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了作文600字

时间:2024-05-31 08:25:10 600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他笑了作文600字(经典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他笑了作文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他笑了作文600字(经典15篇)

他笑了作文600字1

  【活动目标】

  1、再现日常生活情景,体验全家人围坐在锅边吃火锅的欢乐。

  2、不断积累目测一部分接着往下数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模拟火锅一个,幼儿自制各种火锅食品,分类放在盘子内。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篮和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境

  1、幼儿模拟围坐火锅边(人数不限,可随游戏逐步增加)。

  2、了解规则:

  (1)取放每一品种的数量可由游戏者事先确定。

  (2)加菜时锅里同类品种不能超过10个。

  (3)篮里的菜必须投放到锅里表示烫熟后才能夹出放进碗里。

  (4)必须从自己的篮子里取菜投入锅里,但夹菜时可选锅里的任何品种,不必区别是谁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识别各种火锅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篮里放三至四种菜。

  2、轮流往火锅里加菜,品种和数量都可由幼儿自定,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三、开火

  锅里的菜较满后,盖上锅盖,共同念一首儿歌模拟开火,儿歌念完,表示锅里的水烧开了。

  四、吃菜

  1、轮流用手做筷子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数一数各品种的菜吃了多少。

  2、反复夹菜,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五、关火

  1、盖上锅盖,每人数一数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与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种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锅的经验,可生成多种玩法:

  玩法一:荤素搭配。幼儿先在锅里投放荤菜(每种菜的数量为10),然后开火、吃菜,用筷子将锅里的'菜夹进自己的碗里,等荤菜都“吃”完后,再将素菜放入锅内,继续品尝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谱。幼儿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选择不同的菜肴进行“吃火锅”的游戏。

他笑了作文600字2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

  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 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动画)。

  心理:

  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

  (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 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

  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 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⑷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4、播放动画,巩固对标志的掌握,有奖抢答。播放画面,幼儿观察,以最先答对的幼儿为胜,并奖励小粘贴。

  (三)学习指挥手势,现场指挥

  1、师: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车辆顺利通行,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今天,我们就邀请来了交 警叔叔,让我们欢迎他的到来。

  2、警察:孩子们,刚才你们已经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认识了不同的交通标志,现在,叔叔给你们做几个常见的指挥手势(直行手势、停止手势、左转弯手势、右转弯手势)。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学习吗?警察做指挥动作,幼儿猜意思。

  3、游戏“学做小交 警”,学做交通指挥手势。

  (四)游戏:“交通安全伴我行”

  师:孩子们交 警叔叔看到你们这么聪明,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就请交 警叔叔作我们的现场指挥,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道具,扮演不同角色,交 警站在十字路口,进行现场指挥,在音乐伴奏下,展开游戏,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观看指挥手势进行行驶。

  三、结束集合队伍,讲评情况

  交 警:“孩子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和叔叔都觉得你们可以成为交通小卫士。”

  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叔叔那样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让更多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组织幼儿欢送交 警叔叔,自然结束。

他笑了作文600字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彝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和彝族文化的认知能力。

  2、让幼儿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习、体验、感悟彝族生活中的人文情感,发掘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美好情感。

  3、引导幼儿学习彝族的歌舞,乐器,传统手艺,增强幼儿的兴趣,筹备新春文艺晚会。

  二、教材分析

  幼儿园彝族教案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彝族的历史由来、文化和习俗。

  2、彝族的常食常用的食物和饮品。

  3、教授彝族歌曲、舞蹈和乐器。

  3、传承彝族的传统手艺。

  4、制作彝族的节日礼品。

  5、筹备新春文艺晚会。

  三、教学步骤

  1、彝族的历史由来、文化和习俗

  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呈现彝族的历史文化。

  2)给孩子介绍彝族的节日,让孩子知道彝族的不同节日庆祝方式。

  3)让孩子们听彝族传说或武侠小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彝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彝族的常食常用的食物和饮品

  1)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孩子们认识彝族特色饮食和饮品。

  2)让孩子们品尝彝族特色美食,例如酸汤、豆腐饭等,并让孩子们自己用筷子尝一尝。

  3)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彝族的食品文化。

  3、教授彝族歌曲、舞蹈和乐器

  1)教师通过介绍让孩子们了解彝族的音乐文化,同时准备彝族的音乐器材。

  2)教师给孩子们展现彝族特有的方式歌唱,教导孩子们了解彝族的舞蹈。

  3)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如何播放、演奏彝族的乐器,让孩子们品尝不同的节奏和音调。

