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时间:2024-07-03 15:10:42 六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华(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精华(15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

  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文化,我最喜欢的是老家的“走马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走马灯”活动就开始了。

  那天晚上,家家拿出几个灯笼,让人们提在手上。我和奶奶各提一个灯笼,走在乡间的小碎石路上,向大礼堂走去。

  正走着,一阵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敲锣声由远而近,原来是“走马灯”开始了。一对“人马”向我们走来,领头的是一对孩子,孩子们脸上画了各色的妆,无不洋溢着微笑,眼中映出红色的火光。走在最前面的高个子,拿着一面大旗,身穿红白色袍子,当着敬业的“赶马人”。他的.后面跟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马”。“小马”前面的肚子上系着一个立体的、用竹子编成的马头和马脖子,后面则系了“马”的后半身,“马”里面是空心的,放了一支蜡烛。烛光透过“马皮肤”上不同颜色的油纸,映出不同的颜色,与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颜色一致。他们一手握马绳,一手拿马鞭,时不时换一换位置,我们被多样的颜色迷住了。等一队人走过,我们才反应过来,向“马队”奔去。

  等我们赶到,礼堂已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我只听到人群的阵阵叫好声,急得我拉着奶奶在人群外围狂奔,终于找到一个小口,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钻入人群。

  哇!你看这表演,也是非同寻常啊!“领马人”先来了个单手倒空翻,一匹匹小马立刻跟上,音乐也“咚咚咚”响了起来,小马们在人们的喝彩声中,一匹匹向一个位置冲去,再猛地一跃,好像在越过草堆。紧接着“领马人”领着马儿原地转圈,转着转着,小匹“小红马”似乎有点晕了,到了一边打转,忽地又向队伍猛冲,队伍中的“马匹”也向“红马”冲去。“天哪,难道要撞到一起了?”我不禁为“小红马”捏了把汗。不料,他们将“小红马”围到中间,开始绕着“红马”表演转圈,变花式。“小红马”趁着观众在周边喝彩,转入马群一同表演,各色的马儿晃得人眼花缭乱,拍手声一波又一波,一浪高过一浪……

  渐渐地,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表演一共持续了三十多分钟。等收了场子,表演者站成一排,向大家鞠躬,人们才意犹未尽地一边讨论精彩的表演,一边走回家去。

  正是村里有了“走马灯”这一丰富的风俗文化,才让乡亲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2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而这一天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

  到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都必须回家一起吃团圆饭,赏月喝桂花酒。大家会一起聊天拉家常,所以这一天亲情味很浓。

  在中秋节的夜里,爷爷抱着我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还有啊,不同的地方,中秋的风俗是不同的。我们这儿是喝桂花酒和吃月饼”。我听了跟小脚一溜,逃走了,偷喝了一点桂花酒。

  夜幕下,月光洒进了庭院的地上,照在了桂花的花瓣上,流到了人们的脸上。青色的酒杯中,桂花酒隐隐泛着白光。小咪一口酒,带着桂花那不可言喻的淡淡的'优雅的清香,顺着舌尖滑下,似乎每喝一口都有不同的一番滋味。直至脸颊泛起一丝丝红光,眼中满是陶醉。我看着他们那么舒服,便也喝了一口酒,还拿起了月饼,伴随着口中的酒香吃下酥脆的皮而充实饱满的馅,好像吃下去的不单单是五仁的香味,还有亲情的传递,滴入心间,融化了那冰冷的心。我半眯着眼看,也渐渐迷糊了起来。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心间暖暖的,那桂花酒的滋味让我如痴如醉。

  桂花悄然飘下,飘落到了酒杯之中,飞到了指尖之上,落到了掌心之中。伴随天上一只只放飞的灯,那一只只充满牵挂,充满希望的灯。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聊家常,空气也随之热闹了不少。

  夜深了,每一个人都回到了屋中。清晨,我在朦胧中醒来,昨夜那桂花酒的香气似乎还在空气中飘荡。于是,中秋在一杯酒一块月饼中过去了。

  桂花酒,虽然中秋年年喝,却还是喝不够。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没错,这句诗正是描写元宵节的。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此外,出门赏月、喜猜灯谜、观赏花灯、共吃元宵,这些都是历经岁月沉淀不变的习俗。

