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月三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
说起我们壮族的节日,那最熟悉的便是“三月三”了。
在“三月三”这天,人们会唱山歌、抛绣球、打花炮、吃五色糯米饭。说起唱山歌,就会想起刘三姐,她聪慧美丽,歌如泉涌,歌声优美动听,深受民众喜爱,被人们称为“歌仙”,所以人们还专门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纪念她。
在我的家乡,每逢三月三,人们便会一起对山歌。有时就算我听不懂方言,但是我也乐在其中。
五色糯米饭有黑、白、红、黄、紫这几种颜色,象征着五谷丰登。小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糯米饭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呢?问了妈妈才知道,哦,原来是用植物染成的。黑色用的是黑豆;黄色用的是栀子;紫色用的是红蓝草;而红色是用枫叶染的。
去年三月三,我们一家人回了老家。经过了大约四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家里。一进家门,只见奶奶拿着栀子和红蓝草正在泡水。我连忙跑向厨房,兴奋地喊道:“奶奶这个什么时候才泡好啊?今晚可以吃了吗?我想吃糯米饭了。”奶奶笑了笑:“要到明天,你先去吃外面的`那些糯米饭吧。”我吃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饭,不甘心地想:唉,这些糯米饭只有香和味,要是有颜色,那才叫好吃呢!毕竟美食都讲究色香味俱全嘛。
我记得那天我总是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恨不得马上吃到黄色和紫色的糯米饭。终于我从中午熬到了晚上,连睡觉都梦到自己在吃五色糯米饭,真想快一点到明天。到了第二天,我匆匆洗完漱就跑进厨房,看到已经煮好的糯米饭,那色泽光鲜亮丽,五彩斑斓,摆在簸箕上,仿佛开了一朵五彩的绒花。那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除了我们壮族的三月三,还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祖国。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广西”三月三”,就是壮族、侗族,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我们还称它为“花炮节”。
为什么要叫它“花炮节”呢?因为在广西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人们会举行一项富有特殊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抢花炮比赛。花炮是一个直径6厘米,外围包了一圈花绸的圆形铁环,将它套在一个迫击炮似的圆筒上,通过火药爆发的冲击力将它送上天,落地的时候人们可以跳起来争抢它,抢到它的人呢,所在的'队伍就可以积一分,到最后谁的分最高,就可以得到全参赛人员的祝福和称赞。花炮是个象征幸福的花圈,谁抢到花炮,就寓意着他以及他所在的寨子在这一年会人财两旺、幸福安康。
广西素有“歌海”的美称,特别在“三月三”这天,家家都要穿上特定的服饰,去参加城寨的歌舞表演会,对唱山歌、跳竹杆舞、吃美食等各种民俗活动全部汇集在一起,好不热闹。表演会上,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群舞表演了,上百号人手牵着手,围成个圈一蹦一跳地转起来,姑娘们身下的裙子飘扬,就宛如一条五彩的丝绸带铺开,每个人的脸上都扬溢着幸福与喜悦的笑容,步伐是那么轻盈,眼睛是那么明亮,神情是那么美好,这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欣赏。
不止是活动,“三月三”专属的美食也是让人赞不绝口。先讲讲五色糯米饭吧!传说,是一个叫特侬的人,为了不让猴子偷吃老母亲的糯米饭,灵机一动把黑枫叶捣烂,再用水一冲,把糯米放进去浸泡,这样,蒸出来的饭就是黑色的了,猴子看见了以为是毒药,也就不敢吃了。后来,经过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发明了红、黄、白、紫四种饭,并称为“五色糯米饭”。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在三月三这天,还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煮上一大锅,全家吃上一碗,食之即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据说还可以祛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还可预防春疫。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虽祖籍湖北,但在广西生长的这些年,也感受到广西少数民族的风情,并渐渐融入其中。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3
“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
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
上巳节:三月三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女儿节:上巳也称为女儿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条下亦云:“呼是日为女儿节。”
汉族:吃地(荠)菜煮鸡蛋,祭祀、男女相会、河畔嬉戏、插柳赏花等。民间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及开歌会等活动。主要流行在台湾、福建等地。在汉族的生活中,三月三的印记不是很明显,很多人可能已经忽略了这个曾经隆重过的节日,但西南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三月三这一节日风俗。
黎族:称之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谈爱日”。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吃五色糯米饭,赶歌圩,搭歌棚。祭祖、扫墓、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侗族:吃黄糯米饭,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亦称“花炮节”。
瑶族:称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然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族:吃乌米饭。祭祀祖先、集会对歌。篝火会、赶舞场,火把舞、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民间竞技。