  4、传承彝族的传统手艺

  1)教师通过陈列和介绍,展示彝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其制作的工具。

  2)教师利用自己的'亲身经验,让孩子们掌握制作彝族传统手工艺的方法和技能。

  5、制作彝族的节日礼品

  1)教师通过介绍,让孩子们了解有何不同的彝族节日和俗世。

  2)教师教导孩子们制作彝族传统重要节日礼品,如:蝴蝶翅膀、绣香囊等。

  3)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彝族传统工艺的精髓和美妙。

  6、筹备新春文艺晚会

  1)教师通过介绍,让孩子们了解彝族春节和元旦的方式庆祝方式、传统节礼、传统文艺活动等。

  2)教师教导幼儿团队策划和组织彝族文艺晚会,包括制作文化背景板、制作演出道具等。

  3)让孩子们在演出过当中,增长团队意识和组织策划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图像表现法

  2、体验法

  3、实践法

  4、情境教育法

  5、交互性教育法

  五、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学习,使幼儿更好的认识彝族的历史、文化、习惯和食品等方面,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彝族文化认知和归属感,同时激发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长了自身的头脑、身体以及和宏阔情感的感悟力。在教师的跟踪、引导和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认识和接触和新事物,学习和掌握了彝族的艺术、文化和传统技能,增添了更多的快乐、智慧和创造力。

他笑了作文600字4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把树叶当做什么。

  2.感受秋叶给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秋叶》、歌曲《秋天》录音磁带、录音机。

  2.大班姐姐戴上头饰扮演秋姐姐。

  3.落叶若干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播放歌曲《秋天》,大班幼儿扮演的秋姐姐出场。

  2.教师:秋天到了。看,秋姐姐来了!我们都是小树叶,我们跟着秋姐姐一起跳舞好吗?引导幼儿跟随大班儿童随音乐自由做出动作。

  3.音乐结束,请幼儿说一说:小树叶飘到哪里了?

  二、欣赏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然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再仔细听听看,小动物们还说了什么?

  教师按次序出示教学挂图《秋叶》,并逐句朗诵儿歌。教师请幼儿一边观看挂图中的画面,一边进一步欣赏儿歌。

  3.分段学念儿歌。

  (1)教师:小蚂蚁说了什么?教师拿出一片树叶,幼儿扮演小蚂蚁,跟着教师说:“这是我的小船。”

  (2)幼儿跟着教师依次学说儿歌里其他几个小动物的话。

  4.幼儿分角色扮演各种动物的角色,跟着教师念儿歌《秋叶》。

  三、在音乐中自由舞动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秋天》,给幼儿分发一片树叶,请幼儿手持树叶随着音乐自由舞动,尝试着表现小动物们和树叶做伙伴的快乐心情。

  教学反思

  在开展这活动之前,我收集了很多的.树叶,并带幼儿到野外观察了秋天大自然的美景。在教学过程中我请来了大班姐姐扮演角色,幼儿跟随姐姐随音乐自由做出动作,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并能扮演各种动物的角色,感受到秋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他笑了作文600字5

  教学目标:

  1.通过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 学 准 备:

  实物若干。图片、天平秤教 学 重 点:

  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 学 步 骤:

  一、创设情境师:星期天,动物乐园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1、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2、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1、看一看,比一比(1)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你还知道谁轻谁重呢?课件出示几种动物比轻重?

  (2)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轻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1)数学书和文具盒你们能看出它们谁轻谁重吗?(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幼儿操作,掂一掂。(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数学书和文具盒的轻重,以及其它你感兴趣的物体的轻重)(4)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3、称一称,比一比(1)教师示范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和梨的图画。问: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天平秤的指针会偏向重的那边呢,可见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2)幼儿操作,秤物体,比轻重。(现在你们可以自己来称一称,比一比轻重。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他笑了作文600字6

  设计意图:

  绘本《年夜饭》中讲到“奶奶家的年夜饭摆了满满一桌子,五颜六色、香味能把人绊一个大跟头”说的正是除夕年夜饭。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庆祝年,而年夜饭是年最传统的习俗之一,大家一起吃饺子、各式的点心、把戏的馒头等等。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节日食品,通过搓、团、捏、压扁的方法制作饺子、把戏馒头等食物,促进幼儿对中国特有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的了解,从小感受、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年夜饭是中国年的传统习俗。

  2.能通过搓、团、捏、压扁的方法制作饺子等食物。

  3.感受动手制作年夜饭的欢快,体验民俗节日的喜庆。

  4.培育幼儿的观看、操作、表达力气,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意识。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赏识别人的作品。

  活动预备:

  物质预备:课件、彩陶泥、泥工板、小毛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吃饺子是中国年的`传统习俗。

  1.猜谜语:圆皮包住馅,样子像小船,水里煮一煮,吃来香喷喷。(谜底:饺子)

  2.提问: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吃的饺子是什么馅的,什么味道的,什么外形的,像什么?

  小结:肉馅、蔬菜馅、香香的,像元宝、像小船。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向幼儿介绍过年时吃饺子、包饺子的传统习俗。

  二、看一看,了解做饺子、点心、花馍需要的材料和方法。

  1.我们一起观看录像,了解制作过程及方法,引导幼儿观看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提问: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圆圆的饺子皮是怎样变成半圆形的?