  为了让大家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巧手做汤圆”的活动。一走进食堂,看到已经准备好的原料堆满了桌子,闻到那扑面而来的酒酿的香甜味,我们瞬间对制作美食的欲 望愈发强烈了。说干就干,大家洗净双手、挽起袖子便拉开了战场。首先当然是和面了。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把水倒进盆里,十几双小手和着糯米粉合力揉着面,直到把面揉到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紧接着就是最热闹的做元宵环节了。只见陈老师用手从刚才的大面团上掰下一小块儿,三下五除二搓成了长条,搁在台面上迅速切成了形似正方体的'小块状,“来来来,大家跟着我,每人先拿一块练练手……”我抓了一个放在左手的掌心,右手轻轻合上后摁住小面团顺时针轻轻打转。这玩意儿在我手里滚来滚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真有意思!“约莫过了十多秒,我小心翼翼地挪开右手掌:好期待啊,我的第一个元宵会成功吗?“不错不错!”一旁的小王凑近着看。“咦,它怎么被搓成长的了……”同组的小罗看着自己的“成品”忍俊不禁。“嘿,大家快看我的连体娃”,对面的小金一次搓了两个,直接拧成了一个“8”字……经历了第一个元宵的各种奇异事件后,大家开始慢慢摸着门道,不紧不慢地搓,小心翼翼地放。不一会儿,桌子上满满都是那白白的、玲珑的小元宵了。待水烧开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把它们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

  刚出锅的元宵,热腾腾、胖乎乎、圆溜溜、晶莹透明,就像一个个白胖小子,用调羹舀一个放入嘴里,甜滋滋、软绵绵的,真是美味极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感谢学校举办做元宵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做元宵吃元宵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它更象征着我们生活的甜美、团圆和幸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

  “来了,上菜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春节,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老家的春节。

  清晨,外面雨刚停,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我深深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来到厨房。“来来来,快给灶王拜一下!”我走过去,没错,绍兴就要拜灶王。绍兴不仅拜灶王,还要拜车头王,希望来年继续保护我们的车。

  中午,家中来了客人,外婆开始上菜,我抬头一看,谁这么调皮,往水里放了金桔?外公看出了我的不解,哈哈大笑,解释道:“水里放金桔是这里的习俗,寓意我们来年万事如意。”“哦,原来是这样!”

  “来,吃饭了!”外公端上菜招呼我们,饭桌上菜品十分丰富,有切开的`红膏炝蟹,经过冷藏味道鲜美,入口即化,“红膏”鲜美无比!还有绍兴的梅干菜扣肉与扎肉,肥而不腻,十分美味!我迫不及待地解开了扎肉上的线,一口咬下去,肥肉与精肉相互碰撞,那浓厚的肉香在我舌尖扩散开去,令人停不住。此时,鲤鱼上来了,这鲤鱼是现抓现做,这也是我们这的风俗,从后面鱼塘捕上了鲤鱼现做,味道鲜美,肉质绵绵的。

  晚上,我们走在鲁迅故里的街上,从书中读的故事映在我的脑海:孔乙己、阿Q、祥林嫂、闰土……我点了一碗臭豆腐,一边吃一边走,不忘回头看看鲁迅故里……

  绍兴的春节是严肃的,是美味的,更是怀念的……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5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屋外传来了爆竹的声音,正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了,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定南有许多的'风俗,我觉得最开心的那还是贴对联了。

  走出房间,看见了桌子上的对联。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这个对联现在贴吗?”“对呀,过来一起贴。”我开心地应道:“行呀!”我与爷爷拿了一把剪刀,一卷胶布,一把椅子。我们先把门的两边贴好对联,我对爷爷说:“爷爷,你往左一点,别往太过,再往右一点……不,往左……往上一点,好,就这个位置,很好。”贴好两边,贴门的上面,贴好后,有一只金鱼蹦了起来,我压了压,压了怎么又起来了?

  爷爷对我说来贴阳台门,我对爷爷说:“要不我来帮您贴吧?”爷爷对我说:“你居然嫌弃我贴的慢,你来。”贴了之后我才觉得贴对联真的好累,头一直抬着,可真累呀!早知道我就让爷爷来完成这下面几个了。我们又开始比划了起来,我们吵呀吵呀!终于把对联都贴好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意思是,天刚亮起,家家户户都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年。

  我们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

  愿我们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四季平安、快乐。大人们工作顺利,小孩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方有各地方的习惯,各地方有各地方的风俗。

  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与众不同,热闹非凡。

  一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唢呐声人们就身不由己的扭起来。大街上来了一拨儿扭秧歌的,扭秧歌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他们脸上都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粉色的丝绸缎子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手舞大红绸扇,足登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令人眼花缭乱,应不接瑕,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紧接着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威震四方。朝气莲勃的后生们上场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挂着一面大鼓,锣鼓健儿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头束黄巾,系着一个火一般的红缨,煞是好看。他们一个个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扭动着身体,甩着胳膊,手拿鼓锤,他们的鼓锤就像雨点般落在鼓面上,这声音惊天动地、振奋人心,随着锣鼓队指挥的号令变化,锣鼓队形或方或圆,或聚或散,变化万千。那气魄真令人惊叹不已,真是敲出了中华民族的威风!

