、弹、打”
吹管乐器组:笛子、唢呐、箫、埙等;
拉弦乐器组: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古筝、扬琴(击弦)等;
打击乐器组:锣、鼓、镲、响板、木鱼等。
2、琴、埙、箫三种中国的古代乐器;听辨琴、埙、箫的音色。
埙:陶土制而成的吹奏乐器。其历史久远可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外形圆鹅蛋状,其音色圆浑而深沉、凝重而古朴;适宜抒发哀怨、悲切、郁闷、凄楚的音乐情绪。
箫:竹制竖吹,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其音色圆润恬静,幽雅飘逸,具有超凡脱俗的音乐气质,适宜表现清新幽雅、恬静安详的音乐内容和表现哀怨凄凉的音乐情绪。
琴:又名“古琴”,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在上层社会广泛流行,到了汉魏时期就有了大批的琴家,“琴”的艺术达到全盛的时期;宋元时期,抚“琴”乃成为文人雅士和大家闺秀的必修之物。其音色沉浑而清雅,厚重而幽冷,使人听后肃穆、神往。远可凌云飘逸,近可清纯声和,重如泰山巍峨,轻如游丝飘忽,有极强的表现力。
【开门见山,师生交流,直接讲解概念,为下面的自主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3、听赏《大胡笳》(琴、埙、箫三重奏)
简介《胡笳十八拍》的由来。
思考:该乐曲表达怎样的一种意境?谈谈你对中国古代音乐的认识。
《胡笳十八拍》的意境再现:深沉悠长、低回婉转;
怨恨悲壮、跌宕起伏;
沉思平静、凝思聚神;
沸腾热烈、激越奔放。
乐曲为六声羽调式。作品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全曲以多乐段的形式展开,并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令人不禁感怀蔡文姬的悲苦身世和她思乡别子的伤感情怀。
中国古代音乐注重人格美和意境美。中国古代音乐,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质,是由我国历代有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创作或参与创作、完善和传承的传统音乐。它是历代文人们崇高信仰的音乐艺术表现,是文人们对天地,对人生,对社会的一项价值观察与评判,更是他们心境与灵魂的艺术折射。它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两方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参与引导、小结,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赏析《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①、简介广东音乐:擅长对生活小景的描摹,关注传统的生活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丝丝入扣的描写,表达热爱生活的愉悦感受。
②、听赏作品,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
提示注意乐曲的两个主要段落,引导学生熟悉音乐主题,并尝试视唱旋律;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典型的锣鼓点节奏。
③、该作品作为20xx年维也纳“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的开幕曲,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乐热烈、喜庆的欢快气氛。全曲结构短小,以海南《婚礼曲》为素材,表现了喜气洋洋、欢腾热烈的`场景,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主题一,以广东民间舞狮中常见的锣鼓点做节奏,运用对称出现的作曲手法表现了舞狮时的活泼、诙谐的动态。主题二,运用旋律的音调的上扬,推动了乐曲的情绪逐渐走向热烈,乐曲在反复时速度的突然加快,更渲染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和场面。
④、尝试敲击出舞狮的锣鼓点,体验和感受《娱乐升平》中主题旋律的特点。
5、赏析《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
①、听赏作品,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
②、思考:该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一种音乐风格?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变化的感知能力。】
③、该作品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民族管弦乐曲。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管弦乐队齐奏出行进般的号令,表现出一派欢乐的景象。A段,笛子柔和明亮的吹奏,转入高胡和二胡的变化重复,音乐节奏欢畅、舒展,上升的旋律线开朗而向上,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段,运用“鱼咬尾”的旋律变化和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中尽情载歌载舞的场面。A1段,乐队以快速的加花变化再现主题段落,是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
④、熟悉并尝试哼唱《花好月圆》的主题段落与对比段落的旋律。
【学生讨论、交流,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适时参与引导、小结,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课堂讨论:
通过以上的三部作品的听赏,我们思考以下的问题:
中国为什么要在金色大厅举行春节音乐会?有何意义?