  小结:左下右上心相对,团聚之后向下压。馅料放中间,圆边对对折。手指捏一捏,最终压一压。

  2.教师示范包饺子,了解制作过程及方法。

  三、做一做,用搓、团、捏、压扁的方法制作饺子。

  1.提出要求:包饺子时,要随时保持桌面衣服的干净,用小毛巾擦手,我们看看谁做得最好。

  2.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表扬包的好的孩子,请他们介绍阅历。

  3.鼓舞幼儿丰富年夜饭的菜品,制作“蔬菜、鱼、鸡鸭、水果等食物”。

  四、共享与呈现。

  把幼儿制作的年夜饭呈现出来大家赏识,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体验成功的欢快。

  活动延长:

  1.把彩陶泥放到区域活动中去供幼儿随时使用,练习包饺子、制作点心、花馍等。

  2.讲一讲关于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心情高涨,留意力集中,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承受的也很快,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到达了预期的效果。

他笑了作文600字7

  一、年龄段:4.5-5岁

  二、主题:圣诞节

  三、方案名称:铃儿响叮当(2课时)

  四、艺术方向:日常知识及舞蹈

  五、目标预设:

  1、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圣诞节进行初步的了解。

  2、认识铃铛的构造和发声原理。

  3、初步学习脚位,训练肢体的协调性。

  六、方案准备:

  1、教室布置以圣诞节为背景,营造典型的圣诞场景。

  2、圣诞帽若干、各式铃铛若干、特制的坏掉的铃铛一个及从里面取出的石头。

  3、圣诞节、圣诞老人、麋鹿、铃铛图片。

  4、圣诞节的舒缓音乐,《铃儿响叮当》音乐,《小铃铛》舞蹈音乐。

  七、方案操作:

  幼儿进入教室,自由活动,熟悉周围环境,教师陪同并熟悉幼儿。师:小朋友们,到我这来。刚才我们活动了一下,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大家围绕老师做好)

  有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对,是圣诞节。我给大家准备了圣诞节的帽子,现在我们戴上帽子,一起进入圣诞世界。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个和圣诞世界有关的故事。(教师讲述圣诞节的故事,伴以圣诞舒缓乐,并展示相关图片)

  现在大家了解了圣诞世界,那么现在我们就轻松一下吧。(放《铃儿响叮当》,发给小朋友各式铃铛,随音乐摇动手中铃铛,摆动身体。)

  音乐停下来了,我们也要休息了,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坐好。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大家手里都拿了铃铛,我就给大家将一个小铃铛的故事。

  看,老师手里的铃铛摇一摇(伴随摇动),铃铃铃。你们的小铃铛呢?给老师摇一摇。(一起摇铃)

  铃铛摇起来真好听,大家开心吗?(生回答)可是一个小铃铛不会响了,小铃铛很伤心。(拿出坏掉的铃铛)小铃铛在圣诞世界里找他的朋友们帮忙。小铃铛找了圣诞老公公,找了小麋鹿,摘了小星星,找了圣诞树,可是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帮他。小铃铛很伤心,小朋友们可以帮他吗?(传看坏掉的铃铛,让小朋友看)你们觉得他怎么了,是少了什么还是多了什么?

  对,他和我们这些铃铃响的铃铛比,少了里面的小石头。小朋友,仔细看看手里的铃铛,都有什么?(引导大家观察)。你们说为什么没了石头这个小铃铛就不响了呢?是因为石头可以响吗?(拿出石头给大家看)石头也不会响,那到底是什么响了呢?(引导大家思考,观察,发现答案)

  对,就是这样的。你们说的很对,是石头碰到了铃铛壁发出的声音。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和小铃铛一样铃铃响的东西呢?好,回家以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自己做一个小铃铛。

  那么现在我们还是帮小铃铛装好石头。铃铃铃(装好石头,摇铃),小铃铛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重新开始铃铃铃。小铃铛从此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帮助了小铃铛大家开不开心?大家想不想和他一样开心?那老师就教大家一个舞蹈,舞蹈的名字就叫《小铃铛》。

  来,像老师一样做个小铃铛(比出舞蹈开始的动作),玲玲玲(舞蹈中摇头的动作,来回晃动的动作);再做一个小铃铛(舞蹈中手部在下的小铃铛),铃铃铃(来回晃动的动作)。好,一起来跳舞。(放《小铃铛》音乐)

  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 …… …… …… ……

  (与小朋友一起跳舞,熟悉音乐,学习动作,对脚位进行指导。) (学成以后)好,今天老师和小朋友都玩的`很开心,都很棒。现在我们就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个自己的小铃铛,一起铃铃铃,让他们也和我们一起开心。(组织下课放学)

  八、方案回顾:

  本节课是圣诞节期间的一节课,为了让小朋友了解圣诞节,特意准备了与圣诞有关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知识方面的延伸。训练了肢体,开动了头脑,

  对幼儿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提高。

  九、家庭拓展:

  1、进一步训练脚位和身体的灵活性,巩固舞蹈;

  2、陪孩子一起过圣诞,讲述更多与圣诞有关的儿童故事,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感情。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圣诞礼物。

  2、家长注意多和幼儿讨论上课的情况,鼓励幼儿,与幼儿一起进行实践,做自己的小铃铛,培养科学的态度。使幼儿对上课有积极性。

他笑了作文600字8

  活动目标:

  1、认识红、绿两种颜色。

  2、学习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用卡纸做的红、绿色的糖果屋。

  2、红色、绿色糖果卡片(与幼儿人数相同)。

  3、红色、绿色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座小房子,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糖果屋”。看!它们长得有点不一样,宝宝们看出来了吗?

  2、师:一个屋顶圆圆的是什么颜色?(红色的)

  另外一个屋顶尖尖的是什么颜色?(绿色的)

  3、这两个“糖果屋”里面住着好多糖果宝宝呢!宝宝们想不想和它们一起玩游戏呢?(想)

  4、那现在老师就要把这些糖果宝宝分给听话、坐得好的宝宝。(每位宝宝分别一张红、绿糖果卡片)

  二、认识颜色

  1、请宝宝说说手中是什么颜色的糖果宝宝。

  2、听口令举颜色卡色。

  教师说:“红色”幼儿即举起红糖果卡片。

  “绿色”幼儿即举起绿糖果卡片。

  三、送卡片回家

  1、糖果宝宝玩得好累啊!那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小心哦!红糖果送到红色的“糖果屋”里,绿糖果送到绿色的“糖果屋”里。不可以送错,那样糖果宝宝就会生气啦!(老师示范)

  2、宝宝操作活动(教师指导检查幼儿幼儿活动)

  四、结束活动

  1、我们宝宝真能干,都把它们送回家了。糖果宝宝要谢谢你们把它们送回家,给你们送来了好多糖果(出示两种颜色的糖果)。

  2、幼儿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糖果,拿到糖果后说说是什么颜色的糖果。

  3、品尝,糖纸放在纸篓里。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选择了《认识颜色》为题材的内容,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从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在看一看、玩一玩、学一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辨别红、绿两种颜色,并进行归类,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并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由于托班幼儿年龄小,易学易动好表现,他们在初步认识了红、绿两种颜色后,对颜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让幼儿以亲历亲为的方式学习,

  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初步学习将红绿两种颜色进行分类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根据这一活动的设计理念,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为:

  1、引导幼儿学习分辨红、绿两种颜色,知道颜色的名称。 2、让幼儿学会把红、绿色进行分类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分辨红、绿两种颜色。难点:学会把红、绿色进行分类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课前准备了用卡纸做的红、绿色的糖果屋,红色、糖果卡片和红色、绿色糖果若干。

  在颜色宝宝做游戏的部分中发现,让幼儿找相应的颜色宝宝,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幼儿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有的`能力强的幼儿会很快的找到,而有的幼儿却对颜色有点混淆,可以说”举棋未定”。所以,从活动中我感觉到: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尤其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操作难度也相应地降低一点。再由于我请小朋友上来互动的次数还不够,所以部分幼儿主动性学习能力不是很明显,这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的改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活动从中我也受到了启发:每次学活动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创造快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活泼的状态下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他笑了作文600字9

  活动过程

  1、重点指导:

  (1)观察重点:

  ——幼儿是否能将半成品组合拼贴,完成作品。

  ——幼儿在拼贴结束后,是否将篮筐整理干净 。

  (2)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想象制作出与范例不用的图案去装饰。

  ——提醒幼儿用完了一张纸再用,不能浪费。

  2、交流

  预设:你觉得在做手表的时候有哪些好方法能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完成呢?

  运动活动

  活动内容:数字宝宝竖起小耳朵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反应敏捷度,观察了解幼儿对1-10的单双数的掌握。

  活动准备:

  毛巾、衣物篮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

  1、游戏介绍

  现在先请10个朋友站到中间,命名十个小朋友是数字一到十。

  听口令进行游戏,如“数字一朋友和数字3朋友抱一起”

  “双数朋友站,但是朋友蹲”

  “单数宝宝笑哈哈,双数宝宝哭啊哭”等。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

  1、提醒:注意听清口令,不能你推我急。

  2、想好了再做动作,做错了即输,换其他幼儿。

  三、讲评:

  反思与调整

  记录:在开始这次区角活动之前,我跟幼儿介绍过我们美工区又新添了剪剪贴贴橡塑纸的内容,当我拿出自己做好的成品做范例给幼儿看时,孩子们都表现出了十分的兴趣。因此今天想来美工区玩橡塑纸的幼儿特别的多,有点争抢拥挤的景象。之后我让他们不要抢,保持安静。这次来到语言区拼古诗的两位都是话不多的小女孩,各自管各自埋头拼了起来,所以很安静。在拼古诗的时候张润瑾很快的`就完成了一首古诗,刘颖到活动结束只有完成了第一句诗词。