土家族:情人节。这一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布依族:祭地蚕,杀猪祭社神、山神,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4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这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的日子,更是一个展示壮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重要时刻。
在三月三这一天,壮族的村庄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村庄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忙着准备节日的美食,小孩们则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在村头巷尾嬉戏玩耍。空气中弥漫着糯米饭的香气和艾草的清新味道,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到了中午,村庄的广场上便开始了盛大的歌会。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他们用歌声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歌会上,不仅有悠扬的山歌,还有欢快的舞蹈和精彩的技艺展示。每一个节目都充满了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让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
除了歌会,三月三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比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斗牛比赛,两头健壮的水牛在场上激烈角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观众们欢呼着、呐喊着,为自己喜欢的水牛加油助威。此外,还有抛绣球、打铜鼓等传统活动,每一项都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气息。
晚上,村庄里燃起了熊熊的篝火。火光映照着人们的笑脸,也照亮了夜空。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美食和故事,享受着这难得的.欢乐时光。火光中的身影摇曳着,笑声和谈话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月三不仅是一个庆祝的节日,更是一个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团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与壮族人民一起欢庆,共同感受着这份独特的民族风情。
三月三,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节日,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民族的团结。让我们一起欢庆三月三,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吧!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5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歌圩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饭,还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对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知识性的盘歌、斗智的蛮歌和情歌等。内容则是天文地理、文学、社会、伦理道德等无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为见面歌、邀请歌、爱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歌声像条红线,牵着两颗爱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将手中绣球赠与他,“他”则回赠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愿意,就握住彩蛋不让碰;若有意就让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时也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三月三已成为国际性的.歌节和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三月三花炮节是侗族人民传统的体育盛会,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壮、瑶、苗、汉等族的男女青年,身着民族盛装前来广西三江富禄地区赴会。后生们纷纷向姑娘们赠送糖果,哪个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姑娘。抢花炮是花炮节的主要活动。待炮声一响,那个圈有红绿布条的铁圈冲上天空,立即成为全场注目的焦点,场上上百名队员争相抢夺,抢走花炮的选手意味着智勇双全,他们不仅能获得长者颁发的奖品,也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花炮会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芦笙、对歌、唱彩调、看侗戏,斗牛、斗鸡、斗鸟等,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景象。在三月三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杀猪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时还要扫寨赶鬼,外人绝不能在这天进寨,否则被认为是破坏扫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间传统习俗。这天,彝、白、傣、苗、哈尼、纳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呼群约伴,到西山踏青游春,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节日的欢乐,日暮兴尽方归。
海南黎族在农历三月要过“爱情节”,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节日,后逐渐发展成为整个黎族的节日。它的形成与黎族的婚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天,必定举行篝火歌舞晚会。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着节拍,跳起欢快的“槟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恋”开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对歌择偶。中意的便双双离群,互赠定情信物,小伙子将耳铃或手镯为姑娘戴上,姑娘则将自织的七彩腰带系在情郎腰间。这种对唱情歌择偶的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的“三月三”,除传统歌舞外,还有经贸交流等活动。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6