  当人们还沉浸在锣鼓声中时,彩车来了,彩车前面挂着”向全市人民问好”七个大字,整齐漂亮,彩车上装饰着五彩缤纷的灯,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有猪八戒背媳妇,有沙僧挑担,还有唐僧着白龙马等,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腾云驾雾仙气十足。彩车后面跟着旱船,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海上漂。瞧,还有舞狮队呢!小狮子可爱的像个小丑,围着粉红的绣球,一会扑东,一会儿扑向西,还冲着人群拌鬼脸,逗得大家哈哈笑。

  家乡的元宵节是快乐的,请大家亲自来我的家乡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7

  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村里的人都要去南斗星君庙赶庙会、祭拜南斗星君。

  这座庙是我外公亲手建造的。我外公一生信仰佛教,非常虔诚,逢年过节,都要上香祷告,行三叩九拜之礼。外公之所以建这座庙,是因为他偶然间做了一个梦,梦到南斗星君下凡,夸他一心行善,必有后福,子孙也会受到庇佑。外公非常高兴,为了感谢南斗星君的大恩大德,就为南斗星君建庙,才有了现在的南斗星君庙。妈妈说,南斗星君掌管寿命长短,人们拜南斗星君也就是希望自己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正月十四,舅舅带我去镇上买香纸香钱。两个路边都是卖香纸香钱的小商小贩,各种各样,村里人都在买香纸香钱,有的在问老板一袋多少,有的在打量哪个比较实惠。看到这些,我心想:村里人准备的那么隆重,明天一定很热闹!我们也买了香和纸钱,为第二天的庙会做好了准备。

  正月十五,我们村里的人都到庙里去拜,热闹得很,有念祷告的,有排队上香的,有烧纸钱的,络绎不绝。

  拜南斗星君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拜的时候点燃三根香,两手的手指碰在一起,手指中间的缝隙就用来夹住香,90度鞠躬3次,每一次闭上眼睛再鞠躬,以表示尊敬。三根香要一起点燃,我问妈妈三根香分别代表什么?妈妈指着南斗星君雕像,说道:“一,对天的敬仰,希望自己的生活风调雨顺;二,对地的敬意,希望自己的.庄稼更加丰收;三,对老祖宗的感谢,没有老祖宗的根基,就没有我们如今富足的生活。”我也去拜了拜,心里想:如果南斗星君能在梦里找我并告诉我,我会长命百岁,平平安安。那得多开心啊!拜完后可以拿桌上一个糖或水果,据说吃了无病无灾。

  人们喜欢把美好的心愿寄托在神灵之上,因为他们希望神灵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就是村里人的心愿。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8

  我的老家在山西北部的农村——繁峙。每年寒假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从上海坐火车千里迢迢回到这里过年,因为这边有爷爷奶奶、有堂哥表姐、这里还有浓浓的年味。这边的过年特别热闹,奶奶从腊月就开始忙碌了,打扫院子、杀猪宰羊、蒸花馍、磨豆腐……这些我回去的晚不能看到,但是单就是我回去那几天也有几件风俗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北方过年自然离不开饺子。奶奶家的饺子是胡萝卜羊肉馅的。年三十一大早,奶奶就从厨房里端出满满一盆胡萝卜羊肉饺子馅放在土炕上。包之前奶奶还会咕咚咕咚地倒上好多胡麻油。边倒还边说:羊肉饺子只有加了胡麻油才好吃呀!奶奶、妈妈、姑姑、堂姐和伯母,全家女人齐动手,她们边聊边干,轻轻松松地捏了无数个饺子。饺子像一个个的银元宝,都精神地站在案板上,列队等待检阅!与此同时,我与堂哥表姐没有闲着,我们从柴房里搬来一堆堆柴火,把那连着炕的`土灶烧起来,土灶上的大铁锅里的水被我们烧的翻腾起来了,一案板的饺子全部能够下到大铁锅里面,锅开之后,饺子也熟了。满屋子的水汽和香气,甚是热闹。