【围绕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探究学习,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参与引导、小结。】
1998年,促使中国中央民族管弦乐团走出国门,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的人是吴泽州。
维也纳是举世公认的音乐都城,数百年在音乐领域的辉煌和影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与之媲美。“金色大厅”被誉为“音乐圣殿”,并非只因历史悠久和金碧辉煌,是其历史积淀起的崇高声誉和身价使然。
中国音乐蕴涵着东方的美学情趣和人文理念,最能深刻表现中华民族的心绪与情思。同时,我们那些结构精巧的民族乐器,亦能描摹自然万象与演绎人类共同的心声。把中国古老的音乐和世界著名的殿堂联系起来,借助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把中国的民族文化散播到世界,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国,同时让中国音乐和世界音乐能有融合、交流的机会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听赏三部中国民乐的作品,欣赏中国民乐走进金色大厅的精彩演出,了解了世界对中国民乐的认可和喜爱。其实除了中国民乐外,我们的优秀的歌唱家们也曾放歌金色大厅引起极大的轰动,如20xx年的宋祖英;20xx年的谭晶;20xx年的王莹;20xx年的廖昌永。这一切无不证明中国的高雅艺术不逊色于世界的其他几个著名国家,中国的艺术繁荣世人有目共睹。
【小结,强化本课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六)、布置作业:
但是,事物发展顺应一个规律:物极必反。在金色大厅的背后,并不是总是鲜花和掌声,20xx年2月在人民网有一篇文章: “人民观察:民乐频繁走进“金色大厅”的尴尬”, ——赠票使中国民乐“掉价”、勿盲目理解“金色大厅”、掌声不代表“巨大成功”。
让我们反思,请写一篇你自己对此现象的认识或者感受。
【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提倡学习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独立的思考。】
(七)、下课礼仪:再见!
九、教学反馈: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周村区实验中学的丰彦,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花城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影视音乐”。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把我的说课思路展示给各位评委老师,敬请指导。
一、【教材分析】
《音乐与社会》这一单元由“音乐的传播与交融”和“大众音乐”两部分组成。本单元是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是高中生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既可以反映社会功能又能给予社会深刻的影响。
影视音乐这一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在这一节课上让学生鉴赏完所有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学校高二有6个班是电脑班,有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在线交流,学生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所以我从影视音乐的体裁入手,每种体裁准备两首影视音乐作品,在前一节课的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从一种体裁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一首影视音乐作品,在课下查阅一下资料,选派一名代表介绍给大家,我来做简单的补充。
我选择的八首音乐分别是片头音乐:《詹姆斯邦德序曲》和《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ule》;场景音乐:《泰坦尼克号》中的《弦乐四重奏》和《功夫》片段;插曲《再见,警察》和《牧羊曲》;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关注。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配乐能力,使学生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并能为影视片段或专题片配上合适的音乐。
3、知识目标:认识影视音乐的种类、作用,了解约翰.巴瑞和约翰.威廉姆斯以及什么是音画对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使学生初步体验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清楚的分辨出影视音乐的体裁,并能为影视片段配乐。
四、【教法】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本堂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交流、为影视片段配乐等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分析比较、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与探究。
五、【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引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鉴赏分析、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拓展与探究。
1、组织教学:
我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都安排了一个环节叫做“梦想舞台”,让四个学生一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才艺,其中有一个是主持人,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得分并计入学期末的学分认定,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用两段不同的《泰坦尼克号》导入,一段没有音乐,一段有音乐,让学生找出区别,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后,展示课件,影视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片头音乐;场景音乐;插曲和主题音乐,然后按照课前的分组让学生上台来介绍他们选择的影视音乐作品
下面我根据上课的情况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组片头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詹姆斯邦德序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007系列是电影史上一个传奇。这首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瑞创作,他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具有动机性的音乐主题,在每部影片的开头都会出现,这个主题由低音弹拨乐器演奏,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也使全系列片的音乐得以统一,从音乐上给影片确定了风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巴瑞的生平和什么是片头音乐。
第二组场景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功夫》,学生是这样介绍的:功夫这部电影一共出现了30几首场景音乐,周星驰出场时播放的是《十面埋伏》,斧头帮出现的时候播放的是《我不入地狱》,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最经典叫《流浪者之歌》,乐曲速度极快,给影片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场景音乐。
第三组插曲: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牧羊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牧羊曲》是影片《少林寺》的插曲,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它与《少林,少林》在影片播出20多年来在少林寺日日响起,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现在的少林寺。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插曲,并强调插曲不是器乐曲,它一定是歌曲。
第四组主题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是这样介绍的:这部作品由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以深情、忧伤之感。影片画面是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女排着队伍,在辛德勒的墓石前放小石子以示纪念,人们缓缓地走着,音乐也缓缓的奏着,让人心酸、让人悸动、让人震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威廉姆斯的生平和什么是主题音乐,同时向学生介绍影片的另一首插曲(&),并提出问题:电影中那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场面,配乐居然是一首平静祥和的童声合唱,你觉得这样合适吗?让学生讨论,并顺势引导:这种手法叫音画对位。
(2)在这四种体裁当中插曲和场景音乐学生很难分辨,所以我准备了两首影视音乐作品让他们辨别,分别是《西游记》中的场景音乐和《城南旧事》中插曲《送别》,让学生认识到插曲一定是声乐作品,场景音乐一般都是器乐曲。