  分析:张润瑾小朋友在家比较注重诗歌这方面的培养,有了很好的前期经验,所以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对应的文字卡片,刘颖小朋友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很快的找到对应的文字卡片,这时便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

  调整:1、教师应该多投放些半成品供幼儿使用。

  2、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剪好半成品上的各种图案,先单让他们拼贴。

他笑了作文600字10

  活动背景:

  考虑到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有了记录的意识,但是还不是很会合作记录,于是利用《牛牛找红色》这个活动,我有意识地在记录的环节鼓励孩子们相互合作来记录。

  情景描述:

  在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记录表后。我请孩子们自由组合,一起去操作实验,并要求他们自己分工操作和记录。

  第一组组合成功。但是他们没有分工,各人迫不及待地就拿起桌上的材料要投向盆中的水。“你们一起把东西放到水里?那怎么知道什么东西可以褪色呢?”我这一问,张弘说了:“对呀,对呀,我先放进去,拿出来后,你再放进去。你第三个放,你第四个放。”一会工夫,张弘就分好了放材料的顺序。可惜记录表还是没人去拿。“这记录表可是很重要的哦,一会你们可要靠这个记录表来向小朋友汇报的哦。”一听说这个记录表重要,张弘又分配了:“多多,你来记录吧。”多多年龄最小,听到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赶快拿起记录纸和小印章准备记录。这一组因为有了张弘的分工,孩子们一个一个有顺序地投放材料,观察有无变化后,再投放另一个材料。可惜多多看得太投入了,竟然在第二个人投放材料后忘记记录了。我用手指了指他的记录纸,他赶快问我:“没有褪色,是在这里印个章吧?”“你刚才怎么记的?”“我在这里印了一个章,对吗?”我点点头:“你记录得很清楚。”他一听又专心去记录自己的发现了。由于专心记录,又有张弘的等待,他们的记录把刚才的实验结果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第二组的孩子分好组后,那个不声响的诚诚拿起了记录纸和小印章好象要记录。而几个女孩子拿起材料谁也不肯让谁:“我先来放”“我先来放”结果你推我挤中几个人都把材料放到了盆中。看到盆中的水变了颜色。他们开心地叫起来:“褪色了,褪色了。”我问他们:“那是哪个材料褪色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了。这样自然没法记录了。“那怎么办呢?”孩子们问。我问他们:“你们想怎么办?”航航说:“那我们重新来做吧。”我给他们重新端来一盘材料,孩子们开始重新操作。可惜由于没人分工,他们还是只顾自己投放材料,而不去关注记录的诚诚是否记录好。记录只完成了两栏。

  第三组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记录的孩子只完成了三次的实验结果。

  思考分析:

  从孩子们分组来看,他们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分成三组,每组人数相同。但是分组时基本都是按照性别来分的。因为受年龄的局限,他们现在的交往还只局限于同性朋友。分组是成功了。但是从孩子们的言行和操作结果来看,他们的合作意识还不够。比如第一组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了一个能主动指挥孩子们分工的张弘。而多多是个喜欢问,喜欢动手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乐意服从同伴的指派。他不懂就敢问,这也是促使他们组完成合作记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第二组的几个孩子有三个各有主见的女孩子,他们谁也不肯让,结果自然无法使实验按照合作操作的程序完成。好在他们后来经过老师的帮助完成了操作,但是由于不去关注记录的孩子,也就无法完成记录。而记录的这个孩子又属于需要特别关照的,如果没人去提示他,他是无法完成记录的。这也说明记录是需要一定经验的:会做简单的符号,能仔细观察,并记住结果。第三组出现的问题和第二组一样,同样说明合作记录是需要组员间的合作和等待的。

  今天的.合作记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这也让我对孩子们的合作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们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组,但是合作还需要分工,孩子恰恰缺乏的是分工的环节:如何分工?分好工后又如何操作?操作后如何做才能使完成操作记录?这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孩子们需要提高的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必须结合我们班级孩子的特点,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合作分工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找到合适的解决的办法,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笑了作文600字11

  活动名称:梦

  设计意图:

  在未来的社会,新知识新发明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新的产品和新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低创造力的人是很难以应付千变万化的世界的,因此培养创造力发达的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幼儿阶段是一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阶段,幼儿在进行想象的时候就是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因此以促进和帮助幼儿进行想象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能够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以最能引起幼儿充分想象的“梦”为主要线索,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教师立足于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进行多元的训练,让幼儿语言叙述、角色表演、动手绘画。不但提高了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

  适用班级:大班

  活动目标:

  1、根据主题内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角色表演、动手操作的能力。

  3、知道爱护小动物,爱护图书和玩具。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2张,小花猫的手偶一个,若干剪开的动物图片。

  2、磁带,录音机

  3、图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教师讲故事引题

  有一个小男孩叫陶陶,这天晚上他和家里的小花猫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玩,他先是个小花猫带了一个塑料袋,小花猫憋的好难受呀,可是他觉得带上塑料袋的小花猫像一个宇航员。妈妈看见了批评他不应该给小花猫带塑料袋会憋死的,就把小花猫带走了,他很生气就把那些动物图片撕的乱七八糟的。过了一会儿,陶陶觉得很没意思就躺在地板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

  二、设题,引导幼儿想象。

  1、教师:“陶陶躺在地板上睡着了,他会做什么样的梦呢?请小朋友想一想。”

  (1)、引导幼儿充分的发挥想象,并用完整的话讲述出来。

  (2)、教师用录音机记录下比较好的。

  2、教师:“那么陶陶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梦呢?”教师出示故事图片2继续讲述故事。

  陶陶梦见来到一个大森林里,那里景色很美有好多的小动物,自己家的小花猫也在这里呢,他和这些小动物一起游戏,又唱歌又跳舞很是开心突然……教师讲到在这里停住。

  (1)、提问;突然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幼儿想象创编。并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2)、教师将比较好的用录音机记录下来。

  1、教师继续讲故事:

  突然,小动物的身体都裂开了,他们都死了,森林里没有了笑声和歌声寂静的可怕。陶陶很伤心叫着小动物的名字,这时候他家的小花猫一下子变成了一只比他个子还要高的大花猫,它用一个塑料袋套住了陶陶的头,陶陶喘不上气好难受。大花猫说:“你刚才不是也给我套了一个塑料袋吗?我也让你尝一尝滋味。那些小动物不也是让你撕碎的吗?现在没人和你玩了吧!哈哈!!”陶陶害怕极了大声的喊妈妈,一喊就醒了。

  三、引导幼儿继续思维,体会要关爱小动物,爱惜玩具的情感。

  教师:“陶陶的梦醒了,想一想他做了这样的一个梦心里会怎么想呢?(要爱护小动物,爱惜自己的玩具和图书)他会怎么做呢,请你想一想然后表演出来。”

  请幼儿进行表演,可利用教师提供的手偶、图书,图片等道具。

  四、拓展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想象,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梦。

  教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有美好的,有恐怖的,有神奇的。下面就请你用小画笔把你的梦画出来。”

  课后延伸活动:

  1、幼儿的作品放置到活动区内,幼儿互相评价并将一将自己的花的内容。

  2、教师整理幼儿创编故事的录音,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想象创编的兴趣。

  活动评价: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教育的突破口。本次教学活动启发幼儿乘着幻想的翅膀,创造一个奇怪的梦。其中渗透了相关的情感教育,使幼儿在美好的幻想中懂得了要保护小动物爱惜玩具。在每个环节中,教师的问题一个扣着一个,悬念迭起。促使孩子马上反映出积极的思维,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部分孩子还通过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想象中的梦境,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师采用了录音的方法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做了积极的准备,能

  够很好的引导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创编。

他笑了作文600字12

  教学设计:

  孩子们对泡泡充满了幻想,看到漫天飞舞的泡泡,兴奋地手舞足蹈,追逐着泡泡自由奔跑,大声欢笑。因此,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神奇的泡泡》,幼儿通过观察泡泡,更加深入理解泡泡的秘密。

  教学活动一:寻找泡泡

  教学目的:

  1、寻找日常生活中能制作泡泡的物品。

  2、乐意参加寻找泡泡的活动,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吹泡泡的用具。

  2、把教师布置成超市,并放上关于泡泡的物品:肥皂、牙膏、牙刷、啤酒、雪碧、饮料品瓶等;和泡泡五官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参观“超市”

  老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班新开了一个新超市,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超市里都有什么?

  二、幼儿说说超市里有什么,教师做记录。

  提出问题:1、在超市里都看到了哪些物品?2、哪些物品有泡泡?

  请幼儿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录并出示相应的实物图片。

  三、幼儿动手操作,寻找泡泡。

  老师: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什么东西能产生跑跑呢?我们动手试一试,找一找,看看每种物品有没有泡泡出来。让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在一旁观察知道。

  四、幼儿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说一说哪些东西能产生泡泡?是如何发现的?请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在黑板上相应图片下面打“√”或“×”。2、师生总结。

  五、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其他的泡泡。

  提出问题:小朋友还在哪里见到过泡泡?请幼儿回家尝试。

  教学活动二:吹泡泡

  教学目的:

  1、水、肥皂。

  2、幼儿每人一个小杯子、吸管。

  3、在幼儿吸收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肥皂搓出的泡泡。

  教学过程:

  一、老师拿出分别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被子,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里面是什么呀?