  羊肉饺子味道妙不可言!刚咬一小口,黄澄澄的羊油就流了出来,滴在乌黑通亮的陈醋里,好看极了。坐在炕上的我们几个孩子根本就顾不上淑女的形象了,一口就能吃掉一个。在一片大快朵颐后,盘子空了,只剩白色的饺子汤和几滴羊油了。饺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交上好运。

  正月初一,奶奶还会给我们做一样平时不怎么吃到的东西——炸油糕。油糕是山西特有的一种食物,它是用山西的黍米做成的。油糕里头可以包菜和豆沙,炸好了,再配上一碗烩菜(在我家也叫熬菜),那叫一个香啊!尤其是刚出锅的油糕,更加吸引我们内心的馋虫。我们常常由于吃得太猛而被烫到舌头,但还是抵挡不住油糕的香。油糕象征节节高,每次吃油糕奶奶都会让我们多吃一点,说要我们成绩也要年高哦。

  山西的大年除了吃东西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搭旺火。正月初一一大早伯父用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间是空的,再用柴火填上,把柴火点燃,旺火就烧起来了。我们小孩蹲在旺火附近,又觉得新奇,又怕烫着,只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在河北、内蒙古等地都有烧旺火的风俗,代表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越来越旺。然而,由于烧旺火会导致空气污染,现在烧旺火的风俗也慢慢少之又少。但远在晋北农村的奶奶家仍然每年春节都烧旺火,我也期望我们家能够像这旺火一样越来越旺!

  也许,一直在上海读书的我会被这时尚都市的潮流卷入西方节日无底漩涡中。但是,家乡风俗的火炬一定不会熄灭,会一直燃烧100年、1000年,甚至更久……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9

  我家在浙江,那儿可热闹了,有龙飞凤舞的糖画,有欢声笑语的歌唱,有栩栩如生的竹刀。可我知道一个习俗,可比这热闹多了。

  上梁这一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去祭拜这座房子的最中间那一根横梁,愿从此在此房子里的一家平安喜乐、事事如意。

  表哥一家新建了一栋新房子,一家老小都兴奋的不行了,在上梁的前五天,就得准备了,外婆每天六天就要去买菜,准备好,就要开始为第二天做饭了。

  到了第二天,外公外婆把村里的亲戚朋友全部都叫过来,场面可热闹了,一桌几十个菜,看的我眼花撩乱。妈妈和姨妈在门口招待匆匆赶来的外宾,外婆则是在忙乱的'做饭,在我家乡一般的酒宴都没有米饭,只吃菜。如果不吃菜只吃饭,那么证名这家人不是菜太少,就是厨师做得不好吃。

  上梁的这一天终于来了,早上六点钟我们就早早的起来,连忙赶过去。这时已经有很多人了,个个都拿着纸箱,袋子,雨伞。各式各样的准备装东西的工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这里上梁要丢很多好吃的东西,有零食,粽子,馒头。全村人都可以过来抢。首先、烟花不断、锣鼓不断,站在楼顶的人向各个地方开始抛下食品,纷纷扬扬,噼里啪啦掉下来,人们挨挨挤挤,蹲下、站起在地上抢起来,那个才叫一个热闹。人们推推挤挤,争先恐后地抱抢。零食像洪水似的涌下来,人们像海浪似的起起伏伏。

  待到抢得差不多时,人就慢慢散散去了。许多小孩还会恋恋不舍的望望上面,似乎还想得到一些。而上面呢,则都累得气喘嘘嘘,筋疲力尽了。

  就这样,上梁就在黄昏时结束了。人们的背影洒在金黄的在路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0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

  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

  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

  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

  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1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将至,草木纷纷凋零,窗外的柚树早已光秃秃的,像一个孤苦老人站在那里,好像冥想着什么,好像在等着什么。

  此时恰逢凛冬,枯黄的树挺立在园中,光秃秃的杆子上只有零星几片叶子,对比着身旁四季常青的香樟,真像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一样,然而新年常来的却一直热闹,喜悦,尽管冰天雪地,大街小巷仍就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万物都在等待它的到来,湖里的鱼,土中的虫,空中南飞的大雁,每逢新年,小小的屋檐下一直充满欢声笑语,包围着一个个温馨和睦的'家。

  寒冬里的新年从不缺席,清晨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早餐铺。最多,也最实惠的是羊肉汤,家家食肆都卖。羊肉汤色香味俱全,品尝时须先喝汤再吃肉,味道甚好。抄手比羊肉汤略贵,是极美味的,薄薄的一层饺子皮里包着鲜嫩肥美的肉丸,滑,嫩,鲜,香,非常不错吃。如果再在鲜汤里加上一勺辣椒油,一捆细粉丝,一把白芝麻,入口便会叫你张目结舌:这东西竟这么美味!