在学生清楚的了解了场景音乐和插曲的区别之后,让学生判段这样一句话,电影过程中出现的音乐,除去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外,所有的音乐都属于场景音乐。这句话是教参上的一句话,相信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判断的出,这句话是错误的,除了场景音乐还应该有插曲。借此可以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要善于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判断,尽信书不如无书。
通过欣赏这么多的影视音乐作品,学生应该对影视音乐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并总结,学生回答完之后出示课件做相应的补充。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会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学有所获”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梳理所学,加深记忆。
5、拓展与探究:
课尾,我准备了一段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片段,并给学生四段音乐,让他们选择哪段最适合,第一段是一段悲伤的音乐,第二段是一段恐怖的音乐,第三段是匈牙利五号的音乐,第四段是加沃特舞曲。学生很可能在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上有争议,其实这两段都可以,借此可以告诉同学们,为影视作品配乐不是唯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作业
我出示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请同学们为学校纪录片配上合适的音乐,下节课开一个简短作品展示会,看看哪些同学配的音乐最合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4
各位尊敬的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与影视艺术》。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由“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和“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19、20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各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说学情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出19、20世纪音乐与影视艺术发展的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问题探究等,锻炼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主要的音乐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难点】
19、20世纪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各流派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表格归纳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我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
课程伊始,我会与学生互动,询问同学们周末都有哪些休闲娱乐活动?引出音乐、电影和电视。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拉近了大家日常生活和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投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首先引领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19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引发学生对19世纪音乐发展背景的思考。学生能够回答出工业革命、殖民国家的扩张、美国南北战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19世纪音乐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讲浪漫主义音乐时,我会多媒体出示《浪漫主义音乐概况》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表格进行补充完善。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
紧接着我会多媒体展示一组《天鹅湖》剧照,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简单向学生介绍民族乐派。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性;表格的运用,能够使零散的知识更具系统性,方便学生的记忆。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首先,展示20世纪世界音乐发展变化的相关史料,学生阅读思考发展变化的原因。其次,介绍现代主义音乐,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填写表格的形式进行。最后,学生依据课前准备的当代音乐发展的相关资料,就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势及走向繁荣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的基础上,我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形式,把音乐发展各流派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既简单实用,又突出了这一重点知识。史料的运用,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这一部分知识点的线索脉络较为清晰,且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愿望较为强烈。因此在这一部分我完全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充分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我只在必要时刻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着重理清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能有极高的参与性,更容易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新知。因此在小结环节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内容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互相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达到课虽下,趣仍浓的特点。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以直观、简洁为原则,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1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歌曲《问》和《渔阳鼙鼓动起来》。《问》音乐舒展自如,亲切淳朴,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压抑之中蕴含着激动。《渔阳鼙鼓动起来》是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引导学生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之后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
(2)下面欣赏由萧友梅作曲的《问》,聆听之后提问学生:歌词有什么特点?从速度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再次聆听《问》,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深刻感受乐曲的情怀。之后介绍作曲家萧友梅:(①书上182页)
(3)接下来欣赏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首先给同学们介绍《长恨歌》:《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词曲作者韦瀚章、黄自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下面播放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之后继续介绍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复听歌曲,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之后介绍作曲家黄自:(②书上183页)
(4)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清唱剧:清唱剧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做伴奏。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四、拓展
在网上查找③“清唱剧”的界定,再聆听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请把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进行对比,谈谈你的感受。
五、总结
通过欣赏《问》和《渔阳鼙鼓动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保作文1000字左右】相关文章:
感恩作文1000字左右10-02
关于笑的作文1000字左右10-09
扳手腕作文1000字左右09-11
环保的作文1000字11-17
环保作文1000字10-18
环保1000字作文10-23
关于共享单车的作文1000字左右10-02
再见桂香作文1000字左右10-19
关于环保的作文1000字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