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3篇【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乡的作文 篇1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下了火车,脚下踏着再也熟悉不过的土地。那就是我的故乡黑龙江。
大姨和二姨的热烈迎接,让我有了回家的气氛,随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看着两边的稻田金灿灿的,再看看街道两旁的树木,现在已是深秋,树上的叶子,是刺眼的红色。而这番景象,只有在家乡这朴实的土地上才能见到。早上刚出家门,一股新鲜而又有些寒意的气流向我扑来,走出院子。草坪上波光粼粼,上面的露珠从草中间的部分,慢慢地滑下来,一直到草尖。露珠像小姑娘一样轻盈地飞落下来。
上午我慢慢散步到了园林,虽然已是深秋,里面生机勃勃的力量吸引着我。我在枫叶林中穿梭,每一片枫叶被阳光照射的分外美丽。靠在一棵树上蹲下身,捡起手边一片刚刚落下的叶子,看着那细密的纹理,是数不清的条痕,让我感觉到时间流逝的那么快。就像诗人所说的: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下午太阳快落下了,而那夕阳却分外的耀眼,在夕阳辉煌的照射下,秋叶更是有说不尽的魅力,这令我想到了秋天的伤感。悲秋,伤秋的`诗句伴随着文人墨客们的落寞,睹物思人的惆怅愁绪,在秋天里更容易触动。也有人说秋天是沉静的,沉静的让你无声无息;沉静的让你收敛平时的无所顾忌的喧哗;沉静的让你感到压抑;沉静的让你觉得世界的落寞。
我的故乡变了,变得美丽、忧长。而在那园林中,像以前无所事事的人都不见了,向人间蒸发了一样。而老人们孩子们,占领了这里,人们开心的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岁月。
我的故乡我还会回来,等我再回来时,有会有更新的面貌,展现在我的眼前。秋,你的气度和光泽令人难以忘怀和留恋,秋天我爱你!
故乡的作文 篇2
故乡在鲁豫两省接壤处,我出生时还是山东,及长却划归了河南,所以我是地地道道的“鲁豫”人,说一口地道的鲁西北口音,离家八里就是《水浒》里著名的“十字坡”。故乡地处黄河故道,原野上遍植柳、杨、槐、榆、椿、桐等乡土树种,而尤以槐树居多。槐树皮粗糙略黑,一道道纹理,好像饱经风霜老农的手,村边经过乡民修剪的树干挺拔向上,伟岸高格,河湾处未经修剪的则低矮婆娑,别有风致。谷雨一过,在静谧的夜里,槐花羞涩地、偷偷地绽放,那一串串、一簇簇白色的花在柔风中交头接耳顾盼生辉。那神态,就像一群整齐地挤在窝边“唧唧喳喳”争食的雏燕。槐花飘香的时候,故乡就熟透了。槐花的清香,熏醉了整个村庄,更熏醉了我童年的骨骼与记忆。
小时家贫人多,糊口成了父母天大的`心痛。如果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上一顿香气四溢的槐花饭,那感觉如同过年吃到肉一样欣喜和满足。因此一到槐花盛开的日子,母亲就让我们兄弟几个去摘槐花,那时三哥四哥就显得特别神勇。我总是用惊羡的眼神看他们爬到高高的槐树上,然后用手或自制的粗铁丝钩子,折下一小枝一小枝的槐花,投掷到地下。我和弟弟便东跑西颠地忙活着捡拾起来,一大捧一大捧放进竹篮子里,直到装满一大篮子,我们才兴高采烈地回家。捋槐花的任务是属于我和弟弟的。弟弟小捋得既快又干净,我则一边捋一边偷偷地往嘴里填,不时招来母亲的训斥,可训斥并没有吓着我,一边吃,一边还嘟囔着“好吃,好吃”。捋好的槐花,母亲耐心地用清水洗干净,在竹筐内晾干拌上面,在锅内的箅子上蒸,待蒸熟后,掀开锅盖,一股说不出的清香就会扑鼻而来,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在一边直流口水,母亲就会笑着对我们说:“别急,一会儿就好。”而后将蒸熟的槐花倒入瓷盆内,将早已捣好的蒜泥拌进去,再滴上几滴油,就可以吃了,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相,母亲笑了。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直到现在还不时飘入我的梦乡!