祭祀高禖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来自腜。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禖神。同时还出现了性具崇拜,先女阴后男根崇拜。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曲水流觞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祓禊沐浴
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妇女不孕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修禊,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春日踏青有“春禊”,秋日秋高气爽,文人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自然会有“秋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当数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
会男女
在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节日中的野合,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男女野合图。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如黎族的三月三、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等。踏青也是此类遗风。江苏武进地区在初三游南山,民谣曰:“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
蟠桃会
道教兴起后,认为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中国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风俗,如扬州拜三茅真君,又称瞎子赛会。温州则在农历三月三供无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贵子。厦门有石狮会,成都有抛童子会。在抛童子会上,谁抢到童子,谁就能生子,故抢到童子的人被视为英雄。山东齐河不育妇女,在农历三月三要去娘娘庙烧香叩拜,主持赐给一根红线,求育者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象征娘娘神赐子,生子后把泥娃娃放在墙洞内,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要给娘娘神烧香上供。在杨柳青年画中有一幅“大娃娃”年画,说明京津地区也流行拴娃娃风俗。当前农历三月三已经逐渐被淘汰了,但各地还有类似风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丽水的龙子庙会、吉林永吉的龙王祭、浙江海宁的双忠庙会等等。上巳节虽然主要是祈求人类繁衍,但是古代信仰认为人的繁衍也能促进农作物的繁殖。民间流传的麦生日,就认为麦与人一样有一种生育能力。农历三月三在吉林有许多节日活动:一种是瞎子会,即盲人集会,选会首,共聚餐,实行自我保护;另一种是大神节,在此举行萨满出师会,并抬神出巡,此后作法时就可独立跳神了。有的当天还要祭仓神,成为祭犁日,从此开始春耕活动。正因为如此,上巳节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农忙。古代有些地方,在上巳节期间还进行一种弋射活动,即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即索丝而取雁。这种雁与其说是猎物,莫如说是送礼的最好赠品。南方劳动妇女则开始育蚕,采桑喂蚕。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7
每个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传统的节目,有的流传的较为广泛,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这样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同样的,也有一些是某些地区或某个民族的特色,如三广西的三月三。
广西的三周三是一个法定节日,在三月三时,人们都要放两天假,这足以证明三月三这个节日的重要性,当然,三月三也不是一个凭空冒出来的节目,它也是有来历的。
相传,远古的壮乡有个员外,他有三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其中,只有小女儿丽妹没有嫁出去。这当然不是因为丽妹丑陋,实际上,她聪明漂亮,也有不少人上门提亲,但丽妹都一一拒绝,这是因为,她早已喜欢上了博学善良却出身贫寒的阿强。他们两情相悦,甚至有不少人都给予他们祝福,只可惜,员外反对他们的恋情,这让丽妹心灰意冷,侍父母睡去后她留下遗书,悬梁自尽了。而阿强知道后,一头撞到梁柱上,和丽妹去阴间做夫妻了。
而三月三,便是为了纪念这一对求而不得的恋人。在三月三时,人们会包五色的.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各色的植物,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这种糯米饭软糯可口,据说吃了还能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制作糯米饭非常讲究技巧,每一种颜色都要用到植物体内的汁液,而且能强身健体、清热凉血,并且还很好看。毕竟是五色的糯米饭,跟普通的糯米饭不一样。而彩蛋,则是用来促进感情的。
其实三月三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不知为何,现在只有广西等少数地方才过这种节日。我挺希望三月三能传承下去的,毕竟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要由我们中华民族继续传承下去。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8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阳春三月的太阳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都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老家"了,柳树今年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阳春三月的风吹在人们脸上暖暖的'、柔柔的。,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春风吹绿了小草、吹绿了树叶、吹绿了田野、吹绿了大地、吹绿了柳枝、吹飞了风筝。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9