  二、感知两个杯水的不同

  1、提出问题: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用小木棒、勺子等工具搅拌探索,或者用鼻子闻一闻,用眼睛看一看。

  2、请幼儿说一说这两杯分别是什么水?并说说是如何区分的。

  得出结论:可以吹出泡泡、搅拌出泡泡的水是肥皂水。

  三、吹泡泡

  老师:肥皂水可以吹泡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介绍吹泡泡的材料:肥皂水、吸管。

  2、吹泡泡

  (1)幼儿尝试用吸管吹泡泡。

  (2)请吹出泡泡的幼儿示范自己是怎样吹出泡泡的。

  (3)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吹泡泡。(用吸管蘸上肥皂水,轻轻吹。)

  (4)幼儿再次尝试吹泡泡。

  四、幼儿感受吹的力量和泡泡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1、幼儿尝试先轻吹泡泡然后再用力吹泡泡。

  引导幼儿发现:轻轻地吹可以吹出大的泡泡,用力吹可以吹出小的泡泡。

  2、请幼儿用力吹休干,观察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五、带领幼儿到户外吹泡泡,请幼儿观察泡泡是什么样的。

  教学延伸:请幼儿回家找找什么东西可以做成泡泡水,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一下,然后做下记录。

  教学活动三:圆形的泡泡

  教学目的:

  1、幼儿通过探索得知用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幼儿乐意参加探索活动。

  教学准备:

  1、吹泡泡工具(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五角星)

  2、记录表。

  3、场景设置(泡泡王国)

  教学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带领幼儿进入泡泡王国。

  老师:欢迎大家来到泡泡王国!大家看看这都是什么形状的?

  2、认识不同形状吹泡泡工具。

他笑了作文600字1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

  2、听过欣赏儿歌和讨论活动,理解儿歌内容。

  3、在创设的春天情景中,快乐地朗诵、快乐地歌唱、快乐地跳动,并注意调整自己跟随集体一起行动。

  4、让幼儿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收集关于迎春花的图片,带领幼儿观察过迎春花,对迎春花有一点认识。利用午餐后散步,到校园参观、观察迎春花,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

  2、图片:树枝发芽、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春风》,引出主题。

  1、出示图片,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春风》。

  2、启发幼儿想一想:春风吹呀吹,除了翠吹绿了、吹红了,你知道它还吹黄了什么呢?

  3、加入“吹黄了迎春花”,带领幼儿朗诵儿歌《春风》。

  二、学习儿歌《迎春花》。

  1、教师(出示迎春花图片):这是什么花?花朵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你在哪里看见过迎春花?

  2、教师朗诵儿歌。

  3、根据儿歌内容提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儿歌,并带领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4、教师:迎春花吹的是什么音乐,请你们一起来学一学。

  5、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6、教师带领幼儿轮流接说儿歌,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

  三、组织讨论,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为什么说迎春花诗园里的小号手?

  2、教师:迎春花还说些什么?教育引导幼儿知道花儿好看不能摘的道理。

  四、创设春天在公园里散步的情景,开展“春天真美呀!”儿歌音乐串联活动。

  1、教师:春天来了,公园里真美呀!让我们家一起去公园散步吧!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散步音乐去公园。(不弹奏打雷和下雨的音乐)

  3、教师:瞧!这是什么花?(迎春花)我们家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迎春花》吧!

  4、教师(分别出示柳树图片、桃花图片):瞧!柳树变绿了,花儿已经开了,啊!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5、教师朗诵幼儿随着音乐快乐地表演唱《春天来了》,提醒幼儿跟着集体的步调走,与家一起活动。

  6、音乐起(打雷、下雨),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眺望、并踏着轻松的小碎步返回自己的坐位。

他笑了作文600字1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随音乐表演采茶,体验采茶的快乐。

  2、了解万源的特产之一巴山雀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二、教学准备:

  录音机、优盘、电视机、围裙(泡沫纸制作)

  三、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好。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看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刚才,我们从图片上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茶园,真漂亮。很多很多的茶树长在一起,就形成了这一片绿油油的茶园。那我们再看看一株茶树长成什么样子呢?这一张图片就是一张茶树,这是茶树的老叶,这是茶树的新芽,采茶人就把这些新芽采摘下来,通过工人叔叔们加工就变成了香气宜人的茶叶。

  3、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的家乡是万源,万源也出产茶叶,我们万源出产的茶叶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微量元素——硒,人们把万源的茶叶叫做富硒茶,还给这种富硒茶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巴山雀舌。

  4、我们万源的巴山雀舌很有名气,电视台就委托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在我们班找一个表演得最好的小朋友去拍巴山雀舌的广告。想不想去呀?想去就要好好表现了!