  论新年,最让人心动还是晚上放烟花的时刻,乌黑的天空中,绚丽多彩的烟花与黑暗中的明星在对话,五颜六色的大球重叠在一块,五彩斑斓,闪闪发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最后,日渐变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坠落下来,漂亮极了。

  老家的新年还有着一个老北京的风俗。院子里洒满了芝麻秸儿,大家在上面踩的咯吱咯吱响,这叫“踩岁”,闹得筋疲力尽,睡前给大人请安,这是“辞岁”;大大家就要拿出钱给大家,这是“压岁”。

  我想念家乡的新年。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2

  我出生于浙江温州,每到端午节时这边都格外热闹,老人们都早早起床去山上采艾草采粽叶。当我起床时他们都已回到家中,这时我的外婆就会说:“快快快!帮我把艾草挂在门上,我要开始准备包粽子了。”

  我挂好艾草后去看了看,外婆的食材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有又大又红的蜜枣,有金黄的蛋黄,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还有一颗颗饱满的糯米。我洗了把手便开始包起了粽子,首先我们把两片棕叶放在一起,卷成一个三角形似的漏斗,然后加入糯米后用筷子戳一戳,把糯米中的缝隙给弄好。接着,我们加入两颗又大又甜的蜜枣放在中间,最后我们再加入糯米,把叶子折下来,用绳子绑紧就大功告成了!我听说哈,南方人吃粽子呢一般喜欢吃甜的,而北方人吃粽子一般喜欢吃咸的。我呢!可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所以喜欢吃甜粽。很快,我们便包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煮起了粽子,一个又一个地将粽子放入锅中,我心想:“等粽子煮好了我便要吃两个!外婆同外公都吃不得甜的。”很快一股粽叶的清香就从锅中朝我扑来,光这香味就能使人咽三口唾沫了。粽子煮好了,拿出来时他们冒出一股热气,就像一个刚洗好澡的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一个粽子,那晶莹剔透的糯米,那红润细腻的蜜枣,使人看到就忍不住吃上一口,很快我便吃完了属于我的那两个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在鳌江的习俗中,端午节可是要划龙舟的!一点钟到了,我着急得对我外婆说到:“快点儿,快点儿,今天可是端午节,在鳌江的习俗中,端午节可是要划龙舟的!都快要开始了!”呼~有惊无险,刚好赶到了,此时的比赛现场已经变成了人的海洋,我们挤啊挤,挤啊挤,终于挤到了一个观看本届划龙舟比赛的好场地。我们鳌江划龙舟的人都是从各家各户中挑选出的年轻人去参赛,刚好!我的表哥就被选中了。比赛开始!只见四条龙舟上的人们都开始用力地划着桨,而岸上的观众们正在呐喊:“加油!加油!”我从表哥的眼神中,看出了他那坚定的心,他会赢,他一会要赢!很快,比赛就到了赛点,只见表哥的那条船与另一条船争夺第一的位置,他们的速度不相上下,很难分出个胜负,最后十米!我表哥那条船上的人都放手一搏,拼尽全身力气,将两条龙舟拉开距离,成功拿到了冠军。

  此刻,我的眼前变得模糊了起来,我举起手揉了揉眼睛,当我再睁开时,已经回到了床上,外婆把买来的粽子放在了桌上,原来……是啊,如今社会那么发达,人们早就不包粽子了,也都不会包粽子了,而划龙舟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端午节也没有很多人过了,现在最多就是吃吃粽子罢了。唉~以前的端午节真的很热闹,很……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知何时,家家户户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崭新的对联,随着爆竹的声响,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习俗,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二十三日也是奶奶祭灶的日子,奶奶常说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快过年啰。这就是我最喜欢春节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春节放长假,我们小孩子还可以收到压岁钱。

  春节前后,爸爸妈妈提着礼品去给亲戚拜年,我最乐意给我干爹拜年,因为他给的压岁钱最多。

  在三十晚上,随着几声响彻云霄的礼炮,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大家都欢呼起来,小孩儿们结群结队地跑着边跑边放鞭炮,场面十分欢快。傍晚一阵喧嚣后,人群也就渐渐散去了。