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X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庆祝活动在X月X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五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
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X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同样就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
X月X日就是农历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在节日期间,由广西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全区各分会场以“X”为主题,将举办X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骆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节日,也将井喷上演。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0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在广西境内,不少壮族聚居的农村,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歌节。
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在桂西巴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们相约到“歌圩点”搭歌棚,用自织自染的黑、白、蓝各色土布盖棚、围棚,比赛哪个歌棚搭得宽敞,哪个歌棚的布织得工艺精美。歌棚内设座、备茶,款待前来对歌的小伙子们。“歌圩点”四周邻近的村寨,民众蒸五色糯饭、做米粉、备菜肴以接待远方来客。届时,不论认识不认识,进哪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歌圩当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们就梳洗打扮,染红鸡蛋,蒸五色糯米饭,把饭装进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装进玲珑的丝网络袋里,赶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轻人的艺术指导。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村寨对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内,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双方都在户内厅堂对唱。各地对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会”、“探情”、 “赞美”、“热恋”、“定情”、“离别”以及“相思”、“重逢”、“责备”等,有些地方还有“抢歌”与“斗歌”的风习。如靖西、德保一带,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双方便展开对歌;倘若这时另一男方丙来晚一步又想与女方乙对唱,便唱歌把甲方挤出去,这便是抢歌。抢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两方的歌才与歌艺,甲、丙两方用不同歌韵的歌向乙方献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抢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胜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斗歌是甲、乙两方在对唱中出奇制胜斗歌才、歌艺的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鞋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1
三月三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里的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意思是说农历三月初三轩辕皇帝出生的日子。 因此,每年的这一天,很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会到“老家河南”的新郑,寻根问祖。
三月三是上巳节的俗称,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上古时代是以“干支”纪日,把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在古代这一天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在古书《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到了魏晋以后,上巳节又改为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这天是有很多传说的,例如,传说三月三这天是上古时期伏羲的出生日,也传说是王母娘娘的出生日,也有人把三月三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女儿节等等。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古人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祈福未来美好生活的.,也是想图个吉利。
在古代早期的时候,人们会在上巳节这一天“淋水除垢,袱除不祥”,通过沐浴洗濯达到祈求去病消灾的目的。在古代每年这一天人们穿上新缝制的衣服,相约在水边嬉戏沐浴。在沐浴之前大家也会相互赠送兰草,在古人的认知里,兰草所释放出的香味,能够有驱邪的功效。
古时候上巳节这一天,一些相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也会借这次机会,表达爱意,赠予对方“芍药”,作为定情信物。这个芍药有啥特别呢?其实没啥特别,只不过是芍药的“药”字通“约”字,代表相约。古人谈恋爱和我们现代不同,还是比较含蓄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芍药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这种表达爱的方式也是有记载的,在《诗经郑风溱洧》记载:“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描述了老祖宗在上巳节这一天,在溱洧河畔男女青年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