  5、现在老师要开始表演采茶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了,待表演结束老师要看谁最先学会采茶。

  6、师问:刚才呀老师都表演了那些动作?请小朋友来学学。请一位小朋友学表演采茶。教师和一位小朋友边做动作边叙述:采茶时,有时快,有时慢。左边采采,右边采采,上边采采,下边采采。全体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表演。(教师边表演边叙述:左边采采,右边采采,上边采采,下边采采,快速度的菜,左边采采,右边采采,左边采采,右边采采,前边采采,后边采采。)那你们刚才采茶时,老师还有哪些动作,我请个小朋友学,你来说说,(还有擦汗的动作)真棒,我们一起来学学(左边擦擦,右边擦擦,左边擦擦,右边擦擦)汗水擦完,我好像看到见远处还有茶叶,于是就拨开茶树,发现了更多的茶叶了。我看见了很多的茶叶,于是我就用两只手采茶叶,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学学两只手采茶叶,(左边采采,左边采采,右边采采,右边采采,前边采采,前边采采)两只手采起来真快,不一会儿,就踩了很多很多的茶叶了,我感到又高兴有开心(做出高兴的动作)。现在你们学会了表演采茶吗(学会了)真棒,跟老师一起完整的表演一次。待表演结束,奖励表现好的幼儿。

  7、可是后边的老师还想看看大家表演一次,有没有信心表演好,(有)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再来一次,准备,开始。待表演结束看情况选择是否再表演一次。

  8、老师这里呀还准备了漂亮的围裙,因为我在电视里边看见采茶姑娘还围着漂亮的'围裙,我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围裙。

  9、我们现在呢要系好围裙然后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待幼儿系好围裙)请准备,完整的音乐表演一遍)这次呀我又发现了一些表演得很棒的幼儿,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10、我现在问问你们采茶快乐吗?(快乐)可是采茶呀,还要求手眼一致,还要有高兴的表情。再来一次,这次呢,我要看还有谁表演的最棒。(和音乐一起再完整的表演一遍)待结束,自己表扬自己。

  11、我刚才听后边的评委老师说,她们还想看看你们漂亮的围裙和高兴的笑脸。全体小朋友向后转,这次我们要笑得最美,表演的最好,有没有信心(有),真棒,准备好了吗?

  12、待幼儿表演结束,表扬全体幼儿并告诉她们老师还有奖品在教室等你们拿回去呢?

他笑了作文600字15

  【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鱼类朋友》中,小朋友们对各种各样的鱼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们还时常用身体动作来模仿小鱼憨态可鞠的样子,他们的这一表现让我想起了我曾看到中央三台播放过的一段幽默剧《钓鱼》,因此,我为孩子们剪辑了一段幽默诙谐的《匈牙利舞曲》音乐,让小朋友们在乐曲声中,用自己的动作和道具表现“鱼”和“鱼饵”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引导幼儿用各种动作和表情,创编和表现各种状态下的鱼和与之逗趣的鱼饵,让幼儿在韵律游戏之中体验到身体律动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己幽默诙谐的身体动作表现“鱼”和“鱼饵”之间的有趣故事。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与之对应的逗趣动作,并能和同伴合作表演。

  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辑好的《匈牙利舞曲》音乐和《钓鱼》幽默剧的表演;鱼钩头饰10个,用旧塑料袋做成的鱼胸饰10件。

  2、小朋友看过幽默剧表演,有过合作表演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欣赏一段幽默剧《钓鱼》的表演,初步感受《匈牙利舞曲》欢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2、集体倾听音乐,初步分辨各段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进行舞蹈创编活动。

  (1)、教师当鱼饵,全体幼儿当鱼,听第一段音乐表演。重点启发幼儿创编鱼在各种状态下的动作与表情。

  (2)、请几名幼儿当鱼饵,其他幼儿当鱼,听第二段音乐表演。重点启发幼儿创编鱼饵的动作。(如果幼儿创编有难度,则迁移幼儿生活经验,怎样和朋友友好相处?怎样关心和讨好父母亲人?等等。)

  3、尝试创编“鱼”和“鱼饵”相互逗趣、合作游戏表演的动作。

  (1)、请一半幼儿当鱼,一半幼儿当鱼饵,听音乐合作表演。重点引导幼儿创编相互逗趣、互相合作的动作。

  (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和表演不同的游戏结局,听音乐表演。

  4、集体表演音乐游戏《钓鱼》,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1)、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合作表演。

  (2)、互换角色或重新选择伙伴,听音乐合作表演。

  5、集体观看央视播放的一段三人表演的幽默剧《钓鱼》。引发幼儿下次参与《钓鱼》系列活动的兴趣。

【他笑了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他笑了作文03-02

他笑了叙事作文11-17

他笑了优秀作文02-24

(优)他笑了作文08-06

他笑了作文(必备)12-09

关于同学的作文他笑了10-10

那次他笑了叙事作文10-14

他笑了作文600字05-31

他笑了作文(精选15篇)07-03

他笑了作文精选15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