  虽然除夕的美好时光只有一天,但那美好的回忆却是我们难以忘记的,一家人相聚,晚辈给长辈们拜年,送上问候,送上祝福,长辈给晚辈送出祝福和关怀,亲戚朋友间相互祝福相互问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亲情与友善。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4

  年前的二十三号,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件事——祭灶神。

  我们家的祭灶神可是一流,这蜡烛不一般,要粗要红要大,小时候也叫它“红大管”,在它的面前要放三个红苹果,三个橙子和一些祭灶果。这祭灶果,我们家前三天就买好了,到了那天在灶神面前放一大堆祭灶果,祭灶果名不虚传,有油果、有紫米做的块、有白米做的块,而我最爱吃油果,因为它甜而且脆,好吃的快要飞起来。吃不到它,我的内心就像油煎一样难受。可我想吃,我只好吃米块了,没想到这块很好吃,又甜又硬。在吃之前要先拜一拜灶神,这样可以有好运。

  在后面几天还要斋饭。要放几个红盆但比一般的盆子大的多,而我就成了奶奶的`得力干将。她放完食物我用剪刀剪红色的圆圈,要一元大小的,放在食物上。放完便放几个钟头,就能换成菜了。比如鱼、芹菜炒豆干、红膏炝蟹……我在摆菜,奶奶在侧面放筷子。以前我什么都不懂,乱动椅子,还在屋子里乱跑,而现在我一点也不敢乱动,生怕惹家人们生气。

  吃汤圆可是老多做法了,比如煮、炸、烤。烤可是汤圆的顶峰了,蛋挞的皮包着汤圆,而且烤出来的味道很香,外酥里嫩,一口下去全是芝麻。

  过年习俗各式各样,可是在家乡宁波过年那叫一个“五彩斑斓”。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5

  你听说过吊钱儿吗?那可是天津过春节独一门的传统风景。成对的吊钱儿,往玻璃窗棱上一贴,在阳光的映衬下,红得鲜艳,红得耀眼,那真叫一个漂亮!我姥姥家在天津,我自然对吊钱儿不陌生了。

  天津的吊钱儿,是剪纸艺术的一种。起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现在。吊钱儿的颜色古代有五种:大红、粉红、黄、绿和蓝,现在只有两种红色和金色。吊钱儿的形状是一尺多长、半尺多宽的纵向长方形,上面刻着聚宝盆、花鸟鱼等一些精巧的图案,中间刻着金玉满堂、合家欢乐等一些吉利的祝语,字与图案中间用古钱串、鱼鳞纹等相连,最下面剪成一条条小幡。贴吊钱儿,和中国传统的贴对联、贴福字一样,象征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的`祝福和美好的期盼。

  记得有一年,如果没记错,那是我第一次回天津过春节。充满好奇心的我,自然对天津过春节的习俗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吊钱儿。妈妈和姥爷上街买了很多吊钱儿,回家之后,我便自告奋勇要贴吊钱儿。妈妈认真地说:“贴吊钱儿,很有说道,必须贴在门窗玻璃上方的横棱上,不能将吊钱儿的整个画面都粘上,而是只贴吊钱儿的最上端。这样开着门窗,小风一吹,任其摇摆,所有的祝福和运气都吹进来了。还要谨记一条,吊钱儿必须是双数,意味着好事成双。”原来如此。我开始贴吊钱儿了,可是身高不够,只能站在椅子上面贴,结果贴得歪歪扭扭,幸亏妈妈帮忙把吊钱儿贴正。一阵微风吹过,火红的吊钱儿轻轻摇摆,屋子里立刻增添了过年的热烈气氛。

  转眼间,到了正月二十五,我在屋里玩,忽然闻到了一股香味,便跑了出来。只见妈妈和姥爷正站在窗户前,揭着年前贴的吊钱儿。我看着心疼,着急地询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吊钱儿揭下来呢?我们贴错了吗?”听见我幼稚的问题,妈妈笑了,“当然没有!今天是正月二十五,天津叫‘填仓节’,都要把吊钱儿揭下来,放在柜子里保存,填仓嘛!天津还有一句俗话,‘填仓填仓,干饭鱼汤’这不,正炖着鲫鱼汤呢!”我高兴得拍手叫起来:“怪不得这么香呢!”

  “京津百里远,别是一乡风。”贴吊钱儿,是天津独特的传统风俗,是中国宝贵的文化精粹。明年春节,记着贴吊钱儿啊!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6-23

家乡的风俗作文11-20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06

家乡风俗作文10-04

家乡的风俗作文09-15

家乡风俗的作文10-03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0-14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8-09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家乡风俗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