在杜甫《丽人行》中也有上巳节这天的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时到今日,这些活动其实已经很少有了,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三月三是古代情人节了,只记得“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了。
上巳节在唐代盛行起来,也被称为踏青节,变成了全民的狂欢节日,这一天官府会组织大型的郊游和饮宴活动与民同庆,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宴》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上巳节作为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不可能只是吃喝了事。这一天在民间还会有像踏青、荡秋千、蹴鞠、拔河、放风筝、射箭、彩舟竞渡等一些活动,是非常热闹的一段时间。
上巳节一般是清明前后,是农民春耕的大好时节,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影响到越冬作物的长势和春季作物的种植。所以,古人也非常重视这一天的天气变化,形成了很多农谚流传下来。分享几个给大家,作为了解!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2
又是一年春好日,阳光明媚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踏青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走出家门,到山野田园去“踏青”,感受明媚的春色,享受迷人的春光。畲族男女踏青归来都要采回一种叫做“粘米乌”(乌稔)的植物,捣烂之后熬成汤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乌饭”食用。乌饭蓝黑油亮,香软可口,你别看它表面上毫不起眼,其实富含营养,是一种很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保健美食。
关于乌饭的来历,畲家有许多传说,都与畲族的英雄雷万兴有关,而三月三吃乌饭,正是为了纪念这位英雄。
传说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民抗击官军的围剿,粮食吃尽了,就以粘米乌的果子充饥;畲民靠它坚持了体力,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有一年三月三雷万兴想起要吃粘米乌果,可是这时粘米乌尚未结果,畲民就摘采它的叶子做成乌饭食用;以后这就成为一种习俗,每年三月三都要吃乌饭,畲家人也因此将三月三称为“乌饭节”。
尽管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畲族三月三吃乌饭的习俗没有改变。但是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大变革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强大冲击,使得畲族唱歌的传统习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使畲族唱歌的优良传统不被现代文明的浪潮所淹没,为了给畲族群众提供一个展示歌才、交流唱歌心得的机会,近些年福安市每年都在三月三组织畲族歌会活动,为传统的乌饭节植入新的内容。
今年的歌会地点设在坂中畲族乡的廉岭畲村。富春溪西岸这一片山野怀抱着的几个畲家村寨就是廉岭;今天这里春光融融,到处都是绿色的写意,小学校的操场更是洋溢着醉人的欢笑。
这是领略畲族歌舞艺术的大看台,这是展示畲族民俗文化的大观园。
舞蹈《小小山哈闹龙灯》是歌会的开场节目,表演的是畲族传统的龙灯舞。龙灯舞表达的是畲族人民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传统主题,这一个个造型别致的小龙头在小山哈的舞动下,别有一番灵气。
巫舞是畲族保留至今的民族舞蹈。巫师吹着“龙角”上场,那激昂高亢的“哈鲁鲁,哈鲁鲁”,那刚劲有力的旋转,那模拟蹈海踏浪的舞步,那神秘变幻的“手诀”,还有那悠扬拖腔的低吟浅唱,都极富“畲味”。拂去附丽于巫师身上的迷信色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畲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烈烈雄风和铮铮硬骨。
金斗洋村是全国闻名的畲族武术之乡。今天,这支来自金斗洋的少年武术队,他们的飒爽英姿和精彩表演让我们领略了金斗洋畲拳“一疾二硬三力”的真谛,让我们感受到了畲族尚武精神在新一代身上的传承。
最精彩的是五对畲族歌手的对唱。那悠扬婉转的“双条落”,那摄人心魄的“歌言”,像百鸟争鸣,像山涧流泉。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是人生对人生的诉说——
女:小郎生得真端正,胜过十五明月亮;
十五月亮照不光,漂亮小郎娘爱看。
男:落湾竹子叶软软,听娘唱歌是有缘;
天上无云难下雨,山歌做媒结姻缘。
…………
喝宝塔茶原是畲族婚嫁过程中女家招待迎亲伯的茶俗,诙谐、生动,妙趣横生。今天,这独一无二的宝塔茶也已走出畲山畲寨,登上大雅之堂,成为福安畲族茶艺表演的保留节目,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一曲热情奔放的合唱将歌会推向高潮。看哪,山哈娜们迈着青春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小山哈们扬着鲜花般的笑脸,向我们走来;畲妹子穿着民族的时装,向我们走来;新婚的畲族青年披红挂彩,一身婚礼盛装,向我们走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民族大团结是时代的主旋律,民族大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
尽管歌会已经结束,可是歌手们歌兴犹酣。
这三位畲妹子正在玩“竹哨笛”。在一小截空竹管上挖个小孔,贴上竹膜就成了一件乐器。没有哨口,没有音孔,似哨非哨,似笛非笛;想吹什么歌就吹什么歌。
路边大树下的一对正唱得忘情。眼角眉梢都是爱,句句山歌都是情,实在浪漫——
男:一起玩耍一起站,与你一起真有意;
头次与你作伴游,再次才能认得你。
千里路头来作伴,作伴一次值千金;
与娘一起真欢喜,郎呀回转才宽心。
女:今日欢喜笑盈盈,回到房间去妆身;
头上又带金银宝,身上衣裳值千金。
妹子心中早有情,只盼郎仔先开言;
你郎若还真有意,山歌也可做媒人。
…………
茶园的一对或许是“狭路相逢”,但是经过几个回合的“歌探”,很快就成了知音。那缠绵的曲调,那缱绻的情意,令人耳目一新——
男:一送小娘到岭头,杨柳树下好乘凉;
树上两只画眉鸟,哪只是雄哪是雌?
女:你若有情就要来,莫做无情退下退;
要做细雨慢慢下,莫做雷雨一阵来。
…………
富春古渡,绿树浓荫,野趣迷人,兴味盎然。一群畲族青年正在盘歌。溪风习习,小船悠悠,畲歌互答,此乐何极!