“院中一棵槐,幸福自然来”,人们喜欢在槐树下纳凉,槐树亦有望怀之意,站在槐树下等远方的客人来,故常将槐树植于大门旁。听:“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多么亲切的声音。槐树是吉祥树种,被誉为是“灵星之精”。那时候,房前屋后、河边地头,槐树随处可见。小时候我家院里就有几棵槐树,枝干挺拔,树皮皴裂,四五月间蓬勃的枝桠长满细细碎碎的绿叶,枝叶遮住了阳光,投入地上一片绿阴,清风拂过枝桠哗哗作响,诱人的花香氤氲在空中。懵懂少年时,双目失明的祖母就曾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哼唱这样一首歌谣:“问咱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槐花总是开在晚春和初夏,来去匆匆,花期不过十余天,不知不觉中花就没了,花期短暂得令人哀伤,但也会给人甜蜜的记忆。
槐花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作文 篇3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听书,常常痴迷于书中的人物里不能自拔。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尤其是我所居住的偏远的小山村更是如此。
那时,我们这个小山村连电都没有,劳累了一天的农民吃过晚饭便早早地躺下休息了。农闲时节,人们常聚在一起拉家常,什么谁家的母猪下崽了,谁家的儿子娶了漂亮的媳妇,谁家的媳妇偷汉子了,谁到生产队地里偷苞米被抓住了……陈芝麻烂谷子,有时因为传瞎话传到对方耳朵里,对方于是找到说瞎话人质问,甚至大打出手,闹得满屯子沸沸扬扬不亦乐乎。
村子里唯一的热闹是每两个月才能来一次的电影。在屯子中间的小学校里支两个木头杆子,挂上银幕,没有电用的是发电机,一边看电影,一边听发电机咕嘟咕嘟叫唤。站在雪地里冻得直跺脚也不肯离开,甚至跟着放电影的前村后村撵着看。
冬天的夜寂寞而漫长,为了打发时间,人们便会邀请村里那几个会讲古(说书)的,轮番给大家讲古。我家西屋住着姓聂的人家,他家两间半房,我家和王家两间半房。三家共用一间厨房,厨房在中间。聂家有两铺大炕,大炕上常常坐满了人,连地上的凳子上也坐满了人。人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书。为了使屋子更亮些,聂家在煤油灯外面加上玻璃罩,挂在梁驼上,过一段时间用针挑挑灯花。大人中多数人会吸烟,或叼烟袋或叼自制的卷烟(喇叭形),屋子里充满了旱烟味,烟雾缭绕呛得人直咳嗽,不得不开屋门放一放烟。
说书人中印象最深的是老高头,当时有50多岁,在生产队当队长,人称高官。我听他讲过《小五义》、《施公传》、《封神榜》、《包公传》、《瓦岗寨》等,高官本人没念过书,他会讲的书都是从县城的书馆里听来的。年轻那会儿他每年冬天都用马车拉柴火进城去卖,卖完柴就把马车寄放到大车店,自己跑到书馆听书去了。高官记性好,过耳不忘。多长的书只要听一遍,就记在心里了。加之本人的再创作,讲起来绘声绘色,有板有眼。他口中的英雄人物几乎是无所不能,能上天入地,令人称奇。记得他讲到某英雄前往几千里之外的某地去,他这样描述道:“只见他站在十字路口,在脚下画一个十字,然后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就听见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不多一时,风声停了,睁眼一看,到了。”在描述某人武功高超时讲:“此人一抬脚已升入半空,脚踏祥云,手搭凉棚向下张望。然后飞身而下在地上一跺脚人以隐身地下,从地下远走了……”在描述某人昼行夜宿,来到一家小店吃饭,描述店家做饭速度快时他讲到:“店小二不敢怠慢,只见他脚凑火,手和面,胳膊肘子叮当倒大蒜,不多一时,饭菜做好。”
由于高官书讲得好,人又没架子,受到屯里人的.尊重,有时谁家做好吃的,就早早把他请去,吃过晚饭,自然是留下给人家说书。叫上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一讲就是大半夜,直讲得大人孩子睁不开眼睛,火炕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方才止住。
屯子里还有个老于头,也会说书。因为念过几年私塾,变成了屯里的秀才,每年春节都给人写对联。老于头单身,性格孤傲,请他说书比登天还难,有时轮番去人请也无济于事。为了听书,有的人家只好好酒好菜招待,他先是假意推辞一番,才肯赏光。
老于头说书毛病多,没有洋烟卷不讲,没有茶水不讲,说书时不安静不讲。一次正讲到火头上,忽然停了下来,人们都愣住了,不知是什么原因。只见老头气得胡子一抖一抖的,半晌说不出话来,于是,东家试探地问:“大哥,您怎么不讲了,小弟哪做的不到,请言明,有话好好说,别生气啊!”过了好一会老头才平静下来说明原因,原来他说书时有人没有看他的脸。
尽管老于头毛病多,但是书说得还是不错的。毕竟屯里会说书的人少,人们也不愿得罪他。
此外,屯里会说书的还有刘叔,刘叔小学毕业,是屯里的文化人,在屯里的小卖部当营业员,我听他说过《西游记》。刘叔口才好,讲得出神入化,我特别爱听他讲。讲到关键处,刘叔常常连说带比划,大家连连叫好。
此外,会说书的就是父亲了,父亲初中肄业,是屯里文化最高的人,是民办教师。他也常被人请去说书。我听他讲过《官场斗》、《三国演义》、《聊斋》等。父亲为人谦和,与屯里人关系好,又是老师,人们就格外尊重他。父亲说书能说得听书人如醉如痴。
如今,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屯里的说书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介绍的几位说书人除刘叔还健在外其他几位也先后作古了。但不知怎的,我常常想起他们,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想起那长长的火炕上演绎的古今中外的精彩故事。其实好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多想再坐到火炕上听一段书啊!
【故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故乡作文09-26
故乡啊故乡作文10-07
故乡,故乡作文5篇10-13
思故乡_美丽的故乡作文02-15
关于故乡的作文:最美是故乡09-23
故乡的昼关于故乡的作文09-24
故乡作文06-02
故乡的作文07-30
故乡-作文10-10
故乡美故乡情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