男:风吹竹叶叶连连,开口叫娘娘不应;
新得牛皮来包鼓,鼓槌未落声先来。
女:风吹树下凉了凉,双手招郎来乘凉;
有缘就来树下玩,无缘对面路边上。
…………
畲族是一个喜爱唱歌的民族,畲族歌谣是畲族人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化反映,畲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外面世界惊羡的目光。今年的畲族三月三歌会,格外受到各级媒体的青睐,中央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宁德电视台、福安电视台,以及众多民俗摄影爱好者循声而至,众多镜头在这里聚焦,给畲村畲寨带来了无限的吉祥。
畲族三月三,永远的三月三!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3
小时候,我特别胆小,但是,我又特别喜看鬼片。
在我六岁时的一天,我和妈妈去奶奶家吃饭。来到奶奶家,只见奶奶正在锅前抄着面。我上前去问奶奶,“今天这是煮什么呀?”
“这里是香喷喷的炒面。”奶奶一边往锅里添油,一边笑着对我说。
“能不能换个口味?”我对奶奶说。
“不能。因为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面。”
“为什么?难道今天是吃面节?”我好奇地问。“今天是农历三月三。”奶奶继续说道,“民间有一句歌谣,‘三月三,鬼下山……’。”我仔细地听着,原来,今天要吃面。
可是,我又不喜欢吃面,吃面对我来说仿佛是一种痛苦。“面熟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家人陆续赶来吃面。不一会儿,客厅里就传来吃面的声音。只有我坐在房间里看书。妈妈吃完了面条,就来对我说:“来,吃一碗面条,不然,鬼来了你可不要怕。”
“我堂堂男子汉,会怕一些小鬼吗?”其实,我嘴里说一套,心里却又是一套。心里却无端地有些紧张。
由于我家离奶奶家很近,所以我先回家。我走在漆黑的小路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听见身后不时传来乎乎的声音。我的脚不停地发抖。突然,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女孩出现了,只见她头用布包住,好象僵尸一样向我走来。“上帝呀,保佑我吧,不要被这吸血鬼,不,是僵尸给吃了。阿门。”我飕飕地发着抖,一个劲儿地念叨。只见那女鬼一步步向我逼近,后来从我身边过去。唉,原来虚惊一场,那是个人。
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不禁哈哈大笑,对我说:“傻孩子,世上是不存在鬼的。奶奶说的‘三月三,鬼下山……’只是过去的老皇历,我们别信了才好。”
是啊,妈妈的'话是对的,世上哪里有鬼啊!都是人心里想出来吓自己的!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4
农历三月三,是一个充满浓厚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各地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展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广西,三月三最为隆重。壮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聚集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歌会。歌声悠扬,舞姿翩翩,人们用歌声和舞蹈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此外,还有抛绣球、打铜鼓等传统活动,每一项都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气息。
而在一些地方,三月三还有祭祀的习俗。人们会前往神庙或祠堂,为祖先或神灵献上香火和供品,祈求平安和丰收。这种祭祀活动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除了祭祀和歌会,三月三还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比如,一些地区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人们会在庙会上品尝各种美食,购买特色手工艺品,欣赏各种表演和游艺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三月三还是一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些民族中,三月三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庆祝方式。比如,一些民族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婚礼或庆典活动,庆祝新人的结合或纪念民族的传统节日。
农历三月三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5
中国古代农历月和日相重叠的都是很重要的节日,如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西周时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又名“元巳”、“三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
《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在溱水与洧水河边,姑娘说:去瞧瞧热闹怎么样?小伙回答:已经去过了。姑娘又说:再去看看好吗?洧水河那边,宽广,热闹,人们喜洋洋!这一天,是古时青年男女可以彼此戏言、相互赠花、尽情狂欢的日子,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活动。
古时民间三月三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以及歌会等活动。古人有浮蛋乞子的习俗。在野餐时将煮熟的鸡蛋、鸭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顺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从水中取而食之,谓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将红枣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绛枣”。刚煮熟的热鸡蛋很难剥,投在清水里漂一会再吃倒是个好玩的.主意。蛋在任何一个文化里都是生育的符号。壮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还有吃彩蛋的习俗。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自宋代之后逐渐消失了上巳节的许多传统。
【三月三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06-23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06-10
广西三月三的习俗作文[荐]06-25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0-10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06-14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600字10-10
关于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0-10
小学生关于三月三的习俗作文10-12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600字05-21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作文600字(精选)05-22